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美感助永續3】春池玻璃吳庭安:創造回收玻璃新生命,打造循環「經濟」

2020-08-04 19:06 袁世珮

編按:各種汙染侵襲土地、海洋與所有環境。在台灣,有一群人以美感為觸發點、加入科技運用,共同倡議推動讓地球永續轉動。

質青閱讀首選媒體「500輯」,推出「質青倡議」系列專題,首回從如何運用設計與美感助永續,來推動地球永續發展的議題出發,質青關注生活與視野,也一同了解這群人正默默改變「愛地球」也有新方法。

吳春池(左)與吳庭安父子。圖/春池玻璃提供、汪德範攝影
吳春池(左)與吳庭安父子。圖/春池玻璃提供、汪德範攝影

春池玻璃第二代吳庭安童年時在玻璃回收場的經驗是又臭又累還賺不了什麼錢,那時候,「永續」或「循環經濟」這樣的名詞還沒有出現,回收的玻璃還是經處理後以原料方式便宜賣出。

當他從劍橋學成,到台積電轉了一圈後,回到春池和父親並肩經營,這時候的「永續」和「循環經濟」已成為顯學,吳庭安啟動「W春池計畫」,以美感和科技,將廢玻璃升級,滾動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 重點在「經濟」

學的是資源工程專業,吳庭安開宗明義說,常有人誤會循環經濟裡的「循環」是重點,其實關鍵在「經濟」,「你要創造需求、而且這個需求可能本來是別人不要的,你要創造一個大家想要的價值。」

「循環經濟很關鍵的一點是,你必須創造價值,才能讓這循環驅動。循環經濟的重點不在回收,關鍵是在『經濟』二字。」吳庭安將循環經濟概念導入春池,不再只是將玻璃碎當成原料售出,還逐漸加入工藝與設計。

目前春池回收的玻璃,約50%變成原物料,25%變成建材、10%至15%會變成玻璃製品,5%會製成藝術品。

吳庭安認為,循環經濟的重點在「經濟」。記者吳致碩/攝影
吳庭安認為,循環經濟的重點在「經濟」。記者吳致碩/攝影

春池從回收端到產品端再到回收,自成一個循環經濟的「環」,吳庭安說,是「被逼」的,「我們必須去創造價值,否則回收玻璃的利潤太低了。」春池必須把幾毛錢的東西變成幾塊、幾千幾萬,而「一條龍」模式,也可以把利潤回饋到前期的回收,讓整個環的循環更為順暢。

「PROMISE framework」有感引出行動

吳庭安指出,循環經濟或永續必須思考土地跟人類的關係,只是過去的邏輯都是從人的角度出發,但其實應該要以地球為主體,「春池從回收玻璃做起,其實我們是在解決人類的一些問題,是創造更多的價值給這個地球,而非人類。」

既然「永續」是當前流行的話題,吳庭安要問,為什麼以前根本沒人在談、為什麼現在都在談?「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不永續了,我們內心都知道已經有問題了。」不管是氣候變遷、或全球暖化、或資源不足,這些都在發生當中。

春池綠能玻璃觀光工廠回收玻璃。記者林伯東/攝影
春池綠能玻璃觀光工廠回收玻璃。記者林伯東/攝影

但既然知道已經不永續了,為什麼人們的行動還是很少?吳庭安提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永續中心的一個研究「PROMISE framework」,即離個人愈近的感受,個人就會愈快行動,從P(personal個人)連結到E(environment環境),也就是在談永續時,必須要讓人有感,否則人們只是覺得天氣變比較熱,哪怕地球資源不足,人們每天還是可以吃到想吃的東西,生活沒有危機感,就不會有任何動作。

美感和科技 w春池計畫

為了利用美學和科技去啟動環境經濟,春池推出「W春池計畫」,即結合春池擅長的回收處理,加上老師傅的工藝,並引進設計,將春池定位為平台,與很多設計師、各領域人才合作,以回收玻璃製成藝品或用品,消費者因為喜歡品牌或設計者而行動,循環經濟就會滾動。吳庭安認為,這比高談闊論說「我要做循環經濟,非常有意義,請一定要支持我」更有效果。

