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詹宏志╳唐鳳跨代對談:「身為怪物,你很重要」大膽說出你與世界不同之處

2020-08-25 12:56 沈佩臻

圖/陳立凱攝影
圖/陳立凱攝影

《500輯》全新企劃「500談」系列講座於8月24日正式登台,將「世代混搭」與「質感重擊」兩組關鍵字互為經緯,首場即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與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同台對談、相互激盪,同時邀請文策院院長胡晴舫、設計師方序中、社會學家李明璁、米飯旅行社旅行長工頭堅、BIOS Group創辦人白尊宇、文化觀察家詹偉雄、跨界編輯人黃威融、作家李昂、獨角獸計畫創辦人李惠貞、勤美學執行長何承育、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飲食工作者顧瑋、Plan b創辦人游適任、Wehouse建築生活誌執行長楊淑媜、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法朋甜點主廚李依錫、亞洲50大酒吧Draft Land創辦人鄒斯傑、Simple Kaffa興波咖啡創辦人吳則霖及世界麵包冠軍陳耀訓、大尺設計黃惠美等幾十位重量級貴賓出席講座,其中幾位嘉賓化為提問人,在多方視角一問一答間,增添跨界觀點。

同時邀請文策院院長胡晴舫、設計師方序中、社會學家李明璁、趨勢觀察者工頭堅、BIO...
同時邀請文策院院長胡晴舫、設計師方序中、社會學家李明璁、趨勢觀察者工頭堅、BIOS Group創辦人白尊宇等幾十位重量級貴賓出席講座,其中幾位嘉賓化為提問人,在多方視角一問一答間,增添跨界觀點。 圖/陳立凱攝影

唐鳳,特殊自學背景、傲人數位政績、神童天才封號不離身,自入閣後聲量水漲船高,成為討論度最高的政務官之一。唐鳳二字的意義不再是名詞、動詞或腦波控制這麼簡單,在她身上也不存在二元對立的狹隘目光,面對任何質疑,再天才仍選擇靜靜站在平等的角度看待一切,保留彈性空間、尊重彼此差異,以幽默和緩的口吻,讓一切變得更順暢、更有意思。她,化身通往各種可能的渠道,就像VR,徹底打開大眾視野。

詹宏志,在不少人印象中的他,是商界領袖、文壇享負盛名,在一代人眼中的業界巨擘、十足創意人。幾十年來,帶著宏觀視野及膽識縱橫電商江山,一談到閱讀、旅行與生活,依然保有閃閃發亮的赤子之心。他自小博覽群書認識世界、在星空下刺激思考,埋下走出家鄉的種子,用雙腳親身驗證。

相差25歲,不只一個世代,在學習路上擁有特殊經歷與波折、各自透過網路發展出不同風景的兩人,特質相似又不盡相同,《500輯》節錄兩位跨世代公認天才、思想及行動上的巨人——唐鳳、詹宏志,多元思考碰撞下的部分經典對談。

「500談」系列首場講座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與PChome Online董事長...
「500談」系列首場講座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與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同台對談、相互激盪。 圖/陳立凱攝影

「身為怪物,你很重要」:站出來大膽說出你與世界不同之處

詹宏志:長大過程中,我與所處的社會產生許多衝突。例如母親生我氣的時候,常說:「你都跟別人不一樣」,這句話可能是和我的兄弟姐妹比,他們是能夠把社會或學校的要求完美達成的學生;母親更生氣的時候會對我說:「你都要跟別人不一樣」,是指我意圖要跟別人不一樣。而站在更獨特的人——唐鳳的面前,發現我其實還蠻正常的(笑),和大多數人很接近。實際上,這個世界的「正常」一點也不值得珍惜,只是展現沒有能力跟產生差異性的那一面而已,如果大家都長成同一個模樣,而那些長得不一樣的人就「不正常」。

