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人李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我們將如何一起生活?
初次抵達聖馬可廣場的時候,我還是一位建築系少年,行囊裡僅有素描本與相機。腦中裝滿現代與解構主義的建築師想法和都市規劃理論,在這個由貿易財富與藝術寶藏堆疊而成的海中島嶼,我為城市空間尺度之戲劇與建築立面之精緻而飽受震撼。
多年後,隨著無人機快速飛翔,我在筆電螢幕上再度造訪威尼斯,時序已然進入「2038」年。廣場與歷史建築都還存在,街上卻是空無一人,宏大建築物裡,僅見牆上貼著QR code。兩個屬於未來的年輕人與他們的人工智慧,在平靜交談裡不斷問著「為什麼在二十年前,人類什麼改變都沒做?」
歡迎來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這場全球建築界盛事,因為疫情延宕整整一年,策展人Hashim Sarkis所提出的主題「我們將如何能夠一起生活」,既合時宜又顯落伍。人們的工作、旅遊乃至於生活日常,在短暫時間裡發生劇變。相形之下,建築與城市規劃通常耗費著大量時間與資源,面對充滿著變動的世界,能提供怎樣的有效解方?
遷徙移居、跨越邊界、多元合作、重返自然,這些關鍵字在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頻繁出現。在這裡,見不到偉大的烏托邦計畫城市,或明星建築師提出漂亮(且昂貴)的建築。放下身段的建築師們,與生活建築中的使用者對話,向所站立的土地自然學習,這才是建築邁向未來的硬道理。
從菲律賓北部運送到威尼斯展場的一座微型公共圖書館,光線與空氣通透的木構造,經由建築師與地方居民共同協作,從用途、空間設計到施工法,皆是互相討論與分享知識的結果。出自人們共同需求與想像的小建築,因而成為凝聚社群力量的載體。
在墨西哥館名為「流離」的展場中,無形的界線阻礙了人們的移動,似在呼應這個移民國度的現實,然而這只是故事的一半。在人類大量建築城鎮的過程裡,動植物生態系受到的衝擊,更是眼睛看不見且不可逆轉的。建築與自然的衝突,在以色列館則以直接展示各種因人為發展而滅絕動物的骨骸,喚起觀眾深思。
在聖馬可廣場旁,是「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劃」,由自然洋行建築團隊與草字頭國際策劃。同樣以人與自然的互動為主軸來回應雙年展的主題,其中展出的外雙溪山上「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前幾年為了製作台北指南書我曾造訪過。當時目睹了國內外人士來這個溫室建築參加工作坊,講師教導如何聆聽蟲子聲音與判別植物品種。現在我才懂,想好好活著,就得學習如何與自然一起生活!
回到2038.xyz網站,其實這是此次雙年展飽受爭議的德國館。在威尼斯的展館裡空無一物,只要人在牆上掃碼看影片。但這個虛擬展覽內容相當豐富有趣,邀集了建築、科技、哲學、經濟各界專家(包括唐鳳),混合真實與虛構,提出了一個理想卻亦不完美的新未來,很值得一看。
最新文章
-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
藝術收藏家姚謙/凝視觀音山:變幻之間,書寫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2024/11/28 -
塗翔文/金馬61: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反映出的創作勇氣與堅持
2024/11/2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母萬聖節傳統:有趣而難得的社區文化特色
2024/11/18 -
雀雀/從「俗女」到「影后」看嚴藝文的全面升級
2024/11/16 -
塗翔文/「在熙的男,朋友」:初階同志議題 有哭有笑吸引觀眾
2024/11/11 -
雀雀/「X!又是星期一」:職場甘苦談 看見台灣喜劇的脈絡
2024/11/09 -
Ying C.陳穎/米其林摘星後加速倒閉?再談餐飲評鑑的兩面性
2024/11/07 -
雀雀/台劇「人生清理員」:描繪百態,每個人都該是自己的人生清理員
2024/11/02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新世代建築職人」:建築職人風潮的復興
2024/10/27 -
潘光中/《長樂曲》:剖析「小而美」古偶劇 高熱度絕非天外一筆
2024/10/26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一件收藏品的旅行
2024/10/23 -
藝術收藏家姚謙/人色:人物描繪,反應人們對自我認知的演變
2024/10/17 -
于國華/「靠鵝養大」返鄉創「鵝舖子」:餐桌上的向天歌
2024/10/14 -
雀雀/「黑白大廚」:動人廚師故事與華麗對決 讓韓食文化推向國際
2024/10/12 -
Ying C. 陳穎/法國知名老店為何接連陷入困境?談體驗行銷與創造情感連結的重要
2024/10/10 -
馬欣影評/「懼裂」:當黛咪摩兒掉進了「富江」的增殖世界
2024/10/0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