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法律白話文運動:從社團到媒體,讓法律變好玩是門專業

2025/03/07 採訪、撰文/郭振宇

2014年318運動爆發,當時在東吳法律所就讀的楊貴智成立共筆部落格「服貿科普文計劃」,從國際貿易法的專業角度剖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爭議,向大眾普及相關知識。短時間內便吸引超過一萬名粉絲,這讓楊貴智意識到社會對法律科普的需求。318運動結束後,團隊將其轉型為「法律白話文運動」(以下簡稱「法白),以淺白活潑的內容傳播法律知識,觸及文化、政治與公共倡議等領域,成為當時新媒體浪潮中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

(由左至右)站長兼內容長楊貴智、行銷總監兼社群主編劉珞亦、營運長徐書磊。
(由左至右)站長兼內容長楊貴智、行銷總監兼社群主編劉珞亦、營運長徐書磊。

如今,法白Instagram追蹤數已達38萬,出版超過十本實體書籍,並與劇場界、音樂圈展開跨界合作。Podcast節目「法客電台」每集收聽人次突破四萬,甚至獲得2020年卓越新聞獎的肯定。最初由一群研究生兼職經營的團隊,如今已成為擁有兩層辦公室、十名員工的公司。

核心成員——站長兼內容長楊貴智、行銷總監兼社群主編劉珞亦,以及營運長徐書磊——各自發揮專業所長,推動法白成長茁壯。十年前,他們在法白開啟一場法律文化的革新;十年後,他們也在法白看見了自己的蛻變與倒影。

許多和法白同時期誕生的自媒體都退場了,你們怎麼看能經營超過十年的技巧?

劉珞亦(以下簡稱劉):現在提供法律知識的管道很多,但「怎麼讓法律變好玩」其實沒什麼人在做,我們就是把這件事當成一種「專業」來做——這就是技巧!很多人聽Podcast不只是因為法白講法律,可能是覺得我們很好玩、很有趣。正因為我們能提供給大家某種「情緒」體驗,這是比較難被AI或其他管道取代的。

法白十年如一的核心信念是什麼?

楊貴智(以下簡稱楊):想打破大家對於法律的刻板印象,希望帶大家思考「法律應該怎麼制定才是好的」,而不只是「法律怎麼規定、法官會怎麼判」。只討論現行法,那就只是接受現況,但現行規定本來就有很多不合理啊。例如在五年前,如果按照當時法律規定,難道要跟大家宣導同性不能結婚?我們更想帶大家往更深的層次思考,討論怎麼讓社會變得更好。

去年法白的出版業務與線下活動轉往在「挑興文化」與「市民書店」發生,從持續出書到投入出版產業有哪些評估?

徐書磊(以下簡稱徐):我們能寫一些律師作者因市場、業務考量而沒有經營的主題,持續出版也是一種突破演算法的方式,舉例來說,貴智的《給兒童的小六法全書:40 堂法律必修課》,珞亦主編的《童話陪審團》系列,都讓我們的理念能夠直接打進體制內,接觸到數萬名學生與數百間學校。我們想試試看出版品這條路能走到哪裡去,法白是否有辦法建立自己的銷售管道、把書籍變成像網紅在賣周邊商品的模式?這可能是解決困境的突破口,「困境」是指能讓我們的創作團隊更專注於內容,不必花時間處理發票、思考變現模式。

法白至今已出版超過十本實體書籍。
法白至今已出版超過十本實體書籍。

十年後台灣社會所面臨的新挑戰是什麼?

劉:十年前的問題是「大家欠缺正確資訊」,但現在的挑戰是「充滿錯誤資訊」——過去人們不知道該去哪裡找資訊,現在則是很多人認定自己知道某件事,但其實是錯的。我認為法白能做的,就是繼續穩定地把內容做好。比方說,在節目中會向大眾傳遞台海危機的嚴重性,讓他們認知到這並不是一些人口中的「大內宣」,而是真實存在的風險。

這十年來經營法白帶給你們最大的養分或成就感?

