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內的水族館:安靜深呼吸,欣賞有如異星宇宙的蔚藍世界
梅雨季節無法到郊外旅行踏青,只好到水族館尋訪蔚藍的深海宇宙。
那天特別來到桃園青埔地區的Xpark水族館,這座由日本八景島公司所策劃建造的水族館,果然有日本水族館的氛圍,令人十分驚艷!同時也讓人有回到日本參觀水族館的感覺。
水族館是一種以呈現海洋生物為主題的動物園,其實過去許多動物園內也有關於海洋生物的水族館,但因為海洋生物實在太繁複多樣,而且深海世界平常我們也很難前往探索觀光,因此就出現了獨立的水族館。水族館的英文
aquarium一詞,原本就是指大型的水箱水槽,全球第一座水族館是英國博物學家飛利浦·亨利·戈斯所創立,當時就是使用aquarium這個字來代表。
水族館讓人可以不用潛水,就可以觀賞到海洋世界的奇妙,欣賞有如異星宇宙的蔚藍世界,以及有如外星生物般的各種珍奇海洋生物。在巨大的玻璃水槽裡,造型流線扁平有如美國B-2隱形轟炸機的魟魚,姿態優雅地飛翔在水中,吸引著眾人的目光;斧頭鯊閃亮光滑的身形,飛彈般地在水中奔馳;虎斑鯊魚的美麗外皮也令人炫目,叫人讚嘆造物主的奇妙創造!
最令人魅惑癡迷的是那火星人般的水母,各式各樣的水母,舞動著優雅緩慢的姿態,在藍色宇宙畫出白色迷幻的線條,令人看了目不轉睛!醫學界常說,家裡擺設魚缸,常常觀看魚缸裡的魚群游動,可以降低血壓,達到一種舒緩療癒的效果;那麼到巨大的水族館,看看各種深海生物的游動,應該更具有療癒的效果吧。
從現代城市水族館的設置,我們應該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好像越是繁忙的現代城市,越是需要水族館的設置,因為蔚藍的海洋世界與人類的城市,相形之下,顯得寧靜與安詳許多;都市人在繁忙壓力下,可以到水族館安靜深呼吸,享受片刻的安息。
東京這座超級城市就有很多水族館,在池袋太陽城上,甚至有一座高空的水族館,海洋生物在這座高空水族館裡游動,其實正像是在天空中飛行一般。現在的水族館會使用立體化的設計,讓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去觀察海洋生物;他們會設置透明水管,讓企鵝的生物可以在其中游動,好像海洋生物的高速公路。
台灣Xpark水族館的企鵝池,也是採用高度立體化的空間設計,參觀動線兩邊都是企鵝的水族箱,企鵝可以從小山坡爬上透明的天橋,搖搖晃晃走到另一邊,然後從溜滑梯滑下水池,猶如企鵝的遊樂園一般;水池下方則有另一地下通道,讓企鵝從地下管道游到另一邊去;最有趣的是,這個地下管道其實是下一層樓X cafe的天花板透明管道,遊客也可以邊喝咖啡,不時看到企鵝從透明管道游過去。
水族館的空間設計是十分專業的,除了參觀動線之外,也要考慮海洋生物的棲息習性等,非常複雜。水族館另外也肩負著生態教育的任務,在著裡一邊觀察著海洋生物的奧妙,一邊聽著解說資料,很容易學習到豐富的海洋生物知識,可說是寓教於樂的最好場所。
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告訴我們,即便虛擬實境科技已經很發達,人們還是希望親自去體驗大自然的奧妙!也就是說VR永遠無法帶給人們真正的滿足,所以水族館終究會是我們去經驗海洋世界的最佳場所,其存在仍然是有其必要性。
最新文章
-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