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第五屆500盤評審/作家謝哲青:累積逾500米其林星星後 重新追尋記憶裡的味道

2025/09/22 文/袁世珮

圖/500輯製作
圖/500輯製作

食物要好吃,前提是誠懇的動機和扎實的手藝。

— 謝哲青

Q:談談您對美食品味的養成?

A:我在後山長大,在市場裡生活,在大街小巷裡學會吃東西。我家是藍領階級,我都是吃爸爸從工地拿回來的便當,在成長過程裡,吃飽本身就是很大的幸福,所以我不會追求非常細緻的口感。

都說「富過三代方知吃」,我年過40後才知道什麼叫「好吃」。我很早就一個人生活,煮飯餵飽自己,到50歲之後,不用再汲汲營營為五斗米折腰,就能花更多時間去理解吃。

此外,我的藝術開竅非常晚,畢竟成長過程裡,家裡沒有藝術的熏陶,是30幾歲後才真正踏入藝術史,但踏進去跟開竅是兩回事。直到有一次去歐洲安特衛普參加一場巴洛克藝術的座談會,主講人講到了「羅西尼牛排」。羅西尼是19世紀義大利音樂家,他寫的歌劇多是花式詠歎調,後來變成美食家,又以歌劇的概念去設計了各式各樣的料理。

我那時才意識到,原來這些都是有關係的,我才真正花時間進一步去了解飲食,40歲後才開始花錢去拜訪名廚、去名店用餐,慢慢理解吃的世界,這樣過了十幾年,我才認為我開始懂吃。

Q:您如何定義「好吃」?

A:要有兩個重要的前提:誠懇的動機、扎實的手藝。

很多廚師都喜歡說故事,可是我發現很多是故事說的比菜還要好,這很矛盾。其實台灣的食客大部分吃得出食材好壞,但是很難吃得出廚藝,所以料理人有誠懇的動機,和扎實的手藝是很重要的。

像我今年吃到最特別的經驗,是到布農族雙龍部落拍廣告,部落的人特地當天上山採菜回來,布置出滿桌山珍盛宴,有些甚至無法想像可以拿來當食物。他們就是用先民的智慧加上自己的方式,打造出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餐桌。

那些做法都很樸實,甚至是孫女在旁邊吃多力多滋,他就借幾片洋芋片來調龍鬚菜的味道。很奇妙,但每道吃起來就完全不一樣。

久違的朋友相見要聚餐,因為聚餐就是一種分享生命的方式。

— 謝哲青

Q:您說拜訪了很多名廚,您怎麼看各國美食?

A:廚師跟藝術非常像,日本料理的廚師像書法家,一筆下去,好壞立現,無法重寫,因為日本料理是減法的料理;西餐就像是巴洛克的繪畫,像魯本斯,層層油彩塗上去,口感跟色澤都很濃郁。

我是這十幾年來開始摘星。但有時候會突然覺得好累,食物都很好,可是你會覺得好像到了瓶頸。

我在米其林三星、連續17年摘星的石川Kagurazaka Ishikawa吃到一道涼拌豆腐。我想說,為什麼過去的人生完全沒想到有什麼食物可以有那樣的強烈衝擊?每一口會捨不得吃,但是你一定會把它吃完。

可是隨著我們慢慢見多識廣,邊際效應出現了,感動次數愈來愈少,那種心神動搖的悸動愈來愈少。

反而是不經意間會遇到驚喜。今年二月在比利時布魯日,我們進到一間小餐館,一身刺青的老闆就像是兄弟出來開餐廳,但店裡從自然酒到所有餐點,都是方圓50公里內的食材,每一道菜都是老闆阿嬤做過的、媽媽做過的、朋友教的,都與他有強烈的連結。後來才知道那家是米其林一星。

料理的核心是連結。人跟人分享食物,跟朋友很久沒見面就要相約聚餐,因為聚餐本身就是一種分享生命的方式。

料理的核心是連結,因為人跟人會分享食物。

— 謝哲青

Q:您是第二度擔任評審,推薦的標準是什麼呢?

