馮馨談「立方計劃空間」:從研究策展到音樂祭,在灰色地帶滋養聲響文化
展覽,是一個只在限定時空發生的事情。往往歷經相當時間的發展與籌備,但終能被觀眾看見的時刻僅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牽涉到展覽核心的問題意識是從何開始?過程如何發展?以及怎麼延續?這是我在成為一個做展覽的人之前,曾經很迷茫的事情,迷茫在於,雖然意識到這些環節的至關重要,但怎麼養成與實踐?過去做展覽的人們是怎麼走過的?2012至2015年間我因為參與《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的出版籌備,開始有意識地思考與觀察不同策展人是如何開始這段漫漫之路,其中包含鄭慧華與她所經營的立方計劃空間。
位在台北公館水源市場旁小巷的立方計劃空間(以下簡稱立方)於2010年由獨立策展人鄭慧華與聲響文化研究者羅悅全成立。最早我從鄭慧華2009年開始的研究計畫「批判性政治藝術創作及策展實踐研究」,以及因為該研究而出版的《藝術與社會─當代藝術家專文與訪談》中,吸收她探索策展研究的問題意識、藝術在今日社會中的價值思考,以及如何與藝術家對話的過程,這本書伴我從學生時期至今仍不時翻閱。其中收錄羅悅全書寫的〈從學運到學院─台灣聲音藝術簡史〉,更是我在2011年剛投入實驗聲響演出舉辦與研究時,少數可以查找到談及臺灣早期該類型創作的文章。
而我真正踏入立方的空間,是立方為期一年多的「重見/建社會」系列展覽,鄭慧華將2009年投入的研究化為連續十檔展演呈現。其中第六檔由澎葉生、許雁婷、蔡宛璇共同參展的「聲土不二-嘉義聲音再生計劃」,走入二樓的展場內,主空間鋪設的塌塌米讓人可隨意坐臥,或是自在躺下,多軌田野採集的聲音以不同的發聲體播放:學校廣播的擴音器、老舊手提播音機,與多顆佈局在不同位置的單體喇叭。猶記得其中一個聲音是編織藺草草席的機器聲,交織著空氣中塌塌米的氣味與觸感,形成豐富感官體驗並有畫面感的聲音場景。
聲響文化是立方長期關注的面向,從早期系列的座談、小型展覽、2011年鄭慧華策劃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2014年於北師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探索」,到伴隨著多年研究資料累積的「聲軌」資料庫(2017年上線),以及2019年開始以廣播形式操作的「話鼓電台」、2020年將研究範圍擴大至亞洲區域的「聲經絡」,再至今年第二屆的音樂祭「聲波薩滿」,可以看到面對「聲響文化」這個主題,立方從早期以創作者為研究與展演單位,由點連成線,線交織成面,切入時代性的討論,又進而擴大這個面從台灣到亞洲的不同區域。同時,從講座討論、書寫出版、展覽、做資料庫、廣邀大家來做電台節目、辦演出與音樂祭,「聲響」也從討論與研究主題成為實踐的多元樣態。
這些活動與展演,幾乎都有出版物或是資料可以找尋到,絕大部分以數位形式分享於網路,方便所有感興趣的人們查找與閱讀,而過往諸多的展演活動也幾乎免費對所有人開放。這讓我們看到立方如何經營一個長期關注的面向,並揭示其連橫又縱深的發展過程。
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事情,可貴之處在於,這不是受什麼會隨著政治狀況變動意識的單位與場館委託,而是出於一個空間與團隊的意志,自主性地持續發生,我們才因而能看到這一個過程的完整。我一直相信一個文化的開放與豐富,取決於「尚未發生」到「已被定義」的中間灰色地帶,在無與有之間,那個灰色地帶有多少的厚度與層次,影響了一個文化的多元性與包容。我一方面感謝立方一直創造出一個讓思想上與實質事情發生的空間,也衷心希望立方能夠擁有更多的社會大眾支持,持續地走下去。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5「小的創作場景之必要」
我們在實體空間裡相遇交流,留存過程。相對於擁有一定資源和框架的藝文場館,小而自由的獨立空間,包容了各種質疑、嘗試、衝撞的可能性,常成為創作者探索養成與初起步的所在,是傳承經驗、孕育文化的重要土壤。此期專題透過各領域各世代創作者、空間經營者、行銷人、觀眾的視角,打開這些創意場景,關注它們微而深遠的影響力。也邀請你走進,與預料之外的有趣相遇。

責任編輯:林亞璇
最新文章
-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
信誼兒童動畫大獎兩位法國得主分享 站在兒童高度是創作重點
2025/03/22 -
北美館兒藝中心「靜 • 物」以9組藝術家作品開啟對「物」的多重想像
2025/03/21 -
王宇光《人之島》3/22-3/23衛武營登場!以舞蹈串起人與環境下的島嶼詩篇
2025/03/21 -
「誠品行動圖書館」出發了!2025全新書車以1500本圖文書繞行全台鄉鎮
2025/03/20 -
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邀全球54位藝術家共探思慕之境
2025/03/20 -
都市叢林裡的靜謐庭院 在樹影鳥鳴間體會蔣勳作品「祇樹給孤獨園」
2025/03/20 -
YOASOBI獻唱主題曲!《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台北首映從頭笑到尾
2025/03/19 -
臺北時裝週如何推動永續時尚?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分享「全循環」讓時尚無限延續!
2025/03/18 -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限時開市!占卜、香氛、命理一次滿足
2025/03/18 -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3/14裏山開展!《巔峰之外》深探影像背後的真相
2025/03/17 -
驚喜製造全新力作!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Belle’s in Taipei登場
2025/03/17 -
巨型蜘蛛震撼現身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 布爾喬亞大展 館長翁美慧:值得來看三次的展覽
2025/03/15 -
開箱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三大展區、巨型蜘蛛雕塑一次看
2025/03/1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