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策展人梁浩軒:把會的事情做到專精,它也可能變成一種職業

2020-06-17 11:50 胡士恩

2012年創立「INCEPTION啟藝」,梁浩軒的創業之路走得踏實,沒有魔法變身...
2012年創立「INCEPTION啟藝」,梁浩軒的創業之路走得踏實,沒有魔法變身,一切更像水到渠成。 圖/吳致碩攝影

梁浩軒的策展之路,曾被媒體形容為「26k小公關變身策展人」,但其實一路以來,他的創業之路走得踏實,沒有魔法變身,一切更像水到渠成。他從音響公司搬器材做起,後來經過公關公司和展覽單位的磨練,摸透舉辦展覽活動的所有環節,2012年他創立「INCEPTION啟藝」,以電影《全面啟動》的英文片名「INCPETION」命名,梁浩軒把策展看作是創造夢境,策展人就是造夢者。

他的第一檔自製展與樂評人馬世芳、五月天瑪莎,以及設計師聶永真、方序中等人合作,推出「The Beatles, Tomorrow 披頭四展」,大獲各界好評。而後他陸續與設計、運動、博物館、音樂等產業跨界合作,藉由策展創造不同內容被觀看和理解的可能。《500輯》邀請到這位造夢專家,分享屬於他的質青時代

500輯:請描述一下25歲的你是什麼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梁浩軒(以下簡稱梁):我25歲時世界發生很多大事,記憶猶新的是2008年金融風暴,當時我在公關公司上班,第一次感覺到公司好像快倒了,本來應該要辦很多尾牙、記者會、開幕活動,但那年所有業務量瞬間減少,我手上唯一的客戶剩下台積電的尾牙。同期間,蘋果的iPhone也在那陣子誕生,人生第一次從類比走到數位行動時代,感覺周遭所有事情都在改變,25歲好像有很多機會,但也很未知。

當時我很享受公關公司這份工作,我喜歡當「工作人員」在幕後服務,跟著團隊為了讓一件事情發生而努力,其實現在做策展也是同樣的事。公關公司的文化就是一直加班,花很多時間想創意、提案,我租房子住在一個沒有窗戶的小房間,那幾年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

梁浩軒喜歡當「工作人員」在幕後服務,跟著團隊為了讓一件事情發生而努力。 圖/IN...
梁浩軒喜歡當「工作人員」在幕後服務,跟著團隊為了讓一件事情發生而努力。 圖/INCEPTION 啟藝提供

500輯:你想對那個時候的自己說什麼?

梁:「不必變得強大,但要感受到強大。」這是我從電影《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裡的台詞學到的,男主角的年紀也差不多25歲,大學剛畢業,正在找人生未來的方向,電影談了很多年輕人面對未來世界的探索和徬徨,這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500輯:身在這個時代,你覺得究竟要為什麼而努力?

梁:這陣子有些感觸,不管是疫情前認識的名人離開,或是面對疫情發生,以前都會說“Now is future”現在就是未來,大家對未來充滿期待,但現在我會把這句話改成“Now is better.”享受當下最美好的時刻,展現最好的自己,把這個moment做好,其實就夠了。

500輯:那時候啟蒙你的人事物為何?

梁:賈伯斯對我影響很大,當年iPhone問世,你一定會認識這個人還有他的座右銘“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那讓我在20幾歲的時候,知道要保持渴望去面對事物,遇到自己不那麼擅長、或較沒興趣的題材,才會去挑戰、解決它。

當時還有王建民的19勝,很多事情打開我的眼界,不只是網路上的距離、連空間上的距離也縮短了,那一年台灣高鐵剛開通,我在公關公司辦活動,把客戶從台北接到台中、再到高雄。因為科技進步,有很多新的東西發生,我們就在那個時代下做事情。

「#DINOLAB恐龍實驗室 - 復活任務」以全新原創故事與情境設定,打造前所未...
「#DINOLAB恐龍實驗室 - 復活任務」以全新原創故事與情境設定,打造前所未有的互動恐龍展。 圖/INCEPTION 啟藝提供

500輯:25歲的你如何看待挫折和失敗?