楊:做Podcast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改變。透過訪問讓我開始貼近不同人的生命經驗,能夠直接感受到某些議題對他們的真實影響是什麼。以前我在研究所也修過國際人權法的課,書這麼厚一疊,卻不一定能真正體會「人權」的意義,而我希望能把這種感受帶給更多人。

徐:我沒想到這件事能夠養活自己啦。我們三個人只有我沒考上律師,以傳統法律人的職涯來說很「不務正業」。以前法律系畢業就被期待去考律師、法官、檢察官,考不上就去某個單位當法務。我們的團隊雖然不算大,但某種程度也算創造了一些就業機會,讓法律系畢業生、或對法律有興趣但擁有其他技能的人,對於未來的職業想像變得更多元。

劉:我們收到的回饋其實很多,尤其是像「死刑」這類最難討論的議題,有許多聽眾因為節目而產生了不同的觀點。或在公開活動中,常常遇到許多家庭來找我們聊天;有些是父母在車上讓孩子一起聽我們的節目,結果小孩開始對法律感興趣;有時候是小朋友帶爸媽來,讓家長理解自己關注的領域。這些都讓我們知道「改變」確實有在發生,這真的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甚至讓我覺得自己死後是有機會上天堂的⋯⋯我真心這樣相信!

法律白話文運動 十年大事記

【2014】3月18日學生與公民團體發起佔領立法院行動,「服貿科普文計劃」成立。同年5月轉型為「法律白話文運動」。

【2016】發起「婚姻平權募資計畫」,短短1.5小時內便募得近350萬,超乎預期的響應,讓團隊決定朝更成熟的商業模式發展。

(左)法白第一次被報紙媒體報導。(右)2016年發起「婚姻平權募資計畫」,於蘋果日報等報刊登廣告。
(左)法白第一次被報紙媒體報導。(右)2016年發起「婚姻平權募資計畫」,於蘋果日報等報刊登廣告。
2017年討論法白下一階段的腦力激盪會議。圖/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
2017年討論法白下一階段的腦力激盪會議。圖/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
2017年出版第一本書《江湖在走,法律要懂》,於城中金石堂舉辦新書發表會。圖/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
2017年出版第一本書《江湖在走,法律要懂》,於城中金石堂舉辦新書發表會。圖/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

【2019】Podcast「法客電台」上線,Instagram追蹤人數突破13萬,法白團隊擁有了自己的辦公室。2020年獲頒卓越新聞獎並連兩年入圍。

2020年舉辦首場Live Podcast「法客面對面」。圖/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
2020年舉辦首場Live Podcast「法客面對面」。圖/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
2024年至總統府訪問時任副總統賴清德、立委洪申翰。圖/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
2024年至總統府訪問時任副總統賴清德、立委洪申翰。圖/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

【2025】投入YouTube經營具專業性和娛樂性的節目,嘗試大規模線下活動,並在未來挑戰深度報導,建立媒體角色的監督力。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27「給自己不一樣的十年」

回看台灣這十年——學運與社群帶動知識型自媒體崛起;從公部門到大眾都體會設計力是一種溝通力;共享經濟進入交通、飲食、工作、旅遊等生活層面;陶藝成為親近的觀賞收藏與日常活動——因為十年前有群人從自己的喜歡與擅長出發,投入一門深耕十年的學問,帶來這些影響力與改變,豐富了台灣的生活風景。

◎攝影:安比

◎責任編輯:林亞璇

最新文章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2022臺北獎首獎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堆疊日常飲食消費微景...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第17屆主題以文房四寶中的「紙」為主角,主辦單位在展場和作品中藏有許多相關元素,...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展覽以基隆的城市地景為展覽靈感,隨著城鎮依山勢起伏,與海洋緊密相連等因素,塑造了...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馬戲表演者的專注會感染現場觀眾。圖為「時間的風景」演出景象。攝影/吳伽莉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