A:這一次還是推薦我喜歡的,嚴格來講就是我的成長記憶,是生活中會碰見的,只是改以更精緻、更現代的手法去呈現,是我記憶中的味道,但是跟記憶中的又好像不一樣,可能是某個紅白場合、或是和三五好友相聚、在某年某處吃到的味道,那一口就忽然把我帶回那個時空,是一個記憶的旅行。

例如紫蘇海膽。我是馬太鞍的阿美族,山上的部落有紫蘇,大人每次要去海邊的阿美族部落找朋友時,會採一些植物,然後到海邊和朋友一起吃飯。我小時就覺得海邊的人過得很奢華,他們下海捕龍蝦,再用山上品質更好的葉子來包,就把山跟海的味道結合在一起。

紫蘇有種安定的香氣,結合海膽的奔放,就會讓我想到在炎炎夏日或初秋的下午,豐年祭剛過,所有人都懶洋洋躲在樹蔭下的畫面。

可以說我現在口味返璞歸真,是回到記憶裡去找那些很單純的味道,沒有過度的裝飾,也不必很複雜的調理方法。

● 謝哲青的精選10盤菜

1.aMaze 心宴:鴨卵|萊菔

aMaze:鴨卵 萊菔。圖/謝哲青提供
aMaze:鴨卵 萊菔。圖/謝哲青提供

簡潔,是褪去所有裝飾後的絕對自信。鴨蛋,以其更勝雞蛋的濃烈蛋香與綿密質地,演繹著生命的初始醇厚;萊菔,這文雅的古稱,則代表了大地的質樸清甜與爽脆根莖。兩者相遇,沒有繁複的調味介入,像一場山居歲月的晨間對話,是泥土與生命的直觀連結,素樸,卻直指味覺的核心。

2.彧割烹:紫蘇海膽天婦羅

彧割烹:紫蘇海膽天婦羅。圖/謝哲青提供
彧割烹:紫蘇海膽天婦羅。圖/謝哲青提供

一瞬間的寂靜,彷彿時間在舌尖停格。海膽,是海洋將所有甘甜濃縮後的一抹金色浪花,豐腴、纏綿,帶著深海的鮮韻。就在味蕾即將被那片溫柔淹沒之際,紫蘇的清冽香氣如一道涼風吹過,劃開了濃郁,帶來清爽綠意與草本仙氣。這不是加法,而是昇華,是一場在奢華與空靈之間達成的完美平衡。

3.Circum-:夜來香- 魚子醬|皮蛋|和牛

nid.:雞翅一夜干。圖/謝哲青提供
nid.:雞翅一夜干。圖/謝哲青提供

一場味覺的豪賭,更是橫跨東西方大陸的味蕾辯論。鹹鮮迸發的魚子醬、醇厚油潤的和牛,是西方奢華的極致符號;帶著獨特鹼香與深邃氣息的皮蛋,則是東方飲食光譜中驕傲的異數。三者共存,像一首在古典歌劇院裡演出的龐克搖滾,衝突、挑釁、離經叛道,卻又在混沌中建立起驚世駭俗的全新和諧。

4.明福台菜:蒜炒烏魚鰎

明福台菜:蒜炒烏魚鰎。圖/謝哲青提供
明福台菜:蒜炒烏魚鰎。圖/謝哲青提供

這是一首來自海洋的硬派藍調,不屑於任何花俏的轉音。野生烏魚一生僅得一副的「鰎」,是浪濤與歲月淬鍊出的剛韌,爽脆、緊實、帶著一絲不馴的野性。猛火蒜香是它唯一的伴奏,直接、霸道,卻又誠實地烘托出主角的珍稀。嚴格來說,這不是一道討好所有人的菜,是對老派饕客的獨白,一入口,便知江湖深淺。

