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動時間的痕跡!韓國藝術家莉景「時空蝕:光的間界」MoCA Studio展出
韓國藝術家莉景(Ligyung)向來以其對光、空間與知覺的探索而聞名,並擅於透過作品呈現光與黑暗、存在與缺席之間的關係。全新「時空蝕:光的間界」個展,於1月17日至5月4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MoCA Studio登場。藝術家以單一現地製作裝置,透過自然光挹注的變化性,不只與建築場域產生連結,亦加入帶有台灣色彩的元素「肖楠木焚香粉」,創造出遊走於虛實間的中介感,並呈現出「我們想要記住些什麼、並留住些什麼」的自我反芻與思考。
探索光與記憶的對話
1969年出生於韓國的藝術家莉景,現於布魯塞爾和首爾生活與工作,擁有倫敦切爾西藝術學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s and Design)的哲學碩士及美術碩士學位。莉景擅以光與空間為主要媒介來探索生命的二元性,並透過作品呈現光與黑暗、存在與缺席之間的關係。雖然她的作品中不以實物進行創作,卻能從對社會與人性本質的洞見出發,檢視現象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並揭示生活中的根本議題。其作品曾在光州雙年展、釜山雙年展,及歐洲和亞洲的多個展覽中展出。
此次展覽以兩個展間分別展出「實體和痕跡」,以及「記憶和忘卻」的概念主題。在兩個展間裡,地面上擺放著象徵完整與破碎的概念性「高塔」,上面刻有銘文。隨著展覽進行,高塔上的肖楠焚香粉銘文會因觀眾互動而逐漸改變和轉化,視覺上體現時間的流逝及其循環痕跡。
藝術家莉景表示,「我的作品通常會先去解讀空間,再來進行創作。因此,當我第一次來到當代藝術館時,我感受到這座建築物的美麗,還有時間在建築層層堆積的美好。所以我在進行創作時,我首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作品可以跟這棟建築物產生連結。同時也能應用到臺灣當地的素材,而肖楠木焚香粉是我來臺灣才找到的一個素材,非常有魅力,它燒了之後會變成黑色,我覺得這樣子的特性,能讓我用視覺去呈現實體與痕跡的具體化。」
透過禪修問答邀大眾對現實提問
此次展覽有兩個展間,透過藝術家作品裡的語言,讓展間產生連結。莉景表示,「在佛教有一種禪修問答的形式,這次我也把禪修問答套用在作品裡面。這不像一般的辯證有邏輯性的思辨,反而更像是參與問答的人,透過這個過程自己去參透、領悟到其中的道理。」
走入展間,觀眾可以將焚香粉自由拿起並填滿文字空隙。「當我們把這些焚香粉拿起來時,它是實體的,但隨著我們放開的同時,它的實體也會消失。」此外,展間的牆面也打掉了一部份,讓自然光入內,使得有些文字可以因為光線的照射讓人看得很清楚,而有些則略顯模糊,這也象徵了藝術家想要體現的哲學性。此外,牆面的拆除也不只是為了光,亦體現出過往建築物的時間意象,因為藝術家希望透過這樣的呈現,將建築物的時間堆疊性呈現出來。
跨越拱門,我們來到另一個展間,其地上呈現的文字內容,即是「唯一真實的樂園,是我們失去的樂園。」這個句子;藝術家表示她想突顯的是,「東西雖然消失了,但實際上,卻是用另一種形態的存在去進行思考。」
因此,這兩個展間所呈現的句子,即是針對創作主題進行不斷地詢問與回答,並形成一個連結和循環的概念。同時,從早到晚,不同的光線、會產生不同的變化,藝術家也希望藉此創作「讓大家去思考,我們希望記住什麼,又希望留住什麼?」
「時空蝕:光的間界」日期:2025年1月17日—5月4日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MoCA Studio
官網: https://mocatpe.tw/art04mzBab
台北當代藝術館
最新文章
-
双方藝廊10週年聯展《非双》集13位跨世代藝術家一展時代縮影
2025/09/02 -
快樂島8/30高美館開展!日韓25位藝術家回應成人世界的脆弱
2025/09/01 -
楊德昌《一一》全新4K修復版9/19上映!預售原文海報緊急加印1125 套
2025/08/29 -
北藝中心化身派對仙山!2025 潮臺北《士林仙界大派對》8/30、8/31登場
2025/08/28 -
亂流:半睡飛行夢8/29北師美術館登場!展館化身機場,反思「飛行」的意義
2025/08/28 -
日本NIKO NIKO TAN TAN 攜新作ft.台灣饒舌歌手POPO J 8月登上台灣舞台
2025/08/27 -
2025FOCASA馬戲藝術節10月前進高雄!集結三頂巨型馬戲篷、101場演出
2025/08/27 -
展覽《如如》Harper Ouk╳ 蔡宜芳以創作詮釋動靜間稍縱即逝的詩意風景
2025/08/26 -
席德進「履痕深烙」國美館8/23登場!百件作品深探台灣藝術發展軌跡
2025/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