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守護香草的天然芬芳:退休人生的香草味
冒雨來到桃園市新屋區一處紅磚瓦三合院,曾添福穿著雨鞋踏水而來,他是這裡「三合院香草園」的主人。
曾添福和太太李麗華都曾經在晶圓廠工作。2012年考慮退休務農,聽聞農業改良場推廣香莢蘭種植,曾添福立刻參與。
香莢蘭開花後結成果莢,收成的果莢經過加工,成為俗稱「香草」的天然香料。香莢蘭種植不易、價格高昂,但香草氣味廣受喜愛,於是氣息濃烈、使用便利的合成「香草精」出現,被普遍被使用在食品工業。
香莢蘭每年開花一次,花期只有半天;農人一朵一朵的人工授粉,既要眼明手快、又要動作溫柔。花落之後,大約等待八個月果莢成熟,其間溫度、水分、施肥、通風等,都會影響果莢品質。優質果莢色澤深綠、細直飽滿;果莢收成後進行殺菁、發酵、乾燥和熟成等製程後轉為深褐色,釋放香草的迷人氣息。
種植香莢蘭先搭建溫室,投入成本至少五年後才有收入。曾添福夫妻盤算清楚,李麗華先退休投入種植;2019年曾添福再退休加入。雖然目前產量有限,市場行情亦不穩定;因為打開銷往日本的通路,曾添福和太太得以放下後顧之憂,致力於香草品質提升。
三合院裡唯一不漏雨的房間,用來製作和貯存香草。麗華擺出過去幾年收成的果莢,清楚看見每年的差異。一個管狀玻璃瓶裡的香草莢,香草醛結晶如同蜘蛛網般伸展,纖細晶瑩。麗華說,對於香草,許多秘密還要花時間了解。
「退休生活需要設計,轉作農業必須務實!」出生農村的曾添福說,香莢蘭需要細心呵護,好在一年收成一回;比起種稻、種菜,種香草耗費體力和人力較少,工作周期拉長,更適合退休轉業。
輕聞熟成乾燥後的香蘭莢,混合著花香、堅果、煙燻、泥土等氣味。香蘭莢除了氣味特殊的香草醛,還有二百多種揮發物質同時作用,形成韻味綿長、層次豐富的迷人氣味。
麗華端出自製香草冰淇淋,只用了鮮奶、糖等基本材料,看得見細黑點點的香草籽。香草氣味淡雅的融入奶香,與我從小吃習慣的市售香草冰淇淋,口味有著極大差異。
曾經以為市售香草冰淇淋那種濃郁、凝結在口舌上化不開的味道,才是「對」的香草味。幾年前在台南市深藍咖啡館,從千層蛋糕的奶油中嘗到大溪地進口香草,才懂得天然香草和合成香草精的天差地別。
合成香草精如同火爆青春,個性鮮明濃烈,單刀直入、一味到底。長時間熟成的天然香草,馨香如同老者智慧,底蘊深厚、隨機而變。曾添福和李麗華帶著豐富的職場閱歷轉行種香草,我想,這其中也投射著退休人生的生命體會。
最新文章
影評人馬欣/「片場風暴」:現實處境的難堪與無力反擊 看著一個人的血是怎麼冷的
2023/01/30飲食作家葉怡蘭/以為居住在京都──且談,京町家旅宿
2023/01/30雀雀/台劇「沙之書」:危險戀情的美妙糖衣 破壞婚姻關係永恆勁敵
2023/01/28雀雀/《第9節課》:選角各具特色、稜線分明 演出道貌岸然者比不倫戀更黑暗氛圍
2023/01/14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挽菓子的手,最溫柔的弧
2023/01/13藝術收藏家姚謙/悲傷的夾竹桃
2023/01/11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哥吉拉怪獸登陸台北 勿忘核能事件省思
2023/01/07雀雀/《艾蜜莉在巴黎》第3季:進入「巴黎女子圖鑑」階段 結局爆點發展仍令人懸心
2023/01/07魯冰花 後來的故事
2023/01/05汪正翔的「2022→2023關鍵字」:懷舊、未來
2022/12/31許育華的「2022→2023關鍵字」:樸素過日、離開中心
2022/12/31王瑋/Netflix紀錄片《哈利王子與梅根》:跨階級與種族的傾情大戲
2022/12/31飲食作家葉怡蘭/2022,外食餐桌這一年
2022/12/30雀雀/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輕科幻劇元素獨立故事 《曾賈府喜事》評析婚戀價值
2022/12/24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創業動力來自故鄉召喚:湯圓餡一樣軟燙的心
2022/12/23陳穎Ying C. /千年菓子的啟示:文化的形成來自付出心力守護傳統的良善立意
2022/12/21塗翔文/瘋狂富作用:「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高明的嘲諷針砭 拍出光怪陸離陸現象
2022/12/20芮塔/「財閥家的小兒子」不公平能逆轉勝?穿越重生彷彿走趟近代發展史
2022/12/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