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庭到社會,為愛烹調20年:專訪生活料理家番紅花
如果問一位母親,為什麼喜歡做飯?每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生活料理家番紅花為愛烹調超過20年,女兒從國小到高中,連續12年的便當全由她一手包辦,而且吃的不是前一天的隔夜飯,而是每天清晨的現做便當。
如今兩位女兒已讀大學(一個今年剛考上研究所),因著學業與社交需求,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少,不過番紅花還是很期待每週一家四口的聚餐時光,想著要煮些什麼來寵愛女兒。
跟媽媽點餐,那是愛
進到番紅花家的廚房,沒有中島、沒有生活風格雜誌裡令人欽羨的廣大空間,就像台灣傳統格局會把廚房設在屋子的邊角,一字型廚房,女人得面牆做飯,數十年來,番紅花便在不到2坪的小天地裡完成家人的三餐。
從青椒鑲肉、大阪燒、壽喜燒、熱壓吐司到義大利燉章魚腳,各國料理都曾端上桌,不像從前母執輩,烹調學習多從家中長輩或左右鄰居而來,番紅花說自己比起上一代幸運很多,透過網路與閱讀,向全世界的人學做菜。
「還有,外食的經驗也很重要。」番紅花補充道,每次帶孩子出門前總會預先挑選餐廳,一到店內便把所有的菜單都「讀完」,吃到喜歡的菜色回家就試著複製,從未正式上過烹飪課的她說:「做菜關鍵的就是溫度。」自小幫母親燒水煮飯的經驗,讓番紅花對於食材與溫度的關係並不陌生,「況且,多做幾次就知道了,不是嗎?」
家裡曾化身為江浙菜秀蘭小館、義大利餐廳solo pasta,甚至是晶華酒店的頂級壽喜燒三燔本家,「我啊,就等女兒點餐」番紅花甜蜜地說,正值青春期的寶貝女兒,正是想活出自己模樣的時候,但只要她倆透露出一點想吃什麼的明示暗示,平常忙於食農教育、專欄寫作、協助小農發展菜色的番紅花便會立刻變回母親角色,心甘情願的洗手作羹湯。
自炊方式百花齊放,但頻率遞減
回望二十多年的母職生涯,往上往下都是不同風景。「從前外食不方便,食物也貴,我媽媽那一輩好像都是『必須』做飯,不然大家要吃什麼?很少聽她說什麼為愛料理。」因此番紅花現在每次回去找母親或婆婆,都喜歡外帶食物過去,除了體恤長輩年邁,也希望能讓她們從做飯裡「解放」,番紅花貼心地說:「上一輩真的很辛苦,煮完飯後可能還會被老公孩子嫌,或者以為媽媽只愛吃魚頭,不像我們現在,可以放到社群網站上,討拍求讚。」
隨著社群媒體發展,番紅花也觀察到,許多年輕人做飯和她的出發點完全不同,「我做飯快狠準,廚房是戰場,畢竟媽媽要做的家事很多,不過我發現現在許多年輕人做飯是緩慢、是療癒、是美學。」番紅花不諱言剛開始看到網路上撲天蓋地的漂亮食物照有點壓力,心裡會想著要不要多買一點餐盤?把菜色擺美一些?後來漸漸認知到自己屬於知識實作型的倡議作家,在優化美學的同時,如實呈現生活的樣貌也同樣重要,便自信走出了自己的路,不只專注家庭料理,也走向和食物有關的社會議題,除了定期的專欄,3月也出版了《一起到綠色餐廳吃頓飯!》,並以粉專「番桌・番桌」累積眾多支持者。
原來大家不會逛菜市場
隨著對食物理解的深入,了解到「對食材的消費便是我們對待土地的方式」,一路見證台灣從主婦聯盟、里仁、彎腰市集、直接跟農夫買、食材電商平台,到現在連主流通路也賣起了有機商品的「美好年代」。
食物有階級性,為了能跟不同的讀者溝通,番紅花從大賣場、漁港、傳統市場、農夫市集到頂級超市無所不逛,她不在網路上買食材,卻花很多的時間逛食材電商,為的是保持對價格與品質的敏銳度。
