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事】影評人馬欣/不夠冷靜的熱情,無法面對急遽變動的未來
既然前提是談到未來,那先寫出我對未來的想像吧。未來是個表面上便利,但因為資源重新分配,財富與遊戲規則會把持在少數人身上。
如果以電影常拍出的對未來烏托邦新的專制想像,那不會脫離《銀翼殺手》階級重組、對人工智慧的依賴,同時也會實現導演庫柏力克在《2001太空漫遊》所拍出來的監控與人類又回到看似文明實則野蠻的規律中。
人的歷史不是直線前進,而是更接近圓形運轉,一如馬奎斯巨作《百年孤寂》,人類從文明的昌盛到回歸原始的孤寂,這沒有悲觀,只是萬物的演進總是盛極而衰,無非春曉到隆冬。人性對於「進步」的追求像發了燒,永遠夾帶著食物鏈上方的天真與殘酷。
既然科技烏托邦已不可避,人們會經歷更多資源與財富的重新分配。事實上,這重組遊戲已經開始了,你肉眼可見。某些國家急遽變窮、政府失去力量、財閥崛起、財富集中在少數人身上、生活與價值觀改變、技能不斷被修正,這一系列的改變已經開始了,只是之後會加速而已。
我們這個世紀是被經濟遊戲規則牽著鼻子跑的,能上賭桌的卻是少數國與人。從這次疫情就可以看出,國際間可以制衡的中間勢力已瓦解,看似是疾病,背後推進的是人禍。
但往另一方向看,如今的未知混亂、看似太平的不安,只能以「躬逢其盛」的求知欲來看這世界的急遽變化,如此會有趣得多。如果在這樣烏托邦下不公平與未知(其實是操控在一個大機制下,包括連民主政治,換人做的改變有限,全世界在全球化經濟下是個集體賭盤)。
這樣的情況,讓我想起以前的魏晉南北朝,亂世強人崛起、未知動盪、變數奇多的朝代,那時候的讀書人難以尋得長期飯碗與安身立命,只能隨著外界浮沉,保持一方清明。於是那時反而出現更多有才情的人,他們半入世也做好出世的準備,因無法一展抱負,轉而追求內心的通透與智慧。
如今這樣的未知與變動放在未來,人其實能追求的,除了得在變動中能不斷適應與增加能力外。其實也必須如魏晉名士一樣,更努力加強的是自身的定性與定力,因為遊戲規則將會一直變,人能快樂或求得安生的法則,無非是追求自身清明。未來在AI普及之後,這世界不會像以前一樣可以藉由績效來讓人有安全感,而是得藉由人自身的穩定力,才不會讓連意志都被大風吹走。
除定心外,觀察力也更重要,以前跟著前人經驗法則走,就可扶搖直上的年代已翻頁,未來將是要有對局勢與周遭人心觀察的能力,從而開發自己的特色,把自己當一個品牌去經營,不是要紅,而是要追求與鍛鍊自己的與眾不同。
面對變動,不夠冷靜的熱情是無用的,我們在20世紀的瘋狂起飛後,21世紀是綁好安全帶的世紀。
最新文章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