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自由記者廖芸婕的以巴蹲點日記:笑我們如此需要田野

2023-05-20 14:59 廖芸婕

本文選自《500輯》Issue82「做田野的人生學:田野調查,認識世界和自己的方法」

說到田野調查,可能會直覺想到地理學家上山下海的畫面,但田調也可以泛指走出已知、可控狀態,親身挖掘新知的方式。由於田野強調不帶預設框架的開放性,以及親臨現場的身體性,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或挫折),也被當作一種創作方式或生活態度。

在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仍有不少人仰賴做田野的累積,產出觸動人心的作品,並獲得持續下去的養分。此期500輯想談論的,不全然是學術定義的田野,而是希望透過不同領域「做田野」的故事,看見田野如何影響作品與生活,呈現這個讓作品與創作者之所以獨特的隱性過程。

廖芸婕|從跨國報導走向紀實、非虛構創作。獨立作品曾獲新聞獎,並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
廖芸婕|從跨國報導走向紀實、非虛構創作。獨立作品曾獲新聞獎,並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台北國際藝術村、法國國際作家及譯者之家(Maison des Écrivains Étrangers et des Traducteurs)支持。著有《獨行在邊境》。 圖/廖芸婕提供

我想念每一次田野。

田野永遠樂於打亂你的想像、擊破你的定見、推翻你積累數十年的道山學海,在你攜帶厚厚一疊採訪大綱抵達現場時,一記重拳告訴你:「從零開始。」

在我的記憶裡,那曾經是血腥鎮壓的景象、古調悠揚的部落婚禮、偷渡往返的邊境、斷垣殘壁裡萌芽的底層生意、社會裂痕裡的歌舞昇平;在非洲、在中東、在東歐、在臺灣⋯⋯田野是一處地方,也是一項行動。務須親自進入,因為所有人事物自有一套運作邏輯,並不服膺於你以為放諸四海皆準的公式、善惡、黑白。

縱然事先累積數月的資料爬梳、消化與查證,進入田野,真正能做的,只有把腳步放慢,蹲著,蹲著,蹲過每個日日夜夜,有時蹲個幾月幾年,才問出第一句關鍵題。蹲點的時間感如流沙,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誰家後院的路、進了誰的廚房、和誰躺過同一張沙發;直到終於感染了在地的幽默感、熟習該世界的價值觀、共鳴於當地人的喜怒哀樂,卻想起總有一天必須離開。

2017年第一次蹲點巴勒斯坦、以色列,欲紀錄70多年的衝突與非人道政策如何漸成溫水煮青蛙。三個月的點點滴滴,最後彷彿喀擦濃縮在一張有著湛藍色天空的畫面裡,在長達一年多不明所以的抗拒後,終於從底片堆裡被挑出、沖掃、現形。在這張純淨得幾乎不再真實的負片裡,只有美麗而熟悉的橄欖園與小鎮居民,沒有每週末催淚瓦斯瀰漫山坡的刺鼻、沒有子彈與震撼彈的巨響、沒有空中盤旋的無人機、沒有農莊裡驚嚇逃竄的小動物、沒有因閃躲軍人掃射而晃動的線條,更沒有血流如注的民眾,以及被步槍攔截、畏於前進的救護車。

純淨得幾乎不再真實的負片。 圖/廖芸婕提供
純淨得幾乎不再真實的負片。 圖/廖芸婕提供

在前一張照片的靜謐背後,巴勒斯坦那不勒斯附近這片山坡,每到週末總瀰漫白色催淚彈煙...
在前一張照片的靜謐背後,巴勒斯坦那不勒斯附近這片山坡,每到週末總瀰漫白色催淚彈煙;以色列軍人朝抗議民眾發射催淚瓦斯彈、震撼彈、橡膠子彈、點22子彈等。 圖/廖芸婕提供

