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品茗二道合一 香與味的繾綣

2022/02/26 于國華

推門走進王德傳敦南門市,茶香撲鼻而來。王俊欽招我在香席坐下,體驗茶與香的二道合一。

香席排列著細緻道具,正中是形雅色潤的瓷質「行爐」。這只行爐,仿自王俊欽收藏的一尊宋代傳品。行爐原是敬佛禮器,由修行者手捧著繞行佛像。宋代香道大盛,行爐轉化為日常的香器。

品香儀式過程需要靜心對待,是心的修鍊。圖/于國華提供
品香儀式過程需要靜心對待,是心的修鍊。圖/于國華提供

品香首先燃炭。焦黑炭柱大小有如指節,火槍點燃,表面漸轉灰白。行爐內的白灰攪散、整平再攪散,火炭置入灰中掩埋,推整爐灰成為圓錐狀小峰,以釵狀器具環沿峰坡押出細密槽溝。精巧如鈕扣的瓷碟移置灰峰頂端,持刀自沈香木緣削下香屑置於碟上,炭熱開始逼發香氣。經過繁複但行雲流水的準備工夫,進入品香階段。

左手接過行爐、右手環繞爐口,舉到鼻前深聞,木質香氣好似嬰兒吐息般輕柔,順著呼吸入鼻走肺。吸氣飽滿再吐氣,三次完成第一回品香。俊欽指著東方美人茶,微笑示意我品茗。

品香前剛沏的茶,原本有著明顯果蜜香。此刻聞香後再飲,口裡竟然多了醇厚的香木味。第二回品香之後,感覺呼吸順暢、頭腦清明。稍停再第三回品香,掌中行爐溫度增加,香息湧動如同青春期的旺盛精力。再飲茶,味覺上的茶湯轉而輕雅細緻,暢快滑過喉際。

王俊欽家族五代賣茶,他在2002年新創「王德傳」品牌,傳承了一度中斷的家業。創業前接觸到沈香,從此「一聞鍾情」,以追求茶道的熱情投入,深入產地尋找香材、探究古籍思索文化脈絡與品香方法,開創了融合五感的香席儀式。

2016年,德國柏林的弗爾睿美術館(The Feuerle Collection)邀請藝術文物專家陳仁毅打造「品香室」,由王俊欽主持啟用,香席入場費每人250歐元。一位德國企業領袖參與香席體驗後,一再向王俊欽鞠躬,表達對於香道的崇敬。

王俊欽相信,文化交流的深處,是人類共同追求的真善美。2015年在北京的一場擂台,法國五大酒莊之一、瑪歌堡莊主拿出1982年紅酒,王俊欽擺出1985年鹿谷茶師李阿蹺製作的凍頂烏龍,西方珍釀對應東方神茗,結果兩者並非彼此傾軋,反而在和諧中相得益彰,形成味覺的絕美搭配。這次經驗啟發王俊欽,開始搭配茶與香的最佳組合,追求更豐富的感官經驗。

人的嗅覺比味覺敏銳,「香味」經驗來自「香」與「味」的感官交融。王俊欽的五感香席,嗅、味、視、觸覺再加聽覺,因為音樂也能引導「香味」感知。茶是事業、香是志業,兩道合一之路,是王俊欽追尋文化的旅程。他說,茶與香都是生活,經由「香味」通往身心靈滿足,日常生活也可以經常有喜悅。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品香融入生活,幫助我們達到身心靈平衡。圖/于國華提供
品香融入生活,幫助我們達到身心靈平衡。圖/于國華提供
品香首先燃炭。焦黑炭柱大小有如指節,火槍點燃,表面漸轉灰白。圖/于國華提供
品香首先燃炭。焦黑炭柱大小有如指節,火槍點燃,表面漸轉灰白。圖/于國華提供
王俊欽示範品香,經由香味感受生活。圖/于國華提供
王俊欽示範品香,經由香味感受生活。圖/于國華提供

于國華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2020/07/06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2020/04/28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2020/11/03

最新文章

大班樓主理人葉一南(左)與已故作家、美食評論家蔡瀾先生(右)交情甚篤。圖/葉一南...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陳逸飛先生的作品「水鄉」。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劇照。圖/CATCHPLAY+ 提供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排隊問題是參觀世博會的一大試煉。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真人版「馴龍高手」劇照。圖/UIP提供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無赦之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你會在避難包中放入自己喜歡的零食點心嗎?又是哪些呢?圖/Ying C. 陳穎提供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鄭宜農。圖/邊走邊聽有限公司提供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莫子儀醉戲演得太逼真。圖/逆光電影提供   ※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

雀雀/台劇《喝酒吧!笨蛋》:故事和特調、調劑生命的滋味

2025/06/0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