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以發光之窗一窺羅馬尼亞百年記憶!安德利亞.梅達爾個展關渡美術館登場

2025/03/10 陳宜慧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在台首次個展「從你的窗櫺開始綻放以來」,於3月7日至5月18日在關渡美術館登場!藝術家將幼時居於古老拉柯伊村莊的記憶,以手工刺繡技藝透過螢光顏料結合塑料與鋁片,巧妙映照出羅馬尼亞百年歷史變遷下,以女力撐起的時代意義。讓自去年祖母過世後便杳無人煙的老宅,也能因牆上透著螢光的窗、攀附蔓生的植物,使早已不存在當前現實的人與往事,透過藝術的介入,再次重生。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在台首次個展「從你的窗櫺開始綻放以來」,於3月7日至5月18日於關渡美術館展出。 圖/安卓藝術提供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在台首次個展「從你的窗櫺開始綻放以來」,於3月7日至5月18日於關渡美術館展出。 圖/安卓藝術提供

擅以對比融合新舊的羅馬尼亞青年藝術家

曾於2021年獲羅馬尼亞青年藝術家大獎,1990年出生的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生長於後共產主義時期的90年代,祖父母所生活的村莊拉柯伊(Racoți),這個彷彿被時間遺忘的小鎮,老屋荒廢、人口流失、傳統手工也被現代化所取代,而這一且都深刻的影響了她的創作。

畢業於蒂米什瓦拉藝術學院繪畫博士班的她,後因紙上空間有所侷限,便將創作擴展至雕塑、裝置與錄像,並擅長透過對比手法,將過去與現在、傳統技藝與當代材質結合後,融入親身經驗與當代議題進行新的詮釋。

此次個展為關渡美術館「女性歷史(Herstory)」計畫個展之一,此計劃每兩年會邀請一位藝術家來台展覽。作為一名生長於後共產主義時期的女性藝術家,梅達爾透過家庭記憶,將傳統刺繡與當代媒材融合,並藉由一段家庭記憶反射出羅馬尼亞100多年來的社會變遷。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 圖/安卓藝術提供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 圖/安卓藝術提供

以藝術創作梳理羅馬尼亞百年變遷

走入依山而建的關渡美術館,必須先從四樓走至三樓,才能開啟這場展覽的序幕。此展聚焦於一座曾是村莊學校的建築,這棟簡樸的房屋原為藝術家祖母的祖屋,於1858年改建為學校。如今,這座建築已無人居住,與村落中多數廢棄的老屋一同靜立,成為村莊命運的隱喻。

來到三樓時,憑藉著挑高場域的特性,即可看見下方有如埃及壁畫的人物、窗櫺、植物,由暗至明、由明至暗的持續循環,而這一切正呼應著座落拉柯伊村祖母宅邸之窗,其光影交織亦猶如歷史跟現實的時空交錯。

除了俯視的場景,在3樓率先映入眼簾的即是以羅馬尼亞歷史與藝術家的家族史穿插的年表,讓觀者從羅馬尼亞一個世紀、長達百年,自共產轉型至民主的時代變遷,對照這個在土地上生存的家族故事。此外,展示櫃內所擺放的家族照片與文件,則是將真實感悄然帶入展場之中。而牆上的短片,則是介紹了祖母與其舊居是如何啟發藝術家創作的脈絡。

另有一件藝術家最早以手工刺鏽在塑膠桌布上的作品,梅達爾表示,塑膠布是村莊裡吃飯時會鋪在桌上的桌布,而她選擇以此為載體的原因,則是因為早期的女性會手工縫製每個桌布,但如今因時代變遷,已漸漸失傳,為了將其傳承,她便選擇以此概念結合更為當代的語言進行創作。

從三樓俯視二樓的展場。 圖/Chris Chen提供
從三樓俯視二樓的展場。 圖/Chris Chen提供

年表牆對照著羅馬尼亞與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家族史。 圖/Chris Chen提供
年表牆對照著羅馬尼亞與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家族史。 圖/Chris Chen提供

牆上短片簡介藝術家的祖母與其舊居是如何啟發藝術家的創作脈絡。
 圖/Chris Chen提供
牆上短片簡介藝術家的祖母與其舊居是如何啟發藝術家的創作脈絡。 圖/Chris Chen提供

展示櫃內擺放了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家族老照片。 圖/Chris Chen提供
展示櫃內擺放了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家族老照片。 圖/Chris Chen提供

展示櫃內擺放了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家族文件。 圖/Chris Chen提供
展示櫃內擺放了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家族文件。 圖/Chris Chen提供

