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青創業】不只是喝酒 「米凱樂」共同創辦人林幼航:精釀啤酒教會我們生活
走進大稻埕迪化街,空氣裡漫著乾貨香,男男女女穿梭月老廟、咖啡店,新舊文化於此交錯,吸引了北歐知名精釀啤酒「米凱樂」落地生根。2013年至今,它突出卻不突兀地屹立在街角,幾乎已成了台北精釀啤酒店代表之一,也成為本地人與外來客悠閒品飲啤酒的歇腳處。從丹麥飄洋過海,在台灣長出自己的樣子,共同創辦人林幼航是背後功臣之一。
曾在美國西雅圖求學的他,性格開朗樂天,對生活感有相當追求,和「米凱樂」丹麥創辦人可說一拍即合,「米凱樂最重要的價值就是『享受生活』,這也是我們跟其他品牌最大的不同。在我們酒吧裡你會看到很多一個人來的,可能是在附近逛累了想喝一杯休息一下,可能是拿個電腦來這邊小酌工作。」
在歐美,白天坐在街邊喝杯酒紓壓是常態,但於亞洲人總伴隨罪惡感,林幼航說這也是在台灣開店初期遇到的最大問題,「飲酒習慣需要培養,但好在隨著時間,現在大家漸漸能享受喝酒帶來的放鬆氛圍。」
相比銷量,林幼航直言丹麥創辦人更在乎的是維持品牌價值,「他們把台灣視為一個市場,而不是銷售通路,否則你一直倒貨給超市賣就好了。維持品牌理念才是他們的重點,而這幾年,我們也算達成了這個任務。」
與精釀啤酒的緣分
創業多年,44歲的林幼航對精釀啤酒已有透徹了解,但他笑說早在30多歲出國念書前,自己對啤酒都沒有太多研究,「罐裝的開了就喝,都是隨便瞎喝。」直到在西雅圖念研究所時,因教授常在下課後邀學生們至酒吧續攤課堂上未完的討論,他才首次接觸到精釀啤酒。
「第一次喝就覺得這東西的味道很有趣、很不一樣,因為美國的精釀啤酒放很多美國的啤酒花,相較其他品種的啤酒花多了股柑橘和熱帶水果的味道,我當時就覺得這風味很吸引人。」2009年,他學成歸國,想念精釀啤酒卻遍尋不著,「我原本還沒有想那麼快創業,但因為一直覺得這東西很好喝卻喝不到,台灣那時候雖有人代理可是種類不多,我就想說不然來試試看好了。」
拿出自己的存款,加上爸媽和朋友一起投資約兩百萬元,2010年林幼航開始了進口精釀啤酒的事業,而早在出國念書前,林幼航就曾在特力集團工作多年,負責辦公家具的國外業務,「在裡面學了很多,包括進出口貿易、船公司、報關行都很熟,所以這部分沒有太大問題。」正好兩個在美國的同學也想創業,便聯手在美國聯絡酒廠,林幼航則在台灣負責找店家買,「那時第一個進口的就是我們在美國念書時常去的酒廠,也是第一個賣酒給我們的人。」
但2010年的台灣對精釀啤酒尚無概念,回憶當時挨家挨戶敲門賣酒,林幼航卻不覺辛苦,「直到現在我都還是覺得很有趣啊,你跟別人分享一個很好喝的啤酒,如果對方也剛好喜歡,對我來說是很有成就感的事。」賣酒生意隨著林幼航的熱情及市場接受度提高慢慢穩定,直到2013那年,他終於和「米凱樂」相遇。
酒標接起跨海緣分
「那年我回美國,因緣際會喝到一支『米凱樂』的酒,就覺得哇!好好喝,我從沒喝過酒體那麼輕卻有這麼多啤酒花風味的酒,唯獨酒標超級難看,很醜很土炮。」林幼航大笑說,當時看到的第一印象真是如此,當時「米凱樂」還沒有現在的規模,他於是上網查了酒廠資訊,沒想太多就寄了Email給丹麥創辦人Mikkel borg bjergsø。
「我當時就在信裡說:我在美國喝到你們的酒,覺得超級好喝,但是酒標實在很不好看。」沒想到十分鐘後就收到Mikkel borg bjergsø本人回信,信上寫著:「謝謝你喜歡我的酒,但那個酒標其實是我的側臉,因為我們沒有錢只好先這樣...。」回想起這段和創辦人的結緣起始,林幼航忍不住笑起來。
或許是率真的性格吸引了創辦人,創辦人沒生氣,反倒好奇起這個寫信來的台灣人,在林幼航開口問:「請問台灣哪裡可以買得到你的酒?如果沒有,我剛好有進口執照,你願意讓我幫你在台灣賣嗎?」同樣直爽的Mikkel borg bjergsø不假思索應允,「我們就在信件裡講成這件事情,大概隔了一兩年後才真的見到面。」
回憶進口初期,林幼航說當時台灣精釀啤酒市場已開始要成長,市面上除了罐裝啤酒,也慢慢可見到Tap式店家,先是台虎開了「啜飲室」獲得迴響,「到了2015年,整個精釀啤酒市場開始爆發,米凱樂在市場上的反應也愈來愈好。」因有了好成績,丹麥創辦人便問了林幼航是否想合資擔任合夥人,並在台灣開設實體酒吧。
