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表演藝術工作者林子恆:我必須要成為噹自己的那個人,才能繼續放手一搏

2020-12-14 11:50 田育志

25歲的林子恆一遇到焦慮的時候就會比較鑽牛角尖,也比較急。但現在,雖然碰到煩惱還...
25歲的林子恆一遇到焦慮的時候就會比較鑽牛角尖,也比較急。但現在,雖然碰到煩惱還是會有情緒湧上,但林子恆明白要好好陪伴自己、給自己一些時間。 圖/果陀劇場提供

說起林子恆這個名字,有在關心劇場動態的朋友一定不陌生,他是《酒神的女信徒》裡披散長髮、打著赤膊的酒神 Dionysus,也是《莎士比亞打麻將》裡帶著詼諧語氣,卻又對社會觀察針針見血的莎翁。

林子恆浸淫劇場表演近二十年,偶爾會見到觀眾或媒體以「劇場男神」稱呼他,去年演出台大戲劇系20周年紀念大戲《莎士比亞打麻將》時,宣傳文字上還替他加了這樣的hashtag:「最接近神的男人」。《500輯》邀請這位在舞台上能量豐沛、表演如神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分享屬於他的質青時代

500輯:請描述一下25歲的你是什麼樣的人,以及過著怎樣的生活?

林子恆(以下簡稱林):當時大學畢業不久,想找份工作存錢準備出國念表演,25歲的我已經在宜蘭傳藝中心工作一年多。我覺得蠻妙的是,剛進入社會接觸了非常規律的工作環境,自己就慢慢的被生活給馴服了,雖然還記得原先自己想要出國念書這件事,但就只是想著「什麼時候出國念呢?等賺到錢吧!」時間就一年一年過去,慢性地浪費自己的青春。

500輯:請問你25歲時期的啟蒙關鍵?當時是否有深刻影響自己的人事物?

林:那時候還是會回台大戲劇系探望老師,有次回去跟姚坤君老師聊近況,冷不防地被她罵了一下:「你再不趕快出去念書,真的是浪費。」那是第一次發覺自己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輕忽了這個規劃,如果當時沒有老師點我那一下,搞不好我會再拖更久,原本要出國念書、走表演的念頭就會被拖延地更加困難。

那時給自己訂下一個期限,最晚30歲以前要念完書回來,要更慎重地去面對自己原本想要走表演這條路的想法。

林子恆回憶回台大戲劇系探望姚坤君老師,冷不防地被她罵了一下:「你再不趕快出去念書...
林子恆回憶回台大戲劇系探望姚坤君老師,冷不防地被她罵了一下:「你再不趕快出去念書,真的是浪費。」如果當時沒有老師點那一下,搞不好出國進修的計畫會再拖更久。 圖/果陀劇場提供

500輯:現在的你和當時的自己,在看待挫折和失敗上有什麼差別嗎?

林:我覺得最常碰到的挫折就是「發現自己怎麼會害怕?」像是工作幾年後,因為生活開始穩定,逐漸喪失一些衝動跟勇氣,思考越來越多,也就越猶豫。好像給自己加了很多藉口跟條件,要備齊這些才可以走下一步。

回國開始表演之後,大概每隔五年就會適應當時的生活,有比較穩定的工作與演出機會,又會開始變得保守。可是某一天我突然意識到,會不會未來的五年、十年,都會是一樣的狀態?找上門都是類似的表演機會?我突然很害怕,沒想過做表演會變得這麼無趣,於是開始質問自己「這樣routine的表演工作是我想要的嗎?」

現在的我比較會跟自己對話,去思考「我真正擔心的是什麼?想要的又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慢慢釐清,我真正想做的表演,是想要不斷去觸碰豐富的內容,那就必須適度地安撫自己的焦慮或是恐懼,告訴自己「不要害怕失去什麼,就是去try!」 25歲時是被老師噹了才能放手一搏,但現在我必須要成為噹自己的那個人。

500輯:身為表演藝術工作者,你是否有什麼奉行的圭臬?