梁:我們常去提案比稿,就算沒拿到案子,我也不會覺得自己失敗。反而會去想為什麼提不到、為什麼別人拿得到,去反省是否創意不足,或是準備得不夠好。很可能當時的我、20幾歲的人,總覺得沒有資格談失敗,畢竟人生的路還很長。如果把自己看得很偉大,失敗就變得很龐大;把自己想得渺小一點,失敗就顯得微不足道。

20多歲的復癒能力很好,以腳受傷為例子,經過時間修復之後,你會覺得自己「好起來了」,但40歲的人遇到同樣情況,很可能會一直認為「我腳受傷了」,那是不同的修復能力,包含生理和心理,心理也非常重要。

500輯:在那個時期,有沒有一句類似座右銘的話?

梁:就是賈伯斯的那句話,我把它當成座右銘,讓自己保持飢渴狀態。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會問自己,我對手上的事情是否還保持著渴望,當你夠渴望,就算半夜都會爬起來把想到的創意或文案寫下來。如果單純講熱情,熱情跟能量一樣,它會消失,唯有渴望會不斷激起你的慾望。

「中華職棒三十週年特展|無人出局」,採集中華職棒的相關文物,記錄職棒元年到29年...
「中華職棒三十週年特展|無人出局」,採集中華職棒的相關文物,記錄職棒元年到29年不曾間斷的精彩時刻。 圖/INCEPTION 啟藝提供

500輯:確定自己要成為策展人的契機是什麼?

梁:年輕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未來有個行業叫「策展」,有個例子很有趣,如果10年前有人喜歡一直在鏡頭前講話,大家會建議他當主播,但是現在大家會叫他去當youtuber。時代在轉變,新型態的職業很可能突然冒出來,所以我會說,不要去想你未來要做什麼,先去想「你會什麼」,只要把會的事情做到專精,它也可能變成一種職業、變成需求,你就會得到肯定。

做策展之前,我待過燈光音響公司,幫人家搬器材,覺得自己可以想一些idea,就進了公關公司想企劃,後來我去聯合報展覽單位工作,看別人怎麼經營一間公司,後來台灣出現策展產業,剛好可以收納我會的所有東西,我就進入這一行。回頭看,其實像是堆疊而來,加總我會的所有能力,濃縮在策展裡面。

500輯:實踐理想的過程有付出什麼代價嗎?

梁:美國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曾經講過:「獲得智慧的唯一方法,就是用青春去買」。我付出的代價就是時間,唯有花時間去鑽研,才有辦法得到想要的東西。過程當然會有所犧牲,比如犧牲與家人朋友相聚,但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情,而且要做得長久,就是得花時間,上帝是公平的。

「FUTURE:FUTURE|Panasonic創業100週年紀念展」,透過展覽...
「FUTURE:FUTURE|Panasonic創業100週年紀念展」,透過展覽把視野放遠到未來的100年,帶給觀者更多想像。 圖/INCEPTION 啟藝提供

500輯:會給正在努力實踐自我的青年什麼建議?

梁:年輕人的自由是與生俱來,可是與其用力證明自己擁有自由,或許更應該在自由的條件下,證明自己的價值和主張,不要淪為抱怨或論述,行動和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專業非常重要,要讓專業成為一種文化和態度。我相信一定有某些核心價值可以貫穿不同世代,「專業」就是,從上一代、我們、到下一世代,專業的重要性不會改變。

最後,要找到真正的興趣。很多人把消磨時間當成興趣,看電影、逛網拍、上網,但這些是興趣嗎?興趣源自喜歡一件事情,因而花時間去研究、去了解,不要把打發時間和興趣混為一談。保持好奇心,去認識感興趣的事物,你才會有想法。

