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劇場編導蔡志擎:「迫切感」能刺激創作或生活,但也要偶爾提醒自己緩下來

2021-03-29 18:35 田育志

目前擔任台南人劇團駐團導演的蔡志擎,今年帶著原創的《年夜飯》與改編自莎劇的《泰特...
目前擔任台南人劇團駐團導演的蔡志擎,今年帶著原創的《年夜飯》與改編自莎劇的《泰特斯瘋狂場景》兩部作品與觀眾見面。 圖/吳致碩攝影

高中擔任戲劇社社長的蔡志擎,雖然大學選擇就讀外文系,但在畢業公演擔任導演的經驗,讓他確信自己仍對劇場充滿熱情,進入台大戲劇所後,除了學術訓練外,他也從助理導演當起,充實劇場實務經驗。目前擔任台南人劇團駐團導演的蔡志擎,今年帶著原創的《年夜飯》與改編自莎劇的《泰特斯瘋狂場景》兩部作品與觀眾見面。《500輯》邀請這位劇場界的新銳導演,與讀者分享屬於他的質青時代

500輯:請描述一下25歲的你是什麼樣的人,以及過著怎樣的生活?

蔡志擎:(以下簡稱蔡):我一直都很喜歡聽故事,連打電動都會玩有故事情節的遊戲。觀看或是書寫故事、表達想要傳遞的訊息,都讓我覺得開心;而導演這個身份,某種程度上掌控著怎麼敘說故事的權力,所以在外文系畢業公演擔任導演後,我就決定要去唸戲劇所。後來也因為修了大學部的導演課,進了「台南人劇團」擔任呂柏伸導演的助理。

500輯:曾有幾次擔任國外導演的助理,這些經驗帶給你什麼收穫?

蔡:印象深刻的有兩位導演,一位是來自法國陽光劇團的 Shaghayegh Beheshti,一位是希臘的 Theodoros Terzopoulos。在台灣劇場界,生存問題還是大於創作,這難免會影響到劇場作品的內容;雖然兩位導演在生活上稱不上是富裕,但在普遍有進劇場看戲風氣的歐洲社會,劇場工作生存問題較小,而在兩位導演身上看到的是他們更能全心投入創作、對於創作都有一種「迫切感」,很急迫地想要藉由創作來找到什麼東西。

回到我自己身上,因為腦中常有很多聲音,也有拖延症,的確要有「迫切感」才能推我去解決阻擋自己前進的障礙。當然這樣的迫切感也需要被平衡,在知道自己迫切地想完成某件事、抵達某個地方時,有時候也得提醒自己緩下來,才不致於讓自己垮掉,不然這段過程可能會很不快樂。

蔡志擎說,在創作或生活上,他很迫切地想抵達某個地方,但也會提醒自己要緩下來。 圖...
蔡志擎說,在創作或生活上,他很迫切地想抵達某個地方,但也會提醒自己要緩下來。 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是在什麼契機下創作出《年夜飯》?你希望觀眾看完這齣戲之後,能有什麼樣的共鳴或收穫?

蔡:我希望透過《年夜飯》裡的角色關係、心情狀態,邀請觀眾一起思考「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到底本份是什麼?」、「你正在做的事情的本質是什麼?」這齣戲是一個沒有結束的狀態,它沒有給出答案,我相信如果觀眾有所感受,那在看完戲之後應該會浮現屬於自己的答案;我也覺得,世界這麼大,真的有所謂的「正解」嗎?或許大部分人心中的答案都會是對的。

500輯:另一部作品《泰特斯瘋狂場景》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劇作,在改編的過程中有碰到什麼困難?

蔡:原作故事發生在羅馬,全劇共有22個角色,但我們這次只有6個演員,除了角色要刪減,也無法把羅馬當時的社會制度直接移植現代。所以在改編過程中,就得從現有的劇本中,抓出一個線索來延伸,例如某個角色因為忠誠而對國家付出,我就會以忠誠當作核心來改編這個角色。

也由於是改編,某種程度上得維持原作的調性或是故事發生的時序,如果是原創劇本,還能想到什麼就隨時加入什麼,但改編《泰特斯瘋狂場景》就像是在給定的範圍內瘋狂地找路,目前已經是我創作的第三個版本,過程很消耗自己,也蠻痛苦的,但所幸都有感覺到進度是在推進的。

一部戲如果觀眾能有所感受,那在看完戲之後,應該會浮現屬於觀眾自己的答案。 圖/吳...
一部戲如果觀眾能有所感受,那在看完戲之後,應該會浮現屬於觀眾自己的答案。 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在導戲的過程中,你會如何引導演員?你怎麼看待導演和演員間的互動?

蔡:對我來說,合作的演員都是劇場界的前輩,都是抱持著學習的心態在跟他們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我需要克服的反而是自己的心魔。我本身不太有自信,有時早上進排練場,要把寫好的劇本發給演員時,我都會怕是不是又要被演員問倒,或是要提出的意見會不會很爛、很丟臉?後來發現其實都是自己多想,演員們都很真誠、很願意給我建議。我覺得導演跟演員就是要互相信任,彼此之間開放地討論,我也會根據他們的想法來調整劇本,讓故事更加豐富。

500輯:你覺得接觸戲劇、劇場表演的自己,和以前有什麼差別?

