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老派科技的逆襲「捍衛戰士:獨行俠」:這個世代的人重情感,也看重人與人之間的圓滿
「我們生活周遭充斥著數位事物,但現在開始渴望有著更多觸覺和以人為中心的經驗。」
「捍衛戰士:獨行俠」一開場,熟悉的音樂與航母甲板忙碌的影像,立刻喚醒我們這個世代人的記憶與情感。「捍衛戰士」1986年上映時,我正好是畢業要去當兵之時,當時我雖然也加入海軍,但卻是在公共工程單位服役,無法真正體會海軍乘風波浪的快感,更不用說駕駛戰鬥機在航空母艦上起降;因為我們海軍當年也只有陽字號驅逐艦,根本沒有航空母艦或固定翼艦載機,我只能騎著腳踏車奔馳在基地港口海邊,想像自己是騎著重機的阿湯哥。不過電影中那種人與機械精確結合的狀態,搭配著激昂快節奏的音樂,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我和阿湯哥都是同一個世代的人,我們都喜愛那種人可以駕馭機器的感覺;對於人工智慧、自駕系統與無人機等現代科技,大部分採取一種抗拒的心態。「捍衛戰士:獨行俠」代表著一種「老派科技的逆襲」,電影中阿湯哥不斷地使用老派機器,包括日本重機、保時捷古董跑車、二戰野馬戰鬥機P-51,甚至已經停役的F-14雄貓戰機。這些老派科技機器,是人們可以用情感與毅力去操作,達到巔峰的狀態,基本上,都是帶著情感的機器。
在老派科技的年代,人與機器的合作關係,機器基本上只是人類所操作的工具,工具當然有好有壞,但使用者的角色仍然是關鍵的;使用者必須淬鍊自己的意志與肢體,才能在操作中達到最巔峰的狀態;就像過去的工匠,雖然使用相同的工具,但手藝的不同,作品就大大不同。
AI機器人的時代,工匠的地位受到極大的威脅,同樣的工作,機器人竟然可以做到近乎完美的地步,甚至超越人類所能做到的極限。不過有些事情,特別是藝術的工作,AI機器人雖然也能依樣畫葫蘆,但卻似乎少了什麼?其實AI機器人少的正是「靈魂」,機器人雖然可以做出相同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就是少了「靈魂」,是一種藝術家創作的靈魂。
所以我們現在看阿湯哥拚命演出,承受G力的表情,會深受感動,因為這是發自他藝術靈魂的演出,正如我最近在看「安藤忠雄展—挑戰」時也有相同的感動。安藤忠雄就像是老派戰士一般,他總是強調日本武士般的意志與決心,在展覽中特別展出他早期的親筆繪製的建築圖,這些建築圖精美詳細,利用鉛筆的濃淡筆觸,去凸顯建築空間的光影變化,令人看了十分著迷!
其實阿湯哥在這部電影中,不只是表達了對於科技的態度,更強調這個世代的人是看重情感的,也看重人與人之間的圓滿。「捍衛戰士:獨行俠」與其說是空戰勵志片,其實是一部中年男子在一輩子追求速度與技術成就之後,在人生下半場,追求與親人朋友之間的和解與原諒。
我們這個世代的人不也是如此,一生的奮鬥與努力告一段落之後,除了對老派機器的懷舊與追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去彌補與親人朋友之間的誤解或傷害,期待在人生結束之前,可以沒有遺憾。
最新文章
影評人馬欣/「片場風暴」:現實處境的難堪與無力反擊 看著一個人的血是怎麼冷的
2023/01/30飲食作家葉怡蘭/以為居住在京都──且談,京町家旅宿
2023/01/30雀雀/台劇「沙之書」:危險戀情的美妙糖衣 破壞婚姻關係永恆勁敵
2023/01/28雀雀/《第9節課》:選角各具特色、稜線分明 演出道貌岸然者比不倫戀更黑暗氛圍
2023/01/14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挽菓子的手,最溫柔的弧
2023/01/13藝術收藏家姚謙/悲傷的夾竹桃
2023/01/11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哥吉拉怪獸登陸台北 勿忘核能事件省思
2023/01/07雀雀/《艾蜜莉在巴黎》第3季:進入「巴黎女子圖鑑」階段 結局爆點發展仍令人懸心
2023/01/07魯冰花 後來的故事
2023/01/05汪正翔的「2022→2023關鍵字」:懷舊、未來
2022/12/31許育華的「2022→2023關鍵字」:樸素過日、離開中心
2022/12/31王瑋/Netflix紀錄片《哈利王子與梅根》:跨階級與種族的傾情大戲
2022/12/31飲食作家葉怡蘭/2022,外食餐桌這一年
2022/12/30雀雀/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輕科幻劇元素獨立故事 《曾賈府喜事》評析婚戀價值
2022/12/24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創業動力來自故鄉召喚:湯圓餡一樣軟燙的心
2022/12/23陳穎Ying C. /千年菓子的啟示:文化的形成來自付出心力守護傳統的良善立意
2022/12/21塗翔文/瘋狂富作用:「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高明的嘲諷針砭 拍出光怪陸離陸現象
2022/12/20芮塔/「財閥家的小兒子」不公平能逆轉勝?穿越重生彷彿走趟近代發展史
2022/12/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