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走進日本藝術現場!一次盤點2025下半年六大必看展覽活動

2025/06/12 編輯|陳宜慧

正如法國哲學家Paul Ricoeur所說的,「從自身到自身最近的道路就是透過他者」,來一場獨旅、踏上一個陌生國家城市,與各種人文藝術地景相遇,才能在熙攘之中找回自己。對於台灣人來說,日本是可親又相對容易前往的旅行之地,2025年下半年如果你也在路上,不妨走進各地美術展館、藝廊,感受更貼近日本在地視野的文化底蘊。一起來瞧瞧有哪六大展覽值得一睹為快吧!

盤點2025下半年日本六大藝術展覽活動。
 圖/TARO NASU Tokyo提供、攝影: Shu Nakagawa
盤點2025下半年日本六大藝術展覽活動。 圖/TARO NASU Tokyo提供、攝影: Shu Nakagawa

下半年六個日本藝術展覽活動一次看

▍01《從起點到未來》

日期|5月31日—未定

地點| 直島新美術館

2025 年開幕的「直島新美術館」,是此計畫推動 35 年來的重要里程碑,也為安藤忠雄在直島打造的第十件建築作品,首次以「直島」之名命名。首檔展覽《從起點到未來》(From the Origin to the Future)集結包括蔡國強、村上隆、Heri Dono、徐道獲、N.S. Harsha、Marta Atienza 等12位(組)藝術家代表作與委託新作。

直島新美術館由安藤忠雄操刀設計,他自1992年開館的倍樂生之家美術館開館以來,已參與了直島多座建築設計。  攝影/GION
直島新美術館由安藤忠雄操刀設計,他自1992年開館的倍樂生之家美術館開館以來,已參與了直島多座建築設計。 攝影/GION

蔡國強《Head On》2006年。  攝影:顧剣亨
蔡國強《Head On》2006年。 攝影:顧剣亨

►延伸閱讀:安藤忠雄設計直島新美術館開館!首展「從原點邁向未來」亮點作品一次看

▍02《Ryan Gander:YOU COMPLETE ME》

日期| 2025年5月31日—11月30日

地點|箱根Pola Museum of Art

位於東京近郊箱根森林中的 Pola Museum of Art 於 2002 年開館,以融入自然景觀為設計理念,館體多數隱於地下,地面建築僅高八米。此檔展覽《YOU COMPLETE ME》為英國藝術家Ryan Gander 近三年來在日本的首次美術館個展,內容涵蓋其自 2023 年起、疫情後創作之新作與近期代表作。

展名取自一段青蛙的寓言,鼓勵觀者重新思考理解與衡量的尺度:「你只是為我不具備的東西而哀悼。你看到我,卻沒真正看見我。你總是以你能做到而我不能的事來定義我,卻忽略了我所能創造的可能。⋯⋯我存在於這世上的幸福與影響,並不侷限於你設定的衡量標準。你錯過了更大的整體。」

Ryan Gander 的創作向來橫跨繪畫、雕塑、影像、文字、虛擬實境、建築、出版、字型設計、表演等多領域,持續探索藝術定義與觀看結構。而展覽中穿插由孩童提出的提問,透過這些看似荒謬的問題,讓觀者重新去思考,阻礙我們想像力的是眼前巨大的氣球,還是我們自身?

Pola Museum of Art。 圖/Ryan Gander Studio提供
Pola Museum of Art。 圖/Ryan Gander Studio提供

作品「Closed systems 」。
 圖/TARO NASU Tokyo提供、攝影: Shu Nakagawa
作品「Closed systems 」。 圖/TARO NASU Tokyo提供、攝影: Shu Nakagawa

左為作品「You are repetitive and productive but you dream of being free」,右為作品「Do shadows have sounds?」 。 圖/TARO NASU Tokyo提供、攝影: Shu Nakagawa
左為作品「You are repetitive and productive but you dream of being free」,右為作品「Do shadows have sounds?」 。 圖/TARO NASU Tokyo提供、攝影: Shu Nakagawa

▍03第六屆北陸工藝盛典「GO FOR KOGEI」

日期| 2025 年 9月13 日— 10月19日

地點| 石川縣金澤與富山等地

Kogei(工藝)一詞源自19世紀日本的西化過程,用以指稱融合藝術與實用性的創作。在此之前,日本文化並無「純藝術」與「工藝」的嚴格界線。始於2020年,主要以北陸三縣,即富山、石川、福井為舞台,向世界介紹當地的工藝與藝術魅力。

