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作家張維中/罩不住的改變:日本「防疫」生活
事到如今我還是搞不懂,為什麼東京街頭還是有這麼多人不願意戴不織布口罩。許多人仍選擇戴防花粉的海綿材質口罩,儘管網路社群和新聞媒體經常都在宣導,防花粉的海綿口罩對過濾新冠病毒根本沒效果,這些人好像仍活在平行世界。
另外還有很多人是戴布口罩的。其實布口罩要是有好幾層,厚度夠的話,倒還有一定的防疫效果。不過,日本「流行」的布口罩多數材質非常單薄,比手帕還薄。它們多數印著很鮮豔的花樣,所以戴它們的重點並不在於防疫,而是時尚。
前陣子甚至在群馬縣有一場戶外音樂祭,主辦單位開出一個匪夷所思的參加條件,竟是「不織布口罩NG」,也就是要參加演唱會的觀眾,別戴千篇一律的不織布口罩。他們希望大家發揮戴時尚口罩的創意,讓這場音樂會還能成為一場「口罩趴」。
許多人總好奇日本為何一直抑止不住感染擴散?難道大家都不防疫嗎?其實防是防的,只是用著沒什麼效果的方法防,像是不戴不織布口罩這件事。
總之一大堆疫情荒誕事,看久了也不動怒,就是祝福彼此了。
在這每天確診千人都很平常的東京,現在要是某一天「只有」九百多人,同事們之間還會冒出一句:「今天滿少的呢!」說完才發現自己價值觀崩壞。既然每天如此多人確診,感染者隨處都有(只是還未被檢查到)也不足為奇。這種前提下,不免偶爾會疑神疑鬼。有時候,體溫微熱了,就有點緊張,然後才發現冷氣開成暖氣;有時候,精油香氛機冒著好一會兒的煙霧,卻忽然發現怎麼都沒味道?才想起加了水卻忘記加精油。
身邊朋友有些因工作所需,或是自己好奇,曾去藥房買過抗原快篩,但疫情以來,我一直沒去做過PCR檢測。將近兩年沒回台灣,為了返家,終於在出發前三天去做了PCR。一般診所的快篩或藥房販售的自我檢驗套組,即使會給陰性證明,但卻不能用做出入境使用,因此必須要去專門的醫院檢測,才能拿到正式的證明文件。於是才知道,價錢真不便宜,做一次拿一張證明書,大多落在日幣兩萬五至三萬五之間。好不容易在網路上查到一間只要日幣一萬五千圓的,簡直像中了彩券一樣感到幸運。
先前就聽人說,戳鼻子檢測會痛哭流涕,甚至有朋友的鼻子痛了三天。我向來鼻子過敏,常一受到刺激就會連環噴嚏,因此已做好心理準備。結果,護士小姐技術爐火純青,一秒完成,無痛無感。我的噴嚏跟眼淚都拿了通告單準備上場呢,結果愕然地匆匆收工,最後只打了個哈欠,因為太早起床。
當晚得知檢驗結果,所幸是陰性。第二天再去醫院取得紙本文件之後,翌日便帶著它去機場,踏上返台之路。
久違的羽田機場國際線。失去遊客的機場改變很多。旅人熟悉的店家幾乎都沒開,少數有開的也是縮短營業時間。過往人潮熙攘的商店街、餐廳、免稅店,現在冷冷清清的,拉下鐵門,貼著告示:臨時休業。
唯有一間寫著「TOKYO 2020」的東京奧運周邊商品店,一大早就開門營業,一個客人也沒有。店員戴著那種沒什麼用處的薄布口罩,看見我走進店裡以後,便默默地低頭專注於正在忙的事。總覺得好像哪裡不太對勁,離開商店時才想到,原來是耳邊沒聽見習慣會有的「歡迎光臨」和「謝謝」。
最新文章
-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
藝術收藏家姚謙/凝視觀音山:變幻之間,書寫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2024/11/28 -
塗翔文/金馬61: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反映出的創作勇氣與堅持
2024/11/2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母萬聖節傳統:有趣而難得的社區文化特色
2024/11/18 -
雀雀/從「俗女」到「影后」看嚴藝文的全面升級
2024/11/16 -
塗翔文/「在熙的男,朋友」:初階同志議題 有哭有笑吸引觀眾
2024/11/11 -
雀雀/「X!又是星期一」:職場甘苦談 看見台灣喜劇的脈絡
2024/11/09 -
Ying C.陳穎/米其林摘星後加速倒閉?再談餐飲評鑑的兩面性
2024/11/07 -
雀雀/台劇「人生清理員」:描繪百態,每個人都該是自己的人生清理員
2024/11/02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新世代建築職人」:建築職人風潮的復興
2024/10/27 -
潘光中/《長樂曲》:剖析「小而美」古偶劇 高熱度絕非天外一筆
2024/10/26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一件收藏品的旅行
2024/10/2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