梁浩軒認為,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和主張,才是最重要的。 圖/吳致碩攝影
梁浩軒認為,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和主張,才是最重要的。 圖/吳致碩攝影

梁浩軒 小檔案

策展人,INCEPTION 啟藝執行長暨創辦人,專注設計、藝術、數位媒體等策展作品,擁有創造原創 IP的策展能力。作品有「玩具解剖展JASON FREENY ASIA」、「The Beatles, Tomorrow 披頭四展」、「單位展」、「#DINOLAB恐龍實驗室」、「中華職棒30週年特展—無人出局」、「哆啦A夢誕生前100年特展」等。

最新文章

林幼航性格開朗樂天,但面對工作卻又相當務實穩健。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

【質青創業】不只是喝酒 「米凱樂」共同創辦人林幼航:精釀啤酒教會我們生活

2023/05/26

祥雲龍吟後再出發 稗田良平要做出寫上自己名字的料理

2023/05/08
路由藝術創辦人洪緹婕。記者李政龍/攝影

【質青創業】創業沒在怕 只為人生開心 首位在台北、紐約兩地開畫廊的台灣女孩洪緹婕

2023/04/27
Nick有世界頂尖調酒大賽台灣區冠軍頭銜。記者王聰賢/攝影  ※ 提醒您:禁止酒...

【質青創業】調酒冠軍的Bar Mood Taipei Nick Wu不只站在吧台後

2023/04/26
黃婷寫過200多首華語歌曲,丁噹的「猜不透」便是出自她手。記者王聰賢/攝影

「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作詞人黃婷專訪:一切都是從追星開始

2023/04/15
潘貝寧2006年以永續理想出發,創立服裝品牌「DEPLOY」。攝影/吳致碩

永續的先行者 「DEPLOY」創辦人潘貝寧 為時尚產業掀起革命

2023/03/23
鴉先知(右)和粘為東期望能透過桌遊,讓更多人感受動腦樂趣,也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

好玩就是一切 鴉先知 粘為東 打造桌遊樂園 重燃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2023/01/31
睽違多年推出首張專輯《明室Silver Lining》,洪佩瑜整合過去幾年身心內...

歌手洪佩瑜:表演的瞬間,身體很誠實

2022/12/12
敏迪在2021年全職投入自媒體,那年他經歷了頻道的低潮與高峰到來震撼。圖/吳致碩...

「敏迪選讀」敏迪:最低谷時迎來高峰,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下篇)

2022/11/08
「敏迪選讀」平台創辦者敏迪。圖/吳致碩攝影

「敏迪選讀」敏迪:「害怕被丟掉」的不安全感,從小到大我是一個很需要掌聲的人(上篇)

2022/11/07
Willson在2016年創辦了Double V,展開義式冰淇淋的創業旅程。圖/...

【質青創業】Double V主廚暨創辦人Willson從理工男的甜蜜轉身:你所經歷的都不會白費

2022/11/02
設計師Peter Wu覺得「當衣服上放著自己的名字,這就是我生出來的小孩,當別人...

【質青創業】設計師Peter Wu堅持低調風格: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或不感興趣,就要學會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

2022/11/01
出身江蘇的鄭興,畢業後來台念研究所,追尋著音樂夢,邊讀邊創作了第一張專輯《忽然有...

創作歌手鄭興:清楚自己奮鬥的目標,本身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2022/10/11
越南新住民、烘焙老師卞柔勻。記者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卞柔勻:繽紛果凍花瓣中找到新世界

2022/10/10
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圖/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林峻丞:生命就像一塊麵包,要拿來追求價值而非價格

2022/10/10
曾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被譽為「設計教父」的陳俊良。記者王聰賢/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陳俊良:影響力是愈在地就愈國際

2022/10/10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楊力州:期許新一代能翻越社會議題的高牆

2022/10/10
45歲才開始學織布的高秋梅,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尋回幾乎要失傳的泰雅族織布技藝。...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高秋梅:跟著繽紛織布走一趟文化尋根之旅

2022/10/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