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史無前例 四書在榜 蔡康永出書挑戰自我 也證明書還活著

2024-12-11 16:27 採訪/錢欽青、袁世珮 撰文/袁世珮

在2024即將打包總結之時,蔡康永以睽違五年的新作《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震撼書市,一口氣在暢銷排行榜上占據四席,他也被博客來、GQ 、金石堂、Tatler等平台選為年度人物。

蔡康永以睽違五年的新作《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震撼書市。記者沈昱嘉/攝影
蔡康永以睽違五年的新作《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震撼書市。記者沈昱嘉/攝影

這不只是蔡康永又一本暢銷冠軍,更是他完成對自己的闖關挑戰,以及對閱讀形式變動的現狀進行的試驗,「最重要的是能喚起大家重新對書本有信心,覺得閱讀是有樂趣且有用的事。只要大家覺得書還沒有死,這書就做達成了重要的任務。」

蔡康永不在情商書中給予虛假的承諾,只建議把人生快活與否的決定權握在自己手中。圖/...
蔡康永不在情商書中給予虛假的承諾,只建議把人生快活與否的決定權握在自己手中。圖/GQ提供

地縛靈的成就

蔡康永2010年出版的《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大賣逾500萬本,之後連續兩本情商書,新作《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是情商三部曲的終篇,直衝博客來排行榜榜首,並再次帶動《蔡康永的情商課2:因為這是你的人生》、《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四本書同時在榜,史無前例。

蔡康永說,《說話之道》是他成為暢銷作者的開端,之前只是一個作者,當時的暢銷令他驚訝,也知道大多數人會歸因於「康熙來了」,因為節目紅、因為在節目裡提到這本書,「康熙」的觀眾轉化為買書人,再加上他是主持人,談「說話之道」順理成章。

「但那時就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手上沒有任何節目了,我的書是否一樣能得到市場及讀者的認可?」蔡康永說:「這是我一直偷偷放在心裡的一個考驗,我能不能過這一關?」

出前兩本情商書時,「康熙來了」停了,蔡康永還有大陸綜藝「奇葩說」,書同樣大賣,無法驗證他的考驗。直到此次,他真的沒有任何節目在手中,讀者要衝著書本身而來,他說:「對我來講,這是很重要的證明。」

四書在榜,蔡康永也覺得很特別,笑說可能意味著書出得太慢,畢竟對現在的大學生來講,「『康熙來了』就是一個鬼魂式的節目,不存在很久了,但一直有片段在網路上冒出來,就像地縛靈,一直在原地不肯轉世。他們會覺我是一個地縛靈的人物從陰間冒出來。」

年輕一輩當然更不知道14年前有一本《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現在因為新書而發現原來前面還有,就補買了,將四本書一起推進排行榜。

2024年末的暢銷排行榜被蔡康永以四本書霸榜。圖/蔡康永提供
2024年末的暢銷排行榜被蔡康永以四本書霸榜。圖/蔡康永提供

對書市的觀察

「寫書現在是一件非常沒效率的事。」蔡康永本不想寫了,連自己的注意力都開始受到短影音的打擾,會同時閱讀和滑手機,偶爾還開著電視節目,閱讀在忙亂的生活中變成高門檻的事,如今三部曲完整,「三」也是他認為一個人注意力的最大容忍度,「這本書標記了我的服務工具書的一個段落,我覺得很夠了。」

蔡康永更高興的是:「我是在放棄前寫出來,是我在對書已經完全絕望的情況下把它寫出來了。我抱著這麼悲觀的心,結果書得到了這樣的成果,很多人因此覺得書還活著,這是好事,我的挑戰也僥倖過關了。」

從大環境來看,蔡康永喜歡的兩件事—電影和書,都受到嚴重的考驗。電影業是求觀眾進電影院變得困難重重,書則是遇到閱讀習慣改變,他看到大部分的出版都賣得不好,能賣破5000本就算成功,所以自己出書時也是持悲觀立場。