春池與名廚江振誠合作餐具,因為主廚了解餐具的市場,更能打開循環經濟;建築師了解空間,春池可以合作玻璃建材。吳庭安說:「我們可以去做很多的crossover(跨界),最後變成一個多元發展的ecosystem(生態系),創造更多玻璃的可能性。」

例如2018年與W Hotel的合作。春池先將從酒吧回收的酒瓶製成建材,送回酒店在泳池旁鋪成沙灘,之後再回收製成產品,跟著酒店的月餅禮盒一起銷售,又回歸到消費者手上,變成一個永續循環。

聶永真的蘇富比專案。圖/聶永真提供
聶永真的蘇富比專案。圖/聶永真提供

與設計師聶永真的合作也是一次美學的實踐。當時聶永真要為蘇富比春拍設計限量100件的拍賣型錄,便以春池的回收玻璃為材料,設計出一款流動感的藝品。

藝術團體豪華朗機工今年在台北當代的產出作品「日光域」,材料就來自春池的玻璃回收場。年輕藝術家蹲在成堆的回收瓶裡挑選幾百個瓶子,再套上機械結構,呈現出令人驚艷的作品。吳庭安大為震撼:「非常漂亮的作品,但仔細看,會看到後面有『愛之味』、『大茂黑瓜』。」

春池在新竹公園新開放的「春室」空間,也是循環經濟的體現,吳庭安說:「希望這件事情可以擴散到每一個人生活當中,而非只是我們自己的領域、或者在講永續的人之中。」

吳庭安認為,循環經濟沒有什麼特殊的技巧,就看「能不能創造大眾喜歡的核心價值」,這個核心價值不管是從美學、功能性、科技、藝術,都可以切入,只要拿捏得當,這個價值是真正對環境、對社會、對使用者都有益處,那循環經濟或循環設計就能很容易地串連起來。

由春池玻璃主持號召,結合策展、體驗、選物、餐飲,以容器作為概念、三層樓的複合式空...
由春池玻璃主持號召,結合策展、體驗、選物、餐飲,以容器作為概念、三層樓的複合式空間「春室」。 圖/春室提供

做出每個人有感 對社會有益的事

春池如今一年回收廢玻璃約十幾萬噸,占全台七成,因為免除了自國外進口製玻璃的原物料,一年可以減少約五百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排放量量。吳庭安說:「春池每天光是處理這些別人不要的廢棄玻璃,就能創造出這麼多價值,真的是很有意義,我們每天都在做一件小小的好事。」

但這樣的感動,吳庭安不想止於自己,希望能將循環經濟的意義擴散出,以美學、科技或各式各樣的手法,與更多人溝通,就是根據「PROMISE Framework」,利用每個人有感的東西,即使很微小,循環經濟就會滾動。

吳庭安樂觀相信,台灣有非常多的新創、有心人、設計師與品牌,都開始在推動循環經濟,台灣有機會為世界定義「永續」的標準,而在春池,雖然只專注在玻璃上,但會努力把玻璃做到一個極致,讓大家認同,從而擴散理念,最後讓世界變得更好。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江振誠:跟著「節氣」飲食,挑選有機食物開始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社會學者李明璁:談永續前⋯先喚醒每個人對土地的愛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好事交易所:用科技種一棵樹 參與土地的未來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馬上做!3種提案感受「設計+科技」讓地球正向循環

春室二樓「春玻選物」販售春玻與W春池計畫精選玻璃瓶與器皿,以100%可循環再製的...
春室二樓「春玻選物」販售春玻與W春池計畫精選玻璃瓶與器皿,以100%可循環再製的玻璃,實踐環境共生。 圖/春室提供
吳春池(左)與吳庭安父子。圖/春池玻璃提供、汪德範攝影
吳春池(左)與吳庭安父子。圖/春池玻璃提供、汪德範攝影

最新文章

地球解方全場大合照。圖|地球解方

2023地球解方永續設計行動年會!將完成第一本永續教科書、Go Action展開365天永續行動

2023/04/27
方序中擔任視覺總監,主視覺呼應年會的核心概念。

地球解方 永續設計行動年會4月21日台北松菸登場!

