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作家張維中/日本「暖男」生活記事:寒冬保暖的家庭神器
住在日本,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冬天保暖禦寒。尤其對我們這些南國子民來說,許多人的體質在根本上難以招架酷寒的氣候。就算是已經在日本住了許多年,不適應的仍大有人在。我雖然早已習慣了,但如果在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人不怎麼活動的話,即使開了暖氣,手腳還是容易冰冷。
大部分日本家庭的空調都是二合一的冷暖機。暖氣有個問題,就是熱空氣會往天花板跑,下不來,電腦桌下的腳總是感覺冷。我看公司裡有好幾個同事,在暖房中又在自己的桌子下放一台小電暖器,所以也曾考慮在家如法炮製。不過,就在去年上亞馬遜網站搜尋商品時,我意外發現更棒的東西。
有一種專門設計給書桌下的雙腳使用的發熱板。發熱板共有四片,全都會發熱,架起來呈現立體的「ㄇ」字型,其中一片踩在腳下(腳底能暖就差很多!),另外三面將雙腳給圍住,上方則用附贈的薄毯蓋住發熱板和大腿,因此熱空氣就會在面板的空間內循環,保持一定的熱度。我立刻下單購買。OK,實用效果如何呢?我的回答是——多麼的美妙,多麼的不得了,滿意到我「滄海一聲笑,快樂得不得了」啊!這玩意兒遠比腳邊放個小電暖器的效果好上百倍,完全解決了我的冬季人生困境。日本商人永遠不讓人失望。從此,我在電腦桌前工作,再也不會感到手腳冰冷,成為了實實在在的暖男。
因為疫情關係,遠端工作的人愈來愈多。好友P在家上班也跟我有同樣的困擾,深感只有空調的暖氣是不夠的。我秉持著傳福音的心情,立刻和他分享我的發熱板。於是他也買了,暖到靈魂深處,告訴我:「這根本就是家庭的新神器。」
新神器放在我房間的電腦桌下,但暖男離開了它,就被打回原形。夜晚在客廳看電視時,室外溫度若是冷到接近零度,即使穿著毛襪的我,坐在靠近落地窗的沙發上依然還是會有腳冷的問題。
以前看日劇,劇中人常會用暖桌,看起來好像很讚,但實際上在朋友家用過,長時間下來,我覺得很難久坐。這時候就很羨慕客廳裝置有地熱的公寓。地板熱熱的,據說整個空間就會很容易跟著暖起來。
我家沒地熱,決定來尋求替代方案。今年入冬時,再上亞馬遜網站求神問卜似的找到一張Panasonic的電毯。從暖度、觸感到設計圖樣上,這張新電毯都很令我滿意。購入後,電毯放在客廳沙發前,踏著追劇,彷彿人生都踏實了,暖男總算強勢回歸。
台北盆地每逢寒流來襲,因為大多數人的家裡沒暖器,再加上潮濕,認真冷起來時也是錐心刺骨。不只是人冷,寵物也冷。前兩天,在LINE家庭群組的聊天室裡,外甥女嘟嘟傳來一張照片。照片中,台北老家的小狗躺在沙發上熟睡,牠的身上蓋著一張薄毯,身下的坐墊還鋪著一張小電毯。原來因為我媽畏寒,愛屋及烏,小狗也受到特別的照顧,畢竟台北老家的空調沒有暖氣。
不過,狗狗身上那麼多毛,在家需要保暖到這種程度嗎?居然狗都要用電毯。外甥女在聊天室裡幽幽地回覆我:「因為有一種冷,叫做婆婆覺得你冷。」
最新文章
-
藝術收藏家姚謙/描繪光亮的人:帶來正能量的創作者「Raoul Dufy 杜菲」
2023/12/06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投幣式咖啡機的浪漫
2023/12/03 -
佩姬說靈魂/連結豐盛的關鍵之鑰!阻擋你富足的,實則為你毫無意識的──「討好」
2023/11/28 -
塗翔文/「金馬60」驚奇連連:期待台灣電影更好,讓金馬獎繼續寫歷史
2023/11/27 -
Ying C. 陳穎/誰是下一個暢銷食譜書作者?從美國經驗看台灣出版市場
2023/11/22 -
雀雀/ Netflix 「此時此刻」:愛情影集的奢華嘗試 台灣演員圖鑑展現群星魅力
2023/11/18 -
飲食作家葉怡蘭/遍地開花—無酒精佐餐飲
2023/11/17 -
雀雀/台劇「美食無間」掀追劇熱潮 美食就是台灣最強文化力
2023/11/11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普椿農場:自然的療癒 實踐共善循環
2023/11/10 -
藝術收藏家姚謙/「Sapphic Paris」:巴黎 隱戀─走訪女畫家瑪麗‧羅蘭珊Marie Laurencin展覽
2023/11/08 -
樂評人左光平/專注就很迷人的寶藏歌者—徐佳瑩
2023/11/06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社會住宅與公共藝術 文化創新潛移默化
2023/11/04 -
影評人馬欣/《惡女》:「誰是惡女」的辯證,凸顯社會對女性的狹隘評比
2023/10/30 -
雀雀/韓劇「大力女子姜南順」:安放觀眾願望 聚焦韓國女性獨立生活之作
2023/10/28 -
Ying C. 陳穎/你今天被社群分享「業配」了嗎?淺談餐飲界的商業置入
2023/10/25 -
佩姬說靈魂/其實你不需要「裸辭的勇氣」,我保證明年就不幹了,但為何那個明年總是不來?
2023/10/23 -
影評人塗翔文/宮﨑駿「蒼鷺與少年」:「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隨心所欲不踰矩般的如臻化境之界
2023/10/16 -
飲食作家葉怡蘭/最美海岸公路,台灣?
2023/10/1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