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優人物】珠寶設計師Cindy Chao 永遠盡一千分的努力

2019/06/02 錢欽青、袁世珮

在璀璨的精品珠寶世界裡,Cindy Chao趙心綺閃耀著台灣之光,15年來的雕琢、鑄模與鑲嵌,已翩然進駐藏家、全球大美術館、國際拍場與重要展覽會。

從家中客廳當辦公室出發,如今一身俐落黑白配的趙心綺坐在辦公室,面前是一桌的蠟雕材料、設計圖,背後書架上有各式藝術書籍及兒子照片,側邊的牆上,是外祖父當年繪製的建築藍圖。

延續三代的藝術DNA,Cindy Chao打造珠寶王國。 陳立凱/攝影
延續三代的藝術DNA,Cindy Chao打造珠寶王國。 陳立凱/攝影

這樣的布置包圍著她,也是這個王國的根基:「那是創作的熱情,我血液裡流著第三代的藝術DNA,創作才是我最享受的事情。」上承祖、父輩的才華,又為了兒子絕不放棄,趙心綺寫下一個四代的美的故事。

傳承三代的藝術DNA

趙心綺的外祖父是建築師,父親是雕塑家。「感謝他們給我的藝術思維跟眼睛,所以我看到的世界跟我的作品,就跟一般人不一樣。」小時候沒有芭比娃娃、不穿蕾絲裙,在兩位藝術家的薰陶下長大,「有記憶以來,我的遊樂場就是外祖父的畫圖室跟父親的雕塑工作室,我是跟那些藍圖長大的。我擁有建築家的思維、雕塑家的手藝。」

例如趙心綺發現自己對顏色很敏感,一件胸針可以用30種不同的綠,這一點來自外祖父,「他做古典宮殿式建築,有很多畫龍彩鳳,我看過他調色的過程,這也是長久的鋪墊和養成。」至於Cindy Chao有別於一般2D繪圖的蠟雕技術,迄今即使歐洲百年品牌也少有工匠如此費工夫,這一點也是外祖父和父親的影響,「就好像拿筷子吃飯一樣自然,我從小就很會雕塑、像微型的建築,是耳濡目染的養成過程。」

與父親的最後一件作品

家族的藝術DNA在她這裡發揚光大,但趙心綺很遺憾外祖父來不及看到,而她和父親合作的第一件、也是最後一件作品,在父親頭七時完成。

Cindy Chao與父親合作的「瘋狂的鹿」。 圖/CINDY CHAO The Art Jewel提供
Cindy Chao與父親合作的「瘋狂的鹿」。 圖/CINDY CHAO The Art Jewel提供

趙心綺的父親曾任職於琉園、琉璃工坊,「他是我最嚴格的老師,但不是我最好的父親。」因為父親做的是大型雕塑,而且偏向寫實派,而她做的是精密微雕,偏好抽象,兩人合作的一年半,是一場從頭吵到尾的噩夢。

那時候正創業唯艱。有一天,趙心綺走進父親正在雕塑的小房間,「我很少去找他,我們兩個除了美學以外,彼此不太講話,可是那天我拍拍他肩膀,他抬起頭來看我,我就開始掉眼淚。」

看到事業剛起步的女兒不知受什麼打擊泣不成聲,父親把椅子讓給女兒坐,自己坐到旁邊的紙箱上,安靜地等女兒哭完。當趙心綺終於擦乾眼淚要離開時,他說:「我不知道妳經歷了什麼困難,我也沒辦法幫妳或給什麼建議,可是我要妳永遠記得,我以妳為榮。」她記住這句話了。

三個月後,才62歲的趙爸爸腦中風過世。兩人合作的「瘋狂的鹿」,在他頭七那天完成。有著父女親情與美學衝突與張力的作品,後來被藏家收藏,2016年又借調出來參加巴黎骨董雙年展。

為兒子打下的江山

如果說外祖父與父親給了Cindy Chao創業的藝術後盾,那支持她往前衝的,是兒子。

趙心綺2004年創業,那個年代的台灣還不懂得欣賞珠寶藝術,加上她還沒名氣,處處是難關,「我創業的前五年,每天都在軋三點半。可能連買一個麵包的錢都不夠。」

尤其當時趙心綺做了「非常瘋狂」的事:把9歲的兒子送到學費堪稱天價的歐洲寄宿學校。這個媽不是狠心,除了相信教育可以改變命運外,更因為當時自己沒日沒夜忙,常常一創作就3天不問世事,不捨兒子沒人照顧,這才決定送他出去,付完學費,只剩下860美元。

「那時候我的原動力,就是我要準備明年的學費,我不能放棄,再辛苦再累,一定想盡辦法,因為小孩在那邊等著我的錢去付學費。」Cindy透露,當時常常遲繳學費,從貨幣匯錯了、匯款單填錯了,什麼理由都用過。

「很多人問起我最初的布局。我心裡想,哪有布局?那時候就是為我那個大老闆、就是我兒子付學費。」趙心綺說起這個珠寶王國的原動力,「那時候的目標只有,確保他可以待在那個學校。」

10年後,兒子領高中畢業證書,對這個一刻都沒鬆懈的媽說:「這證書,是妳應得的。」

江山正美,但還可以更努力

品牌進入15周年。從一名員工起步到歐亞員工合計約百人,趙心綺將15周年分成三個階段,走過求生存的第一個五年後,2009年,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典藏了Cindy作品,開啟了品牌第二個五年,進入國際視野,獲各種肯定,但她也承認:「我那時在台灣做不好。但我很感謝這一點,如果我在台灣做得很好,就一定不會去國際,人一定是在沒有舒適圈時,才會硬把自己推出去。」

