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燒冷冰外的期待 非常「潮」的啡藏潮
屏東潮州令人驚豔,地方不大、精彩小吃不少;圓環旁兩家燒冷冰最有名,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潮州代名詞。而我,嚮往作家龍應台「大武山下」的小說故事場景,兩年頻繁往來潮州之際,除了燒冷冰不會錯過,另一間總令我滿心期待的店家,是圓環幾步之外的「啡藏潮」。

「你來了!等下有新東西請你嘗!」走進店裡,如果老闆林彥村剛好在,一定送來這句問候語。我很樂意點杯咖啡,等待彥村有空坐下聊天,討論他的咖啡豆新配方,或特調新口味。
啡藏潮座位很少,十多人就能塞滿。創業在疫情嚴峻的二○二○年末,主打外帶咖啡的空間配置,顧及當地消費習慣,也默默鎖住那段掛著口罩、不能群聚的歲月記憶。三年多來,彥村認識許多來自外地的熟面孔,客人回流令他很欣慰。
彥村以前學美術和設計,店裡的牆上、或產品包裝,都看到他作品。有段時間在學校兼課教設計,雖然是自己的愛好,他卻覺得生活很空洞,守在小鎮、不知未來在哪裡?直到有了孩子、決心創業開咖啡店,才找到人生的動力。
彥村就讀大學期間,為了熬夜趕作業,咖啡成為必需品。案頭一套虹吸咖啡壺,四處挑選來的咖啡豆,陪伴他度過許多孤燈下的創作時光。開業之後,創作素材轉移到了咖啡口味,他潛心研究、拜訪名店,品嘗各種風味,尋找自我突破的方法。他也熱衷研究烘豆,店裡手沖咖啡的豆子,都是他親手用陶鍋烘炒。
「我希望這家店能和地方共好!」彥村說,外地人多半吃完燒冷冰就離開;如果多幾家有趣小店,有機會讓遊客慢下腳步、認識潮州。他在店裡代售地方產業夥伴的產品,也結合地方風物創造特調咖啡,例如「紅豆生南國拿鐵」加入屏東萬丹紅豆;「白芝麻花生拿鐵」用了金弘麻油花生行的花生和芝麻醬;「椰冬拿鐵」以椰奶搭配潮州老店永昌冬瓜茶。
啡藏潮的人氣商品「花潮西西里」,咖啡加入本地檸檬,再用苗栗南庄桂花釀調入甜味,飲用時還可以摻入原住民的發酵小米酒。豐富的味覺層次,令許多遊客一試成主顧,返家後繼續宅配購買。
如同繪畫需要調色,彥村喜歡調合多種咖啡豆,組合自己滿意的口感和香氣。啡藏潮上市的特調七號、九號兩款咖啡豆,分別帶著清淡的蜜桃、或亮甜的荔枝果香;彥村別出心裁將咖啡粉盛裝在聞香瓶中,讓顧客先按押氣囊噴聞香氣,再選擇要喝哪一款。
初識「啡藏潮」,店名三個字看似沒邏輯,始終記不住;後來熟了,才了解其中用心。「藏匿在潮州的好咖啡」,這是彥村的自我期許,以及對家鄉潮州的一往情深。
最新文章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