5.好嶼:黑鰻魚/梅子/紅麴

好嶼:黑鰻魚梅子紅麴。圖/謝哲青提供
好嶼:黑鰻魚梅子紅麴。圖/謝哲青提供

彷彿為豐腴的鰻魚穿上一件來自古老歲月的紅色織錦。紅麴,這承載著千年釀造智慧的媒介,以其獨有的微醺甜香與深沉風味,緊緊包裹住黑鰻魚肥美的油脂。炭火將兩者交融,入口的瞬間,鰻魚的腴滑之上,疊加了紅麴的醇厚,既有當下的鮮美,又有歷史的回甘。這是一道關於「風土」與「傳承」的味覺宣言。

6.雋 中餐廳 GEN by Matt Chen:冬茸瑤柱官燕

雋 中餐廳 GEN by Matt Chen:冬茸瑤柱官燕。圖/謝哲青提供
雋 中餐廳 GEN by Matt Chen:冬茸瑤柱官燕。圖/謝哲青提供

這不是一道菜,而是一塊被悉心雕琢的暖玉。冬瓜的清甜被熬煮成茸,化為無形,只留下一抹溫潤的底蘊;瑤柱的鮮鹹在慢燉中釋放,絲絲縷縷,織成一張看不見的風味之網。官燕,則以其晶瑩剔透的口感,為這場內斂的演出帶來一絲清雅的滑順。整道湯品不見鋒芒,卻處處是細節,是一場關於「純淨」與「雅緻」的深度冥想。

7.COAST:透抽/阿稼/瓏

COAST:透抽阿稼瓏。圖/謝哲青提供
COAST:透抽阿稼瓏。圖/謝哲青提供

熟悉的透抽,是這趟旅程的起點,以其鮮嫩彈牙的質地,召喚著我們對海洋的原始記憶。然而,「阿稼」與「瓏」這兩個神秘的名字,像地圖上未曾標示的雨林秘境,瞬間將味覺帶入未知的領域。辛香、酸爽、草本的氣息層層疊疊,將透抽的鮮甜徹底解放、重塑。這是一場味覺的冒險,主角在異鄉的洗禮中,找到了更奔放、更真實的自己。

8.鳥翔 TORISHOU:雞肝慕斯三明治

鳥翔 TORISHOU:雞肝慕斯三明治。圖/謝哲青提供
鳥翔 TORISHOU:雞肝慕斯三明治。圖/謝哲青提供

將最深沉的野味藏進最溫柔的偽裝。濃郁豐腴的雞肝,夾著些許屬於臟器的大地氣息與微苦尾韻,卻被悉心打造成如絲絨般滑順的慕斯,馴服野性,保留靈魂。夾在烤得酥軟的吐司之間,像一句藏在童話故事裡的成人密語,用最親切可人的姿態,獻上一場最成熟、最馥郁的味覺洗禮。

9.nid.:雞腿一夜干

nid.:雞翅一夜干。圖/謝哲青提供
nid.:雞翅一夜干。圖/謝哲青提供
nid.:雞翅一夜干。圖/謝哲青提供
nid.:雞翅一夜干。圖/謝哲青提供

時間,才是這道料理真正的主廚。雞腿,這最尋常不過的食材,在恰到好處的鹽分與一夜冷風的輕撫下,發生了奇妙的質變。水分悄然褪去,風味得以凝聚、深化,雞皮變得薄脆,肉質則更為緊實彈韌。炭火的炙烤只是喚醒了它的靈魂,入口的瞬間,你嚐到的不只是肉香,更是風的氣息、等待的耐心,以及化平凡為雋永的魔法。

