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影評人馬欣:非善也非惡,只忠於人性的三位未來性演員

2022-03-24 14:05 馬欣

本文選自《500輯》Issue53「當追台劇成為全民運動」

2019到2021這三年被形容是台劇爆發之年,我們一邊跟緊時事話題,一邊好奇台劇熱潮接下來會走向何方。《500輯》邀請三位資深影評人、影視工作者,分享這三年他們心中的三部關鍵台劇、三位關鍵演員、和三個關鍵策略,如本期作者馬欣所言:「不是大熱的選擇,但他們都代表了我對台劇劇種開發的期望。」觀看也是一種參與,我們不只看劇,更看見台劇持續向前推進的能量。

此篇所列出的三位關鍵演員,不是大熱的選擇,但都代表筆者對台劇劇種開發的期望,以及...
此篇所列出的三位關鍵演員,不是大熱的選擇,但都代表筆者對台劇劇種開發的期望,以及他們的未來性。 圖/公視、大慕影藝、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人們都在說這三年是台劇爆發之年,說是爆發,更準確地是「我們急起直追的年」,隨著平台收看的日常化,戲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各國戲劇早已發展壯大後,我們就這三五年時間還能搶得一席空間。

從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國際性成功,到《想見你》、《華燈初上》從文青界出圈,進入了普羅視野,至少我們有了一點底氣。

在如今「影視的大航海年代」,現象級的大劇是文化力的展現,端看好萊塢如何向韓國的《魷魚遊戲》借光可得知,這不是一齣劇的成功,而是20年來國際對韓國影視累積的信心,才造成「魷魚」現象。

韓國的演員力,無論老中青都為世人所熟悉,台灣觀眾已不只喜歡歐巴而已,對於韓劇的童星與專業戶的「爸媽」都有熟悉度,這在於它們的劇種多元,無論愛情、玄幻或刑偵都玩得好,如同我們每隔一陣子都會關心日本有無天才童星,也有許多人因中國古裝劇曾有過的高品質,而習慣了它們的古裝審美與硬底演員等。

戲劇所帶來的移情作用超乎想像。尤其是觀眾早已習於戲劇與動畫跨次元的想像,知名IP與角色能衍生的魅力、所能帶來的持久聲量與利潤無可想像,如當年的《鬼怪》和《愛的迫降》等,都足以營造觀眾另一種精神上的原鄉。

此篇所列出的三位關鍵演員,不是大熱的選擇,但都代表了我對台劇劇種開發的期望,以及他們的未來性。

此篇所列出的三位關鍵演員,不是大熱的選擇,但都代表筆者對台劇劇種開發的期望,以及...
此篇所列出的三位關鍵演員,不是大熱的選擇,但都代表筆者對台劇劇種開發的期望,以及他們的未來性。 圖/公視、大慕影藝、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做工的人》的薛仕凌:哭笑一體,慵懶與自爆融合的當代性演員

如《做工的人》的薛仕凌不是標準男主角的條件,但他的演技有著變色龍的潛質,最重要的是他的肢體是自然放鬆的。我們過往有許多演員在八點檔制式訓練下,即使表情做對了,肢體語言多是僵硬的。少有人能放鬆地演,更何況是薛仕凌這個演戲資歷不深的人。

且薛仕凌有一種當代的特質──表面上不在意,其實內心正心碎著。看似熱情實則內在高敏感,通常會以漫不經心的鬆散肢體語言呈現。

薛仕凌在《做工的人》飾演以車為家的怪手司機。
 圖/大慕影藝提供
薛仕凌在《做工的人》飾演以車為家的怪手司機。 圖/大慕影藝提供

這點你在不少當紅的國際演員身上看到過,如日本的年輕影帝菅田將暉,看似慵懶,卻隨時有花豹一般的爆發力,他詮釋的角色多少對世道不抱期望,但卻有著對深愛事物孤注一擲的熱愛。韓國的劉亞仁也有著冷靜的外貌特質,以及夠鬆的身體表情,但在一切沒什麼好眷戀的厭世外表下,反差著足以令人心碎的執著。

包括美國的提摩西夏勒梅都有著一切已無須驚奇的氣質,這樣跟世界保持距離,且保持自己小世界的內爆,是這世代的特質,薛仕凌卻難得也有這樣夠慵懶的身體語言,與笑著心碎的演技。尤其在《做工的人》一眾資深實力派中,他跳出的原因更在於他演出了哭笑本一體,他對世界不敢抱期望的嘻笑疏冷,使得他的笑有了層次,比哭還有後座力。

如今流行的慵懶與內爆的反差,使得薛仕凌就算擔任配角,也能恰當展現劇的當代感──「應該早灰心卻該死地仍有熱情」的21世紀表情,終於在這位演員身上找到了。

薛仕凌就算擔任配角,也能恰當展現劇的當代感──「應該早灰心卻該死地仍有熱情」的2...
薛仕凌就算擔任配角,也能恰當展現劇的當代感──「應該早灰心卻該死地仍有熱情」的21世紀表情,終於在這位演員身上找到了。 圖/大慕影藝提供

