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陽明山「草山小鎮」OLD TOWN 喚醒兒時美軍眷村回憶
陽明山舊美軍眷村在保留整修之後,目前由不同單位負責營運,因為大部分規劃單位並不真正了解美軍軍眷的生活方式,因此大部分的再利用方式都只是靠著自己的想像去設計,因此有的再利用方式就顯得不倫不類,甚至讓人覺得可笑與荒謬。
不過陽明山舊美軍眷村後半部份「草山小鎮」Old Town,包括BY33美軍俱樂部餐廳、The Cafe By想 陽明山、星巴克草山門市等等,卻規劃的不錯,來到這邊走走,整個空間環境喚起了我兒時居住在美軍眷村的回憶。
有許多人小時候是在眷村長大的,但卻很少有人像我一樣,是在美軍眷村長大的;我父親因為是美國學校生物老師,所以我小學一年級時,全家就搬到天母美軍眷村居住,過著一種美式「郊區化」的社區生活。
當年的天母美軍眷村的確就是一座美式的小城鎮,除了一條主要街道(mainstreet)之外,幾乎就是一棟棟獨立的花園洋房,美軍在台北的眷村主要集中在天母、陽明山華岡兩地,據說天母之所以成為建立美軍眷村的地點,是因為美軍氣象局研究,認為天母地處向陽坡,風雨少、濕度低,適合居住,因此就在此建立了美軍眷村以及美軍眷屬的生活設施。
美軍眷村的住宅為花園洋房,花園草坪多為百坪以上,住宅與住宅間並無隔牆,草坪相連接,可以從我家後院跑到別人家後院。住宅建築內設有壁爐,冬天社區內就有人劈柴販賣,供住家壁爐使用。院子裡經常搭建樹屋,作為小孩遊玩的秘密基地;因為院子實在太大,就有專業的「野伯」(yard boy),騎車載著推草機,每周固定幫忙各家修剪庭院草地花木,也是當地台灣人打工的方式之一。
整條大街(現在的中山北路七段)就是社區的商店街,頂端有一座天主教堂,周日早晨會敲鐘,叫醒社區居民參加教堂的彌撒活動,而整條街上也有兩家修車廠,專門修理美國大兵帶來的美國車,其中「友聯修車廠」的老闆George非常有商業頭腦,在修車廠旁開設了第一家供應生啤酒的啤酒屋,大受老外們的歡迎,生意興隆,也掀起了台灣啤酒屋的熱潮,黃金時期整條忠誠路上幾乎都是啤酒屋。當年在天母的美軍眷屬也非常友善,住在天母的居民,只要走在路上,看見有車子來,都可以伸出拇指,比出搭便車的手勢,然後得到免費搭車的優惠,完全沒有安全上的顧慮。
美軍眷村非常有異國風情,耶誕節、感恩節、萬聖節等季節,節慶氣氛濃厚,感恩節期間,天母地區會販賣烤火雞,然後家人們共聚分享;然後社區也會開始出現販賣聖誕樹的市集,是真正的耶誕樹,而不是現在的塑膠製品,充滿著松樹的香氣。萬聖節則是令我一輩子難忘的經驗,小時候第一次參加萬聖節要糖果的活動,我裝扮成蝙蝠俠,挨家挨戶去要糖果,要到了許多從沒見過的美國糖果,而且一個晚上要到的糖果之多,竟然夠我吃一整年!
天母美軍眷村的老房子幾乎都已經拆除改建大樓,只剩下天母公園前,勉強保留了一幢白屋,聊表紀念之意。反而是位於陽明山的美軍眷村全區保留,並且重新整修再利用,老屋活化之後,讓一般民眾有機會可以體驗一下美軍眷村生活環境。
對我而言,來到陽明山的「草山小鎮」OLD TOWN,也等於喚醒了我兒時的美軍眷村記憶,是一種不可言喻的美妙滋味。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最新文章
-
雀雀/「親愛壞蛋」:台版「寄生上流」還是現代大觀園?戲劇轉折如倒吃甘蔗迸現
2023/06/03 -
飲食作家葉怡蘭/威士忌的回望
2023/06/02 -
影評人馬欣/餘韻十足的「烈火焚身」:在棋盤廝殺的國際現實中,如何保有人的完整與尊嚴
2023/05/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叔環島的理由:即便是漫無目的漂泊,也有其意義
2023/05/26 -
Ying C. 陳穎/無麩質飲食會是翻轉傳統米食沒落命運的救命稻草嗎?
2023/05/23 -
自由記者廖芸婕的以巴蹲點日記:笑我們如此需要田野
2023/05/20 -
雀雀/「和平歸來」與「疫起」:同為SARS封院故事 是互文還是平行宇宙?
2023/05/20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進台灣家常的川味:李雪辣嬌
2023/05/19 -
藝術收藏家姚謙/花季未了:關於男人的浪漫與溫柔
2023/05/15 -
芮塔/「造后者」打造韓國女性平權世界,選戰攻防宛如「行銷公關教課書」
2023/05/13 -
《人選之人—造浪者》共同編劇簡莉穎:承認無知、問對問題,故事才能長出對的細節
2023/05/11 -
雀雀/「不良執念清除師」:讓執念與世界和解的方式 笑淚兼具的青春奇幻台劇
2023/05/06 -
雀雀/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寫實入骨碰觸政治社會議題 更對台灣影迷胃口
2023/04/29 -
文化觀察家李清志/城市文化的歷史櫥窗:老街建築保存與再生
2023/04/28 -
Ying C. 陳穎/明星光環無敵?反思主廚作為品牌的經營挑戰
2023/04/25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認同的媒介:方政倫 鄒築園的索恩納
2023/04/21 -
藝術收藏家姚謙/用藝術回味一趟旅行:澳洲當代年輕藝術家Juan Ford試圖確認人類與土地的關係
2023/04/17 -
把工作交辦給AI?出版工作者李惠貞:我為什麼要放棄體驗,把它外包出去
2023/04/1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