他接下來在創作一個奇幻故事,想將之變成一個IP,因此大量閱讀經典的奇幻故事,還非常細膩地研究《哈利波特》。蔡康永感歎,JK羅琳為讓讀者相信魔法學校確有其事,大量而細緻地描寫,例如描寫多位學生在考前的準備和焦慮,即使後來書都已經大賣了,她對於細節依舊堅持。

蔡康永說,恍如昨日,我們還在讚賞羅琳能讓小孩讀20萬字,如果今天羅琳再寫,應該也不敢寫那麼細了,讀者讀到第三個同學的備考時,已經放棄去玩抖音了,「以前有著把80分打磨到90分的精神,現在讀者沒有力氣去欣賞那多出來的10分了。」

「所以我等於是用這本書去試一次紙本書的最後一次機會,看看書還能活到什麼程度。」蔡康永說:「這一次的實驗很有趣,幸好過關了,可是我不覺得下一次再做同樣的事情可以過關,到此為止。」

蔡康永出書證明,書籍未死。圖/Tatler提供
蔡康永出書證明,書籍未死。圖/Tatler提供
蔡康永一口氣在暢銷排行榜上占據四席。記者沈昱嘉/攝影
蔡康永一口氣在暢銷排行榜上占據四席。記者沈昱嘉/攝影

在Podcast上的蔡康永比賽

新書不僅是蔡康永首次完全沒有節目在手上,他也沒有上任何電視節目宣傳。這除了是他在自我證明外,也是他看到了閱聽環境的改變。

反正書不好賣,蔡康永乾脆宣傳全上Podcast,是以「趁機認識這些活躍於Podcast的人」的心情上節目。沒想到又引起討論,莫名地形成「蔡康永比賽」,聽眾會分析討論每位Podcast主持人訪問蔡康永的風格、會遭遇什麼反應等等,還有許多主持人主動報名「參賽」。

很多聽眾反應,這些主持人本來就是以口才見長,很習慣開來賓玩笑,沒想到竟有來賓可以反應、回嘴,因此讓節目很有趣;且蔡康永也沒有倚老賣老,看起來是賓主盡歡。

蔡康永自己分析,這可能是情商書很適合聽podcast的情境,一個人在家,不想社交又想聽聽別人對於成長和寂寞的意見時,Podcast就是很好的陪伴。反之,選股這類內容就不適合。

正因為蔡康永這一次上Podcast的效果好,很多人建議他開節目,他卻更喜歡透過書接觸人群,保持一段距離,就像他也沒有好好經營社群、自媒體,原因就是:「我願意留給別人的時間沒有那麼多。」

蔡康永細數,從有線電視台開始之初就在中天頻道主持,經網路年代,「康熙來了」至今還在網路廣為流傳,已見證了傳播史的進展,現在要「送走」電影跟書,他無意踏入YouTube和Podcast。他說:「我參加過每一程,已經跑完我的功課了。」他相信劇和遊戲還在,但純粹的文字書跟純粹的院線片,就需要「謹慎考慮」。

蔡康永不在情商書中給予虛假的承諾,只建議把人生快活與否的決定權握在自己手中。圖/...
蔡康永不在情商書中給予虛假的承諾,只建議把人生快活與否的決定權握在自己手中。圖/GQ提供
蔡康永說:「我是用這本書去試一次紙本書的最後一次機會,看看書還能活到什麼程度。」...
蔡康永說:「我是用這本書去試一次紙本書的最後一次機會,看看書還能活到什麼程度。」記者沈昱嘉/攝影

沒有廉價正能量的情商書

很多人視情商三部曲為「心靈雞湯」,蔡康永說:「我非常喜歡喝雞湯,如果不是現在雞湯已被汙名化,我不介意這書被叫作雞湯。」就怕很多人尚未了解書的內容,以為是「雞湯」就認定「講廢話」而錯過。

和眾多被定位為「心靈雞湯」的書相比,蔡康永認為自己最大的不同在於「很不正能量」、「不給虛假的承諾」。就像第一本情商書開宗明義就說「不要做乖孩子」,也和其他類似書大相逕庭。

