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優人物】劉克襄 畫筆帶著媽媽旅行 讓小站不再是遠方

2021-07-18 00:00 錢欽青、陳昭妤

「我每次坐上火車就有種安心感,就算是到一個很近的地方,都能有旅行的感覺。」坐在中央社董事長辦公室內,全年不開冷氣的劉克襄,敞開了窗戶,吹著窗外飄入的自然風,他談起鐵道回憶。車輪與鐵軌交錯摩擦,聲聲迴盪在字裡行間,那一刻,他宛如置身在最愛的山林之間。

新書《小站也有遠方》,說的是他在鐵道上的旅行記憶,其中有人、有景、有情,還有以畫筆相伴的媽媽。「我母親的進來,讓我在火車旅行裡看到很不一樣的東西。」劉克襄媽媽罹患帕金森氏症多年,其實早已無法遠行,但88歲的她卻在幾年前拾起畫筆,將兒子傳來的每張照片化作圖畫,和劉克襄的文字在書扉裡相映,也讓母子擁有了共同的旅行回憶。

「這二十年來我的媽媽沒有坐過火車,但她用這種方式,跟著我去了很多地方,我們用這些畫,完成了很多不可能完成的夢想。」

劉克襄非常享受搭火車帶來的未知與安定感。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非常享受搭火車帶來的未知與安定感。照片提供/劉克襄
坐在辦公室裡,劉克襄聊起鐵道記憶,仍滿是回味。記者王聰賢/攝影
坐在辦公室裡,劉克襄聊起鐵道記憶,仍滿是回味。記者王聰賢/攝影
劉克襄與88歲的母親。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與88歲的母親。照片提供/劉克襄

享受火車帶來的踏實

三年沒出新書,劉克襄笑說自己其實寫了很多東西,「之所以沒出版是因為我覺得,每次出書就應該要有個新的挑戰。」除了自然生態,劉克襄有興趣的事物其實挺多,「像有陣子我觀察流浪狗、有陣子寫流浪貓和家貓,還有段時間我投入在山裡探查古道。」

每出完一本書,就討厭那本書。劉克襄說,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並非對著作不滿意,而是不甘於留在原地。「我是一個很需要挑戰的人。每回出書前我都會想,我有沒有辦法和台灣或讀者有個新的對話?」為了拓展寫作主題,不再被「自然生態作家」的頭銜綑綁,他將目光轉向搭了多年的火車。

眾所周知,有「鳥人」稱號的劉克襄,時常帶隊賞鳥、導覽,而火車和公車,成了他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我總覺得如果開車去看鳥,就算完成紀錄了,還是會有種不安。那不安是因為我用最快、最現代的方式做這件事。」相較開車,他更習慣在下火車後,以緩慢步行的方式進入山林。隨著火車前行,劉克襄著迷起那通往未知的興奮和踏實感,就這樣成了鐵道迷。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欸!平溪居然已經去了一百次,南迴普快列車也搭了六、七次以上,這時候就覺得應該來寫點什麼,因為沒有人比你更清楚這些轉變,包括哪些站為什麼消失?你又在那裡遇過什麼。」從收集硬紙票到便當盒,劉克襄記錄下每個讓他心動的火車風景,以及發生於車廂或車站的日常,不只是紀實,也投射許多個人心境,終磨出這本樸實卻雋永的新書。

劉克襄喜歡搭車到小站後,再以步行方式探索當地。圖為他從三義到銅鑼的紀錄。照片提供...
劉克襄喜歡搭車到小站後,再以步行方式探索當地。圖為他從三義到銅鑼的紀錄。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曾帶隊到林內賞鳥,非常享受以火車和步行慢慢抵達目的地的過程。照片提供/劉克...
劉克襄曾帶隊到林內賞鳥,非常享受以火車和步行慢慢抵達目的地的過程。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以鏡頭記錄下每個火車風景,這些照片也成了媽媽的繪畫素材。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以鏡頭記錄下每個火車風景,這些照片也成了媽媽的繪畫素材。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以鏡頭記錄下每個火車風景,這些照片也成了媽媽的繪畫素材。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以鏡頭記錄下每個火車風景,這些照片也成了媽媽的繪畫素材。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新書裡都是媽媽多年來的畫作。記者王聰賢/攝影
劉克襄新書裡都是媽媽多年來的畫作。記者王聰賢/攝影

