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自由記者廖芸婕的以巴蹲點日記:笑我們如此需要田野

2023-05-20 14:59 廖芸婕

本文選自《500輯》Issue82「做田野的人生學:田野調查,認識世界和自己的方法」

說到田野調查,可能會直覺想到地理學家上山下海的畫面,但田調也可以泛指走出已知、可控狀態,親身挖掘新知的方式。由於田野強調不帶預設框架的開放性,以及親臨現場的身體性,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或挫折),也被當作一種創作方式或生活態度。

在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仍有不少人仰賴做田野的累積,產出觸動人心的作品,並獲得持續下去的養分。此期500輯想談論的,不全然是學術定義的田野,而是希望透過不同領域「做田野」的故事,看見田野如何影響作品與生活,呈現這個讓作品與創作者之所以獨特的隱性過程。

廖芸婕|從跨國報導走向紀實、非虛構創作。獨立作品曾獲新聞獎,並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
廖芸婕|從跨國報導走向紀實、非虛構創作。獨立作品曾獲新聞獎,並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台北國際藝術村、法國國際作家及譯者之家(Maison des Écrivains Étrangers et des Traducteurs)支持。著有《獨行在邊境》。 圖/廖芸婕提供

我想念每一次田野。

田野永遠樂於打亂你的想像、擊破你的定見、推翻你積累數十年的道山學海,在你攜帶厚厚一疊採訪大綱抵達現場時,一記重拳告訴你:「從零開始。」

在我的記憶裡,那曾經是血腥鎮壓的景象、古調悠揚的部落婚禮、偷渡往返的邊境、斷垣殘壁裡萌芽的底層生意、社會裂痕裡的歌舞昇平;在非洲、在中東、在東歐、在臺灣⋯⋯田野是一處地方,也是一項行動。務須親自進入,因為所有人事物自有一套運作邏輯,並不服膺於你以為放諸四海皆準的公式、善惡、黑白。

縱然事先累積數月的資料爬梳、消化與查證,進入田野,真正能做的,只有把腳步放慢,蹲著,蹲著,蹲過每個日日夜夜,有時蹲個幾月幾年,才問出第一句關鍵題。蹲點的時間感如流沙,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誰家後院的路、進了誰的廚房、和誰躺過同一張沙發;直到終於感染了在地的幽默感、熟習該世界的價值觀、共鳴於當地人的喜怒哀樂,卻想起總有一天必須離開。

2017年第一次蹲點巴勒斯坦、以色列,欲紀錄70多年的衝突與非人道政策如何漸成溫水煮青蛙。三個月的點點滴滴,最後彷彿喀擦濃縮在一張有著湛藍色天空的畫面裡,在長達一年多不明所以的抗拒後,終於從底片堆裡被挑出、沖掃、現形。在這張純淨得幾乎不再真實的負片裡,只有美麗而熟悉的橄欖園與小鎮居民,沒有每週末催淚瓦斯瀰漫山坡的刺鼻、沒有子彈與震撼彈的巨響、沒有空中盤旋的無人機、沒有農莊裡驚嚇逃竄的小動物、沒有因閃躲軍人掃射而晃動的線條,更沒有血流如注的民眾,以及被步槍攔截、畏於前進的救護車。

純淨得幾乎不再真實的負片。 圖/廖芸婕提供
純淨得幾乎不再真實的負片。 圖/廖芸婕提供

在前一張照片的靜謐背後,巴勒斯坦那不勒斯附近這片山坡,每到週末總瀰漫白色催淚彈煙...
在前一張照片的靜謐背後,巴勒斯坦那不勒斯附近這片山坡,每到週末總瀰漫白色催淚彈煙;以色列軍人朝抗議民眾發射催淚瓦斯彈、震撼彈、橡膠子彈、點22子彈等。 圖/廖芸婕提供

在以巴衝突的邊界,記者、行動者、研究者⋯⋯等等一起蹲踞現場的人們。
 圖/廖芸...
在以巴衝突的邊界,記者、行動者、研究者⋯⋯等等一起蹲踞現場的人們。 圖/廖芸婕提供

照片裡,沒有我依循過往報導習慣、迫不及待交代的脈絡,沒有我日夜筆記的細節,沒有數十個家庭、民間組織、政府官員等受訪對象的意見紛沓與喧嘩,卻平靜得像是一處甜美夢境中的遙遠異鄉。究竟何為真實?我難以向讀者敘說的是煉獄,還是煉獄裡各種作樂的形式?其實每次衝突悲劇、喪禮、入獄事件後,總有極甜的午茶、洗淨的身軀、歡快的聚會。日子依舊得過,甚至要更用力、彷彿沒有明天地過。人們叮嚀我留下美好、別紀錄苦痛。

直到我也學著一起歡快地、不計代價地過。那些愉快、和藹、自由的面孔,卻在朝夕相處地親近後,如同我過往每次田野裡的人們,在某個願意傾吐的時刻突然潰堤、痛訴人生。

後來的我有些害怕這些時刻,懷疑自己的田野像是狩獵,一次次的交心就為了等待某些真相終將到來、將其公諸於世,卻並不真的給予。誠然,任何實質的給予也可能逾越倫理,田野工作者常為此辯論不已。於是我也目睹了田野者的田野,有些人的關愛是殖民式的,有些游刃有餘地進進出出且虛索無度,有些則反覆在罪惡感中互舔傷口,有些則將自己訓練為一架戰鬥機或人肉發稿機,無情無痛嘛,人人自持一把尺。

而我,則漸漸明白了文字、以及熱愛了十多年的報導工事,所能夠呈現的田野面貌的極限。那張照片,映射著田野內外的兩個我,提醒自己曾有過對絕對真相的執迷;也提醒在見證故事的誕生與消逝前,如何留意田野的綿密、脈絡化的極限,明白它的存在與自己原先熟知的世界必須同時存在,也才能不因轉身而愧疚,有足夠力量與不同世界的人們交換步伐、交換夢想。

