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家姚謙/煙雨對照人心「暮雲麥樹」:看不清楚遠方,亦不能亂了自己行腳
在台北待了近六個月了,全天出太陽的日子屈指可數,不知道是氣候變遷的原因,或者是我的記憶模糊了;印象中春、冬的台北的確多煙雨濛濛的時候,這也是我少年時嚮往居住台北的一個原因;童年的台南氣候明確、少曖昧,要不烈日要不暴雨。台北的煙雨就有一言難盡的唯美頗似詩意。但是經年累月的大段煙雨的日子,就並不如想像了。加上疫情又起和準備不充足之下強行與病毒共存的常態,人心惶惶之際,這片煙雨對照著人心,絕多是望不見藍天的哀傷,只能借藝術閲讀去悼念煙雨美景。
我身邊有幅唯美的煙雨圖,那是陳其寬先生的一幅長條形作品「暮雲麥樹」,原先是耶魯大學美術館的收藏,因為籌備基金而釋出,我幸運地接手它。陳其寬先生一直是建築圈的傳奇人物,他曾與貝聿銘合作于東海大學建設,其中路思義教堂廣為人知,而隱藏校園中女生宿舍的女白宮更是他傾力所思所為的傑出之作;也因為東海大學的建築案件,讓陳其寬遷來台灣直到晚年才去美國。
這位北京出生、從小學習書法有成的文藝子弟,少年離家天涯求學,最終在他抒以情懷的藝術創作裡找到了心靈世界的對話故鄉,他以中國水墨為材,卻拋棄掉了制約限制,從畫幅到描述的方式。看似叛逆的背後又見他依循水墨世界的內核,筆與意的掌握極為精準。而他於西方所學的建築,這個理性取向的專業裡,反饋他在藝術創作中,以微見大的掌握能力,遠遠超過傳統水墨中偏倚抒情的書寫。
我猜想這幅煙雨圖應該是他在美國時期懷念東方故鄉的書寫,似乎像一條由上而下的長河,經歷山巒、小渡口、輕舟與行人,有一種煙雨之中、浪淒之感;也許此刻在此時此地的人們也在經歷同樣的感受。疫情造成事事瞬息劇變,更多的猜疑、更多的算計、更多的噩耗,但在濛濛煙雨之中看不清楚遠方之時,卻不能亂了自己的行腳。在越來越激烈的網路發言,見人激情把台灣比喻成烏克蘭、把自己美化成壯烈人設,我只能關掉社群,回頭凝視著這作品,難掩前焦土的哀傷。
最新文章
從炎亞綸《我願意》多套精品穿搭「突破往例」談起 台劇服裝為何一直無法像韓劇一樣與時尚品牌緊密合作?
2022/08/16文化觀察者于國華/重獲新生的「搖滾牛」:以冰淇淋連結世界的人生體悟
2022/08/13雀雀/《天才基本法》:地才天才攜手聯彈 從甜寵劇中突圍的科幻小清新
2022/08/13藝術收藏家姚謙/日本波普藝術大師岡本信治郎創作 宛如一本「昭和直男史」
2022/08/09樂評人王祖壽/「陶子,終於征服小巨蛋」:陶晶瑩世代混搭兒女共演 姊唱的是30年來鍥而不舍
2022/08/07創意人李擴/為「典型玩家」而生的主機:Steam Deck集軟硬體創意於一身
2022/08/05美食作家陳慶華/「世界50最佳餐廳2022」:倫敦高溫下的團圓宴 在最艱難時刻將世界廚師凝聚起來
2022/08/04當布萊德彼特換上裙子、羅密歐貝克漢穿高跟鞋 我們離真正的「多元包容」又更近了一些嗎?
2022/07/31馬欣/「永別了,柏林」:搭上歷史的失速列車 見證悲傷唯美的傾城之戀
2022/07/31芮塔/「非常律師禹英禑」:另一種打開世界的方式 用溫暖取代同情與偏見
2022/07/30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老派科技的逆襲「捍衛戰士:獨行俠」:這個世代的人重情感,也看重人與人之間的圓滿
2022/07/29地下電影/2022威尼斯影展主競賽:串流大軍壓境,豪華的明星派對隱含傾斜不均的隱憂
2022/07/29除了因為九○復古熱影響之外 《少年吔,安啦!》到底如何能在30年後讓跨世代影迷為之瘋狂?
2022/07/28影評人塗翔文/「七人樂隊」:曾經美好的舊時代 拍給香港人和所有港片迷的一頁情書
2022/07/25陳穎Ying C. /高溫下的商機:結合不同甜點技法 看見台灣冰品的世界潛力
2022/07/25雀雀/《媽,別鬧了》:舞台式喜劇的實驗創新 挑戰當代影視潮流敘事方式
2022/07/23飲食作家葉怡蘭/偶爾不想吃套餐
2022/07/22美食作家陳慶華/「世界50最佳餐廳2022」:疫情下時隔3年的重聚,讓人格外珍惜
2022/07/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