讓畫畫解救媽媽

翻開書,與文字相對的,是各頁以色鉛筆畫下的插圖,「繪者陳孅孅」正是劉克襄88歲的母親。「這本書為什麼會受到大家的喜歡,我覺得是我媽媽救了我。那也許某部分,也是我救了媽媽吧。」劉克襄坦言,隨著年歲增長,媽媽不僅行動更加不便,聽力也大不如前,心臟、腸胃更不時拉警報。「因為聽不到人家說話,加上出外都得拄著拐杖,讓她愈來愈封閉。」

對比其他老人家相聚廟裡、樹下閒聊泡茶,或到銀髮中心參與活動,「我媽媽可能因為有點自卑,每次問她要不要去,都是直接拒絕。」生活圈狹窄,讓劉媽媽只能將重心放在兒子身上,每天盯著兒子的臉書,看他做些什麼,「很多人以為我沒事做,整天發文,其實都是為了讓我媽媽安心。」每逢周末,媽媽就在家等著劉克襄吃飯,劉克襄若晚到,她就餓著肚子等,「到後面其實很有壓力,甚至變成某種情緒勒索。」

直到某回,無意間拿到銀髮族免費課程的傳單,劉克襄便和太太勸說劉媽媽試試,在外傭陪同下,她才勉為其難前往。「我記得畫畫課那天只有六個老人去,老師要大家畫出年輕時覺得最漂亮的畫面,我媽很認真地畫了一棵大樹,一直被稱讚很有天份。」

或許是找到了自信,一回家,劉媽媽開始四處找白紙,「家裡月曆上印著水果,她就邊看邊畫,我家牆上掛著國畫,她也照著描。」就這樣,每天都得畫上幾小時才甘願,到最後,劉克襄乾脆傳自己拍的照片給媽媽當素材,讓媽媽盡情畫個夠。從生活照到旅行途中記錄的照片,從火車、山海到部落老人,只要傳給媽媽,一回家就能見到圖畫擺在桌上。

「台灣的山,你念得出名字的,我媽媽幾乎都畫過。」書中每個車站,也是劉媽媽用顫抖的手,拿起尺和放大鏡,一條條畫線繪製,「她畫火車是每個車窗都要數,有二十個車窗就畫出二十個,還都量好規格,我說沒人這樣畫圖啦!但她聽不進去,最後也就隨她了。」

劉克襄笑說,媽媽只要一開始畫畫就會忘記身體病痛,全然投入其中。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笑說,媽媽只要一開始畫畫就會忘記身體病痛,全然投入其中。照片提供/劉克襄
隨著畫的時間長了,劉克襄媽媽如今也能認出許多火車車種。記者王聰賢/攝影
隨著畫的時間長了,劉克襄媽媽如今也能認出許多火車車種。記者王聰賢/攝影
劉克襄認為媽媽畫得最好的是動物,神韻生動。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認為媽媽畫得最好的是動物,神韻生動。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開心展示媽媽多年來的畫作。記者王聰賢/攝影
劉克襄開心展示媽媽多年來的畫作。記者王聰賢/攝影

讓畫筆帶媽媽去旅行

從2017年12月畫第一張圖開始,劉克襄的媽媽至今每天都會在書桌前坐上好幾小時畫畫,由於畫的是劉克襄旅行時拍的照片,母子倆也因此變得更有話聊。「會把書取名叫《小站也有遠方》,除了小站本身,另一個就是想形容我的母親。」

他認為,行動不便的媽媽,代表的正是台灣的老年人。「他們很多出不了門,也沒辦法旅行,那他們怎麼去看這個世界或跟這個世界互動,我覺得我和我母親有找到方法。」自從媽媽開始畫畫,劉克襄出門時就能安心許多,「我知道我不是自己在旅行,而是透過母親的眼睛在看這些東西,那已經不是過去那種個人自由式的浪漫之旅,反而像在母親的心靈陪伴下去到遠方。」