我猜我看到的所有年輕人都有這一面,如果唐鳳是90%的外星人,我可能有30%,而跟我同樣擁有30%的人涵蓋非常廣,每一個年輕人都在某一刻,發現自己和父母、手足、同學不一樣,他發現內心有種渴求,是地球人不能理解的。那一種「不一樣」,在過去社會的對應辦法,是爸媽打、老師罵、同學霸凌,直到他藏下自己真實的來歷,穿上西裝打上領帶,走在社會上變成「正常人」,回頭對照唐鳳與自己過去的來歷,會發現這種辦法,對世界是很大的浪費。

詹宏志鼓勵年輕人站出來大膽說出你與世界不同之處。
 圖/陳立凱攝影
詹宏志鼓勵年輕人站出來大膽說出你與世界不同之處。 圖/陳立凱攝影

我們對知識範圍的認知,是被邊上的人所決定,而非中心的人;我們對世界的體會,是被邊緣的人決定,不是中心的人決定。邊緣有多遠、範圍有多大、想法有多奇怪,世界就有多大的規模。

在歷史上,所有對當代而言是「異端」的人,例如說出「地球是圓的」、「地球繞著太陽轉」的這些人,都曾是奇怪的人、被視為異端的人、和別人不一樣的那些人,是這些人建立了今日所知世界的範圍,而這可能每天都還在發生,我非常慶幸台灣出現像唐鳳這樣的人。

「身為怪物,你很重要」我要對藏在我們當中的外星人、變種人,你平常不敢透露面貌與真正來歷的人,我想鼓勵你站出來大膽說出你與世界不同之處,所有你覺得世界都錯了的那些見解,是很值得說出來的,因為那對我們大家都有幫助。

唐鳳認為,如果不給年輕朋友舞台空間,瘋狂與智慧是完全分不出來的。 圖/陳立凱攝影
唐鳳認為,如果不給年輕朋友舞台空間,瘋狂與智慧是完全分不出來的。 圖/陳立凱攝影

落實Reverse Mentorship,才能讓異類變成New Normal

唐鳳:我想回應「異端是進步的動力」,我們是怎麼鼓勵大家擁抱異端,其實在組織裡面是很容易的事情,可以歸納到四個字,就是「你行,你來」,例如每次碰到挑戰,總是有人會敲邊鼓說「我看來很簡單啊」等口出狂言,但其實每個組織都有一些餘裕空間,好比說青年署裡面所有預算都不是用於法定必要事務,就可以來嘗試新方法,例如青年署為十二個相關部會請來兩個35歲以下的青年諮詢委員,來告訴各部會的部長未來發展的方向,乍看之下是離經叛道的作法,但其實他們才是真正帶領方向的人。

在組織裡面持續落實Reverse Mentorship(逆向導師)這個概念很重要,才能讓異類變成New Normal,變成新的常態,如果不給年輕朋友舞台空間,瘋狂與智慧是完全分不出來的。

不是旅行改變我的生活,而是我的求知與閱讀使我非旅行不可

詹宏志:在小時候對知識感到好奇時,看到跟我的家鄉不一樣的遠方、異地的城市名,對我確實有種號召力。然而不是旅行改變我的生活,而是我的求知與閱讀使我非旅行不可,旅行是讓我確定讀到的事真如想像一樣,旅行或許有發現,很大一部分是在解釋自己的來歷。

如果要設計一條旅行路線,一定也是跟我以往閱讀有關,我才會知道我想去的目的地,每一段旅行會隱藏著過去閱讀中,內心被攪動的那個世界,讓想像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面對面對證一次。

詹宏志在好奇心與熱愛閱讀中播下想要旅行的種子,透過每一次旅途中應證所想。 圖/陳...
詹宏志在好奇心與熱愛閱讀中播下想要旅行的種子,透過每一次旅途中應證所想。 圖/陳立凱攝影

關於閱讀,不要相信規則,哪裡開始都沒關係

詹宏志:

