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C-LAB年度大展「如果我們的語言是……」集9國、22組藝術家探索語言想像

2025/06/05 編輯|陳宜慧

正如李維史陀所認定的,「音樂和神話都具有類似語言般的溝通特性,都可以當作複雜語言符號來理解。」因此當我們提及「語言」時,從不止於溝通系統或傳遞意義的工具,還有更廣闊的想像力等待被挖掘。於6月7日至8月10日展出的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全新年度大展「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即是以「語言」為主題,探索語言做為溝通媒介如何能開展出多樣化的想像及討論。此展邀請來自臺灣、亞洲及歐洲等9國共22組藝術家,從語言所象徵的符號、聲音和意涵為起點,自不同角度探索語言背後的權力關係,以及其背後錯綜複雜的認同狀態。

2025 C-LAB年度大展從語言出發開展多樣的想像與討論。
 圖/藝術家安利・沙拉提供、Andrea Rossetti 攝影、藝術家辛西亞・馬塞爾提供
2025 C-LAB年度大展從語言出發開展多樣的想像與討論。 圖/藝術家安利・沙拉提供、Andrea Rossetti 攝影、藝術家辛西亞・馬塞爾提供

以「語言」為題,探討語言背後的文化現象

C-LAB每年的年度展覽以當代藝術為媒介,透過不同的主題回應社會議題,今年的展覽以「語言」為主題,不只藉由創作呈現語言的美學樣態與多元想像,也引領大眾理解語言的文化價值與當代意義。策展人莊偉慈亦表示,「Babel」來自舊約聖經中一群人想蓋一座通天塔的故事,最後因上帝讓人們講不同的語言而失敗,隱喻人類的無法溝通。

以此為展名,「Sounds of Babel」不只意味著語言的紛雜與多樣化,也隱喻難以溝通、意見分歧跟嘈雜的聲音;而語言的核心更在於如何去承載文化生產的意義與歷史的集體經驗。因此,透過此展,不只能讓觀眾理解語言背後的意識形態,以及語言如何展現文化的複雜多元,同時也能跟作品產生更深刻的共鳴。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中為張恩滿的作品《笆札筏的大洪水》,右為張紋瑄的作品《檔案太大無法放置在目的地檔案系統》,左為劉致宏的作品《蛇與鼓》。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中為張恩滿的作品《笆札筏的大洪水》,右為張紋瑄的作品《檔案太大無法放置在目的地檔案系統》,左為劉致宏的作品《蛇與鼓》。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加藤翼的作品《他們不理解彼此》。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加藤翼的作品《他們不理解彼此》。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穿越語言邊界,在喧囂中尋找對話與交集

藝術家在展覽中運用語言蘊含或擴展的型態,包括符號、敘事、影像和聲音創作,挖掘出藏在語言背後的複雜作用。此次展覽邀請何彥諺、黃麗音、陳庭榕、Candy Bird與區秀詒為展覽提出新作;而張恩滿、張紋瑄、陳飛豪、何兆南等則以舊作為基礎,為展覽量身改版重現,此外也邀請到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各國國家館的藝術家,如安利‧沙拉(Anri SALA)、李傑(LEE Kit)、辛西亞.馬塞爾(Cinthia MARCELLE)及鄭恩瑛(siren eun young jung )為臺灣觀眾帶來精彩的內容。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安利・沙拉的作品《接管》。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安利・沙拉的作品《接管》。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米尼亞・碧亞比亞尼的作品《在夜裡的無盡凝視》。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米尼亞・碧亞比亞尼的作品《在夜裡的無盡凝視》。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陳庭榕的作品《以他們之名》。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陳庭榕的作品《以他們之名》。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黃麗音的作品《柴米油鹽》。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黃麗音的作品《柴米油鹽》。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鄭恩瑛的作品《消除噪音,消除身體》。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鄭恩瑛的作品《消除噪音,消除身體》。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Candy Bird的作品《夜影(無題)》。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Candy Bird的作品《夜影(無題)》。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此次展出創作類型涵蓋不同面向,從橫跨二戰前後的國族認同建構、創傷經驗、敘事重演、文化詮釋、政治宣傳語言,乃至於當代社會中的族群差異和性別認同。藝術家的創作讓我們看到潛在的文化現象及其形成的背景,以及基於理解和對話的慾望而延伸出來的瑰麗想。