見到讓自己悸動的畫面,就拍下來傳給媽媽,「每次回去就會有一張畫等著我,那比照片本身更有意思。」用另一種方式,帶著媽媽遠行,讓劉克襄晚年的旅行多了不同意義,媽媽也不時會和他討論火車車種、旅行過程,「能有現在這種互動,想想也滿幸福的。」

在他眼中,媽媽畫動物畫得最好,於是去年,劉克襄也將媽媽畫的石虎做成頭巾,和保育團體發起義賣,募到七、八萬元,「那次媽媽非常開心,覺得自己也參與到,對社會有貢獻。但我現在有個新煩惱,就是擔心她畫到身體出問題。」聊起媽媽對繪畫的執著,劉克襄難掩擔憂,卻又忍不住笑起來。

劉克襄認為媽媽畫得最好的是動物,去年也將媽媽畫的石虎做成頭巾義賣。照片提供/劉克...
劉克襄認為媽媽畫得最好的是動物,去年也將媽媽畫的石虎做成頭巾義賣。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將媽媽畫下的石虎做成頭巾,與保育團體合作募款,讓媽媽相當開心。照片提供/劉...
劉克襄將媽媽畫下的石虎做成頭巾,與保育團體合作募款,讓媽媽相當開心。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認為媽媽畫得最好的是動物,神韻生動。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認為媽媽畫得最好的是動物,神韻生動。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拍下苗栗賣梅乾菜的老先生,傳給媽媽讓她依樣畫成圖。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拍下苗栗賣梅乾菜的老先生,傳給媽媽讓她依樣畫成圖。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拍下在玉里站賣菜的布農族婦人,傳給媽媽讓她依樣畫成圖。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拍下在玉里站賣菜的布農族婦人,傳給媽媽讓她依樣畫成圖。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笑說,媽媽只要一開始畫畫就會忘記身體病痛,全然投入其中。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笑說,媽媽只要一開始畫畫就會忘記身體病痛,全然投入其中。照片提供/劉克襄

鍾情小站的人情味

回顧自己的火車旅行路線,劉克襄說,早年媽媽還能照顧自己時,他會到較遠的東海岸旅行,但近五、六年,因媽媽的健康每況愈下,為了能回家陪伴她,劉克襄盡可能選擇西海岸一天內能來回的點。不變的是,仍以小站為主,若是大站,也會對較不熱鬧的後站多作著墨。

之所以如此,是因劉克襄總認為「小站就是大站」。他提起不久前發生的台鐵太魯閣號意外,「當時災難發生後,很多人就開始檢討台鐵,說要改善。在那改善計畫裡,他們提出一個是『廢棄小站,保留大站。』只因為小站會虧本。」但對劉克襄來說,小站的存廢,不該以人流KPI去定義,「它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意義。小站旁可能住了十個老人,總會有人搭火車來看他,當你把小站廢掉,這整個地方就死掉了。」


他認為,小站能讓一個小城鎮保有生命力,就像森林裡,不能只有幾棵大型神木,得要有不同的樹種在一旁生長,綠意才能加倍盎然。「這就是生物多樣性,同樣的,這些小站也能豐富台鐵。擁有車站的多樣性,才能為旅行帶來更多想像。」

他以田中車站為例,「這個站不大不小,但一出來就能看見菜市場,買完菜開始走路,走個半公里就能進入田野,在這種小站下車,其實就能達成鄉間散步的目的。」在他眼中,這類小站其實和大站有著同等重要性:四通八達,還能帶給旅人靜謐的滿足感,銅鑼、三義、斗六等對他來說也是類似的存在。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喜歡搭車到小站後,再以步行方式探索當地。圖為他從田中到北斗的紀錄。照片提供...
劉克襄喜歡搭車到小站後,再以步行方式探索當地。圖為他從田中到北斗的紀錄。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劉克襄

