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寫在詹宏志導讀《一九八四》後──艾西莫夫評為「不科幻」的科幻小說,我們能如何解讀?

2021-05-10 19:48 王士堅

詹宏志先生在週三讀書會提到阿西莫夫(Issac Asimov)在接近1984年之...
詹宏志先生在週三讀書會提到阿西莫夫(Issac Asimov)在接近1984年之際,曾評論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 圖/吳致碩攝影

詹宏志先生在週三讀書會提到,創造機器人三大法則的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在接近1984年之際,曾評論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對科技的著墨與想像太少,認為《一九八四》是「不科幻的科幻小說」,而一直以來也有論述提出,歐威爾《一九八四》應當作為政治小說來看。

或許,要釐清這個問題,可以試著從「寫作背景」與「寫作風格」兩個層面來討論。

寫作背景:對於極權主義擴張的恐怖想像

在後二戰時代,歐威爾對原子彈以及隨後衍生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憂心忡忡。1945年8月美軍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同年10月歐威爾於投書媒體刊出〈原子彈與你〉一文,表達他對原子彈可能造成的連環衝擊感到焦慮,並開啟一系列與未來的對話。

歐威爾於1945年出版《動物農莊》、1949年出版《一九八四》,都是集結他對極權主義政權的恐怖想像,而在《一九八四》首次出版至今的六十多年間,小說中對於未來的想像不斷再現,也不斷在朝向自我毀滅的途徑之中,思索人性發展的重複與重生。

寫作風格:從《動物農莊》到《一九八四》

《動物農莊》和《一九八四》將反極權主義政治主題有機地融合在寫作之中,兼具思想性、藝術性。這一藝術的實踐,或許能從俄國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的寫作手法來看待。「陌生化」即作者使敘事作品的「故事架構」與「情節」和現實常規不符,打破事件的正常組合,使事件出現陌生新奇的狀態,讓讀者解讀作者所描寫的生活經驗時,不能以既有的生活經驗去理解。

兩部作品中,作者著力描寫不合情理的事實,去揭示其事實的本質,以達到諷刺的效果。在《動物農莊》中,悖謬的事實不計其數,如「所有動物一律平等」與拿破侖專制特權的不平等;又或是統治者破禁令,搬進農舍中喝酒、抽煙,與〈七誡〉裡規定「不能有人類的不良嗜好」矛盾;雪球「風車計劃」一開始被反對,到後來卻被盜用,甚至被大肆推廣;勞苦功高的老馬被拿破侖送去屠宰場宰殺以換酒喝,卻哄騙說成拿破侖為老馬花了昂貴的醫療費用,提供了精心的照料。

而在《一九八四》中,溫斯頓從仇恨「老大哥」到後來竟然變得熱愛;奧布林一面扮演溫斯頓的保護人,一面又充當極權主義者的幫凶;男女互相喜歡不能結婚,但孤男寡女只要願意為黨生兒育女就能結婚;鼓勵父母熱愛子女,同時鼓動子女仇視父母;號召男女老幼去觀賞「絞刑」,卻在這種殘酷的血腥場面下,要人們大聲地笑出來。

歐威爾將時空顛倒錯位,故意將某種社會體制下的不平等事件,放置到動物農莊中;將一九四八年某極權社會所發生的事件,安排到未來一九八四年。他還將人物倒錯,將溫斯頓,一位只具有反對「老大哥」的一面派,改造成了同時能擁有愛恨的二面派。通過一正一反人物的敘述,預示整個社會就需要這些悖謬性的人物,才能實現1+1可能等於2、或是等於3的社會,只要統治者認可,那便是正確答案。

歐威爾有意識通過這些背離事實的描述,達到一種文學藝術上的荒誕效果。

我們心中該把歐威爾《一九八四》看做「科幻小說」還是「政治小說」呢?或許「陌生化」...
我們心中該把歐威爾《一九八四》看做「科幻小說」還是「政治小說」呢?或許「陌生化」的感受是一個關鍵。 圖/中央書局提供

類型的定調是會隨著時空改變的

社會學家Donna Haraway曾說:「界線是互動和命名的結果。」當我們閱讀某一類別的文學作品,它跟讀者互動出來的感受,的確會隨著讀者身處的文化脈絡或是社會環境改變。在當今這個時代,文類的分別、類型小說的定調也越來越模糊與曖昧,我們唯一能明確知道的是,歐威爾在撰寫《一九八四》時,是有一個明確對話與批判的對象:美國的極權主義。

最後,我們心中該把歐威爾《一九八四》看做「科幻小說」還是「政治小說」呢?或許「陌生化」的感受是一個關鍵,意即,讀者認為這些故事背離現實的成分將有多少。這邊提供一個有趣的小觀察,攤開網路搜尋結果發現,台灣大多將《一九八四》定調為以政治為主題的「科幻小說」;中國則將其定調為具科幻筆法或藝術性的「政治寓言小說」,甚至有好幾篇介於2005年至2010年的論述,都直指「不能把《一九八四》當成科幻小說」看待。而其中差異,細細思量,並不難理解。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最新文章

「家族計畫」柳承範(中)、裴斗娜(右)。圖/friDay影音提供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魷魚遊戲」第2季全球熱播。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法國名廚杜伊塞特使用本地食材。蛙腿和白鰻,構成一幅秋日池塘逸趣。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朱智勳在「照明商店」中飾演燈具行老闆。圖/Disney+提供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優雅的相遇」有著疫情的反思與感慨。圖/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提供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生活在佛羅倫斯,除了走踏不盡的古老優美巷徑、走看不完的藝作豪築勝景,買菜做菜本身...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現在撥打的電話」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孔劉(右)和徐玄振合作的Netflix新劇「一箱情緣」。圖/Netflix提供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當手機螢幕成為絕大多數食物相關影像的載體時,「專業」該如何定義?圖/Ying C...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涂善存(左)、張豐豪主演「彈一場完美戀愛」迎來暖心結局。圖/GagaOOLala...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洪瑞麟的作品透過朦朧的色調與近景的淡水禮拜堂屋頂去對望遠方的觀音山。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凝視觀音山:變幻之間,書寫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2024/11/28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在描述劇組遇到武漢封城的故事。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塗翔文/金馬61: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反映出的創作勇氣與堅持

2024/11/25
天母萬聖節大遊行,出現一家子扮演電影「腦筋急轉彎」裡的角色,唯妙唯肖。圖/李清志...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母萬聖節傳統:有趣而難得的社區文化特色

2024/11/18
「影后」。圖/Netflix提供

雀雀/從「俗女」到「影后」看嚴藝文的全面升級

2024/11/16
「在熙的男,朋友」劇照。圖/車庫娛樂提供

塗翔文/「在熙的男,朋友」:初階同志議題 有哭有笑吸引觀眾

2024/11/1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