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燈光設計師建權:讓燈光成為敘事推手

2025/02/22 文/葉冠玟

建權|#1994年生 #自學燈光設計 #做過編輯與行銷 #上班寫程式 #下班做演唱會
建權|#1994年生 #自學燈光設計 #做過編輯與行銷 #上班寫程式 #下班做演唱會
「我是個不菸不酒,沒事不熬夜的燈光設計師。」建權一句發言,翻轉許多人對藝文從業人員的既定印象。「這行業的人來來去去,畢竟工作型態容易讓人消磨殆盡,但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健康』是長跑的最基本要件。」揮灑近10年青春在燈光設計領域,建權將熱愛的志業視為需要長期深耕的藝術與專業,從不是競速型比賽。

熱情與現實間找平衡

廣告系畢業的建權,帶著在傳播學院劇場接觸燈光設計意外燃起的熱情,進入音樂展演空間The Wall實習,秉持「不懂就問,被打槍也是種學習」的心態,快速吸收業界前輩們傳承的經驗,後跳脫場館經營方的視角,以燈光設計身份陸續參與美秀集團、I Mean Us等樂團的專場演出。

就在建權決心獨立闖蕩、創業成立演唱會製作團隊semi後,凡事追求有趣的他很快發現,「好玩固然重要,經濟也是一大考量,如果想用『愛』投入熱愛之事,必須有一定資本,才能有底氣不為錢所困。」

建權深知,自由工作者為了收入瘋狂接案、因著案源不穩定的窘境來者不拒,換來的可能是長達半年零休假的一身疲憊。他再次轉換跑道,白天在科技業做產品經理,下班後則繼續從事喜愛的演唱會工作,去年更趁休息空檔報名程式語言專班,順利轉職為網頁工程師。始終不變的是,將個人可運用時間大量投注到燈光世界裡。

建權的工作桌,燈光設計需要同時用上微星愛機和好幾個電腦螢幕。
建權的工作桌,燈光設計需要同時用上微星愛機和好幾個電腦螢幕。

斜槓是相輔相成

「斜槓的人愈來愈多,問題是有些事要熬過學習的高原期,你才會知道它真正有趣的地方。」對於當今工作趨勢,建權想得透徹,他刻意捨棄滑社群、社交等休閒娛樂,將大多時間分配在「工程師」與「燈光設計」兩種職業身份。「斜槓並不等於學藝不精,其目的在於相輔相成,就像燈光的運作原理,可能也會用到程式軟體,如此一來我就可以得到與眾不同的見解。」

走過以燈光系統助理參與周杰倫《嘉年華》於歐洲的巡迴演唱會、以導演和燈光設計身份和無數音樂人合作,建權愈來愈清楚自己能發揮的舞台在哪,加上有穩定正職,他將接案頻率從每週一檔降至每月至多一檔,慎選自己欣賞又投緣的表演者,把每場演出做到問心無愧。

建權近期最滿意的作品,是今年初創作歌手吳獻 Osean《Good Enough》的發片專場,他巧妙將投影幕化為光下的畫布,使燈光不僅是氛圍營造者,更成為敘事的推手。在〈小林綠〉一曲中,光源隨音樂縮放轉移自如,時而呈現夢幻漸層,像不同顏色的染色體有機地變動著,將歌詞的內心世界具象展現。「過去一年就像復健之旅,解開了時間、預算等限制,不再用下意識做設計、不讓作品成為能複製貼上的樣板,重新找回了做燈光的興奮感。」

「燈光與演唱會讓人著迷之處,在於它像一霎煙火,漂亮而短暫,錯過不再。」建權說,儘管兩小時演出的背後,是一次次耗費數十小時的設計編寫和來回修整,但一站上控台、音樂一下的瞬間,又會快樂成癮,直至結束都意猶未盡。