2023/04/17
《500輯》主辦的「500談」系列講座:「理想大人的必修課」,邀請到了哿哿設計創...

【500談】理想大人的必修課:張倚奇╳楊士慶╳張瑞夫:不從眾、多方嘗試 用成就與行為回應阻力

2022/07/14
「餐飲服務振興計畫」得主洪昭勝,使用苗栗茂林畜牧場的非籠飼雞蛋,製作「對味特製奶...

帝亞吉歐第18屆夢想資助計畫首次資助餐飲業,百萬獎金投入餐飲人才培育

2022/07/01
【500談講座】張瑞夫X張倚奇X楊士慶──理想大人的必修課。圖/500輯

【500談講座報名】張瑞夫X張倚奇X楊士慶──理想大人的必修課

2022/07/01
圖/倡議家 提供

RA100 地球解方!一場「全民共同參與的永續行動」即將展開!

2022/04/18
第一屆「挖貝提案者大賽」報名截止日為3月31日。 圖/挖貝WaBay提供

第一屆「挖貝提案者大賽」報名倒數中:鼓勵原創與社會倡議專案,目標助40組團隊圓夢

2022/03/09
500談系列講座以「NFT是騙局?還是未來商機?」為主題,邀請彭冠傑(左一)、李...

【500談】NFT是騙局,還是未來商機?吳柏蒼╳李君慈╳彭冠傑:作品有價,喜歡再買

2022/02/17
500談系列講座:「吳柏蒼X彭冠傑X李君慈──NFT 是騙局?還是未來商機?」。...

【500談講座報名】吳柏蒼X彭冠傑X李君慈──NFT 是騙局?還是未來商機?

2022/02/10
香奈兒從紅色山茶花中,萃取精華,連種子外殼也能成為瓶蓋原料之一。圖/香奈兒提供

精準計算環境足跡負起社會責任:香奈兒1號紅色山茶花活能系列 連山茶花種子外殼都能運用

2022/01/10
現任網路家庭董事長、城邦出版集團創辦人的詹宏志先生,獲得「人文及出版組」肯定。記...

歡慶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首屆「文協獎章」頒布 詹宏志、張淑芬分獲人文、文創組肯定

2021/11/11
導演易智言、演員黃河在《天才的思考:高畑勳與宮崎駿》講座合影。圖/沈昱嘉攝影

易智言、黃河讀《天才的思考:高畑勳與宮崎駿》,對談吉卜力動畫三巨頭創作歷程

2021/08/14
博士生許又仁(右1)運用科學升級契作,為土地存本孕育天然美味。圖/許又仁提供

青年到偏鄉貢獻,為在地創生──聯合報數位版推出《質青洄游》專題,串連「優人物」系列專訪

2021/07/29

【活動報名】500fu 職人體驗坊:手創香甜

2021/05/06
徐光宇╳連俞涵╳蔡承璋對談「加減新生活,生活中的永續」,吸引80餘人到場聽講。圖...

徐光宇╳連俞涵╳蔡承璋:快樂才能做得久,從生活做起讓他人理解環保

2021/04/28
第七場「500談」系列講座「加減新生活,生活中的永續」邀請統一超商管理群協理徐光...

徐光宇╳連俞涵╳蔡承璋:永續並不遙遠,回到內心察覺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2021/04/28
木工職人「小亨利」王宏亨不僅熱愛山林、木作,近期更參與文博會「地方總論館」的「北...

「500fu職人體驗坊」:與木工職人「小亨利」走訪天母古道 細探山林百態

2021/04/24

【活動報名】500fu 職人體驗坊:跟著自然觀察家小亨利一起淨山探索

2021/04/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