我回憶起曾經一同追尋田野的人們,掙扎於客觀真實、個人理解的真實、轉譯後的真實、再現的真實之間,聲嘶力竭。我渴望有天我們破涕為笑,笑我們如此需要田野,以直球對決自己的知識極限、情感極限,以挑戰自己無可救藥的、對已知真相的不滿足,讓時間給予見證,繼續蹲下去。

和以色列音樂工作者們到約旦谷地野餐,拜訪巴勒斯坦農民,保護其免受屯墾區居民騷擾。...
和以色列音樂工作者們到約旦谷地野餐,拜訪巴勒斯坦農民,保護其免受屯墾區居民騷擾。 圖/廖芸婕提供

參加一場在巴勒斯坦「拉馬拉」的慶生晚宴。
 圖/廖芸婕提供
參加一場在巴勒斯坦「拉馬拉」的慶生晚宴。 圖/廖芸婕提供

和巴勒斯坦人參加位於那不勒斯的「國殤日(Nakba)」遊行。
 圖/廖芸婕提供
和巴勒斯坦人參加位於那不勒斯的「國殤日(Nakba)」遊行。 圖/廖芸婕提供

和東耶路撒冷大學生一起上課。 圖/廖芸婕提供
和東耶路撒冷大學生一起上課。 圖/廖芸婕提供

參加一場位於巴勒斯坦「傑寧」的婚禮,女孩們在新娘家屋頂抽水煙,聊未來的夢想。 圖...
參加一場位於巴勒斯坦「傑寧」的婚禮,女孩們在新娘家屋頂抽水煙,聊未來的夢想。 圖/廖芸婕提供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地味手帖》主編董淨瑋:擁抱田野的不確定性,挖出珍麗瑰寶

《人選之人—造浪者》共同編劇簡莉穎:承認無知、問對問題,故事才能長出對的細節

最新文章

由侍酒師精心選配的一套多杯、甚至每道菜配一杯的wine pairing佐搭酒單,...

飲食作家葉怡蘭/紛呈多端,餐酒佐搭新風向

2024/04/20
林子閎(左)、郭書瑤合作「完全省錢戀愛手冊」。圖/TVBS提供

雀雀劇評/「戀愛手冊」、「富貴發」台式人情味輸出 喜劇演出人間煙火氣

2024/04/20
吳慷仁在「但願人長久」演出暴躁、不負責任的老父親。圖/甲上提供

但願人長久/塗翔文影評:關於離散的電影,含蓄深情一如散文般的影像韻味

2024/04/15
傅孟柏在「商魂」中飾演林燈。圖/欣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商魂」/雀雀劇評:千萬俱樂部級台劇 描繪大時代庶民處境

2024/04/13
日本藝術家舟越桂的雕塑作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詩的雕塑:日本藝術家 舟越桂

2024/04/08
基隆塔上的橋樑成為眺望基隆港的最佳瞭望台。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基隆一日雙塔 古典與前衛的強烈對比

2024/04/06
金秀賢在「淚之女王」中入贅到豪門。圖/Netflix提供

淚之女王/雀雀劇評:整合劇本、演員、影視工業 韓劇不斷精進愛情童話配方

2024/04/06
《邪惡根本不存在》劇照。圖片提供/東昊

《邪惡根本不存在》濱口竜介的鏡頭下,誰在觀看、誰的凝視?

2024/04/02
音樂會電影「坂本龍一:OPUS」,以風格化的黑白影像呈現。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坂本龍一:OPUS/馬欣影評:在低谷中仍歌詠生命的感人絕唱

2024/04/01
郭書瑤(左起)、孫可芳、鍾瑶演出「何百芮的地獄毒白」。圖/HBO GO提供

何百芮的地獄毒白/雀雀劇評:另闢蹊徑沈浸式演出 台式喜劇節奏詮釋網紅人生

2024/03/30
若有一天Facebook或Instagram被禁,你的品牌與社群經營策略為何?圖...

Ying C. 陳穎/你的主力社群平台在哪?從TikTok禁令反思媒體平台經營策略

2024/03/28
「logy」侍酒師盧楷文(右)拿下「亞洲最佳侍酒師獎」榮耀。圖/陳慶華提供  ※...

陳慶華/2024亞洲50最佳餐廳揭曉 台北logy成最大贏家

2024/03/27
林宥嘉新專輯「王」。圖/華研國際提供

左光平樂評/《王Love, Lord》:林宥嘉以愛為「王」的自我實踐

2024/03/25
王意馨用色鉛筆描繪特色食物,填滿整個台灣。圖/王意馨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小吃的色彩:王意馨《巷仔口的美食家》

2024/03/23
「低谷醫生」劇照。圖/Netflix提供

低谷醫生/雀雀劇評:韓劇探討治癒自身課題 互相接住、打磨出承受悲傷與不幸的力量

2024/03/23
懂吃懂愛懂烹內臟,是一國一地飲食文化足夠精深博大的表現。圖/葉怡蘭提供

飲食作家葉怡蘭/台南小吃-內臟控天堂

2024/03/19
丁噹穿著豔紅特殊造型設計服拍攝新作「日與夜,跟自己說晚安」封面。圖/相信音樂提供

袁永興樂評/丁噹:「日與夜,跟自己說晚安」

2024/03/18
蔡昌憲(左起)、張耀仁、黃迪揚在「鹽水大飯店」中是三兄弟,戲外則都是奶爸。圖/公...

鹽水大飯店/雀雀劇評:刻畫台灣人樸實眾生相 震盪出強大戲劇後座力

2024/03/1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