蔡:我覺得是看待自己跟世界的方式吧。以前都只有一個視角,覺得矛盾就是矛盾,可是越長越大,到了30歲這年雖然拖論文又拖劇本,但那個拖是因為自己看事情的角度更開放,能接受的就更多了;以創作者來說,會發現每一種方法都有可能,不再是像以前覺得非黑即白,過去那樣的人生反而是很單向的。

500輯:會給這個時代下,25歲左右、正在努力實踐自我的青年什麼建議?

蔡:我會建議大家要對生活有所想像,比如說短則三個月、長則三五年,去想像你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然後迫切地去達成,畢竟這是會讓你一直往前走的動力。

但同時也要學會與自己相處,我每次不知道要怎麼跟自己相處時,我就會聽Billy Joey的《Vienna》這首歌,歌詞大意是說:「你可以慢下來,或消失個一、兩天都沒關係,維也納還是會在那邊等你!」有時候就是要放過自己,不要被「應該、不應該」或是「一定要有一個答案」影響,因為創作或人生本來就有許多不同的可能。

蔡志擎最後分享「要對生活有所想像」,去想像你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然後迫切地去達成,...
蔡志擎最後分享「要對生活有所想像」,去想像你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然後迫切地去達成,這是會讓你一直往前走的動力。 圖/吳致碩攝影

蔡志擎

出生於1990年,大學畢業於台大外文系,現就讀台大戲劇所。自踏入劇場界開始,由助理導演、執行導演做起,目前是台南人劇團駐團導演,近期作品為《年夜飯》、《泰特斯瘋狂場景》。譯有《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酒神的回歸》一書。

台南人劇團《泰特斯瘋狂場景》

4/16(五)至 4/18(日)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演出/購票請見opentix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最新文章

鴉先知(右)和粘為東期望能透過桌遊,讓更多人感受動腦樂趣,也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

好玩就是一切 鴉先知 粘為東 打造桌遊樂園 重燃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2023/01/31
睽違多年推出首張專輯《明室Silver Lining》,洪佩瑜整合過去幾年身心內...

歌手洪佩瑜:表演的瞬間,身體很誠實

2022/12/12
敏迪在2021年全職投入自媒體,那年他經歷了頻道的低潮與高峰到來震撼。圖/吳致碩...

「敏迪選讀」敏迪:最低谷時迎來高峰,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下篇)

2022/11/08
「敏迪選讀」平台創辦者敏迪。圖/吳致碩攝影

「敏迪選讀」敏迪:「害怕被丟掉」的不安全感,從小到大我是一個很需要掌聲的人(上篇)

2022/11/07
Willson在2016年創辦了Double V,展開義式冰淇淋的創業旅程。圖/...

【質青創業】Double V主廚暨創辦人Willson從理工男的甜蜜轉身:你所經歷的都不會白費

2022/11/02
設計師Peter Wu覺得「當衣服上放著自己的名字,這就是我生出來的小孩,當別人...

【質青創業】設計師Peter Wu堅持低調風格: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或不感興趣,就要學會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

2022/11/01
出身江蘇的鄭興,畢業後來台念研究所,追尋著音樂夢,邊讀邊創作了第一張專輯《忽然有...

創作歌手鄭興:清楚自己奮鬥的目標,本身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2022/10/11
越南新住民、烘焙老師卞柔勻。記者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卞柔勻:繽紛果凍花瓣中找到新世界

2022/10/10
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圖/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林峻丞:生命就像一塊麵包,要拿來追求價值而非價格

2022/10/10
曾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被譽為「設計教父」的陳俊良。記者王聰賢/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陳俊良:影響力是愈在地就愈國際

2022/10/10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楊力州:期許新一代能翻越社會議題的高牆

2022/10/10
45歲才開始學織布的高秋梅,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尋回幾乎要失傳的泰雅族織布技藝。...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高秋梅:跟著繽紛織布走一趟文化尋根之旅

2022/10/10
海湧工作室執行長陳人平與新北市政府「淨灘合作社」手繪浮球。記者沈昱嘉/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陳人平:生活中每減少一個廢棄物都是淨灘

2022/10/10
黃偉翔2018年初創立非營利組織「Skills for U(國際技能發展協會)」...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黃偉翔:讓技職專業慢慢被看見改變

2022/10/10
汪秋蓉認為,以共好為本,實踐自我價值 共創自立及幸福的環境。記者沈昱嘉/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汪秋蓉:致力翻轉眾人對於護理師或居服員的舊有印象

2022/10/10
新北永和民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邱秀蘭。記者沈昱嘉/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邱秀蘭:關懷銀髮積極活化社區照顧

2022/10/10
傅玲玉長期投入汐止中正社區的社區營造工作。記者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傅玲玉:凝聚在地人愛家護鄉的情懷

2022/10/10
新北市長侯友宜相信唯有正向力量能帶動城市進步。圖/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市長侯友宜:點滴正向力量匯聚成正氣

2022/10/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