可以讀的書已經太多了。開卷有益有弊我不確定,但是可以確定開卷有得,總是可以獲得理解。閱讀不要相信規則,不要相信順序,最後都會到達,哪裡開始都沒關係。

唐鳳認為AI應該只是使用者的延伸,不該變成你被AI自動化。 圖/陳立凱攝影
唐鳳認為AI應該只是使用者的延伸,不該變成你被AI自動化。 圖/陳立凱攝影

AI應該是服膺於你,只是你的延伸,不要變成你被它自動化

唐鳳:我對於AI的想法很簡單:「你不想花腦子的就交給AI做」,感到好奇、很有意思的就自己去做。例如開長途的大貨車就很非常適合AI做,像是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存在。

我常舉洗衣機的例子,現在有很多智慧洗衣機會用AI幫你計算最少的水量、洗潔劑,但是你不會想買一台洗衣機,它反過來跟你說:「身上的衣服穿了兩天了,不准你穿出門,要交給它洗。無論如何,AI只是個助手的角色,它的價值是服膺於你的價值,當兩相衝突時它要給得出交代,這是絕對不能放鬆的,否則會容易變成你是AI的延伸。

AI很好,但不要變成你被它自動化。

「500談」系列第二場、第三場講座將於9月、10月接續登場,第三場報名資訊請持續...
「500談」系列第二場、第三場講座將於9月、10月接續登場,第三場報名資訊請持續關注《500輯》粉絲專頁。 圖/陳立凱攝影

「500談」系列講座,9月、10月接續登場

無法親臨現場的民眾不用擔心,講座完整影片即將發佈於《500輯》粉絲專頁。「500談」系列第二、三場講座,將於九月、十月登場,即將開講的名人組合依序有作家李昂、美食家高琹雯進行「兩代吃貨的人生交響曲」,設計師方序中、文化觀察家詹偉雄對談「美學經濟到設計經濟」,精彩可期。第三場報名資訊請持續關注《500輯》網站及粉絲專頁。

圖/陳立凱攝影
圖/陳立凱攝影

推薦閱讀

政務委員唐鳳:把自己當素材庫,外界好惡都只是標籤

最新文章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 圖/彭柏璋攝影

【週三讀書會】廖鴻基:轉身面向海洋,學習包容的力量

2023/03/23
鍾永豐受邀擔任2023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的首名講者。攝影/沈昱嘉

【週三讀書會】鍾永豐:書局啟蒙了我 帶我回到土地和家鄉

2023/03/17
由上善基金會主辦的中央書局周三讀書會進入第四年,即日起開放報名。圖/中央書局提供...

第四屆中央書局讀書會 七領讀人導讀加體驗 讓書立體化

2023/02/17
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商禽」

2022/11/0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五講/「回憶的藝術 層深思苦/吳夢窗、周夢蝶」

2022/10/27
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四講/「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2022/10/20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三講/「沉鬱的藝術 留得枯荷聽雨聲:杜甫、李商隱」

2022/10/1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二講/「去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王維、李白」

2022/10/06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接棒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一講/「痛點與斷點 爆點與定點」

2022/09/29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六講/明喻與暗喻、事物的核心: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

2022/09/22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之所以能在全球暢銷,焦元溥認為原因在於「具有個人化的獨特魅...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五講/小說與作曲的異同-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2022/09/15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四講/福斯特《窗外有藍天》

2022/09/08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三講/《包法利夫人》

2022/09/01
焦元溥領讀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文豪大仲馬的經典長篇小說《基督山恩仇記》。圖/...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二講/《基督山恩仇記》

2022/08/25
焦元溥表示,音樂並非《多利安・葛雷的畫像》的重點,但王爾德的運用精妙高明,經得起...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一講/《多利安・葛雷的畫像》

2022/08/18
1978年出版的《譫狂紐約》是作者也是建築大師Rem Koolhaas最重要的一...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六講/Rem Koolhaas《譫狂紐約》

2022/08/11
第五講主題為《小王子》作者安東尼聖艾修伯里的著作《風沙星辰》。圖/中央書局提供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五講/安東尼聖艾修伯里《風沙星辰》

2022/08/04
第四講主題為卡爾阿根廷作家、詩人、翻譯家波赫士的《波赫士全集/波赫士詩文集》。圖...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四講/波赫士的《波赫士全集/波赫士詩文集》

2022/07/2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