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美感助永續】社會學者李明璁:談永續前⋯先喚醒每個人對土地的愛

2020/08/04 江佩君

編按:各種汙染侵襲土地、海洋與所有環境。在台灣,有一群人以美感為觸發點、加入科技運用,共同倡議推動讓地球永續轉動。

質青閱讀首選媒體「500輯」,推出「質青倡議」系列專題,首回從如何運用設計與美感助永續,來推動地球永續發展的議題出發,質青關注生活與視野,也一同了解這群人正默默改變「愛地球」也有新方法。

李明璁認為,一個概念或者知識,要如何讓人們有感?首先身體要有反應,或說是五感,人們才會把抽象的、外在的知識,內化成身體有反應的感受。記者吳致碩/攝影
李明璁認為,一個概念或者知識,要如何讓人們有感?首先身體要有反應,或說是五感,人們才會把抽象的、外在的知識,內化成身體有反應的感受。記者吳致碩/攝影

李明璁,一個走出學院的社會學者,除了大學教授的身份,因工作的關係,他也常頂著一頭招牌爆炸頭,透清早走入台灣最接地氣的傳統市場或是上山下海深入探索地方文化。誰說知識學問一定只能在學院殿堂中傳授,李明璁用行走來閱歷,他說,「離開學院後,我才跟土地重新連結起來」,而「每個市場裡其實都充滿了『職人魂』」。

這幾年地球生態愈變愈糟糕,國際社會都在倡導「循環經濟」、「消費倫理」,但其實談永續首先要喚起每個人對土地的感覺與愛,因為,有感覺才會在乎。

李明璁說到,土地有兩個層次,一個是我們生長的鄉土,另一個是地球生態的土地。他談到15年前在英國完成學業準備回台灣時,指導教授問他,什麼是你一定要回台灣的理由?他回答,「離開台灣其實就像一場時間很久的旅行,而旅行的最後目的地是家鄉,去了遠方觀看、學習、體會、反省,回到家這趟旅行才真正的完成。」

循環經濟要成功 「讓人有感」最重要

當一個社會學家,李明璁擁有最高學歷、曾在最高學府教書,但他說「如果我的人生就這樣繼續走下去的話,好像一切都理所當然,但我的初衷並不是成為一個社會學者,而是利用社會學的知識,去面對、理解、解決我所在意的台灣社會問題。」

但我們不能只關心台灣這個土地,台灣跟全世界連結在一起,李明璁舉例談到,「就像這次疫情一樣,如果我們要貢獻這個世界,就把台灣顧好,世界會連動、彼此會看見並獲得一些想法,台灣雖小,但是她可能的影響力,在全球化的年代可以是非常大的。從很在地的鄉土,到有國際感的永續、氣候變遷、減碳等議題,透過我們在做的這些小事,都可以是被世界看到的好事。」

李明璁說,離開學院後,我才跟土地重新連結起來。圖/李明璁提供、陳希倫攝影
李明璁說,離開學院後,我才跟土地重新連結起來。圖/李明璁提供、陳希倫攝影

但要談永續,這概念乍聽下很高深、讓人有距離感,在台灣,有一群人正運用科技、美學設計,共同倡議著減輕地球負擔的「循環經濟」。李明璁談到,「一個概念或者知識,要如何讓人們有感?首先身體要有反應,或說是五感,人們才會把一種抽象的、外在的知識,內化成身體有反應的感受。」透過美學與科技去論述,就是試著把抽象化的東西身體化,讓人有感。

而李明璁在公視主持的《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也許就在進行這樣的嘗試,讓人們重新發現身邊的市場之美、對市場獨特的人情味有所感覺。李明璁說,「透過這節目我重新發現台灣土地美好的人事物,從產地到餐桌每天透過「吃」這件事,投射出背後台灣文化的認同。」

他繼續說到,從東西南北到離島,走了台灣這麼多市場,很多人會說菜市場不就那個樣子?但其實菜市場是有DNA的,有它獨特的地方感、認同感與不一樣的機能。我在路上,也遇到很多叔叔、阿姨的回饋「原來我們熟悉的地方,還有這樣的學問」。這也是我重新學習,把腰彎得很低去傾聽、去理解,去愛上土地不一樣的人,我想這是我跟土地重新連結重要契機。

李明璁認為,每個菜市場都有DNA,有它獨特的地方感、認同感與機能。圖/李明璁提供、陳希倫攝影
李明璁認為,每個菜市場都有DNA,有它獨特的地方感、認同感與機能。圖/李明璁提供、陳希倫攝影

過度強調CP值很可怕 拖著社會無法前進

為何要談永續?李明璁指出,若把20世紀放大看,20世紀人類的歷史其實是個巨大的浪費,人類在20世紀變得非常會吃,吃進來的東西較過往人類歷史多很多倍,大量的生產、大量的浪費、大量的吃對人體大量的負擔。人類製造了一個非常詭異的矛盾,我們以享樂為名,但我們卻消耗了生態,也傷害了我們自己。