在以巴衝突的邊界,記者、行動者、研究者⋯⋯等等一起蹲踞現場的人們。
 圖/廖芸...
在以巴衝突的邊界,記者、行動者、研究者⋯⋯等等一起蹲踞現場的人們。 圖/廖芸婕提供

照片裡,沒有我依循過往報導習慣、迫不及待交代的脈絡,沒有我日夜筆記的細節,沒有數十個家庭、民間組織、政府官員等受訪對象的意見紛沓與喧嘩,卻平靜得像是一處甜美夢境中的遙遠異鄉。究竟何為真實?我難以向讀者敘說的是煉獄,還是煉獄裡各種作樂的形式?其實每次衝突悲劇、喪禮、入獄事件後,總有極甜的午茶、洗淨的身軀、歡快的聚會。日子依舊得過,甚至要更用力、彷彿沒有明天地過。人們叮嚀我留下美好、別紀錄苦痛。

直到我也學著一起歡快地、不計代價地過。那些愉快、和藹、自由的面孔,卻在朝夕相處地親近後,如同我過往每次田野裡的人們,在某個願意傾吐的時刻突然潰堤、痛訴人生。

後來的我有些害怕這些時刻,懷疑自己的田野像是狩獵,一次次的交心就為了等待某些真相終將到來、將其公諸於世,卻並不真的給予。誠然,任何實質的給予也可能逾越倫理,田野工作者常為此辯論不已。於是我也目睹了田野者的田野,有些人的關愛是殖民式的,有些游刃有餘地進進出出且虛索無度,有些則反覆在罪惡感中互舔傷口,有些則將自己訓練為一架戰鬥機或人肉發稿機,無情無痛嘛,人人自持一把尺。

而我,則漸漸明白了文字、以及熱愛了十多年的報導工事,所能夠呈現的田野面貌的極限。那張照片,映射著田野內外的兩個我,提醒自己曾有過對絕對真相的執迷;也提醒在見證故事的誕生與消逝前,如何留意田野的綿密、脈絡化的極限,明白它的存在與自己原先熟知的世界必須同時存在,也才能不因轉身而愧疚,有足夠力量與不同世界的人們交換步伐、交換夢想。

我回憶起曾經一同追尋田野的人們,掙扎於客觀真實、個人理解的真實、轉譯後的真實、再現的真實之間,聲嘶力竭。我渴望有天我們破涕為笑,笑我們如此需要田野,以直球對決自己的知識極限、情感極限,以挑戰自己無可救藥的、對已知真相的不滿足,讓時間給予見證,繼續蹲下去。

和以色列音樂工作者們到約旦谷地野餐,拜訪巴勒斯坦農民,保護其免受屯墾區居民騷擾。...
和以色列音樂工作者們到約旦谷地野餐,拜訪巴勒斯坦農民,保護其免受屯墾區居民騷擾。 圖/廖芸婕提供

參加一場在巴勒斯坦「拉馬拉」的慶生晚宴。
 圖/廖芸婕提供
參加一場在巴勒斯坦「拉馬拉」的慶生晚宴。 圖/廖芸婕提供

和巴勒斯坦人參加位於那不勒斯的「國殤日(Nakba)」遊行。
 圖/廖芸婕提供
和巴勒斯坦人參加位於那不勒斯的「國殤日(Nakba)」遊行。 圖/廖芸婕提供

和東耶路撒冷大學生一起上課。 圖/廖芸婕提供
和東耶路撒冷大學生一起上課。 圖/廖芸婕提供

參加一場位於巴勒斯坦「傑寧」的婚禮,女孩們在新娘家屋頂抽水煙,聊未來的夢想。 圖...
參加一場位於巴勒斯坦「傑寧」的婚禮,女孩們在新娘家屋頂抽水煙,聊未來的夢想。 圖/廖芸婕提供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地味手帖》主編董淨瑋:擁抱田野的不確定性,挖出珍麗瑰寶

《人選之人—造浪者》共同編劇簡莉穎:承認無知、問對問題,故事才能長出對的細節

最新文章

Annan Affotey的繪畫風格讓我感到一絲鬆弛,因為他描繪的總是生活中的朋...

