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文/袁世珮

作家蔣勳中學時收到父親送的一卷《金剛經》。中學生嘛,沒體會父親此舉的深意,把卷子放進木匣,就此置之高閣。

直到多年後,在父親彌留之際,《金剛經》重新進入蔣勳的生命,陪伴他為自己、為親友祈願平安。在2025年春天,蔣勳出版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以一朵花的寬度,成為隨身的祝願書。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圖/遠流提供、聯合報系資料照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圖/遠流提供、聯合報系資料照

來自父親的金剛經

1996年,收到父親彌留的消息,蔣勳要匆匆趕赴機場飛溫哥華,臨行前瞥見書架上那個多年未曾開啟的木匣,隨身帶上飛機。在十幾個小時的飛行中,他一直忐忑不安,就一字一字讀誦《金剛經》,讀到「不驚,不怖,不畏」,熱淚盈眶。

後來,蔣勳在父親彌留的床前朗讀《金剛經》,為父親送行往生。他想:「這是父親留給我的重要功課吧,耽擱了數十年,我開始認真讀誦了。」

父親贈予的《金剛經》是唐代咸通九年(西元868年)木刻雕版印刷的復刻版本。蔣勳追溯其源頭,那一年,平民王玠為雙親雕刻這部經文,其中一件雕版流傳到敦煌,約在西夏國滅前後被封存在藏經洞,洞中還有武則天為亡母抄寫三千卷的手抄本、現藏於巴黎國家圖書館的唐石孤本柳公權石刻拓本。

800年間,不同時代的《金剛經》一起在幽暗的洞窟裡等待著,直至清末被發現。1907年考古學者斯坦因將雕版印刷本帶到英國,成為大英博物館的珍藏,而蔣勳手中這本是民國48年在台北景印出版的版本。

蔣勳出版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以一朵花的寬度,成為隨身的祝願書,圖為蔣勳手抄《金剛經》。圖/羅正傑攝影 遠流提供
蔣勳出版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以一朵花的寬度,成為隨身的祝願書,圖為蔣勳手抄《金剛經》。圖/羅正傑攝影 遠流提供
蔣勳手抄《金剛經》。圖/羅正傑攝影 遠流提供
蔣勳手抄《金剛經》。圖/羅正傑攝影 遠流提供
《金剛經》在蔣勳生命中,陪伴他為自己、為親友祈願平安。圖/羅正傑攝影 遠流提供
《金剛經》在蔣勳生命中,陪伴他為自己、為親友祈願平安。圖/羅正傑攝影 遠流提供

一本祝福的書

因緣聚散,手中這本《金剛經》開始陪伴蔣勳,他開始習慣讀誦《金剛經》,在父親往生的床前、在母親病苦時、在朋友車禍受傷時讀誦抄寫,在三年新冠疫情中為眾生讀誦,為離去和倖存的生命讀誦,也為眼疾有失明恐慌的朋友錄下朗讀的聲音。

《金剛經》是世尊和須菩提之間的師生問答,是一堂持續了2600多年的課。蔣勳說:「感謝有《金剛經》,讓我安靜下來,靜觀因果,不隨無常流轉沉浮。」只要領悟「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不再為貪愛嗔怒、高興或不高興而焦慮失控。

蔣勳寫下多年來讀經的心得,他說:「這一冊小小的筆記,只是我的『如是我聞』,這也是一本祝福的書。」所以扉頁印著兩句話:「眾生平安、皆大歡喜」。

蔣勳說:「一朵花寬度的書,讓心靈也滋養出一朵花。」文庫本,掌中尺度,有《金剛經》的無量智慧。

蔣勳其實一直有出版文庫本的想法,可以放到口袋裡帶著走,先前池上「蔣勳書房」出版的《蔣勳書房與堀尾一彥》就是文庫本,接下來也考慮將一些作品再版為文庫本。

遠流出版的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收錄蔣勳讀誦全本《金剛經》,這是他在去年分六次錄音完成的全新朗誦版,全長約54分鐘,搭配日本京都永觀堂鐘聲。讀者可以手機掃描書中音檔QR code,隨時聆聽,與蔣勳共讀鳩摩羅什的漢譯本《金剛經》。

隨書也限定贈送「蔣勳繪寫祝福書籤」兩張一組,以蔣勳油彩畫作〈悉達多〉和水墨書法〈諸相非相〉,在特選細紋映畫紙上,印製成祝福書籤。

蔣勳畫作〈悉達多〉。圖/遠流提供
蔣勳畫作〈悉達多〉。圖/遠流提供
蔣勳〈諸相非相〉。圖/遠流提供
蔣勳〈諸相非相〉。圖/遠流提供
蔣勳出版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圖/遠流提供
蔣勳出版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圖/遠流提供

蔣勳

【優人物】人生七十如大河入海 蔣勳依恃畫筆從心所欲

【優人物】人生七十如大河入海 蔣勳依恃畫筆從心所欲

2018/12/09
【優人物】蔣勳在池上 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中 看見天長地久

【優人物】蔣勳在池上 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中 看見天長地久

2018/12/09
【優人物】臺靜農逝世30周年 蔣勳談知交:鐵筆銀鉤書寫五四遺風

【優人物】臺靜農逝世30周年 蔣勳談知交:鐵筆銀鉤書寫五四遺風

2020/08/23
蔣勳

最新文章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來台!以80件真跡、28件當代作品織構對話

2025/06/27
LANDHILLS|台中——由植物藝術家廖浩哲創立,為一關注自然、人與環境互動的...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2025/06/27
花閣樓是郭安妮(左一)一家人個性與情感的體現。圖/黃怜穎攝影

30年社區花店,參與他人的一生——花閣樓 郭安妮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