但當時林幼航自覺雖擅長賣酒到通路,卻沒什麼開店經驗,不論硬體或管理皆然,於是他找上本就相熟的「啤酒頭」創辦人段淵傑、宋培弘、葉奕辰一塊投資當股東,四人湊集六百萬元、比例均分,由於對精釀啤酒的理念相近,合作至今都相當順利開心。
北歐特色與在地化平衡
「米凱樂在英國、泰國、新加坡、日本都有分店,他們向來喜歡找熟悉在地市場的人做合夥人。」且不同於許多主導合夥的原廠會想控制所有面向,林幼航眼中的丹麥人較隨性,不太會干涉各國品牌策略,頂多有些簡單的Guideline需遵循,例如店內要有壁畫、米凱樂的圖騰;室內設計需保有北歐風格,使用淺色或原木色家具、簡單幾何線條,且家具本身要能移動,讓客人能隨意併桌同歡。
除此之外,策略面全數放手讓各地合夥人操刀,「基本上給我們很大的空間。」但儘管理念相近,林幼航坦言合夥初期仍有壓力,「權限變大,同樣的壓力也會更大,每個想法伴隨的成本你都要有所承擔,而且要可執行、方向必須對,畢竟要對這個品牌負責。」
就如將實體店選址於大稻埕,除了丹麥創辦人本身喜歡當地氛圍,林幼航也思考著或許能在這裡展現精釀啤酒的不同風貌,「老實說那時也不確定這裡的前景,開在東區或更市中心的地方其實更保險,但我總覺得開在大稻埕的意義不一樣,如果能在一個定義上不是那麼潮的地方做這樣的店,這反差對我們來說反而更潮啊!」
只是初開店時,雖因「米凱樂」本身名氣夠高,加之精釀啤酒風氣興起,但因台灣飲酒習慣不同,也經歷了一段震盪期,「我覺得海外廠商要在台灣市場活下去,適度在地化是需要的。」他舉例多數台灣人還是偏好喝酒要配食物,「所以我們一開始沒有食物這件事就嚇跑很多非精釀啤酒的酒客,再來是啤酒口味上我們同時有苦的、酸的、淡的,喜歡喝淡的就會覺得價格太貴。」加之不少台灣人習慣在啤酒裡加冰塊,「但啤酒其實是不能加冰塊的,一加冰塊氣就跑掉了。」
面對飲酒觀念的差異,林幼航只能試著在能妥協的地方做出妥協,如店內增加食物品項,「丹麥人喝酒不太配吃的,他們酒吧裡頂多賣幾包洋芋片或幾條肉乾下酒,但我們後來有段時間就提供像蒜味鹹酥雞、水餃或刈包這類有台灣特色的輕食。」而不容改變的原則仍得捍衛,「像啤酒就是不適合加冰塊,你來要我們也不會給,假如你真的不能接受,那就不好意思,我們彼此可能不適合。」
不能打折的品質
隨性裡有所堅持,還特別展現在品質面向,包括精釀啤酒的運送、冷藏、保存技術,儘管花不少成本在其上,林幼航也不願犧牲這一塊。但同時他也思考如何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如米凱樂本身在歐洲和美國都有酒廠,但相比下美國的貨運時間較短、運費也較低,就盡可能從美國進口,未來還希望能開發亞洲據點,降低更多運送成本,此般對品質標準的堅守,久而久之讓消費者感受到,自然也慢慢能接受價格。
「大概是開了兩年之後吧,收入才開始打平跟小賺,同時有感覺客訴愈來愈少,不然一開始很多投訴像酒很貴啦、不給冰塊、沒有吃的等等。」努力在大稻埕做出好成績,直到沖垮全球商業市場的新冠疫情襲來,林幼航才首次動了「是否該繼續下去」的念頭。
「疫情那陣子真的有種看不到盡頭的感覺,基本上以前賺的都差不多還回去了,當下馬上申請紓困貸款以確定夥伴薪資不斷炊,同時增加營運儲備金,那時每天都很煎熬,因為手上一堆庫存,還有跟著自己很久的員工們,還好房東幫我們很多忙,加上夥伴大家腦筋都動很快,沒有人覺得要跳船或離開。」
為了因應「禁止內用」的衝擊,林幼航和夥伴們集思廣益,開發出兼具品質的外帶形式,「我們準備了外帶專用酒瓶,先幫大家灌好二氧化碳,讓酒可以保存久一點,畢竟讓客人『喝酒很爽』這件事情還是要做到,不能說改成外帶就隨便。」此舉吸引不少客人開車前來支持,加之房東在房租上的折扣,讓「米凱樂」得以撐過艱難的疫情時期,「說真的,如果當時房東不願意支持跟幫忙,我們可能就不做了。」
讓啤酒走進生活
走過低潮,讓林幼航更務實,卻沒因此變得保守,他坦言一路以來不少人詢問投資「米凱樂」甚至是大量展店的可能性,但他想想,「20幾個Tap這種型態其實不太適合開很多間,你看全台灣有超過20個Tap的酒吧也不多,代表這個需求其實是受限的。」比起大量展店,他思考的反而是如何做出新型態的米凱樂餐飲品牌。
