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談大和頓物所、驛前大和旅社:屏東咖啡香與老建築再生
在深入探訪屏東之前,對於屏東生產咖啡的事情,並沒有什麼概念,後來去了幾個原住民部落,才發現種植咖啡豆、烘培咖啡豆,已經成為部落重要的產業經濟;事實上,早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就在泰武鄉試種阿拉比卡品系的咖啡樹,可以說,屏東泰武鄉就是台灣咖啡的起源地。
屏東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山坡地排水良好,雨季集中,且冬季乾燥,適合種植咖啡樹,這幾年屏東縣政府推動部落咖啡,觀光客可以在部落體驗烘培咖啡豆的樂趣,並且在大頭目的石板屋裡,享受職人的手沖咖啡,大家也開始注意到屏東的咖啡產業,會將它列為南國漫遊的重點之一,因此屏東各地幾乎都瀰漫著咖啡香氣。
不過真正吸引我的咖啡香,是最近在網路上爆紅的廢墟咖啡館「大和頓物所」,這是一家由大和集團創造經營的特色咖啡店,座落於台鐵竹田車站前面,台鐵竹田車站日式建築在鐵道高架化之後已經停用,但是保留作為歷史建築供人參觀。車站前有一座廢棄的碾米廠,大和集團主理人賴元豐,與建築設計師利培安、黃卓仁,共同發想,試圖讓這座廢墟起死回生。
他們保留了原本碾米廠廢墟的斷垣殘壁,另外在廢墟內建構一個以玻璃為主要建材的新建築,就像是一座從廢墟中重生,長出了一座全新的玻璃屋。玻璃屋與廢墟工廠融合,並沒有任何違和感;人們在玻璃屋內喝咖啡,不僅可以欣賞就廢墟建築的古老遺跡,也可以享受廢墟內樹木的自然綠意。
這樣的咖啡館建築設計概念,在國內可說是絕無僅有,不僅保留歷史記憶,同時也創造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空間氛圍。「大和頓物所」的出現,讓原本沒沒無聞的竹田小鎮,頓時出現了許多年輕人與網紅,大家都是想要到這裡喝杯咖啡,體驗廢墟咖啡館建築再生的魅力。
大和集團後來更在台鐵屏東車站前,買下日治時期的歷史老建築「大和旅社」,整修維護之後,重新開張作為咖啡館與旅店之用。他們請來建築師曾志偉操刀設計,保留這棟1939年旅社原味,圓弧的轉角,流線型的外觀,呈現出典型的三O年代建築特色,一樓作為「驛前大和旅社咖啡館」,二樓以上完工後就是「大和旅社」。
這座建築的整修更新,不是整個翻修更新,而是在翻修過程中,小心翼翼地保留舊日建築的記憶痕跡,斑駁的天花板、老磁磚的冰裂紋、洗石子的樓梯扶手,每個小細節都可以感受到設計師的細心與溫柔,讓這座老旅館建築不是改換一新,而是死裡重生;雖然還是舊建築,但是卻已經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
過去的大城市以火車站為中心,火車站前都有華麗的旅社建築,大和驛前旅社可說是當年屏東火車站前最先進的旅館。如今屏東車站雖然已經改建為新建築,但是站前的大和旅社卻保留了當年的建築與記憶,可說是屏東重要的歷史證據;而歷史建築的保留再利用,讓這些古蹟建築不只是木乃伊般的保留,而是能夠繼續活用,讓人在其中可以感受到歷史建築的新生命。
「大和頓物所」與「驛前大和旅社咖啡館」重新詮釋了屏東咖啡的魅力,讓所有喜愛咖啡的朋友,願意千里迢迢南下朝聖,這是咖啡香的吸引力,同時也是老建築的魅力,咖啡香與老建築的結合,如虎添翼,成就了今天屏東咖啡的新熱潮。
李清志
最新文章
-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
雀雀/台劇《喝酒吧!笨蛋》:故事和特調、調劑生命的滋味
2025/06/07 -
藝術收藏家姚謙/重回藝術現場—藝術不再只是單向的凝視
2025/06/05 -
馬欣/無法成熟的大人是如何成為暴力源頭—不寒而慄的「滿血復活」
2025/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