《追兇500天》林暉閔:演好探案劇中最需要的人性複雜面

我想我這選擇應該很冷門,但我始終覺得是台劇目前劇種不夠,才不足以讓林暉閔這璞玉演員有更好的發揮。曾因《星空》獲台北電影獎與金馬獎最佳新演員提名的他,到了《追兇500天》已經歷練得相當會掌握微表情。

其實《追兇500天》是被低估的劇,裡面主配角,無論女主角小薰演活了歷經風月,只求在底層自保的幽怨女性,莫子儀也一改正派戲路,演出充滿憤怒的警察。這齣迷你劇的人物都受困在自己的階級,因此有著與台詞不同的細節演技,角色互動的火花,讓這齣劇不只是命案推理,更是推敲誰在說謊的迷宮劇。

林暉閔在《追兇500天》演出了層次。
 圖/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林暉閔在《追兇500天》演出了層次。 圖/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包括林暉閔演出的18歲男孩,有著長年旁觀與受迫的內在累積,讓這角色低調到難以發揮,但林暉閔的多幕表情深沉,將內心的幽暗演出了層次,身為一個目睹親屬長期被暴力威壓的男孩,他的陰暗與悲傷演來如漩渦般。

林暉閔節制的演法,讓人想起東野圭吾改編劇的反派。他的清純外貌更間接投射了社會的殘酷。不用太多台詞輔助,他就顯出暗巷的冷與身處死角的絕望,跟小薰演的長年被身心剝削的女主角,兩人都能演出社會寫實劇所需的人心複雜度,除案件的抽絲剝繭外,林暉閔的演技也足以讓觀眾步步感到他內在的多面。

除案件的抽絲剝繭外,林暉閔的演技也足以讓觀眾步步感到他內在的多面。
 圖/七十...
除案件的抽絲剝繭外,林暉閔的演技也足以讓觀眾步步感到他內在的多面。 圖/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如今刑偵劇是全球的主力,尤其是韓國因在這題材的深耕而培養了不少實力派,林暉閔是個為社會寫實劇而生的好演員,只看我們是否能發展更多暗黑寫實題材。在缺乏好的反派演員的台劇中,林暉閔讓人看到曙光。

《天橋上的魔術師》李奕樵:台灣需要這樣有生活感的童星

對產業生態來說,童星是必要的。但以往台灣的童星多是工具型的演出,如小彬彬等,為了賺取觀眾眼淚而存在。或許從《天橋上的魔術師》演小不點的李奕樵開始,我們能有一個不只是賣萌而存在的童星。

李奕樵在《天橋上的魔術師》飾演小不點一角。 圖/公視提供
李奕樵在《天橋上的魔術師》飾演小不點一角。 圖/公視提供

或許從《天橋上的魔術師》演小不點的李奕樵開始,我們能有一個不只是賣萌而存在的童星...
或許從《天橋上的魔術師》演小不點的李奕樵開始,我們能有一個不只是賣萌而存在的童星。 圖/公視提供

李奕樵在《天橋上的魔術師》裡的小不點一角貫穿全劇,經歷生離死別。有幾幕讓觀眾印象深刻,除了他在進入自己的99樓──《戀戀風塵》的場景裡,在當他面對好友的不見、兄長離去,家庭變質後,心痛無法傳達也不明所以。童年所承受的「失去」,他將那份懵懂的孤寂演了出來。他與演其母親的孫淑媚,都將不堪承受的轉化成日日夜夜,兩人演技後座力強大。

我所期盼的這份演員名單並非主流,但他們都有能活化產業的多面實力,主要是他們演得自然,能往深處演,也能往塵埃裡活,如讓他們都能進入觀眾的眼中,我們將更能完整這缺角影視業的拼圖。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最新文章

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絕美食器。圖/張聰提供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楊紫(左)、李現主演「國色芳華」。圖/LINE TV提供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與可可相同,奶油近年同樣價格狂飆,烘焙業未來發展值得進一步思索。
圖/Ying...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後院」裡看到庇里牛斯牛山的草地景色。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綜觀新一波台灣中菜風尚,可以明確感受到席捲多年的法菜Fine Dining的強大...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話題韓劇《正年》。 圖/Disney+ 提供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周碧初先生的作品「碧雲寺」。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富邦美術館推出日本藝術家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 展覽。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家族計畫」柳承範(中)、裴斗娜(右)。圖/friDay影音提供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魷魚遊戲」第2季全球熱播。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法國名廚杜伊塞特使用本地食材。蛙腿和白鰻,構成一幅秋日池塘逸趣。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朱智勳在「照明商店」中飾演燈具行老闆。圖/Disney+提供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優雅的相遇」有著疫情的反思與感慨。圖/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提供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生活在佛羅倫斯,除了走踏不盡的古老優美巷徑、走看不完的藝作豪築勝景,買菜做菜本身...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現在撥打的電話」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