藝術家首個以手工刺鏽在塑膠桌布上的作品。 圖/安卓藝術提供
藝術家首個以手工刺鏽在塑膠桌布上的作品。 圖/安卓藝術提供

以「發光的窗」召喚不存在當前現實的美好記憶

來到二樓,梅達爾表示,自己受到祖母故居老房子窗櫺的啟發,而有了此系列創作。在那個村莊裡,所有的窗戶幾乎都長這樣,是非常具歷史代表性的建築,特別是祖母故居也曾因時代需求改做為學校使用,亦是許多當地人的集體回憶。「我的祖母是最後一個居住在那棟房子的人,但她在去年過世後,如今這棟建築已無人居住。因此,我希望透過我的作品,讓這些窗戶即便無人居住,也能自己發光。」

在二樓展場可以看到窗櫺與各個人物剪影,如《穿著盔甲的剪影》等,梅達爾表示,他們都是家族裡的女性成員,也象徵著每個世代的祖先,犧牲自己只為滋養下一代的精神。她們不只出現在牆上,也會穿插在植物的葉脈之上。而這些植物部份姿態取材來自祖母的花園,因這座花園曾由祖父與祖母共同照顧,然而當祖母過世後,這世上的最後一個園丁也徹底消失了,然而藝術家選擇以此方式,讓這座花園重生。

展場一隅。 圖/安卓藝術提供
展場一隅。 圖/安卓藝術提供

展場一隅。 圖/安卓藝術提供
展場一隅。 圖/安卓藝術提供

牆上的女性剪影皆為家族成員,她們來自不同時間軸,也會重覆出現,並因當時的時空背景而造就其尺寸大小的不同。 圖/Chris Chen提供
牆上的女性剪影皆為家族成員,她們來自不同時間軸,也會重覆出現,並因當時的時空背景而造就其尺寸大小的不同。 圖/Chris Chen提供

仔細觀察會發現葉脈上也有人物剪影。 圖/Chris Chen提供
仔細觀察會發現葉脈上也有人物剪影。 圖/Chris Chen提供

以手工刺繡將傳統縫進當代之中

在技法上,藝術家以手工刺繡縫紉,一針一線鏽在塑膠布與鋁片之上,藉此召喚女性以刺繡維生的堅韌性格,並探討了記憶與物質性的深刻關聯。只因傳統刺繡曾是女性生活的重要部分,它不僅是日常用品與裝飾品的製作技藝,更承載著女性的生命經驗與世代相傳的文化符碼,亦體現出二戰期間,寡居的女性既要維持農務又要撫養子女,所承擔的一家之主的堅韌角色。

作品《自從你的窗櫺綻放以來三》其窗戶結構在設計上對應了藝術家祖母的房子,以環氧樹脂結合顏料、紙張、紫外線保護噴霧製成,在光下亦會產生反射性;此外,植物系列如《牛蒡》 、《冰花二》等,則以塑料與鋁片製作而成,再加上藝術家以螢光顏料去浸潤每一條縫線,為此即使是漆黑的夜也會發光,也能造就出新舊時空的交織對話。

藝術家面對手工刺鏽的繁複圖案,僅在紙上打完草稿,便直接縫製於塑料或鋁片之上,細看可感受其強大的工藝。
 圖/安卓藝術提供
藝術家面對手工刺鏽的繁複圖案,僅在紙上打完草稿,便直接縫製於塑料或鋁片之上,細看可感受其強大的工藝。 圖/安卓藝術提供

圖中為作品《自從你的窗櫺綻放以來三》2024,此窗與村莊內的祖母老宅窗櫺尺寸相同。 圖/Chris Chen提供
圖中為作品《自從你的窗櫺綻放以來三》2024,此窗與村莊內的祖母老宅窗櫺尺寸相同。 圖/Chris Chen提供

左為《穿著盔甲的剪影》,右為《牛蒡 2024》。 圖/安卓藝術提供
左為《穿著盔甲的剪影》,右為《牛蒡 2024》。 圖/安卓藝術提供

左為《冰花二》 2024,右為《水之裙的剪影》 2024。 圖/安卓藝術提供
左為《冰花二》 2024,右為《水之裙的剪影》 2024。 圖/安卓藝術提供

以錄像呈現作品之外的敘事

二樓的另一側則展出了三件錄像作品,由右至左分別為《合作》、《未來的大自然》、《自從你的窗櫺綻放以來》 ;右邊第一個錄像由藝術家、嫂嫂、母親三人,身著家族(曾祖母、祖母)傳承服飾,進行手工縫製的過程,去體現早期女性會團體工作的意象。第二個錄像,則是藝術家將取材於自然的作品再放回大自然的過程,因塑料在日光下會反映光澤,而那些發光的狀態也讓作品巧妙地與大地進行了一場互動對話。