記下每個素昧平生

「其實我寫每個小站時,都不想只是寫出這個車站,還希望能帶出它的風土和故事。」對人抱持著濃厚興趣,讓劉克襄總能從鐵道中挖掘出被常人忽略的美好。他憶起某次以導覽身份帶隊搭平溪線時,因在瑞芳站等待誤點的火車,無意間遇見了傳說中的爺奶日文解說員。

「平溪線曾和日本的江之電鐵道成為姐妹線,當時瑞芳站便發展出獨有的日文志工,通常都是請一些受過日本教育的阿公、阿嬤來擔任。」在台灣鐵道史上,這志工台可說是台日指標性的連結。等車時在台前張望的劉克襄,因掛著導覽器,被許多經過的旅客誤認為解說員:該怎麼從瑞芳搭至花東、沿途怎麼買鐵路便當,劉克襄倒也都能熟稔回應,正當他為每聲謝謝感到飄飄然時,「突然有人用傘戳我的背。」

一回頭,正港日文解說員回來了,「是個戴著帽子的老先生,戳我是要告訴我『這是我的位子!』」劉克襄像見到活化石般,興奮地和老爺爺志工攀談起來,「我們聊得很高興,他還把他這輩子在礦坑做的事情全部講給我聽。」隔了一周再訪,遇見另一位老奶奶志工,兩人同樣相談甚歡,奶奶最後甚至拿起智慧手機和劉克襄自拍打卡。「這些老先生、老太太都是瑞芳站最美的風景,從他們那裡,能聽到太多有趣的小故事。」

因為太享受這類互動,就算坐在車廂內,劉克襄觀察的也都是乘客。某回,他見站於眼前的國中生背著台鐵標誌的相機,「這一看就是鐵道迷,抬頭一看,也太年輕了吧!才14、15歲。」他好奇問起國中生的目的地,原來是請了假要去彰化拍難得一見的蒸汽老火車。

兩人聊得開心,加了臉友,小男孩才得知眼前這大叔原來是課本裡的知名作家。「回程時我問他要不要來清水車站見個面,他說要讀書,不行出門,但叫我過了平交道後往右看。」這才發現男孩站在自家陽台上,和劉克襄揮手道別。這些讓他回想起來仍感溫暖的素昧平生,化作文字,都成了令人咀嚼再三的鐵道故事。

劉克襄以鏡頭記錄下每個火車風景,這些照片也成了媽媽的繪畫素材。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以鏡頭記錄下每個火車風景,這些照片也成了媽媽的繪畫素材。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以鏡頭記錄下每個火車風景,這些照片也成了媽媽的繪畫素材。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以鏡頭記錄下每個火車風景,這些照片也成了媽媽的繪畫素材。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以鏡頭記錄下每個火車風景,這些照片也成了媽媽的繪畫素材。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以鏡頭記錄下每個火車風景,這些照片也成了媽媽的繪畫素材。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
劉克襄造訪的車站不計其數,每回到站後,他都會深入當地城鎮感受人情事物。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喜歡搭車到小站後,再以步行方式探索當地。圖為他從田中到北斗的紀錄。照片提供...
劉克襄喜歡搭車到小站後,再以步行方式探索當地。圖為他從田中到北斗的紀錄。照片提供/劉克襄

藉書寫傳遞感動

「我一直希望能寫一本有意義,又能走出一種新生活價值的書。」面對每個車站,劉克襄從不帶成見,僅用最樸實的心探索,因此能遇見許多預期之外的美好,「我想讓大家知道,生活有另一種可能和美,甚至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意義在裡面。」

與母親從情緒勒索走到自在相處,這些因旅行而生的紀錄,則是劉克襄想帶給眾人的另一個禮物。「在長照的時代裡,很多人都默默面對著照顧父母的難題,但我希望大家不要放棄,能努力想看看怎樣讓自己的父母親在晚年過得快樂一點。」他坦言,過往自己也認為母親不可能走出病痛的低潮,「但這些年她把很多我覺得不可能的事都完成了,想想也是滿佩服的。」