本屆主題為「工藝的屬性:我們如何重新定義工藝?」展覽將聚焦藝術家與工藝師如何透過材料與技術形塑出多樣化的生活方式。活動舉辦地點包含歷史悠久的神社與寺廟,亦將舉辦論壇以推動當代工藝的討論。作為展前預告,策展論壇「顛覆中塑造新傳統:當代藝術家的突破之路」將於7月搶先在倫敦 V&A 博物館登場。

展覽地點為石川縣金澤市東山地區。 圖/Kanazawa City提供
展覽地點為石川縣金澤市東山地區。 圖/Kanazawa City提供

2021 年展出的裝置作品「Kuwata Takuro 」。
 攝影/Katano Masahiro
2021 年展出的裝置作品「Kuwata Takuro 」。 攝影/Katano Masahiro

2024年展出的裝置作品「Iwamura En」。
 圖/KOGEI 提供
2024年展出的裝置作品「Iwamura En」。 圖/KOGEI 提供

2021 年展出的裝置作品「Tanabe Chikuunsai, IV WORMHOLE」
 圖/Katano Masahiro
2021 年展出的裝置作品「Tanabe Chikuunsai, IV WORMHOLE」 圖/Katano Masahiro

▍04岡山藝術交流 2025(Okayama Art Summit)

日期| 2025 年 9 月 26 日—11 月 24 日

地點| 岡山市

聚焦觀念藝術,三年一度的岡山藝術交流,首次全面開放免費入場!今年由 Philippe Parreno 擔任總監,策展主題為《Aomame 的公園》(The Parks of Aomame),其靈感來自村上春樹小說《1Q84》的神秘角色青豆。並透過彼此串聯的公園,成為現實與幻想交會之地,映照出青豆內心的靜謐掙扎,以及她作為在兩個平行世界中生存的複雜存在。

「2025岡山藝術交流」以來自12國、30組藝術家、建築師、音樂人、設計師、科學家、作家與思想家共同參展,將岡山的城市空間轉化為現實與想像自然交融的場域,並化身為一座開放式展覽場域,讓岡山不只是背景,亦為這場實驗的參與者。

每件作品與表演,都能為岡山的城市空間疊加出嶄新的敘事層次,讓整座城市有如一部可被閱讀、詮釋與重寫的文本,從街道標誌、建築外牆,到公共廣播等日常元素也都將融入虛構內容,使現實歷史與想像故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特別是,所有展區,囊括原本需付費的室內場館,今年全面免費開放。

Okayama Art Summit 2025。
 圖/Okayama Art Summit 2025提供
Okayama Art Summit 2025。 圖/Okayama Art Summit 2025提供

Okayama Art Summit 2025。 攝影/Gautier Deblonde
Okayama Art Summit 2025。 攝影/Gautier Deblonde

Okayama Art Summit 2025。 攝影/Andrea Rossetti
Okayama Art Summit 2025。 攝影/Andrea Rossetti

Okayama Art Summit 2025。

 攝影/ Andrea Rossetti
Okayama Art Summit 2025。 攝影/ Andrea Rossetti

▍05 Art Collaboration Kyoto

日期|2025 年11月14 日—11月16日

地點|京都國際會議中心

自 2021 年創辦以來,Art Collaboration Kyoto(ACK)以「協作」為核心精神,結合京都藝術底蘊,開創藝術博覽會的新典範。現場分為兩大展區—「畫廊合作」將日本與海外畫廊配對共同策劃展覽,而「京都會面」則聚焦與京都文化有深厚關聯的藝術家及策展內容(參展畫廊名單預計於6月底公布)。

同時另有「ACK Curates」所帶來的公眾計畫、論壇,以及親子活動等。展覽期間亦有多項特展同步於京都登場。

京都國際會議中心(Kyo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圖/Art Collaboration Kyoto提供
京都國際會議中心(Kyo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圖/Art Collaboration Kyoto提供

2024 ACK展會一隅。 攝影/Moriya Yuki
2024 ACK展會一隅。 攝影/Moriya Yuki

2024 ACK展會一隅。 圖/Art Collaboration Kyoto提供、攝影:slide//show
2024 ACK展會一隅。 圖/Art Collaboration Kyoto提供、攝影:slide//show

2024 ACK展會一隅。 圖/Art Collaboration Kyoto提供、攝影:Oka Haruka
2024 ACK展會一隅。 圖/Art Collaboration Kyoto提供、攝影:Oka Haruka

2024 ACK展會一隅。 圖/Art Collaboration Kyoto提供、攝影:Matsumi Takuya
2024 ACK展會一隅。 圖/Art Collaboration Kyoto提供、攝影:Matsumi Takuya

▍06《民藝百年——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

日期|2025年9月13日—12月7日

地點|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民藝運動」始于思想家柳宗悅,陶藝家河井寬次郎和濱田莊司在京都的邂逅。在對「木食佛」雕像的調查旅行中,他們不斷進行深入討論,最終在1925年提出了「民眾的工藝=民藝」此一概念。適逢「民藝」一詞誕生100週年之際,京瓷美術館特別舉辦特展《民藝百年——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將「民藝」與京都的深厚淵源娓娓道來。