而最後一個錄像,則是由藝術家所有家族成員共同完成的作品,她將「會發光的窗戶」帶回祖母過世後,便無人居住的舊宅中,讓被黑暗籠罩、不再有光的空蕩宅邸,因為藝術重新發光,也讓這段記憶再次被延續。

三部錄像作品由右至左分別為《合作》、《未來的大自然》、《自從你的窗櫺綻放以來》。 圖/安卓藝術提供
三部錄像作品由右至左分別為《合作》、《未來的大自然》、《自從你的窗櫺綻放以來》。 圖/安卓藝術提供

可以透過錄像深入瞭解藝術家創作背後的故事。
 圖/Chris Chen提供
可以透過錄像深入瞭解藝術家創作背後的故事。 圖/Chris Chen提供

「從你的窗櫺開始綻放以來」安德利亞.梅達爾個展

日期:2025年3月7日-5月18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7:00

地點:關渡美術館 2-3F

最新文章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特展,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形容:「這是值得來看三次...

巨型蜘蛛震撼現身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 布爾喬亞大展 館長翁美慧:值得來看三次的展覽

2025/03/15
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台灣首次大型個展,3/15富邦美術館盛大開展。...

開箱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三大展區、巨型蜘蛛雕塑一次看

2025/03/14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由路嘉欣、趙逸嵐等多位資深舞台劇演員,以充滿戲劇張力的...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3/22起誠品電影院獨家放映!導演座談再加碼

2025/03/14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圖|Contemporary by U Gallery...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從奈良美智、村上隆等7位藝術家視角重探童年記憶

2025/03/13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6月登台 80件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亮相

2025/03/13
文心藝所創辦人葉曉甄(左),感受到自己和皮耶雨格(右)的作品之間有化學作用。圖/...

探索真實與虛幻的邊界:皮耶.雨格的當代藝術世界

2025/03/12
2025 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即將盛大舉辦,一起來和藝術跳一支舞吧!
 圖...

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3/29登場!市集、國內外精彩演出一次看

2025/03/11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在台首次個展「從你的...

以發光之窗一窺羅馬尼亞百年記憶!安德利亞.梅達爾個展關渡美術館登場

2025/03/10
陳育維(@yuairy_)|1996年生,diary Magazine 總編輯/...

陳育維:比起斜槓,擁有根本核心的人才有趣

2025/03/10
土星品牌的最初,從奕軒紀錄虹毓的製陶過程、分享到社群開始。

陶作品牌「土星」:打開創作的方向性,成為理解土地的人

2025/03/09
擅長動畫與設計的李明,於2015年創立以動態特效見長的版塊設計。

版塊設計李明:開放嘗試、謹慎接受,突破網站設計的邊界

2025/03/08
(左)boven雜誌圖書館創意總監傅天余、(右)創辦人周筵川。

boven雜誌圖書館:打造創意人棲息地,分享好奇精神

2025/03/08
(由左至右)站長兼內容長楊貴智、行銷總監兼社群主編劉珞亦、營運長徐書磊。

法律白話文運動:從社團到媒體,讓法律變好玩是門專業

2025/03/07
2025 NTT Arts Nova─羅伯.勒帕吉╳機器神╳馬戲工廠《砰!》以扯...

摔角×馬戲極限特技!羅伯.勒帕吉執導《砰!》臺中國家歌劇院3/7登場

2025/03/07
百年徠卡特展2/7德國總部開展!50+經典作品見證人類一世紀的歷史印記。phot...

百年徠卡特展2/7德國總部開展!50+經典作品見證人類一世紀的歷史印記

2025/03/07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將於6月14日至10月12日於國立...

81件作品來台!大都會博物館x故宮《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名作展》6月登場

2025/03/06
忠泰美術館全新當代藝術展《在混沌的世界中建立一點序曲 姚仲涵》3/8開展!邀藝術...

聲光來襲!姚仲涵x吳季娟《在混沌的世界中建立一點序曲》忠泰美術館登場

2025/03/05
知名作家韓良露辭世十年,親友故舊以美食、歡笑,懷念這位熱情、海派、自在享受過生命...

韓良露辭世10年 親友故舊吃潤餅談笑憶熱愛生命的她

2025/03/0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