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陪伴台灣酪農迎戰全球化戰爭!獸醫龔建嘉催生鮮乳坊,推動白色革命
見面那天,阿嘉讀完一百多本書。這是他的日常功課。
大動物獸醫龔建嘉、朋友口中的阿嘉,相信「一隻牛就是一本書」,牛肚子裡裝滿知識。要讀這書並不容易,獸醫伸手穿過肛門、深入牛體內,用儀器讀取數據;過程中經常被排泄物噴得滿身。
台灣寵物醫生眾多,但缺乏大動物獸醫。一位乳牛獸醫平均照顧牛隻數量,日本標準一千頭,台灣現實是五千頭。阿嘉的醫療範圍包括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台灣五百多家牧場,他曾經出診超過三百家。
牛奶來自乳牛分泌,牛隻飼養方式和健康條件,不但決定牛乳風味,更是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傳統食品業「混乳」的收購和銷售方式,不區分牛場和牛乳好壞,降低了酪農提升牛奶品質的意願。
五年前,阿嘉透過群眾募資發起「自己的牛奶自己救」,超過五千人參與、募資總額六百多萬元,催生了「鮮乳坊」。阿嘉的訴求很明確:讓消費者喝到好牛奶、酪農業者得到合理待遇,台灣需要一場關於牛奶的「白色革命」。
「單一乳源」是阿嘉的對策。鮮乳坊選擇獸醫認證牧場,各農場牛奶分別加工和包裝銷售。這完全違反傳統乳業的產銷方式,代表鮮乳坊要重建整個產銷鏈,成本非常高昂。
憑著五千多筆第一年的訂單支持,鮮乳坊開始營運,初期只配送牛奶給訂戶,後來許多營業場所主動「出借」冰箱給鮮乳坊,包括咖啡廳、補習班、辦公室、文創選物店等,以團購再分售方式成為代售點。台北市最多曾有兩百多個代售點,它們有個可愛的名字叫「奶頭」。鮮乳坊製作網路版「尋奶地圖」,讓消費者找到最方便購買的「奶頭」。
家樂福率先迎接鮮乳坊上架,由鮮乳坊提供來自雲林縣崙背鄉、單一乳源的「許慶良鮮乳」。酪農許慶良早年學獸醫,非常照顧牛隻;但他從來不敢想像,自家牧場牛奶出現在貨架,而且用自己姓名做為品牌。鮮乳坊為豐樂、嘉明、幸運兒、雙福等合作牧場安排通路的同時,愈來愈多主打自家牧場品牌的鮮乳,也出現在其他零售通路。台灣鮮乳產業,正在默默地產生質變。
這場白色革命,讓消費者的群體自覺,轉化為支持優良酪農的具體行動。鮮乳坊引進育種和養飼技術,推出接近人類母乳的「A2β酪蛋白鮮乳」上市,讓原本不能喝鮮乳的體質,也可以放心享受乳品。
二十年前,台灣有一千兩百家酪農場,現在只剩不到一半。市面上的進口牛奶,飄洋過海而來,售價還比本地牛奶便宜。阿嘉說,進口牛奶的低價優勢,是本土酪農業的威脅;鮮乳坊將陪伴台灣酪農,迎戰這場全球化的牛奶戰爭!
最新文章
雀雀/《第9節課》:選角各具特色、稜線分明 演出道貌岸然者比不倫戀更黑暗氛圍
2023/01/14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挽菓子的手,最溫柔的弧
2023/01/13藝術收藏家姚謙/悲傷的夾竹桃
2023/01/11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哥吉拉怪獸登陸台北 勿忘核能事件省思
2023/01/07雀雀/《艾蜜莉在巴黎》第3季:進入「巴黎女子圖鑑」階段 結局爆點發展仍令人懸心
2023/01/07魯冰花 後來的故事
2023/01/05汪正翔的「2022→2023關鍵字」:懷舊、未來
2022/12/31許育華的「2022→2023關鍵字」:樸素過日、離開中心
2022/12/31王瑋/Netflix紀錄片《哈利王子與梅根》:跨階級與種族的傾情大戲
2022/12/31飲食作家葉怡蘭/2022,外食餐桌這一年
2022/12/30雀雀/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輕科幻劇元素獨立故事 《曾賈府喜事》評析婚戀價值
2022/12/24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創業動力來自故鄉召喚:湯圓餡一樣軟燙的心
2022/12/23陳穎Ying C. /千年菓子的啟示:文化的形成來自付出心力守護傳統的良善立意
2022/12/21塗翔文/瘋狂富作用:「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高明的嘲諷針砭 拍出光怪陸離陸現象
2022/12/20芮塔/「財閥家的小兒子」不公平能逆轉勝?穿越重生彷彿走趟近代發展史
2022/12/17創意者李擴/時尚像素化:當精品產業與電玩世界產生撞擊
2022/12/16雀雀/經典歌成回憶殺 日劇《First Love 初戀》堪稱年度戲劇眼藥水
2022/12/10藝術收藏家姚謙/陳昭宏畫作:瞳孔中對視著的半身剪影,映照我的自問
2022/12/0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