藝術收藏家姚謙/人色:人物描繪,反應人們對自我認知的演變

2024/10/17
鵝舖子的翡麗鵝胸,肉質厚實、柔嫩多汁。圖/蔡英地提供

于國華/「靠鵝養大」返鄉創「鵝舖子」:餐桌上的向天歌

2024/10/14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多位世界級名廚參賽引爆話題。圖/Netflix提供

雀雀/「黑白大廚」:動人廚師故事與華麗對決 讓韓食文化推向國際

2024/10/12
法國歷史最悠久的美食品牌Dalloyau破產即將被收購,百年老店如今光環盡褪。圖...

Ying C. 陳穎/法國知名老店為何接連陷入困境?談體驗行銷與創造情感連結的重要

2024/10/10
黛咪摩爾在「懼裂」飾演過氣明星,慘遭羞辱。圖/Catchplay提供

馬欣影評/「懼裂」:當黛咪摩兒掉進了「富江」的增殖世界

2024/10/07
《黑白大廚》由80位具獨特烹飪見解的「黑湯匙」無名廚師對決20位「白湯匙」菁英主...

製作人詹仁雄/韓綜「黑白大廚」拆解:把事情「搞大」,就對了!

2024/10/07
北一女光復樓在校友們及建築師的努力下,整修這座老建築,重現昔日的光榮。圖/李清志...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成熟的社會 才懂得欣賞老房子

2024/10/05
「艾蜜莉在巴黎」第4季。圖/Netflix提供

雀雀/艾蜜莉在巴黎4:在對的時間問世「你的巴黎不是你的巴黎」

2024/10/05
「今夜一起為愛鼓掌」中,陳嘉樺(左)、楊祐寧飾演夫妻檔,網友讚火花十足。圖/壹壹...

雀雀/台劇「今夜一起為愛鼓掌」演技派掌舵 直面觀眾談性談心

2024/09/21
種種因素交錯衝擊,持續多年的餐飲榮景開始趨緩,餐飲「小」時代逐步來到。圖/葉怡蘭...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迎接,餐飲「小」時代

2024/09/16
「度華年」劇照。圖/摘自度華年官方微博

雀雀/大陸古裝偶像劇「度華年」 隱含當代既視感與警世意味

2024/09/14
在麵包業的龐大商機背後,獨立麵包店如何面對超市與超商夾擊?圖/Ying C. 陳...

Ying C. 陳穎/麵包產值巨大、商機無限?淺談獨立麵包店的危機與前景

2024/09/12
「國民老公」許光漢飾演冷血的反派殺手「Mr. Smile」,李光洙演技大變身。圖...

雀雀/戲劇性,是共通的國際語言:許光漢話題韓劇「無路可走:輪盤賭」

2024/09/07
楊旭文(左)、楊志剛主演「唐朝詭事錄」。圖/iQIYI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話題劇《唐朝詭事錄》 打破熱門IP與流量演員迷思

2024/08/31
呷米餐廳的食材,來自友善環境的農業生產者。圖/呷米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友善複利在人間:JIAMI呷米

2024/08/25
許光漢(左二)主演「正港分局」。圖/Netflix提供

正港分局/雀雀劇評:台劇豪華陣容同樂會 木曜4超玩認真演

2024/08/24
台灣咖啡風氣之盛、品味之高、能量之大,由得人從城到郊,走到哪喝到哪。圖╱葉怡蘭提...

飲食作家葉怡蘭/再偏遠也總能尋出一個所在:到處喝咖啡

2024/08/18
李璇(左)、金士傑在「Q18量子預言」劇中有段百歲人瑞愛情。圖/三立提供

雀雀劇評/科技來自人性 台劇「Q18」與觀眾一起歷經人生課題

2024/08/1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