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馬欣/「丹尼爾約翰斯頓:魔鬼詩篇」:為何通往地獄的路 常因善意舖成?
在藝術圈,天才與自毀的故事令人惋惜也相對引人好奇。「丹尼爾約翰斯頓:魔鬼詩篇」就是這樣一部電影。雖是拍攝音樂兼繪畫才子的紀錄片,但同時又由他來探照美國社會出了什麼問題。
此片令人驚喜之處在於它沒有歌功頌德,也沒避開後來丹尼爾約翰斯頓這位一鳴驚人的天才,之後如何因躁鬱症自毀,反顯出一個人即便生病了,仍能以藝術拚命求生的過程。在一片厭世氣氛之中,終讓人看到黑夜中的希望。
丹尼爾這才子在資源不夠的情況下,自己將創作錄成了卡帶,並送給音樂人與記者,以這樣「願者上鉤」的方式推銷自己的作品,同時在麥當勞打工維生。他音樂中的童趣觀察相反於混濁世道。業內人驚豔於他的處女作,卻只能打到麥當勞與他敲通告,因他沒有個人聯絡方式。
然而在他走紅的當下,他的精神問題也浮上檯面。原來他成長的家庭是來自基督教家庭,保守的西維吉尼亞州的集體壓抑,與過度的規訓,使得他這高敏感的孩子常感到他的原罪,反成為一個隨時自我檢討同時又想掙脫教條的矛盾體。
此片呈現出美國過度規訓與過度自我主義的兩種極端。等於在觀看「通往地獄的道路充滿善的信念」的現代矛盾。
這樣的例子並不是少數,他們的身影也曾經出現在名片「魔女嘉莉」,以及導演漢內克知名的金棕櫚獎電影「白色緞帶」相呼應,都在過度的規訓與道德壓抑下,造成了人性的反撲。而呈現在「丹尼爾約翰斯頓:魔鬼詩篇」中,則由於是真人真事,更令人感到在不被理解中,丹尼爾仍以對音樂與繪畫的熱愛得以倖存,成為一股動人的力量。他在自宅錄的「嗨,你好嗎」的專輯,至今仍被視為是天才之作,他所畫的圖像仍是流行圖騰,穿在各代名人的身上。
一部好的紀錄片,不只要拍給主角的粉絲看,而是更多讓人看到他們的生存意。這部片可以看到自由人深刻的內在掙扎。固然過得辛苦,但因他呈現了教育的一元化與宗教教條化,更因他而感到每一代年輕人的卡關,其後勁有如「麥田捕手」的餘韻不絕。
電影
「書寫超試」10類設計文具誠品書店登場:必玩清水模鋼筆、不用削的鉛筆、大人の鉛筆特色工具
2022永晝海濱美術館秋季展:10組主題展、地方散策,攜手A ee mi、KINGJUN、艸文子
最新文章
-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
塗翔文/「一念菩提」:直擊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掙扎與苦難
2025/08/11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和土地立約:豆奏會
2025/08/10 -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摸索愛情的各種酸甜與翻車 貼近戀愛真相成長劇
2025/08/09 -
Ying C. 陳穎/王座的焦慮:法國美食帝國的黃昏或黎明?
2025/08/06 -
雀雀/新加坡劇《小娘惹之翡翠山》通俗影像故事將娘惹文化帶出國際
2025/08/02 -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