將鐵道上的每個吉光片羽,亦步亦趨地收集起來,裡頭不只有劉克襄始終珍愛的土地和人群,還伴隨他自身的生命淬煉,那些照顧母親的苦與甜,隨著文字,幻化成讓火車持續奔行的動力。下一個小站,將在不遠處停靠,牽起媽媽握著畫筆的手,微風襲來,那又將是另一幅新的篇章。

劉克襄將媽媽每幅圖畫都收藏起來,將部分收錄在他的新書《小站也有遠方》。照片提供/...
劉克襄將媽媽每幅圖畫都收藏起來,將部分收錄在他的新書《小站也有遠方》。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收集許多車站硬車票,這也成了他珍貴的回憶。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收集許多車站硬車票,這也成了他珍貴的回憶。照片提供/劉克襄
劉克襄收集許多車站硬紙票,如今都是回憶。記者王聰賢/攝影
劉克襄收集許多車站硬紙票,如今都是回憶。記者王聰賢/攝影
劉克襄的媽媽細膩畫下兒子與瑞芳站的老奶奶志工合照。記者王聰賢/攝影
劉克襄的媽媽細膩畫下兒子與瑞芳站的老奶奶志工合照。記者王聰賢/攝影

進入「優人物臉書」,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深度圖文專題-優人物/劉克襄

最新文章

翁倩玉(右)與建築師哥哥翁祖模(左)從小感情深厚。記者李政龍/攝影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黃韻玲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將曾經受過的照顧回饋歌壇。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詩人楊澤自導自演自傳作家紀錄片《新寶島曼波》,寫一場大夢。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李連杰不留戀過往的武術大師或電影明星風光,他的人生有不同的追求。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張杏如帶領信誼基金會走過46年。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林一峰是蘇格蘭雙耳酒杯執持者協會「執杯大師」,深諳威士忌的一切。攝影/沈昱嘉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劉若瑀對許多事物都有獨特的看法,豁達也入世。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2014年創辦「臺灣吧」至今,蕭宇辰仍未忘記初衷,持續在體制外為教育開創不同可能...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退休後的鄒開蓮活力十足,繼續發揮影響力。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雲門50周年,鄭宗龍帶著年輕團隊,以不同的方式,大步走向下一個50年。記者沈昱嘉...

【優人物】街邊長大的雲門總監 鄭宗龍面對高山 走出新局

2023/09/03
王小棣熱愛電影和戲劇,也傾盡一生投入其中。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王小棣 不再只當影視藍領 命中註定的導演

2023/07/16
布拉瑞揚希望讓更多原住民孩子有勇氣告訴父母自己的熱愛。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布拉瑞揚/來自部落 再回家跳舞 為舞蹈而生的布拉瑞揚

2023/07/09
投入最愛的飲食事業多年,蔡辰男從中獲得了療癒和成就感。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蔡辰男 從來來飯店到海峽會 飲食王國成就第二人生

2023/07/02
陳耀訓認為,做麵包就是最快樂的事。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陳耀訓/做出「蛋黃酥界的愛馬仕」 陳耀訓「99分完美哲學」

2023/06/25
安藤雅信推崇「日用之美」。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安藤雅信 從茶道與禪宗入世 崇尚日用之美的道具作家

2023/06/11
葉一南帶領大班樓登上亞洲50大餐廳之首,攝影|沈昱嘉;大班樓內部,圖|葉一南提供

【優人物】葉一南率「大班樓」登頂亞洲50大餐廳之首,用中式材料、中式技術 做真正中餐

2023/05/28
藝術家徐瑞謙:擷取日常細節,打磨出生活裡的藝術。圖/沈昱嘉攝影、徐瑞謙提供

【優質系】徐瑞謙 擷取日常細節 打磨出生活裡的藝術

2023/05/21
黃天仁認為攝影最基本的構圖和運鏡必須先掌握好,才可能以此為基礎做變化。攝影/沈昱...

【優質系】鏡頭裡打磨日常 黃天仁 用教學傳承攝影志業

2023/04/2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