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人袁永興/聲音傳播新面貌:同步共感、深度參與的Clubhouse
2020年一開始除了Covid-19疫情爆發,台灣Podcast熱潮也升溫,很短的時間各類節目出現、麥克風等相關硬體和非線性剪輯軟體銷售激增,甚至陸續有了平台或App應用程式、或是其他媒體跨界經營起Podcast,沒想到2021年再興起了Clubhouse。
Clubhouse有別於單向的節目製作傳播,雖然目前僅適用ios用戶,但主講者可以開房間邀請對象分享跟對話,進房者可旁聽也可舉手表示參與對話的意願,感覺就像多方同時通話,如同Audio版的Facetime,一場聲音的講座互動,給了更深度的互動感,甚至這房不有趣了,換個房再聽再聊,也有人就直接邊錄製Podcast,邊開Clubhouse,或是DJ上現場廣播節目前,先透過Clubhouse暖身一下,導流也匯流的多工多平台形式,成了今年最新的聲音傳播面貌。
說起「聲音」的創意,可以玩音效、配音、說書、相聲等,或是加上樂器演奏、歌唱、玩取樣,又或者輔助畫面影像做配樂、擬音、聲音設計與剪輯等,無論核心與用途為何,聲音創意在科技文明翻騰躍進之際,跟收音、錄音、後製編程相關的軟硬體技術與日精進,上世紀要用盤機錄製的廣播節目、爾今已是人人都能在家隨時自製完成上傳的Podcast內容、或是在iPhone手機到Clubhouse開個房間,就能隨意與世界各地眾人開聊對談或旁聽,這時反而語彙精準和口條表現的說話藝術成了關鍵。
包括Elon Musk和Mark Zuckerberg等人目前都使用起Clubhouse,光今年2月這個應用程式下載已超過800萬人,已經有音樂人透過這個應用程式舉辦歌唱或吉他比賽、甚至有製作人為獲勝者製作單曲,不少歌手或樂手都在上面分享經驗與看法。
仔細觀察,從胎教到邪教、美食到節食、從留學到退學、單身到失身等話題無所不聊,特別是從說話口音上聽得到、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這個聲音的房間裡暢所欲言,由於Clubhouse裏聽人說話或與人聊天可以邊做家事或看影集時進行,我們可以預料接下來頒獎典禮或運動賽事、會有愈來愈多人開房討論而不是在臉書或Twitter上筆談,新科技服務裡的同步、共感、深度參與的這些特性,將更近一步地滲入我們的生活與時間當中、並漸漸改變我們的習慣與行為。
袁永興
最新文章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和土地立約:豆奏會
2025/08/10 -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摸索愛情的各種酸甜與翻車 貼近戀愛真相成長劇
2025/08/09 -
Ying C. 陳穎/王座的焦慮:法國美食帝國的黃昏或黎明?
2025/08/06 -
雀雀/新加坡劇《小娘惹之翡翠山》通俗影像故事將娘惹文化帶出國際
2025/08/02 -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
雀雀/韓劇《未知的首爾》:「交換」體驗人生 與自己和解的療癒過程
2025/07/12 -
陳穎Ying C. /吃的是面子還是裡子?你贊成分期付款吃米其林餐廳嗎?
2025/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