「既然我們Focus的是北歐生活型態,那應該是去做出一個結合餐飲、咖啡跟啤酒的新品牌,或說另外一個新路線,可能啤酒4個Tap就好了,放大家平常習慣喝的幾個口味,同時有咖啡跟一些簡單的餐,讓大家在裡頭輕鬆聊天或工作。」
而他也和好友「Plan b」創辦人游適任、「寶島製造」負責人牛寶賢及「HASH咖哩」老闆小戴一塊創辦了全新的咖哩飯品牌「朱雀咖哩」,目前已在武昌街的ALIFE正式推出,之後也會在米凱樂推出,終極目標是讓這個品牌也能走出台灣。」
這個想法,丹麥方也支持,「我一直覺得米凱樂走過這麼多年都沒有被淹沒,就是因為我們風格夠強烈,其實我們一直沒有什麼變,至少不該變的東西都沒有變,但該隨著時代改變的我們都有在改,尤其我們創辦人最棒就在於他不會墨守成規。」林幼航舉例如店內不能只賣米凱樂的酒,就是創辦人的主意。
「他們規定店裡只能有75%的酒是米凱樂的,其他25%的酒必須是別品牌,一個原因是他們覺得全世界不會只有米凱樂的酒好喝,所以偶爾要有新的酒吸引消費者來嘗鮮,第二是傳達米凱樂這個品牌本身的喜好和品味,和其他酒吧做出差異化。」大稻埕的國外觀光客多,不少人都想嘗試台灣的啤酒,因此店內也販售酉鬼、台虎、啤酒頭等牌的酒,以及一些國外和米凱樂友好的酒廠產品。
「我們推廣的就是每個人都值得更好喝的啤酒,而不是某些人才能喝到更好喝的啤酒,米凱樂一直在改變、與時俱進,這也是為什麼它能屹立不搖的原因。」從單純喜歡米凱樂的產品到將米凱樂的理念內化,林幼航彷彿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嚮往,那不只是門事業,還是一種真正的生活態度。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最新文章
-
台中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十月主題:詹宏志談消逝的文學物種
2024/10/02 -
【週三讀書會】洪愛珠:人在異地與飲食遷徙構成的文化交響曲
2024/09/05 -
從初代時尚部落客到流量管理締造者 廖亨利打造時尚圈的網紅王國
2024/07/31 -
台中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楊双子登場 一個台中作家的養成
2024/07/23 -
攝影師羅柏麟:我想拍下人們想被記得的樣子
2024/04/30 -
陳沛緹|曾是岩井俊二劇照掌鏡人 Ivy Chen的攝影與花藝生活美學
2024/02/17 -
譚光磊|藏身在出版界的奇幻阿宅 眾多翻譯暢銷書背後的版權經紀
2024/02/06 -
從華爾街回到台灣 詹偉立破框之舉 再造都市新天際
2024/01/12 -
2023亞洲50最佳餐廳第一!Chef Ton以提升泰國菜地位為使命
2024/01/07 -
詹宏志領軍!10位講者齊聚【週三讀書會】2024年專場 哲思妙想「跨」讀2024
2023/12/28 -
蔣雅淇「暖廚家味」計畫助急難家庭 江振誠、陳耀訓、楊柏偉、彭天恩、魏幸怡響應
2023/11/13 -
人工頭骨下的遠大夢想 林逸心斜槓出精彩人生
2023/11/07 -
台灣女孩闖進國際酒店高管層 上海艾迪遜酒店總經理林芸慧:有熱情才能做得好
2023/10/26 -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
2023/09/22 -
【質青創業】 Fermi Pasta創辦人、星級主廚James Sharman:供應「真食物」,讓我每天晚上睡得安穩
2023/07/13 -
【質青創業】不只是喝酒 「米凱樂」共同創辦人林幼航:精釀啤酒教會我們生活
2023/05/26 -
祥雲龍吟後再出發 稗田良平要做出寫上自己名字的料理
2023/05/08 -
【質青創業】創業沒在怕 只為人生開心 首位在台北、紐約兩地開畫廊的台灣女孩洪緹婕
2023/04/2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