林:第一件事是我投入表演到現在都不曾變過的,就是「成為一個好合作的人」,因為不論劇場或是影像工作,都是身處在一個團隊裡面。台灣的劇場工作者沒辦法只專屬某個劇團,在跟不同劇團合作時,我會更在意主導的導演或是藝術總監,是想要從什麼角度去挖掘人的樣貌?所以我每次完成一個工作,就會讓自己「歸零」,才能再進到下個劇團,去適應新的表演環境。

第二件事情是要更重視、更尊重所拿到的角色。以前我會覺得表演工作處在一種routine的焦慮中,可能是因為我太輕易地去設想什麼角色就該是什麼樣子。後來我更慎重去審視拿到的角色,不輕易地以既有印象去思考,轉而投入更多去搜索、感受這個角色還有沒有什麼面向沒被發現,才能在舞台上和觀眾分享更多。

500輯:接觸劇場表演至今,有哪部作品或角色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林:雖然我最常講的是《酒神的女信徒》這部作品,可是在這個時刻,我反而想提同黨劇團的《平常心》。因為我所詮釋的是實際存在的人物──1980年代剛出現愛滋病的美國同志,如何面對社會看待自身的眼光,以及在遭遇困難時想爭取資源卻處處碰壁的窘境。

這齣戲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它不像其他演出可以隨著想像力去做呈現。我當時做了很多功課,因為有一個很大的壓力存在,是我覺得不能夠讓那段歷史、那些人物經歷失準。這已經超越了該怎麼做表演會讓觀眾覺得好看,而是讓我體認到,身為演員,是有機會可以呈現或是揭露出什麼的。

林子恆覺得看完《解憂雜貨店》這個文本,都會有種得到洗滌、覺得還有希望的感受。 圖...
林子恆覺得看完《解憂雜貨店》這個文本,都會有種得到洗滌、覺得還有希望的感受。 圖/果陀劇場提供

500輯:這次接演果陀劇場解憂雜貨店》,你希望觀眾能從作品中感受到什麼?

林:我覺得看完這個文本,都會有種得到洗滌、覺得還有希望的感受,但往回推的話,其實是因為這些角色身上原本就有各自的故事,所以如果我的演出可以讓觀眾體會到角色的困境,我相信就更能夠成就這個奇幻故事所帶來的洗滌感。

而且在劇中,不論是受難的人或是提供解決方法的人,都是很誠心誠意地寫下自己的煩惱、真心地想回應來信的人,因為大家仍保留著對人的誠意,才讓整個情節可以真正串連在一起。也許現實生活中沒有哪家店家可以給予回應,但是如果彼此都帶著誠意,或許某個人短短的訊息,就能解決、分擔你當下的困擾。

500輯:在你的生活中,有過什麼樣的煩惱、憂慮?你又會怎麼調適?

林:煩惱是一定都會有的,但我現在比較相信的一件事情是,如果當下想不出解法的話,那就相信自己的直覺,然後交給時間。25歲的我一遇到焦慮的時候就會比較鑽牛角尖,也比較急。現在這個年紀,雖然碰到煩惱還是會有情緒湧上,但我比較明白要好好陪伴自己、給自己一些時間,過段時日再回頭來看這些未解的謎團,或許就有不一樣的想法。

500輯:會給這個時代下,25歲左右、正在努力實踐自我的青年什麼建議?

林:現在25歲的朋友,身處的環境太豐富、刺激更多,我覺得更不容易定下心來好好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有些人會覺得應該要做出正確的判斷或選擇,可是拉長時間來看,很多事情並沒有對錯。

我想告訴他們:「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好的決定。」這個前提是,做了選擇就是要認真的去做;而不是依舊懷抱著擔心,做了決定卻沒有採取行動,那就會一直留在原地,也不會有後續的發展了。

林子恆想告訴正在努力實踐自我的青年:「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好的決定。」但這個前提...
林子恆想告訴正在努力實踐自我的青年:「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好的決定。」但這個前提是,做了選擇就是要認真的去做。 圖/果陀劇場提供

林子恆

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首屆畢業生,後赴英國艾賽特大學取得舞台實踐藝術碩士,現為全職表演工作者,持續與國內各個團隊合作演出,並於台大戲劇系兼任表演講師。代表作品有:兩廳院國際劇場藝術節《酒神的女信徒》,屏風表演班《莎姆雷特–吉慶版》,同黨劇團《平常心》,台南人劇團《K24》、《哈姆雷》、《行車記錄》,故事工廠《明晚,空中見》等。