但在20世紀的後期,人類開始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像「慢食」行動從義大利開始到世界各地,人們開始在意食品履歷,在意烹調方式並改寫美食定義。哪怕只是做一盤菜,都是循環經濟、社會設計跟倫理消費三者的凝縮。在前端的人心想著不只是做一道菜,而是這道菜消耗了什麼,要透過什麼樣的設計,以最友善環境的食材,做出耳目一新、美味的料理,而消費者基於這樣的選擇跟態度,願意花費較多成本選擇。

李明璁說,我的初衷並不是成為一個社會學者,而是利用社會學知識,去面對、理解、解決我所在意的台灣社會問題。圖/李明璁提供、陳希倫攝影
李明璁說,我的初衷並不是成為一個社會學者,而是利用社會學知識,去面對、理解、解決我所在意的台灣社會問題。圖/李明璁提供、陳希倫攝影

李明璁說,台灣社會的產業轉型、消費型態轉型,在最近十年有一個匯流狀態,基於一種倫理的選擇所進行的消費,會從製造端、員工端到消費端,整合在一起。會帶動產業開始轉型,像是「春池玻璃」是個例子,本來是傳統製造業,現在試著把循環經濟帶進來,透過社會設計的方式,召喚倫理消費。

但李明璁說到,某部分台灣還是一直很流行CP值這件事,但CP值是很可怕的事,會拉住社會無法向前轉型,CP值是講究物美價廉、俗又大碗,其實這是消費社會發展時最前期的狀態,因為缺乏所以渴望擁有,不去管製造出來的東西會產生多少的損害。「我認為這時代正在過度,台灣是前腳在新時代,後腳還拖著,矛盾感、緊張感蠻強」,「我認為不管是哪一端的人,只要有友善環境的sense,就可以產生很好的連結,把那拖著的後腳往前走,生產者、流通者、消費者都要有這樣的共識。」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江振誠:跟著「節氣」飲食,挑選有機食物開始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春池玻璃吳庭安:創造回收玻璃新生命,打造循環「經濟」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好事交易所:用科技種一棵樹 參與土地的未來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馬上做!3種提案感受「設計+科技」讓地球正向循環

李明璁說,旅行的最後目的地是家鄉,去了遠方觀看、學習、體會、反省,回到家這趟旅行才真正的完成。圖/李明璁提供、陳希倫攝影
李明璁說,旅行的最後目的地是家鄉,去了遠方觀看、學習、體會、反省,回到家這趟旅行才真正的完成。圖/李明璁提供、陳希倫攝影

美感助永續

【美感助永續】江振誠:跟著「節氣」飲食,挑選有機食物開始

【美感助永續】江振誠:跟著「節氣」飲食,挑選有機食物開始

2020/08/04
【美感助永續】好事交易所:用科技種一棵樹 參與土地的未來

【美感助永續】好事交易所:用科技種一棵樹 參與土地的未來

2020/08/04
【美感助永續】春池玻璃吳庭安:創造回收玻璃新生命,打造循環「經濟」

【美感助永續】春池玻璃吳庭安:創造回收玻璃新生命,打造循環「經濟」

2020/08/04

最新文章

主題互動展區:塔塔魔法城堡。圖/新光三越提供

新光三越《是誰遊樂園》巡迴展 Maruco十年遊樂計畫 攜手台灣在地插畫家打造夢幻小動物遊樂園

2025/07/11
YMS by onefifteen 坐落於陽明山美軍宿舍群 H-2 區,以園區內...

初衣食午全新「YMS by onefifteen」集餐廳、旅宿五大空間8月陽明山亮相

2025/07/09
Dream Plaza即將開幕!為信義區帶來咖啡、書店、美食與餐酒館的新維度。圖...

Dream Plaza即將開幕!為信義區帶來咖啡、書店、美食與餐酒館的新維度

2025/07/09
最強頂級神卡「台北101聯名卡」,提供眾多專屬優惠、海外旅遊服務。圖/台北101...

最強頂級神卡「台北101聯名卡」!打造專屬精品優惠、海外頂級旅遊限定景點

2025/07/09
台北的「北馥樓」。圖/摘自米其林官網

米其林7月新入選出爐!台北、台南、高雄5家話題餐廳上榜

2025/07/09
香奈兒2025/26秋冬高訂系列。圖|CHANEL

香奈兒2025/26秋冬高訂系列大秀!巴黎大皇宮重現康朋街31號沙龍氛圍

2025/07/09
首度舉辦的500甜2025,將於8月15~17日於BELLAVITA B1藝文空...

台灣第一份甜點指南「500甜」即將曝光!3日最強甜點派對門票即起快搶購

2025/07/08
「台北101好好玩聯票」帶旅客暢遊台北捷運周邊五大熱門親子景點。圖/台北101提...

台北101觀景台全新暑假聯票搶先看 五大景點搭捷運就能玩透透

2025/07/07
海格羅夫莊園 x 潘海利根全新「達芙妮花束淡香精」亮相。 圖/海格羅夫莊園、潘海...

以海格羅夫莊園為靈感!潘海利根x皇室聯名新作「達芙妮花束淡香精」亮相

2025/07/0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