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MoCA Studio「黑手煉金術III—吳建興個展」以報廢汽車為材重探勞動價值

2025/08/20 編輯|陳宜慧

黑手與當代藝術之間存在何種關聯?當撞擊的汽車零件也能提煉成雕塑及裝置時,究竟是傳統汽車修復技術的再創新,抑或是藝術創作嶄新材料的另一種探索?自8月16日至10月12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展出的「黑手煉金術III—吳建興個展」,延續藝術家吳建興「黑手煉金術」系列的創作脈絡,結合廢棄車體、手工技藝與現代化材料,不只攜手黑手(修車)師傅共創,打造具詩意與社會性的雕塑裝置,更藉此重新詮釋勞動、產業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並折射出臺灣工業化過程中手工技術的轉型與變遷。

MoCA Studio「黑手煉金術III—吳建興個展」與黑手師傅共創,以報廢汽車為媒材,重探手工技術與勞動價值。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MoCA Studio「黑手煉金術III—吳建興個展」與黑手師傅共創,以報廢汽車為媒材,重探手工技術與勞動價值。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以日常物件深入解構物體和符號間的關係

藝術家吳建興出生於1987年,其創作涵蓋繪畫、複合媒材、空間裝置、錄像和雕塑等多個領域,其作品善於運用日常物件,探索物件外在形態與內在能量的轉換和存續可能性。早期作品以「家」所建構的人際網路和價值體系為主要創作理念,試圖透過藝術的方式尋找與臺灣產業結構轉變和自身生活經驗的相似之處,為逐漸式微、凋零的產業尋找新的發聲權,讓它們在其他領域受到關注。

他的作品深入解構物體和符號,透過工業製造的考據,發現其中的生產循環與和諧矛盾。作品往往融合了神話、預言及反傳統雕塑的元素,涉及過去、現在和未來、生與死、工藝與工業、世俗與神聖、現實與虛構等概念,從而反映消費主義和現代化產物的文化遺產。藝術家以獨特的視覺形式和創作手法引發觀眾對社會、文化和個體經驗的思考。作品充滿詩意和象徵性,透過融合當代材料的不同元素,創造出獨特存在的共感經驗。

藝術家吳建興。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藝術家吳建興。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三大作品一次看

觀看錄像作品《黑手》時,畫面自修車廠場景展開,鏡頭緩緩推進,穿越一道門進入汽車回收處理場,透過兩個場域的轉換與對照,呈現戰後臺灣修車產業從師徒制傳承,轉變為職業學校培訓下的技工專業化的變遷與歷史縮影。此外,因材料與技術的持續革新,亦使消費者習慣更換零件勝於維修,同時也反映出傳統修車廠逐漸式微的當代產業寫照。

作品《黑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黑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黑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黑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黑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黑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此次也展出藝術家與黑手師傅合作的作品《鐵殼—共振》,這是將報廢汽車拆解後,以3D科技重構車體形貌,再交由黑手師傅以手工方式重新組裝,讓傳統修車技藝與當代數位技術產生對話,重新定義汽車修復工藝中的價值轉換過程。

作品《鐵殼—共振》。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鐵殼—共振》。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鐵殼—共振》。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鐵殼—共振》。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鐵殼—共振》。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鐵殼—共振》。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此外,設置於展間廊道的《堆鐵》系列作品,靈感來自於日本堆石的神話傳說,象徵無止境的任務,藝術家先是解構了車子的符號,並將引擎蓋板凹折、扭曲變形,令其以不規則的形態產生變化,並用堆疊的方式,呼應藝術家的家族在修車產業下,其父一生不斷勞動的過程。

「黑手煉金術III—吳建興個展」展覽現場一隅。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黑手煉金術III—吳建興個展」展覽現場一隅。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堆鐵 》系列。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作品《堆鐵 》系列。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黑手煉金術III—吳建興個展」

日期:8/16-10/12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MoCA Studio

座談: 8/24(日)14:00-15:30

主題:以匠為師—黑手煉金術III

主講:吳建興 與談兼主持人|胡朝聖/獨立策展人、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及双方藝廊創辦人

台北當代藝術館

6個神秘微縮裝置,一切取決於觀看視角:鄧肯蒙特弗全新個展《秘術之所》MoCA Studio登場

6個神秘微縮裝置,一切取決於觀看視角:鄧肯蒙特弗全新個展《秘術之所》MoCA Studio登場

2022/03/04
MoCA「非遊記」展出中:11組台泰藝術家雙軌展演,以歌謠為邊陲勞動者發聲

MoCA「非遊記」展出中:11組台泰藝術家雙軌展演,以歌謠為邊陲勞動者發聲

2022/05/12
當代館主題大展《轉接器》MoCA登場:攜手洪建全基金會合辦,11位台灣當代創作者、3組表演團體展演

當代館主題大展《轉接器》MoCA登場:攜手洪建全基金會合辦,11位台灣當代創作者、3組表演團體展演

2022/08/12

最新文章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

2025 Camping Asia 打造一場跨域的表演藝術盛會

2025/11/20
「山之所藏」女性藝術聯展於2025年12 月 6 日至2026年1月10日在安卓...

菲律賓女性藝術家聯展《山之所藏》12月登場!以山為靈感重構創作語言

2025/11/20
2024年「靈動的目光」於臺灣燈會展出,製作團隊親訪多位傳統工藝匠師,將這些在地...

2025「靈動的目光」光雕再現南美館,綻放最臺南的文化能量

2025/11/20
許瑞奇提前兩年便開始做《好孩子》的角色功課,他不僅成為阿真的臨時司機,陪她跑場與...

《好孩子》真實故事改編真情感動金馬影展 許瑞奇成金馬影帝黑馬

2025/11/20
劇場導演 瑪麗・施利夫 Marie Schleef 。©TPAC Photo b...

導演 瑪麗・施利夫 Marie Schleef:從劇場微觀世界的真實

2025/11/19
奇美博物館明年1月29日起全新推出VR沉浸式體驗《消失的法老》(The Hori...

奇美博物館全新VR體驗《消失的法老》明年1月登場!讓人一秒置身古埃及

2025/11/18
《大海浮夢》劇照,夏曼. 藍波安(右)帶著兒子造船。圖/目宿媒體提供

紀錄片《大海浮夢》 夏曼.藍波安以身體創作的達悟詩篇

2025/11/18
奈良美智嘉義!12/12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開展。圖|奈良美智特展

奈良美智嘉義!12/12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開展

2025/11/18
從文藝復興走入當代未來!高美館年度大展《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展出中。
 圖/...

高美館《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三大展區、近70件作品呈現「新文藝復興」

2025/11/1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