如今進到第三階段,Cindy Chao是首個進到巴黎骨董雙年展的台灣品牌、英國倫敦的大師傑作展,還有最近的TEFAF Maastricht頂級藝術與骨董博覽會,還有莎拉潔西卡帕克、茱莉亞羅勃茲等好萊塢明星的擁護。

Cindy Chao得獎作品「牡丹花胸針」。 圖/CINDY CHAO The Art Jewel提供
Cindy Chao得獎作品「牡丹花胸針」。 圖/CINDY CHAO The Art Jewel提供

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趙心綺的藝術堅持不讓步。她在2009年開始做「大師系列」,那時候連銷售團隊都質疑:「我們的客人連一克拉一萬二美元都不願意付,這個要幾百萬、上千萬,誰買?」

「就是要讓別人看到我們最好的。高度一旦上去了,別人就不會質疑你做的其他東西。」趙心綺舉代表作「年度蝴蝶」為例,「為什麼這麼有名?就是因為當年我以為那是我的最後一件作品,我根本不管市場考量了,我就是要把我當時最厲害的技術、工藝、創意,都用來做這件作品。」那一件,進了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

Cindy Chao仍採用傳統的蠟雕工藝技術。 陳立凱/攝影
Cindy Chao仍採用傳統的蠟雕工藝技術。 陳立凱/攝影

莎拉潔西卡帕克是從收藏家變成朋友,大力支持,出席活動,還在2014年合作年度蝴蝶,上了蘇富比的封面跟拍賣;茱莉亞羅勃茲在今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發最佳影片獎時,穿戴Cindy Chao作品登台。

像馬一樣往前衝

趙心綺有著堅定的目標:「我覺得自己很像馬,馬在跑的時候,眼睛要矇起來,所以我就是眼睛矇起來,一直往前跑。」

Cindy樂在工作,創作不分上下班,早上一連串的會議了結,下午就專心創作,不准打擾;喜歡運動紓壓,同時能藉由打網球,暫時放下「思考」。

和兒子十多年遠距相處,但感情好,珍惜每一次的「quality time」,當然,偶爾趙心綺也會覺得「後悔」,當年為了創業把兒子送那麼遠。除此之外,Cindy能肯定地說:「我的過去15年,從來沒有後悔過,因為我從來都盡一千分的努力,這也是我的人生哲學。」

「以人的力量我已經做到最極致了,我才會停下來。因為你永遠是盡了力、沒有空間再讓你重新來,你怎麼會後悔?」一直要拿一千分的Cindy Chao,就是這麼全力地在她的創作世界裡當勇士。

進入優人物臉書」,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深度圖文專題-優人物/Cindy Chao

推薦閱讀

趙心綺胸針赴英 獲大師傑作獎

台灣珠寶設計師 趙心綺作品巡迴亞洲

Cindy Chao鳶尾花浮雕手環 向大師致敬

珠寶藝術家趙心綺 將登全球頂級藝術博覽會TEFAF

章子怡加持 CINDY CHAO耳環蘇富比雙倍拍出

是珠寶也是藝術 CINDY CHAO前進上海藝術盛會

最新文章

田原諒吾是個敢於大聲說出宣言的男人:「我就是在前往拿下米其林三星的路上,我絕對會...

【優人物】logy主廚田原諒悟的野望: 鎖定米其林三星

2025/05/11
李依錫從業30年來不斷自我投資、成長,讓法朋不只是一家烘焙店。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最好的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打造甜點界的法朋傳奇

2025/03/30
楊双子還有很多想寫的東西,還有想跟社會對話的內容。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雙胞胎的人生與寫作灌注於一人 楊双子的文學漫遊錄

2025/03/09
渡邊貴義在壽司傳統的架構下加入自己的創意。記者吳致碩/攝影

優質系/劇場型壽司秀之王 渡邊貴義登台客座

2025/01/24
平路說:「我一直相信文化是個非常好的加法,可以把各種善意加在一起,也只有透過文化...

【優人物】因為寫作 變成更好的自己 作家平路:參考座標就是這個島

2024/12/08
劉小東是中國當代現實主義代表畫家之一。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以畫筆紀錄時代 大陸畫家劉小東筆下的媽祖遶境

2024/11/17
巴奈想要把「當原住民」的能力活回來。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巴奈以歌聲和世界溝通 探尋身為原住民族的母體文化

2024/10/06
江欣宜自小就追求美感,相信空間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江欣宜:空間能創造出全新的自己 以優雅、古典、巴黎風格登頂豪宅御用室內設計師

2024/08/04
宋毅設計品味空間,也能享受品味生活。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宋毅:讓店面變得實用、美觀、有效率 商業空間設計教父宋毅的時尚生活美學

2024/07/07
翁倩玉(右)與建築師哥哥翁祖模(左)從小感情深厚。記者李政龍/攝影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黃韻玲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將曾經受過的照顧回饋歌壇。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詩人楊澤自導自演自傳作家紀錄片《新寶島曼波》,寫一場大夢。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李連杰不留戀過往的武術大師或電影明星風光,他的人生有不同的追求。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張杏如帶領信誼基金會走過46年。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林一峰是蘇格蘭雙耳酒杯執持者協會「執杯大師」,深諳威士忌的一切。攝影/沈昱嘉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劉若瑀對許多事物都有獨特的看法,豁達也入世。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2014年創辦「臺灣吧」至今,蕭宇辰仍未忘記初衷,持續在體制外為教育開創不同可能...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退休後的鄒開蓮活力十足,繼續發揮影響力。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