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每一個不同的個體,聽他說他來自哪裡——布拉瑞揚舞團
布拉瑞揚舞團成立十年了,從臺東一間舊倉庫起家,這個夏天,他們即將啟程第一趟北美26天巡演,踏足五座城市、六個藝術節及美術館,其中包含紐約中央公園的Taiwanese Waves音樂節。藝術總監布拉瑞揚・帕格勒法說:「我沒有一天不想著,將要再踏上紐約這件事。」這座他曾來回奔忙了十年的城市,二度改變過他的生命。「一次是自我認同,另一次是創團。」因為看到紐約百花齊放的包容力,他第一次放下的身為臺灣原住民的壓力與自卑;因為牽起瑪莎葛蘭姆舞團舞者的手在台上光彩謝幕,他內心浮出部落,決定回去把原住民舞者的手牽起來。
上一次在紐約是13年前,以雲門2編舞家身份登台。他一直記著當年林懷民的話:「出去當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你準備好了嗎?」那份準備,是舞團用了十年探索「我是誰」。如果早點去紐約,他還是會帶著打仗的心態,不能輸。但此刻不同了。這趟巡演更多的是相信。布拉瑞揚想起創團初期,帶著舞作《漂亮漂亮》前往雲門劇場演出時的不安。當年大家都睜圓眼想看那名國際編舞家,從那麼高的舞台回到臺東土地後,會長出什麼作品時,他讓舞者講話、穿著高跟鞋,在舞台上打鬧——觀眾卻看得淚流不止。
在Taiwanese Waves音樂節,舞團將和阿爆合作,唱跳不間斷。先以舞作《#是否》的金曲串燒,把部落卡拉OK的熱力實況搬進中央公園,也會演唱舞作《路吶》中布農族傳統歌謠。2016年舞團到山上向布農族耆老請教歌曲,91歲的耆老曾經託付期待,有一天要讓舞團把歌帶出國。不久後,耆老離世。但歌還是繼續唱下去。布拉瑞揚說,每個人對作品有自己的偏好,但所有人都渴望去看見他人。「在我們舞團,你會真實地看見一個人,聽他唱歌、看他的身體、聽他說他來自哪裡,看見每一個不同的個體⋯⋯我們不去想作品偉不偉大,而是我們踏上舞台,演出,唱了那些歌,我們就代表臺灣、我們就代表原住民——那這件事,就是成功。」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37「臺灣自信,蔓延紐約」臺灣之於紐約、之於世界,看似渺小,但衡量的尺度從不該只有一種。真正的尺度,是我們如何定義自己,如何走向世界。當越來越多臺灣創作者走進紐約、踏上世界舞台,也有更多人帶著臺灣的文化與性格,在海外長期發展。深入其中,你會發現:臺灣從不微小——它靈活、堅韌、富有創造力,積極呈現自身的樣貌。本期專題從臺灣與紐約的對望出發,《500輯》首次以雙語製作,並於8月3日在紐約中央公園夏日音樂祭隨「Taiwanese Waves」演出發送,讓這份刊物的編輯與設計,化為一次跨文化的連線行動。
![]()
◎圖片提供:布拉瑞揚舞團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
喝自然酒配沙茶牛肉,在紐約不斷進化的臺灣菜——886、Wenwen創辦人史官
2025/07/28 -
看見每一個不同的個體,聽他說他來自哪裡——布拉瑞揚舞團
2025/07/28 -
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富邦美術館登場!以一束光讓所有人走進電影中
2025/07/25 -
「臺灣光譜」8月席捲大阪!三大展區沉浸光影亮相安藤忠雄設計「VS.空間」
2025/07/25 -
《SensWave波感溫室》8月苗栗自然圈登場!以五大互動展區召喚感知共鳴
2025/07/24 -
《晚風》北藝中心戶外裝置7/24亮燈!高德亮為士林點一盞城市夜燈
2025/07/24 -
台大電機學歷擱一邊 楊理博走進山野 重新連結自然原生家庭
2025/07/23 -
舒淇首部自編自導電影《女孩》入圍威尼斯影展主競賽片、全新視覺設計亮相
2025/07/23 -
設計品牌舟舟物物周年展 一張三角凳與六件藝術作品的對話
2025/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