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燒冷冰外的期待 非常「潮」的啡藏潮

2024/02/26 于國華

屏東潮州令人驚豔,地方不大、精彩小吃不少;圓環旁兩家燒冷冰最有名,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潮州代名詞。而我,嚮往作家龍應台「大武山下」的小說故事場景,兩年頻繁往來潮州之際,除了燒冷冰不會錯過,另一間總令我滿心期待的店家,是圓環幾步之外的「啡藏潮」。

啡藏潮位在潮州圓環附近,小店面卻有好咖啡。圖/于國華提供
啡藏潮位在潮州圓環附近,小店面卻有好咖啡。圖/于國華提供

「你來了!等下有新東西請你嘗!」走進店裡,如果老闆林彥村剛好在,一定送來這句問候語。我很樂意點杯咖啡,等待彥村有空坐下聊天,討論他的咖啡豆新配方,或特調新口味。

啡藏潮座位很少,十多人就能塞滿。創業在疫情嚴峻的二○二○年末,主打外帶咖啡的空間配置,顧及當地消費習慣,也默默鎖住那段掛著口罩、不能群聚的歲月記憶。三年多來,彥村認識許多來自外地的熟面孔,客人回流令他很欣慰。

彥村以前學美術和設計,店裡的牆上、或產品包裝,都看到他作品。有段時間在學校兼課教設計,雖然是自己的愛好,他卻覺得生活很空洞,守在小鎮、不知未來在哪裡?直到有了孩子、決心創業開咖啡店,才找到人生的動力。

彥村就讀大學期間,為了熬夜趕作業,咖啡成為必需品。案頭一套虹吸咖啡壺,四處挑選來的咖啡豆,陪伴他度過許多孤燈下的創作時光。開業之後,創作素材轉移到了咖啡口味,他潛心研究、拜訪名店,品嘗各種風味,尋找自我突破的方法。他也熱衷研究烘豆,店裡手沖咖啡的豆子,都是他親手用陶鍋烘炒。

「我希望這家店能和地方共好!」彥村說,外地人多半吃完燒冷冰就離開;如果多幾家有趣小店,有機會讓遊客慢下腳步、認識潮州。他在店裡代售地方產業夥伴的產品,也結合地方風物創造特調咖啡,例如「紅豆生南國拿鐵」加入屏東萬丹紅豆;「白芝麻花生拿鐵」用了金弘麻油花生行的花生和芝麻醬;「椰冬拿鐵」以椰奶搭配潮州老店永昌冬瓜茶。

啡藏潮的人氣商品「花潮西西里」,咖啡加入本地檸檬,再用苗栗南庄桂花釀調入甜味,飲用時還可以摻入原住民的發酵小米酒。豐富的味覺層次,令許多遊客一試成主顧,返家後繼續宅配購買。

如同繪畫需要調色,彥村喜歡調合多種咖啡豆,組合自己滿意的口感和香氣。啡藏潮上市的特調七號、九號兩款咖啡豆,分別帶著清淡的蜜桃、或亮甜的荔枝果香;彥村別出心裁將咖啡粉盛裝在聞香瓶中,讓顧客先按押氣囊噴聞香氣,再選擇要喝哪一款。

初識「啡藏潮」,店名三個字看似沒邏輯,始終記不住;後來熟了,才了解其中用心。「藏匿在潮州的好咖啡」,這是彥村的自我期許,以及對家鄉潮州的一往情深。

于國華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2020/07/06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2020/04/28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2020/11/03

最新文章

大班樓主理人葉一南(左)與已故作家、美食評論家蔡瀾先生(右)交情甚篤。圖/葉一南...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陳逸飛先生的作品「水鄉」。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劇照。圖/CATCHPLAY+ 提供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排隊問題是參觀世博會的一大試煉。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真人版「馴龍高手」劇照。圖/UIP提供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無赦之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你會在避難包中放入自己喜歡的零食點心嗎?又是哪些呢?圖/Ying C. 陳穎提供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鄭宜農。圖/邊走邊聽有限公司提供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莫子儀醉戲演得太逼真。圖/逆光電影提供   ※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

雀雀/台劇《喝酒吧!笨蛋》:故事和特調、調劑生命的滋味

2025/06/0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