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燒冷冰外的期待 非常「潮」的啡藏潮

2024/02/26 于國華

屏東潮州令人驚豔,地方不大、精彩小吃不少;圓環旁兩家燒冷冰最有名,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潮州代名詞。而我,嚮往作家龍應台「大武山下」的小說故事場景,兩年頻繁往來潮州之際,除了燒冷冰不會錯過,另一間總令我滿心期待的店家,是圓環幾步之外的「啡藏潮」。

啡藏潮位在潮州圓環附近,小店面卻有好咖啡。圖/于國華提供
啡藏潮位在潮州圓環附近,小店面卻有好咖啡。圖/于國華提供

「你來了!等下有新東西請你嘗!」走進店裡,如果老闆林彥村剛好在,一定送來這句問候語。我很樂意點杯咖啡,等待彥村有空坐下聊天,討論他的咖啡豆新配方,或特調新口味。

啡藏潮座位很少,十多人就能塞滿。創業在疫情嚴峻的二○二○年末,主打外帶咖啡的空間配置,顧及當地消費習慣,也默默鎖住那段掛著口罩、不能群聚的歲月記憶。三年多來,彥村認識許多來自外地的熟面孔,客人回流令他很欣慰。

彥村以前學美術和設計,店裡的牆上、或產品包裝,都看到他作品。有段時間在學校兼課教設計,雖然是自己的愛好,他卻覺得生活很空洞,守在小鎮、不知未來在哪裡?直到有了孩子、決心創業開咖啡店,才找到人生的動力。

彥村就讀大學期間,為了熬夜趕作業,咖啡成為必需品。案頭一套虹吸咖啡壺,四處挑選來的咖啡豆,陪伴他度過許多孤燈下的創作時光。開業之後,創作素材轉移到了咖啡口味,他潛心研究、拜訪名店,品嘗各種風味,尋找自我突破的方法。他也熱衷研究烘豆,店裡手沖咖啡的豆子,都是他親手用陶鍋烘炒。

「我希望這家店能和地方共好!」彥村說,外地人多半吃完燒冷冰就離開;如果多幾家有趣小店,有機會讓遊客慢下腳步、認識潮州。他在店裡代售地方產業夥伴的產品,也結合地方風物創造特調咖啡,例如「紅豆生南國拿鐵」加入屏東萬丹紅豆;「白芝麻花生拿鐵」用了金弘麻油花生行的花生和芝麻醬;「椰冬拿鐵」以椰奶搭配潮州老店永昌冬瓜茶。

啡藏潮的人氣商品「花潮西西里」,咖啡加入本地檸檬,再用苗栗南庄桂花釀調入甜味,飲用時還可以摻入原住民的發酵小米酒。豐富的味覺層次,令許多遊客一試成主顧,返家後繼續宅配購買。

如同繪畫需要調色,彥村喜歡調合多種咖啡豆,組合自己滿意的口感和香氣。啡藏潮上市的特調七號、九號兩款咖啡豆,分別帶著清淡的蜜桃、或亮甜的荔枝果香;彥村別出心裁將咖啡粉盛裝在聞香瓶中,讓顧客先按押氣囊噴聞香氣,再選擇要喝哪一款。

初識「啡藏潮」,店名三個字看似沒邏輯,始終記不住;後來熟了,才了解其中用心。「藏匿在潮州的好咖啡」,這是彥村的自我期許,以及對家鄉潮州的一往情深。

于國華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2020/07/06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2020/04/28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2020/11/03

最新文章

位於大阪中之島美術館,藝術家矢延憲司作品「Giant Torayan」。圖╱李清...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藝術家矢延憲司的作品軸線

2025/09/15
「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平衡敘事 其實是藏得深的高明性平鋪陳

2025/09/13
同樣是「純植物」,消費者對主餐與甜點的要求和期待截然不同。圖/Ying C. 陳...

Ying C. 陳穎/從理念到餐桌:當代名廚的「純植物」挑戰

2025/09/10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在台上映掀起票房熱潮。圖/木棉花提...

馬欣/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善惡的複雜矛盾深刻呈現

2025/09/08
天心(前排右三起)、馬志翔主演的「我們六個」,改編自社會真實案件。圖/大愛電視提...

雀雀/我們六個:真實社會事件影視呈現 觸動觀眾反思

2025/08/30
觀賞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的作品所引發的流連不忍離去之感,是一種只有藝術才能帶來的...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合時宜的迷戀

2025/08/28
周也主演《錦月如歌》。圖/擷自微博/錦月如歌官方微博

雀雀/《書卷一夢》、《錦月如歌》逆天改命戲中戲 打中觀眾的心

2025/08/23
丹麥哥本哈根的Kastrup Sea Bath,因外觀呈現蜿蜒環狀而被暱稱為「T...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北歐人與自然相處的哲學

2025/08/19
李一桐(左)與劉宇寧主演「書卷一夢」。圖/愛奇藝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