10.阿財牛肉湯(平豐店):牛雜湯

阿財牛肉湯(平豐店):牛雜湯。圖/謝哲青提供
阿財牛肉湯(平豐店):牛雜湯。圖/謝哲青提供

這是府城寫給清晨的一封情書,質樸、溫暖,不容置疑。牛雜,這些被細心處理過的臟器,是庶民智慧的結晶,在長時間的熬煮下,將各自的韌、脆、軟、嫩,都化作對生命的禮讚。清澈的湯頭,看似簡單,卻是千錘百鍊後,能滌淨所有疲憊的溫柔。這碗湯裡沒有繁複的技巧,只有時間的誠意與城市的記憶,是每個台南人味覺的原鄉。

● 500盤2025中/英文版官網:https://udn.com/500dishesaward/

2025 第五屆500盤 The 500 Dishes Award 2025

#500盤2025 #500盤5周年 #第一份台灣人觀點的美食評鑑 #The500DishesAward2025 #500盤 #500dishes

主辦單位|500輯

指定用酒|麥卡倫單一麥芽威士忌

指定銀行|星展銀行

合作單位|浪琴、inline、福華飯店、雙月食品社、台北101、新光三越

贊助單位|巴部農天然鹼性礦泉水、丸莊醬油、永豐餘生技、好食好事基金會、滋立燕窩、樹頂(Tree Top)、醫願診所 iHope clinic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第五屆500盤評審

第五屆500盤評審/誼遠控股集團董事長陳致遠:要有fine dining,飲食文化才會進步

第五屆500盤評審/誼遠控股集團董事長陳致遠:要有fine dining,飲食文化才會進步

2025/09/22
第五屆500盤評審/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當自己味覺的策展人

第五屆500盤評審/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當自己味覺的策展人

2025/09/22
第五屆500盤評審/從沙拉吧到生活哲學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飲食,是最真誠的生活方式

第五屆500盤評審/從沙拉吧到生活哲學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飲食,是最真誠的生活方式

2025/09/22

最新文章

inline創辦人于家瓏(右)將500盤獎項頒發給Ad Astra主廚Kevin...

500盤2025/inline首頒「AI熱搜餐廳獎」 Ad Astra憑3大優勢吸消費者狂搜

2025/09/22
獲頒「風土之味獎」的陳昶福Fudy(圖中)邀請「野驢小餐館」團隊一同上台,共享榮...

500盤2025/陳昶福Fudy獲頒「風土之味獎」 傳遞永續與愛的循環

2025/09/22
logy獲得500盤「年度躍進獎」。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盤2025/「年度躍進獎」 logy田原諒悟獲7盤殊榮:持續創作新菜色

2025/09/22
「國賓中餐廳」奪下500盤特別獎「麥卡倫風格新生獎」,由公關資深協理黃國瑋(右)...

500盤2025/傳統中展現嶄新風貌!「國賓中餐廳」奪麥卡倫風格新生獎

2025/09/22
台北晶華酒店晶華軒廚藝總監鄔海明(左3)今年獲得「年度主廚獎」,同時晶華軒也成功...

500盤2025/台北晶華酒店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獲年度主廚獎

2025/09/22
台北福華大飯店「蓬萊邨台菜餐廳」今年奪下特別獎「永續餐廳獎」。圖/500輯攝影團...

500盤2025/超過40年的堅持!台北福華「蓬萊邨」奪「永續餐廳獎」 

2025/09/22
謝文獲頒「持續創新獎」但無法親自出席,領獎代表Krystal(圖右)從香港大班樓...

500盤2025/謝文獲「持續創新獎」 近50年廚藝持續引領中餐創新

2025/09/22
旅法飲食作家謝忠道日前返台,特地出席500盤頒獎典禮。圖/謝忠道提供

500盤2025/旅法飲食作家謝忠道:500盤反映了台灣飲食觀點

2025/09/22
連續第五年擔任「500盤」評審,高琹雯所看重的,是料理最核心的價值,以及飲食文化...

500盤2025/美食評論家高琹雯:500盤累積了台灣餐飲的大數據

2025/09/2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