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樓」創辦人柯伯麟:尋找更好的方式活著
由三個年輕人一起創立的新型態租屋-玖樓-也可說是目前台北時髦的租屋選擇。其中一位創辦人柯伯麟(柯柯)坦言,這個構想最初是想解決自己的問題。活在2020年的當下,人們的生活模式、生活風格,可能跟三、四十年前父母輩的模式完全不一樣。「或許我們的工作變動快速、過著『斜槓』人生、必須習得更多技能,來應付世界上越來越複雜的問題。」
到玖樓訪問柯柯的氣氛很愉悅,從他與Jerry(王維綱)坦率的回答中,又會訝異於他們對創業的行動力與膽識。關於他們經營的玖樓,有不少網路傳言:「想申請入住需要經過面試,必須有閃亮的資歷、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才能入住!」柯柯急忙澄清,並不是篩選室友,而是希望入住者更多元,讓各種不同背景的人住在一起。「我們特別保留一部分入住名額給自由工作者,因為他們待在家的時間最長,在家就是他們工作、生活、社交的場域,他們是讓我們知道公寓狀態的『強連結』。」
公寓之中,無論是失戀、失意、失業⋯⋯玖樓的工作人員會一起運用社群內部的資源協助。玖樓推廣的共居概念即分享,期待室友願意分享自己的時間,而不是一回家就躲進房間裡。另外在生活之中,也要能尊重他人並對自己負責。
畢竟玖樓不是隔間套房,要與人共用的設施很多,室友之間的關係緊密,但也不是要大家演出像《六人行》或《雙層公寓》那樣高潮迭起的人生影集,只是要謹守共享生活的價值觀,希望讓室友們回到家都能過得不黯淡、不孤單。這一次,由柯柯跟大家分享他從25歲以來的歷程。
500:請描述一下25歲的你是什麼樣的人?
柯伯麟(以下簡稱柯):我是政治系畢業,也研究做數據分析。25歲的時候,本來在準備2016年的選舉助選,但後來走上創業之路,因為想給自己更大的挑戰。一邊做選舉這種很刺激的事,一邊做玖樓,那是自己更喜歡的事,跟人互動了一陣子,感覺可以一直做下去,徬徨與無助漸漸穩定下來。25歲的生活比較多變動,在別人眼裡看起來似乎很有勇氣,但我當時只是想自由嘗試不同的事情,試試自己的天花板在哪裡。
500:創業路上是否有碰到挫折,通常會怎麼應對?
柯:其實一開始也沒想到要開公司,所以有一些阻力,繳了很多學費也吃了很多虧,但還沒30歲就覺得「虧就虧吧,再改進就好。」沒有覺得怎麼做一定不行,反而發現亂弄搞不好會弄出一個可以work的東西。
創業會遇到挫折,還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使跟工作夥伴認識那麼久,也可能會有意見不一的時候,花很多時間在溝通、生彼此的氣、想更好的方案⋯⋯
但真的想破頭也想不出來時,我會去找一些療癒的食物,例如特別去哪裡吃一碗拉麵,吃完回家後就開心了,什麼不愉快都可以忘記,回家睡一場覺,隔天又是新的一天。
500:請談談你對現代人「斜槓」的看法
柯:到底人們是為了錢而過斜槓人生,或是為喜歡的事而兼作多樣工作,這兩者的出發點不一樣。我發現很多人跟我和Jerry一樣,當初在學校唸的,和後來從事的職業大相逕庭。
我們並非學了一個專業,就只用這個專業去解決所有的問題,出社會要一一補足很多不同領域的東西。面對一個綜合性的問題,也必須有一群綜合能力的人來解決,大家各自就自己擅長的領域,共同解決當下發生的某個難題。
解決各式難題,其實也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在我們這個世代是難能可貴的。不像我們父母一輩,一份工作可能一做就是幾十年,現在的我們有更多選擇。
500:請談談自己創業想達成的目的
我們想告訴大家「住宅」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你沒有非買房子不可的必要,你可以運用手邊的財富投資自己,去看看外面的風貌,讓自己的生活更自由。
500:如果能和25歲的自己說話,想跟他說些什麼?
