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家李清志/矢延憲司的船貓:在末日的未來,毛小孩帶給倖存人類的療癒

2023-03-17 17:09 李清志

新開幕的大阪中之島美術館,由建築師遠藤克彥所設計,黑色的塊體非常獨特,但是風采幾乎都給矢延憲司的SHIP’S CAT所搶走,那隻紅色的船貓,頭戴太空人的頭盔,充滿科幻風格,碩大的貓眼盯著觀看它的人們,非常引人矚目,也成為近期大阪最受歡迎的公共藝術品。

矢延憲司作品「SHIP’S CAT」。圖/李清志提供
矢延憲司作品「SHIP’S CAT」。圖/李清志提供

大阪出身的藝術設計人才,建築師當然就是安藤忠雄,而當代藝術家則是矢延憲司,雖然他並不是在大阪出生的,但是因為他六歲時(1971),舉家搬遷到大阪北部,距離大阪世界博覽會會場很近,雖然他對1970年的世界博覽會印象模糊,但是他永遠忘不了那座岡本太郎設計,高七十米的太陽之塔,猶如電視裡走出來的怪獸一般,帶給他極大的震撼,同時他也忘不了丹下健三所規畫的博覽會建築。

但是博覽會116座建築,竟然在矢延憲司搬到大阪後一年內逐漸拆除,最後只剩下一座高大的太陽塔怪物,他每天騎車經過世博會場,看著這些前衛科幻的建築被拆除,內心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他後來的,幾乎都是跟「末日」與「廢墟」有關。

身為大阪藝術家,矢延憲司從小看著萬博會的科幻建築從亮麗展出到成為廢墟,以後他又去俄國車諾比核災廢墟考察,創作了穿黃色輻射防護衣的人物作品。他的作品基本上傳達出「未來的廢墟」(the ruin of future)意象,是一種對科技未來的末日恐懼,正如磯崎新看到世博會建築成為廢墟時,曾說「未來的建築就是廢墟,廢墟就是未來的建築。」

車諾比事件後,矢延憲司曾親赴核災現場勘查,黃色輻射防護服成為他創作的象徵之一。圖...
車諾比事件後,矢延憲司曾親赴核災現場勘查,黃色輻射防護服成為他創作的象徵之一。圖/李清志提供

日本藝術家矢延憲司、會田誠、村上隆等人都是所謂的「御宅族」,他們的童年都曾被大阪世博會的科技夢想所震撼,人類登陸月球的成功,更加深了大家的太空的樂觀想像,但是那些末日的陰影卻始終存在,1973年推出的「日本沈沒」電影轟動全日本,一種末日氛圍籠罩日本人內心,1986年的車諾比核電廠事件,證實了科技惡夢並非空穴來風,1988年大友克洋所導演的「阿基拉」(AKIRA),預言了2020年東京會辦奧運會,而且會因為某種原因臨時停辦,結果竟然實現了!最令人驚恐的是,動漫中還預言東京將在不久的未來大毀滅。

矢延憲司創作的大型機器人。圖/李清志提供
矢延憲司創作的大型機器人。圖/李清志提供

車諾比事件之後,矢延憲司親赴核災現場勘查,他身穿黃色亮眼的輻射防護服深入廢墟拍攝,黃色輻射防護服加上背後廢墟的場景,塑造出一種末日廢墟的景象。所以後來他創作的人物雕塑,都是身穿黃色輻射防護服,連動物貓狗也是如此,而且他的創作中經常出現貓狗寵物,因為他認為在末日的未來,貓狗將會帶給倖存人類最好的療癒。他也創作銀色的巨大機器人,在「水都大阪」的活動中現身,基本上這些作品,已經像大阪太陽塔一般,成為大阪這座城市最佳的地標物。

最近大阪中之島美術館落成啟用,美術館前的紅色「船貓」受到大家的矚目。「船貓」系列的確是大阪水都的代表,因為大阪是港口,世界各國的船來來去去,為了防止鼠害,船上都有船貓,因此創作了這個系列作品。如今大阪「太陽塔」怪物、中之島的「船貓」,以及安藤忠雄的「青蘋果」,已經成為大阪最知名也最受歡迎的公共藝術作品,堪稱是「大阪三寶」。

岡本太郎設計的太陽之塔。圖/李清志提供
岡本太郎設計的太陽之塔。圖/李清志提供

大阪在2025年又將主辦世界博覽會,可以預知的是,這些藝術品又將隨著博覽會的宣傳,揚名國際,成為大阪城市的象徵物。

最新文章

人類使用食用色素歷史悠久,但「天然」與「人工」的區別不足以回應日趨複雜、挑戰環伺...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劇照。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孟子義(右)、李昀銳在「九重紫」中先婚後愛。圖/愛爾達電視提供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絕美食器。圖/張聰提供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楊紫(左)、李現主演「國色芳華」。圖/LINE TV提供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與可可相同,奶油近年同樣價格狂飆,烘焙業未來發展值得進一步思索。
圖/Ying...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後院」裡看到庇里牛斯牛山的草地景色。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綜觀新一波台灣中菜風尚,可以明確感受到席捲多年的法菜Fine Dining的強大...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話題韓劇《正年》。 圖/Disney+ 提供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周碧初先生的作品「碧雲寺」。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富邦美術館推出日本藝術家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 展覽。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家族計畫」柳承範(中)、裴斗娜(右)。圖/friDay影音提供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魷魚遊戲」第2季全球熱播。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法國名廚杜伊塞特使用本地食材。蛙腿和白鰻,構成一幅秋日池塘逸趣。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朱智勳在「照明商店」中飾演燈具行老闆。圖/Disney+提供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