為此,觀看展覽不只能共同經歷這段地緣政治、族群意識與文化價值都激烈動盪的轉型期,並放大藏在作品中的聲音,也讓觀眾一同置身喧囂之中,尋找對話與交集的可能性。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何彥諺的作品《待乾的風景》。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何彥諺的作品《待乾的風景》。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李傑的作品《習以為常》。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李傑的作品《習以為常》。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辛西亞・馬塞爾×提亞哥・馬塔・馬沙杜的作品《世紀》。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辛西亞・馬塞爾×提亞哥・馬塔・馬沙杜的作品《世紀》。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阮純詩的作品《電影中的越南》。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阮純詩的作品《電影中的越南》。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區秀詒的作品《閃爍微光的烏鴉與其破碎夜行》。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場照,圖為區秀詒的作品《閃爍微光的烏鴉與其破碎夜行》。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呂國瑋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

日期:2025年6月7日 – 8月10日

時間:12:00 – 19:00(週一休園)

地點:圖書館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聯合餐廳展演空間灰盒子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探測當下、想像未來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23組藝術家參與創作,串連FUTURE VISION LAB突破想像

探測當下、想像未來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23組藝術家參與創作,串連FUTURE VISION LAB突破想像

2021/10/12
第三屆銅鐘藝術賞《互生Inter-(Being) 》林沛瑩個展:以「病毒圈」新視野切入新作,啟動共生體宣言計畫

第三屆銅鐘藝術賞《互生Inter-(Being) 》林沛瑩個展:以「病毒圈」新視野切入新作,啟動共生體宣言計畫

2022/01/06
「崩塌記憶之宮」C-LAB 2023年度展:25組藝術家探索時空錯置下的歷史記憶

「崩塌記憶之宮」C-LAB 2023年度展:25組藝術家探索時空錯置下的歷史記憶

2023/06/14

最新文章

金曲歌手羅思容參與「聽見零雨」計畫,為國寶級詩人零雨譜寫演唱新專輯《女兒的九十九...

金曲歌后羅思容與詩人零雨 合作溫暖專輯《女兒的九十九種藍》

2025/08/15
最高難度的演出橋段是跑步機上的大環演出,每次登場必定引發熱烈掌聲。©Petr C...

舞台上演馬拉松比賽?《奔跑者》搬跑步機進劇場,顛覆你對馬戲的想像

2025/08/14
2025南國漫讀節橫跨夏季至冬初,活動地點坐落屏東不同地區,包含地方圖書館和各具...

2025南國漫讀節/一年一度的美好文化體驗,絕對值得你動身啟程

2025/08/14
teamLab進駐京都!Klook獨家開賣「teamLab Biovortex ...

京都teamLab美術館10月開幕!以「Biovortex」為概念、新作日本首亮相

2025/08/11
史上最大規模的威廉·透納全球巡迴展覽「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於6月27日至...

必看「透納」展!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不只呼應當代,更存在永恆性

2025/08/11
市場裡的香料店。

沙漠地帶的紛雜淡香:摩洛哥的鹹檸檬雞塔吉鍋/溫若涵

2025/08/11
Cal pep店內人氣鼎沸。

高級食材與家常感的撞擊:巴塞隆納的鮪魚韃靼/迪拉

2025/08/11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 TFAM年度個展」於8月9日至11月16日在北美館3樓...

北美館2025 TFAM年度個展「徐瑞謙、李紫彤、彭弘智、柯良志」一次展出

2025/08/08
日本藝術家沖賢一OKI KENICHI(左)藝術家周邊,印花T恤、(右)OKI在...

專訪日本藝術家沖賢一OKI KENICHI!以螢光塗鴉疊出熱愛的霓虹

2025/08/0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