柯:多賺一點錢,才有足夠的資本使用。創業確實走過不少冤枉路,但我覺得那也是大家必經的路程。我們之前因經驗不足,把做境外與境內公司的路都經歷了一遍(房地產是在地性強的產業,因此最後仍用境內公司之架構),走兩趟表示花了雙倍的時間、精力與金錢,如果回到20幾歲,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就不用繞遠路。
500:目前對於工作與創業有什麼感想
柯:我月前才幫室友接風,他過去在英國唸策展,回台灣想找一些案子做。我覺得玖樓就像一個Hub(集線器)或舞台,很多自由工作者可以互相討論,在台北有哪些好吃好玩的,甚至進一步合作,看有哪些案子可以一起去接。
我們這個空間(萬華玖樓)提供餐飲服務,是由其中一個做私廚的室友設計;酒單則是由一個兩年前的台灣調酒冠軍負責。玖樓不單只是租屋,然而,其他服務並不是全由工作人員提供,因為它應該是有機的,我們的任務是把這些推到舞台上,分享給其他室友。
500:除了工作之外,有沒有投注時間在其他事物上?
柯:我喜歡搭飛機(笑),因為坐飛機是一個真空的狀態,可以很專注的想事情、休息⋯⋯因此我研究很多累積里程的方法。研究如何用最少的費用,創造最豐富的旅程。
我的名言是:「飛行是一種休息。」一天可以搭四、五趟,有點像遊戲化這件事,好像我搭到幾趟,就可以進階到某個等級,例如可以升級商務艙、飛得更遠,如同電玩一樣。人生在空中的旅途也相當迷人。
小檔案
9FLOOR 玖樓共同生活空間(co-living space)透過租賃及社群服務,所回應的是傳統房地產的買賣邏輯,與高度都市化所帶來的人際疏離。透過重構居住空間,將私人空間減少、增加公共空間,並透過會員制的社群經營,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勝於空間硬體。
最新文章
選定志向 果斷投入 持修對音樂的熱情與理性
2022/05/18阿爆 Aljenljeng:專注當下,在有呼吸的時候積極地隨波逐流
2022/05/17【質青創業】沿岸製作創意總監陳彥安:從旅歐到回台,不論此岸或彼岸,都是遊牧藝術家的生活
2022/03/31藝術家周世雄:放下干預 時間自然會為你解決問題
2022/03/17【質青創業】從一間咖啡店夢想擴大成信義區百貨獨特的存在,BELLAVITA總經理梁佳敏:帶著家人的愛經營下去
2022/03/14【質青創業】勇敢重來只為了「做自己」,「貓下去」主理人陳陸寬:憤怒與焦慮是實踐的動力
2022/03/07心有餘裕 就能探索「生活的甜蜜」 藝術家簡翊洪:失去方向時,耍廢一下也很好
2022/01/24創作歌手YELLOW黃宣:對靈感保持直覺性的信仰,但不要過度依賴靈感
2022/01/21Selina任家萱:真正的禮物與自信,不一定要被打分數才能擁有
2021/12/28檢視內心的坑洞,要活出燦爛的艾怡良
2021/12/17遇見甜點一切歸零開始,旅法作家陳穎Ying C.:要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難的能力,跨越過才能避免傷心的回憶
2021/11/09插畫家詹筱帆:創作欲是兩面刃,逼著自己往前進,既痛苦又快樂著
2021/10/28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創辦者林智偉:太多人想要複製別人的成功,但「誠實的面對自己」更重要
2021/10/25謝盈萱:要不勇敢,等四十歲以後再說吧!若你還年輕,現在請勇敢
2021/10/22動態自造實驗室創辦人李柏廷:真正有價值的,不在於機器,而在於想法的流動
2021/10/15「鞍馬王子」李智凱:遇到瓶頸沒關係,你還有瓶身跟瓶蓋
2021/10/08王策:世界本就不完美 也沒必要追求完美
2021/10/07藝術家李漢強: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作品裡呼吸一點新鮮空氣
2021/09/1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