展覽涵蓋活躍於上加茂民藝協會團體的黑田辰秋和青田五良的佳作,以及河井寬次郎、濱田莊司和伯納德・利奇為「民藝館」和「三國莊」定制的工藝品。同時,還有柳宗悅等人從日本各地收集的器物,以及芹澤銈介,棟方志功等與民藝運動息息相關的工藝家的匠心之作。

此外,展覽還通過京都民藝運動的推動者和支持者,如英文學者壽岳文章,京都茶果老鋪鍵善良房,祗園水煮牛肉店十二段家,以及推動民藝建築發展的上田恆次等的相關作品和文獻,借由多維度的展品,深入探討「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

京都京瓷美術館。 圖/京都京瓷美術館提供
京都京瓷美術館。 圖/京都京瓷美術館提供

黒田辰秋《螺鈿くずきり用器》1932年。 圖/京都京瓷美術館提供
黒田辰秋《螺鈿くずきり用器》1932年。 圖/京都京瓷美術館提供

富本憲吉《色絵「福貴」角筥》1936年。 圖/京都京瓷美術館提供
富本憲吉《色絵「福貴」角筥》1936年。 圖/京都京瓷美術館提供

黒田辰秋《根来鉄金具手箱》1930年頃。 圖/京都京瓷美術館提供
黒田辰秋《根来鉄金具手箱》1930年頃。 圖/京都京瓷美術館提供

日本

日本「激安殿堂」正式登台:解析唐吉訶德DON DON DONKI店鋪陳列哲學

日本「激安殿堂」正式登台:解析唐吉訶德DON DON DONKI店鋪陳列哲學

2021/01/19
日本拉麵店跨海尋味!雲林良品筍乾紅到海外去

日本拉麵店跨海尋味!雲林良品筍乾紅到海外去

2021/12/24
把日本重要無形文化串連美式穿搭:Nigo以穿古越今讓「歌舞伎」也變潮

把日本重要無形文化串連美式穿搭:Nigo以穿古越今讓「歌舞伎」也變潮

2022/04/12

最新文章

紐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Anthony McCall)首次在台個展「安東尼‧麥...

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富邦美術館登場!以一束光讓所有人走進電影中

2025/07/25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We TAIWAN」核心展覽「臺灣光譜」 於8月2...

「臺灣光譜」8月席捲大阪!三大展區沉浸光影亮相安藤忠雄設計「VS.空間」

2025/07/25
沉浸式體驗場域《 SensWave 波感溫室》於8月1日在苗栗自然圈登場!以五大...

《SensWave波感溫室》8月苗栗自然圈登場!以五大互動展區召喚感知共鳴

2025/07/24
《晚風》北藝中心戶外裝置7/24亮燈!高德亮為士林點一盞城市夜燈。圖|臺北表演藝...

《晚風》北藝中心戶外裝置7/24亮燈!高德亮為士林點一盞城市夜燈

2025/07/24
對楊理博來說,「山人」的定義,「就是在山里好好生活的人」。記者沈昱嘉/攝影

台大電機學歷擱一邊 楊理博走進山野 重新連結自然原生家庭

2025/07/23
舒淇首部自編自導電影《女孩》入圍威尼斯影展主競賽片,角逐最高榮譽金獅獎!電影《女...

舒淇首部自編自導電影《女孩》入圍威尼斯影展主競賽片、全新視覺設計亮相

2025/07/23
設計品牌舟舟物物周年展。圖/舟舟物物提供

設計品牌舟舟物物周年展 一張三角凳與六件藝術作品的對話

2025/07/22
國際名導杜琪峯領隊來台參與「奇峯無邊 銀河無際:杜琪峯與銀河映像」主題節目,號召...

港片迷注意!杜琪峯親臨開幕、20部經典之作8、9月影視聽中心輪番上映

2025/07/22
椅子樂團全新專輯《愛的對白》專輯封面(右), 此張既有久違的台語作品,也聽得到早...

椅子樂團《愛的對白》數位發行!久違台語作品回歸、早期民謠再現

2025/07/1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