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好菜,也要拍得好看!跟攝影師林志潭學眉角
是不是常覺得辛苦做了一桌子飯菜卻怎麼都拍不漂亮?老是阿雜桌子很亂不曉得照片的界線要設在哪裡好?專業食物攝影師林志潭說:「在家想拍出好看的食物照,得先走出舒適圈,有捨才有得。」
好比說,家裡餐桌常不是最適合拍照的地方,餐桌有頂光(這現象也常發生在餐廳裡),頂光會拍出相機陰影,因此不妨在家中找出「拍照熱點」,最好是靠窗有自然採光之處,鞋櫃、小邊桌甚至地板都可用,初學者可以從斜逆光開始嘗試,讓光線從被攝物的左斜方或右斜方照進,適度的陰影會讓物件產生立體感,也不會因為正逆光造成的全面暗黑。
餐盤的選擇,有人喜歡買一整組,有人愛單件購買。整組拍久了容易無聊,不同的單件湊一起,又擔心會有風格材質或顏色搭配上的混亂,在還未建立起自己的餐盤美學前,如果挖寶到喜歡的器皿,建議以三個為單位(最好買不同器型,比如一小盤、一中盤、一碗),擺在一起便能自成一格,若菜色較多要與其他餐具搭配時,只要顏色、材質非相去甚遠,也都方便好搭,特別提醒,為了避免顏色紛雜,同張照片的餐盤顏色盡量不超過三種(白色不算一種顏色),餐具可選大小不同尺寸,如此便能創造出畫面的輕重感。
光線、餐盤都選好,接下來就進展到擺盤、構圖。
雖然菜色澎湃華美,但林志潭仍舊貼心提醒,請不要貪心的什麼都想放入,人需要喘息,照片也是,適度留白非常重要,留白包括了:菜色只能擺上餐盤的七到八分滿,每道菜彼此之間也要有適當的距離。
但就是做了這麼多菜怎麼辦?此時可用餐盤的高低差與尺寸大小來解決,先以大尺寸餐具做出視覺重點,接著把一、兩個餐盤架高(可在底下放醬料碟或直接選高一點的器皿),架高後底下便多出了空間,可以容納另個餐盤的局部,高低錯落也能創造出畫面的層次感,減緩視覺上的菜色擁擠,同時也揭示出另一個拍照重點:不是每道菜都要整盤呈現,有技巧的遮蓋或剪裁更添美味想望。
常看到有些照片會刻意把菜色擺在畫面邊角只拍一半進來,或者把一大鍋湯先盛起小碗,湯只放五分滿(如此才看得清楚湯料),都是讓畫面好看的取捨。
不少人喜歡用桌布,可以將其折成不規則立體狀放旁邊,或者是鋪成引導視線的長條,此時,記得放掉乖寶寶堅持,菜色不要沿著桌布排排站,大膽的讓其中一、兩道溢出邊界,便能呈現出豐富的流動感。
拍照視角也得留意,大部分的人都會習慣性的或站或坐在「吃飯的位置」上拍攝,用餐視角卻未必是適合攝影的視角,若想拍出讓人眼睛一亮的照片,不妨打破框架,像遊戲般,把餐具菜色依好看的樣子擺放,再按下快門。
最後再貢獻一個秘密,如何讓照片看起來有香氣與味道呢?擺上檸檬就感覺到酸,凸顯出熟悉的香料就彷彿聞到味道,林志潭笑著說:「好多訣竅都說出來了,祝福大家都能在家拍出喜歡的照片。」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HomePod 2登場!支援空間音訊、可偵測空間溫濕度的智慧中樞
2023/01/19M2 Macbook Pro 14吋與16吋!為專業使用者實現效能與性能滿載的工作利器
2023/01/18Diptyque杜桑從巴黎到越南!以動畫電影短片打造氣味的氛圍
2023/01/17梵克雅寶Lucky Animals 5款新成員!一起迎接嶄新的2023年
2023/01/17無法忠實呈現籃球動作,就沒有電影化的意義——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 re:SOURCE》,揭開井上雄彥製作軌跡
2023/01/14DIOR旗艦店台北101開幕!絕美高級訂製服夢幻殿堂
2023/01/12國家太空中心新篇章:嶄新識別與「探空、衛星」歐文字體曝光,Rytass攜手本地遙控操刀
2023/01/07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台北101旗艦店開幕!草間彌生Yayoi Kusama聯名商品同步展出
2023/01/06徠卡首款電視Leica Cine 1!80吋、支援4K影像、歐洲春季開賣
2023/01/05AirPods Pro 2開箱6大亮點!降噪又能敏銳感知環境的新聆聽體驗
2023/01/04極限量!Adobe兔年限定新春禮盒 人氣插畫家 Duncan&Kurt 強強聯手設計 就是要創意「兔」飛猛進!
2023/01/04溫柔系家具「KINO STICK自在椅」:TOAST攜手觀察之樹,溫潤梣木、安心設計、台灣工藝融於一體
2023/01/03忠泰集團35週年,攜手Bito用影像演繹平行城市
2023/01/03時尚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辭世 台北旗艦店31日起暫閉4日哀悼追思
2022/12/30香奈兒香氛體驗展!LE GRAND NUMÉRO DE CHANEL以嗅覺引領創新的精彩旅程
2022/12/30FENDI改造歷史地標梅迪奇別墅!與羅馬法國學院合作為古蹟注入當代設計風格
2022/12/27ANGUS CHIANG跨界合作中國麥當勞!打造「雞不可失食裝周」系列時尚單品
2022/12/15iOS 16.2開放下載!垃圾訊息掰掰、無邊記app開啟全方位協作視界
2022/12/1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