「我自己看那些書時,常在跟心靈雞湯吵架。」書裡說「一切都會好轉」,蔡康永心想:「才不可能。」他明白有些人當下就是需要這樣一句話,但他自己寫不出來。

不只如此,蔡康永還常被認為有一點悲觀。他承認,每一本書都談到死亡,「我很多事情都是從『你一定會死』出發,我認為一個人可以很正常看待自己會死,頭腦才能清楚地想所有事情。」他寫死就是死,不美化為「往生」或「過世」,「就跟對佛地魔一樣,你不敢提名字,他不見得就不來。」

不只死亡,蔡康永也不認同「愛可以拯救一切」的說法、也寫不出「跟宇宙許願,宇宙就會實現」的話,他沒有廉價的正能量。

心理師鄧惠文看到書中寫著蝸牛被車壓扁,直歎:「人生真的一點道理都沒有。」蔡康永說:「我這本書就很明白地說,人生一點道理都沒有。」但不像卡夫卡講人生沒道理所以大家都去死,而是「人生沒有意義,可是我們還是會活得很好,你願意的話,人生就會值得。」

這就不是虛假的承諾。蔡康永說,世界不是一定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會因努力就會有成果,蝸牛好好在爬,就被車輪壓扁,人每天出門又何嘗不是在冒險,「為什麼這本書跟雞湯不一樣,就是我寫的每一句話,我都得跟自己吵架,確認沒有不負責任的承諾。」

就像書名,人生值得與否的主動權在自己手中。蔡康永說,書名的前三字「你願意」最重要,這是活著最重要的原則,是一念之間,活得開心與否,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蔡康永用了一本書來回答這一題,人生是值得的。

蔡康永寫情商,也和心理學家的專業書不同。他認為,愈專業的人,設下的門檻就愈多,如「情緒勒索」和「原生家庭」這些專家寫書常出現的專有名詞,已經常識化到任何人都能掛在嘴上,但一旦有更多類似的專業詞冒出來,讀者的消化能力有限,所以他寧可花五倍的字數取代簡單四個字,「我一直用大白話繞過這些專業名詞。」

其次,專業人士出於專業的需求,喜歡為問題追本溯源,可是在蔡康永看來,不要花半本書解釋為什麼會發炎、會感冒,只要說怎麼能解決發炎和感冒,「只要講怎麼讓它過去就行了。怎麼樣舒服地讓它過去,就是我寫書的出發點。」

蔡康永每一篇都從故事說起,讓讀者在看書時像一邊看影劇圈的八卦、一邊又進入新的狀態。這是他身為主持人的優勢,由他來寫一個變魔術的、噴火的,都比心理學家寫來更合理,因為他可能真的在攝影棚看過。

蔡康永也承認,自己的資歷的確能建立適合談說話和情商的人設,這是優於其他新作家之處,所以他很高興新書又帶動了前兩本情商書,「表示我講情商已經被認可。建立有資格談情商的人設,是我要過的坎,我覺得這個考試過了。」

雖然有網友留言說,「蔡康永你現在成立宗教,我馬上加入」,但他不敢自居心靈醫生,朋友間自不必說,吃吃喝喝講垃圾話,而面對書友或網友,他只要一看到訊息開頭是「我最近」三個字,立刻跳開。蔡康永笑說:「我知道你最近一定遇到了什麼,可是我沒有力氣管。」他衡量過自己沒有心力去做這種服務。

也有很多人留言表示期望身邊有蔡康永這樣的朋友,他笑說:「我也想要有我這樣的朋友,但沒有,所以自力救濟寫出一本書。現在有任何問題想要挑釁我,我去翻書,就能回答我自己,這是一個實用工具書。」

蔡康永不在情商書中給予虛假的承諾,只建議把人生快活與否的決定權握在自己手中。圖/...
蔡康永不在情商書中給予虛假的承諾,只建議把人生快活與否的決定權握在自己手中。圖/GQ提供
蔡康永睽違五年新書締造亮眼成績。記者沈昱嘉/攝影
蔡康永睽違五年新書締造亮眼成績。記者沈昱嘉/攝影
新書是蔡康永完成對自己的闖關挑戰,以及對閱讀形式變動的現狀進行的試驗。記者沈昱嘉...
新書是蔡康永完成對自己的闖關挑戰,以及對閱讀形式變動的現狀進行的試驗。記者沈昱嘉/攝影

