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最後一次感受花香的機會——拾米豐瓶 寶妮
「做花的時候,總想著這束花會落在哪裡,被誰接住。」從前以為花藝是手藝,後來明白它在創造的是一種陪伴方式,替別人也替自己尋找安放情感的位所。同時我認為花草不應該是遙不可及的存在,更喜歡用在地素材,市場裡的蔬果,舊器皿,讓花藝回到生活裡最自然的位置。
竹北是拾米的起點,有些客人從第一年就一路見證品牌搬家、拓展,竹北的房市與發展也逐年成長。三年前拾米落腳台北後,感受到台北的節奏更快,需求明確、精品導向,對交付時間與整體呈現有著高度要求。這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是「準確的美」, 不只是花得開得漂亮,更要在最對的時機,以最適合的形式,走進某個人的生活裡。在竹北,我學會如何慢慢地、細細地陪伴;在台北,我練習把美感變得俐落且有力。
曾經有段時間,喜歡花、喜歡創作的那份熱情,開始被營運壓力與現實耗損,有一陣子甚至懷疑自我漸漸離開了花藝本身,在大量的提案製作、報價核算、庫存與人事問題中來回奔波,身分逐漸傾向經營者。但也正是在疲憊的縫隙裡,我重新認識了「選擇」這件事——選擇不過度擴張、不追逐外在聲量,而是回到創作的初心,回到「為什麼要綁這束花」的起點。
去年春天收到一件委託,有位護理師想為自己照顧的女孩訂花。「她很喜歡妳們家的花,但她生了一場好不了的病,恐怕撐不到今年生日,所以想要提早幫她慶生。」我記得,她是拾米系列課程的學生,每週五都會從台北搭車來新竹上課。那封信像是一道細縫,突然把我拉進一個沒準備好的離別現場。
收到委託的隔日凌晨,官網跳出訂單——女孩訂了兩束花,一束為自己的告別派對準備,一束為媽媽的母親節提前準備。她將這兩束花放在人生最後的待辦清單上,用僅有的力氣為摯愛的人、也與自己好好道別。
女孩離開了。護理師傳來那天派對的照片,她坐在病床上,手裡抱著花,和媽媽一起笑得燦爛。那是她在人生最後的時光裡,用盡力氣記住生活美好的模樣。對她而言,那是最後一次感受花香的機會,是在病床上與美好連結的方式,也是希望讓媽媽能擁有不那麼悲傷的紀念。
那次經歷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當我們習慣為節日設計、為活動佈置,太容易忘了花的本質其實是陪伴,是在最孤單、最不安、最需要被理解的時候,仍有花草靜靜地留在身旁。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也許可以用一束花,好好地記住那些還活著的、還能感受的、還值得珍惜的每一刻。謝謝花草,讓我們相遇。也謝謝那束花,讓我們在最後能好好地說一聲再見。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35「花的力量,回應生命的途徑」花草不只是美麗的風景,它們有限的生命、各自相異的姿態,提醒了我們同樣身為有機體「存在」的本質。近年台灣各種型態與風格的花店、花藝工作室蓬勃生長,大眾接觸花、感受花的方式變得更多元而自由。此期專題搜集花藝與植物創作者的心聲,探索花作為傳遞情感、記憶時刻、展演創意的媒介,與人們發展出怎樣的交集和關係。
![]()
◎圖片提供:拾米豐瓶
◎責任編輯:林亞璇
Issue135
最新文章
-
楊德昌《一一》全新4K修復版9/19上映!預售原文海報緊急加印1125 套
2025/08/29 -
北藝中心化身派對仙山!2025 潮臺北《士林仙界大派對》8/30、8/31登場
2025/08/28 -
亂流:半睡飛行夢8/29北師美術館登場!展館化身機場,反思「飛行」的意義
2025/08/28 -
日本NIKO NIKO TAN TAN 攜新作ft.台灣饒舌歌手POPO J 8月登上台灣舞台
2025/08/27 -
2025FOCASA馬戲藝術節10月前進高雄!集結三頂巨型馬戲篷、101場演出
2025/08/27 -
展覽《如如》Harper Ouk╳ 蔡宜芳以創作詮釋動靜間稍縱即逝的詩意風景
2025/08/26 -
席德進「履痕深烙」國美館8/23登場!百件作品深探台灣藝術發展軌跡
2025/08/26 -
韓國藝術家Kim Sunwoo首次來台個展登場!走進渡渡鳥的奇幻冒險地圖
2025/08/25 -
藝術家Fulin首次個展《Steam and hairball》登場!將世俗「可愛」再解讀
2025/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