建權於歌手吳獻的演唱會上,將投影幕結合燈光,讓歌詞的內心世界具象展現。圖/建權提供
建權於歌手吳獻的演唱會上,將投影幕結合燈光,讓歌詞的內心世界具象展現。圖/建權提供
2021年由建權擔任製作,與獨立樂團DSPS聯手打造的「意識的迷霧」沉浸實驗演出。圖/建權提供
2021年由建權擔任製作,與獨立樂團DSPS聯手打造的「意識的迷霧」沉浸實驗演出。圖/建權提供
semi於2021至2023年間造訪多位音樂人的創作基地,製作一系列「ROOM SERVICE」文字與影音內容。圖/建權提供
semi於2021至2023年間造訪多位音樂人的創作基地,製作一系列「ROOM SERVICE」文字與影音內容。圖/建權提供

創意工作者的的必備技

作為接案經歷豐富的創意工作者,直說自己「很愛睡覺」的建權,將睡覺作為調適失敗感的方法,「記住『一次失敗不會世界毀滅』,如果盡力了還是有狀況,就好好睡一覺、記取教訓再往前進。」他也語重心長地提醒要「照顧好自己」,創意工作者的勞動環境相對沒保障,碰到身體不適還是得照常上陣,身心健康是種責任,是保持工作穩定的重要基石。

走過多方探索的二字頭,邁入30歲的建權,期許自己更加沉著,能收起對新奇事物易受誘惑的心,在想鑽研的燈光與程式領域中做精、做深。下階段他希望能挑戰新型態的音樂展演,製作突破物理限制、具互動樂趣的虛擬演唱會,繼續用愛,為喜愛的音樂點亮最相襯的光。

建權的工作心法

✸培養親和力與溝通力

不代表要努力社交,而是對每個人都抱持好奇心並努力理解。由於接案所需資訊與技能,往往來自於認識不同領域的人,他們提供的學習方法,可以有效減少摸索時間。

✸心存感念

這點尤為重要,很多機會有時候可能只來自朋友的一句好話,或是遇到危機時,朋友情義相挺陪你解決問題,要把受到的幫助記在心中。

建權的推薦關注

#01 Catsuka/@catsuka

我不太從別人的燈光設計找靈感,畢竟做好玩的「原創」很重要。這帳號時常分享各式優秀的動畫作品,讓我可以從中尋覓有趣的參考元素。

#02 Saturate Designs/@saturatedesigns

泰國新崛起的燈光工作室,他們的燈光師常會錄下現場工作的日常,也做了很多厲害、蘊藏特別構圖的舞台設計作品,值得燈光愛好者關注。

#03 NONOTAK/@nonotakstudio

這對法國雙人組合主要由插畫家出身的Noemi Schipfer負責動態視覺,多年前訪談過她從事新科技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可以說是啟蒙我、促使我更想往燈光還有新媒體發展的藝術家。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26「創意開路,新世代工作學

我們為了什麼而工作?生存與熱愛如何兩全?在科技與社群急遽改變生活方式,鬆動就職框架的當今,我們學習消化各種可能的選項——哪些適合嘗試,哪些不應成為限制。此期專題提問生於1990年代的創意工作者,如何為興趣與擅長開發價值,找到持續支持自己的方法,其經驗又反映哪些新興的文化與思想。

◎攝影:張天駿

◎責任編輯:林亞璇

推薦閱讀

音樂人WADE DAO:創造音樂被聆聽的方式

Issue126

音樂人WADE DAO:創造音樂被聆聽的方式

音樂人WADE DAO:創造音樂被聆聽的方式

2025/02/21
刺青師柯廷:被交予皮膚一部分的永遠,是工作最浪漫的地方

刺青師柯廷:被交予皮膚一部分的永遠,是工作最浪漫的地方

2025/02/22
設計師高晗:設計訊息,建立系統性的力量

設計師高晗:設計訊息,建立系統性的力量

2025/02/23

最新文章

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2025重返南美館,再啟城市空間對話、重構家的感知與意義。
...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