終身的主持人心態

蔡康永62歲了,有些同輩已經退回內觀,他依然對世界好奇,出書也藉Podcast去認識去學習,還想寫奇幻故事創作出新的IP。

蔡康永說,每個人的人生狀態跟自己的設定有關,他相信有一些人不認可他現在做的事,會希望他寫些別的,而非服務性的、功能性的工具書,但他覺得那些「鉅作」跟讀者的關係不大。

他也不想自傳或回憶錄,這可能是曾身為主持人的訓練。「主持人不在乎自己被忘記,服務別人是很棒的事。」不管是來自過去的鬼魂或地縛靈,蔡康永說:「我寫這書就是讓別人笑及成長,主持人天生如此。」

蔡康永出書證明,書籍未死。圖/Tatler提供
蔡康永出書證明,書籍未死。圖/Tatler提供

最新文章

《我的完美日常》將於新春重返大銀幕,在新的一年開頭為影迷心中注入暖流。|圖片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新春重返大銀幕!「文溫德斯4K經典影展」2/7起華山開跑

2025/01/23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年展覽規劃重點一次看。
 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國美館2025六大必看展覽!「失序樂章」睽違27年再攜手龐畢度藝術中心

2025/01/23
龜心山城藝術祭以藝術穿梭山林,邀請享譽國際的何理互動作品〈觀月計畫〉參展。 圖/...

龜心山城藝術祭七大作品一次看!年節限定市集邀旅人一探六龜之美

2025/01/22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圖|富邦美術館、北...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

2025/01/22
驚喜製造首次推出體驗展覽《如果城市,是座樂園》,以期間限定方式,包下一棟200坪...

驚喜製造《如果城市,是座樂園》限期登場!以15個互動裝置翻轉日常

2025/01/22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圖|都...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

2025/01/21
作家楊小豌在街頭五、六年了,「從這些對話的過程中,我收獲很多。」記者吳致碩/攝影

台大畢業的女孩與街頭流離者的交會 社工楊小豌:期待一個不落下任何人的世界

2025/01/21
高美館新春活動 邀大眾「藝」同開啟蛇年新篇章。
 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春節去哪玩?高美館初一至初五以展覽、市集、工作坊「藝」起賀新歲

2025/01/21
托瑪斯.德曼30年回顧展,以雕塑與攝影層層重製現實。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歷史的結舌」北美館登場!托瑪斯.德曼:相較紀實我更在乎照片裡的故事

2025/01/20

我們需要的傳記:從威爾史密斯、坂本龍一到亞裔自傳,出版社的10本私心推薦

2025/01/19
蔡康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影視製作專業碩士畢,中文地區知名作家與主...

蔡康永讀《死亡專門戶》:在與死亡共處中,看清生命本質

2025/01/19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登場! 圖/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亮相!攜手六位藝術家呈現地景藝術之美

2025/01/17
寺尾哲也|曾任Google工程師八年,待過MTV、台北、東京。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

寺尾哲也讀《我的天才夢》:我們擁有的,只有時間

2025/01/17
林蔚昀|作家,譯者。多年來致力翻譯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2025/01/17
朱宥勳與盛浩偉近年在不同崗位上參與傳記工作,各有不同觀察。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2025/01/17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年首展「No Language」登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

突破語言框架!台北當代藝術館《No Language》展覽8大亮點作品搶先看

2025/01/16
《光聚》禹禹藝術工作室(左上)、《像與影的呢喃》周柏慶 × 何昆瀚(右上)、《光...

2025臺南月津港燈節15週年 1月18日開幕攜手國際藝術家綻放「光的年輪」

2025/01/14
臺北最大規模社宅公共藝術,盛大開展!「We Are Home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成...

臺北廣慈社宅藝術盛典!以18件創作 x 1座遷徙博物館揭藝術日常

2025/01/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