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唯詩留下來——詩人林婉瑜談瘂弦

2024/10/25 文/林婉瑜

幽默寬解,靜好也甜,灰敗荒涼。是林婉瑜對瘂弦詩的幾種印象。圖/目宿媒體提供
幽默寬解,靜好也甜,灰敗荒涼。是林婉瑜對瘂弦詩的幾種印象。圖/目宿媒體提供
幽默寬解,靜好也甜,灰敗荒涼。是我對瘂弦詩的幾種印象,其中灰敗荒涼,來自於許多對死亡的描繪:
「騎上黑馬看看去/那是死」,「而二嬤嬤卻從吊在榆樹上的裹腳帶上,走進了野狗的呼吸中,禿鷹的翅膀裏」,「與乎死蝨般破碎的回憶」,「以毒液使彼此死亡」,「在晚報與星空之間/有人濺血在草上」,「在塞納河與推理之間/誰在選擇死亡」,「在電桿木下死著/昨天的一些/未完工的死」,「零時三刻一個淹死人的衣服自海裏漂回」,「當草與草從此地出發去佔領遠處的那座墳場/死人們從不東張西望」。

神性與神聖崩解,史事無可挽回,瘂弦布置的詩境,創造許多角色(故某省長、上校、坤伶、水夫、C教授⋯⋯),許多熟悉或陌生的植物群像。

瘂弦為洪範版《剛剛發生的事》寫序之前,在信件往返中(紙本信件、非email),他曾問我一些問題:

「你是怎麼看內容與形成的關係?」

「如果有文學野心之說,你的文學野心是什麼?」

詩人在整個台灣社會居處邊緣,詩越來越小眾化,你對此悲觀嗎?」

居於台中,除了偶爾出席活動(評審演講等),平時少與其他詩人交遊聯繫,那段時間接到他的電話,有時從加拿大有時從台北打來,問我:「最近好嗎?孩子們好嗎?」

寫詩初期是近景,專注在詩的技巧、題材、發表、出版。到了後來,鏡頭自由切換,近景遠景交錯,遠景是,感覺自己作為(被視為)詩人,在此時空在此年代,想彰顯怎樣的價值、創造何種藝術圖騰;遠景是,感覺自己在詩領域中的座標、標誌。

讀瘂弦詩,已不是「世代差異」四個字可囊括的感受:宣統那年的風、京城、洛陽、省長⋯⋯。我想起好幾代以前,從福建來台的我的祖輩,在第二市場開設南北貨商行只說台語的祖父;想起1950年從海南島撤退來台、江的老榮民父親。

讀詩不僅只感受風格,還包括詩人的身世背景、境遇心境。

相較於初期摸索,我在後來的創作之途做了更多的嘗試和開展,因為初期的第一部、第二部作品,已無法涵蓋後來所有詩作的風格。《剛剛發生的事》在麥田出版的新版本(2018年),已經沒有收錄瘂弦序文。

詩人即藝術家,創作是藝術家源源不絕動能的表達,創造的靈光讓創作者感覺活著。瘂弦後來不再發表,也許是選擇了他自己的處世之道。想及前行代詩人,商禽詩的奇、洛夫詩的躍動⋯⋯,一個世代逐漸逝去,唯詩留下來。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8「瘂弦-能對抗時間的,大概只有詩了」

帶著詩集逃難的少年瘂弦,在半地底房間寫詩的軍人瘂弦,在創作巔峰即停筆的青年瘂弦,每一封投稿無論用或不用必定回信的編輯瘂弦,總是不忘提醒「要寫喲,繼續寫!」的朋友瘂弦,處事圓融幾乎沒有敵人的出版人瘂弦,晚年移居加拿大偷喝高粱後昏倒、不敢告訴醫生和小孩的頑皮瘂弦,一雙總是散發溫柔眼眸的詩人瘂弦⋯⋯我們想呈現的瘂弦先生,如他的詩作,留給讀者閱讀,綿延成思念。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Issue118

一個足夠真誠的人——《如歌的行板》導演陳懷恩談瘂弦

一個足夠真誠的人——《如歌的行板》導演陳懷恩談瘂弦

2024/10/25
既被目為一條河——《瘂弦詩集》與我/馬世芳

既被目為一條河——《瘂弦詩集》與我/馬世芳

2024/10/26
魔術與預言——作家楊佳嫻談瘂弦

魔術與預言——作家楊佳嫻談瘂弦

2024/10/25

最新文章

「走進漢聲」展區能透過十多幅經典封面與圖像,看見漢聲從封面設計、圖像精選、報導攝...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今夏嘉義阮劇團首度以全新劇場行動計畫《噪音風暴—LOUDER》於7月18日至8月...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多重影子屋》Multiple shadow house,2010。圖片提供/臺...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Echoes of a Fold 摺色⁣〉(右耳) 賀羽薇陶展,於7月11日至...

賀羽薇陶藝展《摺色》朋丁登場!以平面繪畫手法融入全新詩意陶作

2025/07/11
被譽為「沉浸式藝術之父」紐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7月富邦美術館登場...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綠美圖文化之森實景。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參展藝術家亮相!邀
臺灣...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2025臺北藝術節將於9月11日至9月28日登場!今年以「超限動」(Reelin...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今夏最野感官派對!《身體藝術節》7月19日首度登場,FOCASA馬戲篷降落花蓮,...

FOCASA首屆《身體藝術節》7月花蓮登場!集馬戲、跑酷、市集一次體驗

2025/07/0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