果陀劇場《解憂雜貨店》

果陀劇場《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日本暢銷作家東野圭吾最感動人心的作品,全球累計熱賣1300萬冊同名小說,由日本「株式会社KADOKAWA」正式授權果陀劇場與「通耀 ACCESSBRIGHT」聯合主辦,涂谷苹編劇、王慕天執導,資深演員張復建詮釋「靈魂人物」雜貨店爺爺,攜手演員黃金陣容,新北場由崔台鎬、沈威年、蔡邵桓、余佩真、林子恆、賴盈螢、韓賓出演,將於2021年1月15日至1月24日在新北市藝文中心演出。

完整購票資訊與演出訊息請見此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最新文章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圖/KKLIVE...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

2023/09/22
Fermi Pasta創辦人James Sharman,在「Pasta Bar」...

【質青創業】 Fermi Pasta創辦人、星級主廚James Sharman:供應「真食物」,讓我每天晚上睡得安穩

2023/07/13
林幼航性格開朗樂天,但面對工作卻又相當務實穩健。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

【質青創業】不只是喝酒 「米凱樂」共同創辦人林幼航:精釀啤酒教會我們生活

2023/05/26

祥雲龍吟後再出發 稗田良平要做出寫上自己名字的料理

2023/05/08
路由藝術創辦人洪緹婕。記者李政龍/攝影

【質青創業】創業沒在怕 只為人生開心 首位在台北、紐約兩地開畫廊的台灣女孩洪緹婕

2023/04/27
Nick有世界頂尖調酒大賽台灣區冠軍頭銜。記者王聰賢/攝影  ※ 提醒您:禁止酒...

【質青創業】調酒冠軍的Bar Mood Taipei Nick Wu不只站在吧台後

2023/04/26
黃婷寫過200多首華語歌曲,丁噹的「猜不透」便是出自她手。記者王聰賢/攝影

「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作詞人黃婷專訪:一切都是從追星開始

2023/04/15
潘貝寧2006年以永續理想出發,創立服裝品牌「DEPLOY」。攝影/吳致碩

永續的先行者 「DEPLOY」創辦人潘貝寧 為時尚產業掀起革命

2023/03/23
鴉先知(右)和粘為東期望能透過桌遊,讓更多人感受動腦樂趣,也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

好玩就是一切 鴉先知 粘為東 打造桌遊樂園 重燃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2023/01/31
睽違多年推出首張專輯《明室Silver Lining》,洪佩瑜整合過去幾年身心內...

歌手洪佩瑜:表演的瞬間,身體很誠實

2022/12/12
敏迪在2021年全職投入自媒體,那年他經歷了頻道的低潮與高峰到來震撼。圖/吳致碩...

「敏迪選讀」敏迪:最低谷時迎來高峰,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下篇)

2022/11/08
「敏迪選讀」平台創辦者敏迪。圖/吳致碩攝影

「敏迪選讀」敏迪:「害怕被丟掉」的不安全感,從小到大我是一個很需要掌聲的人(上篇)

2022/11/07
Willson在2016年創辦了Double V,展開義式冰淇淋的創業旅程。圖/...

【質青創業】Double V主廚暨創辦人Willson從理工男的甜蜜轉身:你所經歷的都不會白費

2022/11/02
設計師Peter Wu覺得「當衣服上放著自己的名字,這就是我生出來的小孩,當別人...

【質青創業】設計師Peter Wu堅持低調風格: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或不感興趣,就要學會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

2022/11/01
出身江蘇的鄭興,畢業後來台念研究所,追尋著音樂夢,邊讀邊創作了第一張專輯《忽然有...

創作歌手鄭興:清楚自己奮鬥的目標,本身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2022/10/11
越南新住民、烘焙老師卞柔勻。記者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卞柔勻:繽紛果凍花瓣中找到新世界

2022/10/10
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圖/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林峻丞:生命就像一塊麵包,要拿來追求價值而非價格

2022/10/10
曾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被譽為「設計教父」的陳俊良。記者王聰賢/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陳俊良:影響力是愈在地就愈國際

2022/10/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