於她而言,食材還是要看到聞到摸到才真實,尤其像蕎頭、蕗蕎這些特色食材電商不會有,卻是在市場裡一定會看到的時令,開了幾次菜市場的食農課,發現大家都只會買高麗菜、菠菜、地瓜葉等常見葉菜,番紅花說:「你這一輩子很難換房換車,但只要在菜市場花個幾百塊就可以換一個滋味,非常划算。」因此她勤快的在網路上分享各節氣食材,領著讀者挖掘各地的風土滋味。
前陣子才忙著跟生產者研究友善飼養的鰆魚水餃食譜,和台北農產合作的盛產食材料理教學也剛結束不久,番紅花從原本自身與家人的健康需求出發,逐步擴展到對農村議題、小農福祉、土地永續的關心,近幾年更積極地投入食農教育及海洋永續,她說:「希望有一天問起小朋友最愛吃什麼魚,答案不再是鮭魚和鱈魚(編註:此兩種都是進口魚),而是鯖魚、石斑或虱目魚。持續關注海洋永續、動物福利、土地倫理等議題,但願透過書寫,邀請大小讀者一起來支持台灣的綠色農漁畜牧業。」
現在的番紅花,同樣是為愛料理,走得卻更廣更遠了。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LEGO樂高90週年登場,5大亮點搶先看!30倍大生日蛋糕、兩層樓溜滑梯,統一時代台北店2樓登場
2022/07/01西恩花園的遊牧派對,探尋自然與日常交融擴延的可能:CNSense發表PRIZMIC&BRILL野奢家具
2022/06/30「光音淡水」系列活動7/2開跑!B.T.O.D街舞快閃,乱彈阿翔、盧廣仲、魏如萱淡水海關碼頭開唱
2022/06/30京都和菓子名店「然花抄院」插旗信義區:經典長崎蛋糕、幻月華夫餅乾,雪花霜與日本同步開賣
2022/06/23美食評論家黃冠華/中式宴席裡很關鍵的存在─雞肉料理
2022/06/236月新開幕!2間星巴克首創特色門市:絕美山海風景「福隆觀海門市」,首間運動主題「松竹洲際門市」
2022/06/22前進南方!「2022南國生活節」週末恆春登場,齊聚16組音樂表演、近百家餐飲與職人手作
2022/06/21小小兵登陸屏東!《神偷奶爸大視界》世界巡迴展:1:1還原場景、設計原稿、互動關卡,屏菸1936文化基地盛大登場
2022/06/21演員巫建和:一直拍,讓人家知道你不一樣了,那不是天份或運氣
2022/06/18演員百白╳大鶴:一秒上戲,取材生活的喜劇能量
2022/06/18演員范少勳:在生活中累積飢餓感,表演是吃飽的療癒
2022/06/17美食旅行家張聰/香港精品料理界正在崛起的新星─Estro完美詮釋義大利菜的風土滋味
2022/06/16香港人氣流心月餅「望月」6月下旬登台:引進招牌流心月餅、蝴蝶酥,採用環境友善月餅容器
2022/06/16P&T柏林選茶、台北Deux Doux質感聯名:以鍋煮奶茶、莓果優格為靈感,3款阿芙佳朵與帕菲優雅呈現
2022/06/16「我出去一下」山系綠洲派對,PARK2週末登場:從啤酒瑜伽到MR背包負重,齊聚22家戶外與餐飲品牌
2022/06/16演員王淨╳李沐:保持本質,如同五年前第一次看到彼此
2022/06/16首位台灣樂高玩家作品量產!《爵士四重奏》獲萬票肯定,7月1日全球同步上市
2022/06/16T22走入北投,活化城市綠洲:細膩日式「北投宴」禮盒,復刻酒家宴席、和洋森食光等限定料理
2022/06/1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