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財團投資音樂:咖啡、音樂、空間設計,梨泰院成為體驗K-pop大本營
文創產業近十年在首爾快速發展,除了原來就蓬勃的大學路音樂劇場外,各地小而精美、各具特色的咖啡廳、創意小店更是遍地開花。而富可敵國的財閥們,包括三星、錦湖韓亞、SK、大林等更是爭先投資起美術館。甚至,由三星分家的CJ集團,更擁有Mnet與tvN兩大電視頻道,跨足CJ E&M、CJ CGV等電影娛樂產業。
梨泰院是多元文化的大本營
全球第三大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更是不遑多讓,旗下的現代信用卡(Hyundai Card)這幾年更大張旗鼓投資文化藝術,在首爾各地推出烹飪圖書館、設計圖書館、旅行圖書館、音樂圖書館、專門販賣黑膠唱片與影音光碟的「Vinyl & Plastic by Hyundai Card」及展覽空間「Storage」。除了後兩者對一般民眾開放外,其餘圖書館的進出,則需要擁有現代信用卡的會員身份。
音樂圖書館(Hyundai Card Music Library & Understage)與Vinyl & Plastic,都位於首爾龍山區的黎泰院。從地鐵6號線梨泰院站3號出口,步行不到700公尺便可抵達。因為緊鄰龍山美軍基地的關係,梨泰院早已是多元文化與異國美食的聚集地,年輕、時髦、多元、異國,就成為梨泰院的代名詞。與大學生聚集地弘大的街頭潮流不同,梨泰院則是多了點成熟有個性的奇幻國度。
沈浸式體驗更讓人上癮
以「具啟發性」、「有生命力」、「具關鍵代表性」和「具經典永恆性」為出發點,音樂圖書館一共收藏了3,000種音樂相關書籍與雜誌,也從世界各地購進超過一萬張黑膠唱片,這裡面包括了50年代後逾250張珍稀絕版專輯。除了一樓的咖啡廳、二樓的圖書館外,戶外場地也經常舉辦小型活動。平常不開放的地下室,分別有B1的錄音工作室和B2的Understage,提供更多的表演舞台給缺乏資源的音樂創作者。
緊鄰隔壁的就是「Vinyl & Plastic」,和位於其樓下的展覽空間「Storge」。先說說「Storge」,從兩棟建築之間的樓梯往下走,便能看到「Storge」,這裡的展出以視覺藝術為核心,透過繪畫、攝影或裝置去呈現電影、建築與設計等各種主題。而位於「Storge」樓上的「Vinyl & Plastic」兩層樓的建築,以鋼柱搭配整片玻璃為外牆,空間感十足而且相當簡潔明亮。室內以清水模風格,搭配陳列的鐵架,塑造出冷冽的現代感。
一樓主打黑膠唱片,從古典、爵士、龐克、搖滾、Big Band、EDM等應有盡有,收藏超過7,200張。進門的左前方擺上了十數台可供試聽的黑膠播放機,你可以在上百張試聽片裡任意挑選試聽,不會操作只要揮揮手就會有店員過來幫忙。上了二樓則專賣CD與DVD,逛累了這裡還有一間咖啡廳。這裡可說是K-pop大本營,一萬六千張專輯,不管是男女偶像團體、個人歌手、獨立音樂、Trot或演奏,這裡通通都有。咖啡香與音樂相伴,讓我們得以完美體驗文化生命力豐沛的首爾。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暢遊格蘭傑六大生活場景 找到你的命定威士忌
2023/01/19是國際級贈禮、也是傳家級收藏!台北101攜手雕塑大師朱銘 「瑞兔招福」紀念酒禮盒限量開賣
2023/01/18火鍋燒烤配頂級生啤 吃喝雙享受登上頂峰
2023/01/13居酒屋料理搭配頂級生啤 爽洌暢快
2023/01/13奢藏逸品,向非凡致敬!年節豐味風格選禮「慕赫16年單一麥芽威士忌」
2023/01/12頂級生啤3:7完美神泡 療癒辛苦工作後的每一天
2022/12/27內建浪漫的董事長:台北101雙跨年季推手 張學舜
2022/12/16永續意識扎根在地!三星「Solve for Tomorrow」競賽展現年輕學子的創意解方
2022/12/12From Local to Global 小地方的一小步、全世界的一大步 鯨鯊與魔鬼魚的守護英雄
2022/12/08MISSION BLUE藍色使命:保護地球藍色心臟 勞力士「保護地球,恒動不息」計劃支持推動永續發展
2022/11/25星巴克╳500輯耶誕限定店/期間限定耶誕飲品、咖啡豆,收藏日常的美好瞬間
2022/11/01免費入住IHG集團指定房型!高雄洲際酒店發佈星級密探召集令,招募百位神秘客體驗一泊二食
2022/10/26Plantation將大地編織成衣,創造生活的道具 海外首間品牌專賣店進駐南台灣
2022/10/17「20餓餓新北夜胃眠」 全民宵夜生活新啟動!
2022/10/14「2022創意台中」10/28-11/7綠空鐵道南段登場:Taichung Hybrid展現城市混搭性格
2022/10/142022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以創意活動帶大家重新認識客家文化
2022/10/07彰化「永樂回來祭」登場!青年再詮釋,看見街區開始改變的可能
2022/10/06老店面華麗轉身吹文青風、振興商圈展現活力 迎接桃園新商業世代
2022/10/0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