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優人物】自然與食物雙修 播下設計的種籽 淦克萍

2021-08-15 00:00 錢欽青、袁世珮

院子裡的大葉欖仁樹高大得很理直氣壯,反正牆的兩邊都是同一主人,而作為主人的種籽設計企劃總監淦克萍,一點也不介意強壯的樹根拱起了地坪、撐歪了矮牆,因為她愛著樹影跟陽光在牆上跳舞、愛著在室內研究食物時看著窗外四季變色的葉子。

曾經快錢賺滿缽,一個不慎被地下錢莊擄走,淦克萍重啟人生調整方向,一邊是因兒子而陪著上山下海,一邊是受父親影響而堅持的出版,「我真的很愛設計,左腳是自然探索,右腳走出版設計,這是我們長期探索的兩條路。」

淦克萍為自然播下設計的種籽。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為自然播下設計的種籽。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推廣節氣飲食。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推廣節氣飲食。記者王聰賢/攝影
種籽作品,文博會北回朝聖路。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種籽作品,文博會北回朝聖路。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種籽舉辦東眼山─回森林家活動。圖/種籽提供
種籽舉辦東眼山─回森林家活動。圖/種籽提供

賺到八間房的第一人生

淦克萍2002年創辦種籽設計企劃事務所,為客戶做品牌設計,出版過多本月曆、日曆、繪本、節氣書,從早期九族文化村、薰衣草森林、飛牛牧場的品牌工作,到近年舉辦「東眼山─回森林家」,今年文博會還設計了「北回朝聖路」,公司內的「飲食研究室」設計出各種貼合節氣又可口的食物。淦克萍整個人散發著健康的森林系氣息。

但在24到30歲之間,淦克萍很愛賺錢,年紀輕輕已是廣告代理商,堪稱中區最大的媒體採買公司,「我很年輕就賺到很多錢,那時候在台中,每五步就有一個我的客戶。」

甚至,錢多到連客戶跳票了,她都懶得去追,最多時在台中擁有八間房,而她還是騎著機車去談業務。那時,淦克萍是女強人。

然後媒體生態改變,淦克萍為了一個20萬元的小小財務缺口,貪圖快速補上資金,她跟地下錢莊借錢。

現在還能當笑話講,但當年,淦克萍前前後後借了12家地下錢莊,總共付了幾千萬,最後還被黑道綁了,被載到台中跟三義的高速公路中央,被踢下車。自己哭著走下交流道時,她還在想:「我不是覺得自己聰明一世嗎?怎麼會搞成這樣子?」

前面的黃金六年轉眼一場空,變賣家產還錢後,淦克萍如今想來:「我很感謝那次的失敗,因為年輕的時候真的太驕傲了。」她也因此可以慢下來問問自己:「我到底喜歡什麼?來做那個吧。」

淦克萍將喜歡的寫作、畫畫和手作灌注到設計中。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將喜歡的寫作、畫畫和手作灌注到設計中。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相信文字仍有力量,堅持出版工作。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相信文字仍有力量,堅持出版工作。記者王聰賢/攝影

做喜歡的事

「我現在並不會比以前不聰明,可是我現在賺錢比以前辛苦,為什麼呢?」淦克萍說:「這是一個決定,我決定我不賺快錢。」要實實在在做自己喜歡的事─設計。

轉變的關鍵是淦克萍35歲時,母親因心肌梗塞過世,在追思禮拜上,一位長輩看著那幾年窩在家裡接案做顧問的她說:「妳要出來做事,不能這樣一個人在家裡。」

長輩借她一個大辦公室,這就像啟動了某個開關,10個月後,淦克萍搬到公司現址,一個像她童年老家一樣的地方,帶有院子的老宅,種籽就此落地生根。她栽下一株大葉欖仁。

淦克萍說:「我盤整了一下過去,覺得我最喜歡寫字、畫畫跟手作。我很想做這個。」這三件事是種籽的基本業務,到如今,公司有6名插畫師。

淦克萍先做服務業,再做休閒業,然後是休閒與農業互相服務的休閒農業。她做了九族文化村、做薰衣草森林,再到後來因為做休閒農業,遇到一些農夫,就又跨到農業去。農林漁牧四大項中,種籽多做農、林,畜牧則選中飛牛牧場。

那時的觀光風氣很盛,是隨便做都會贏的年代,但淦克萍跟飛牛牧場建議做乳製品的開發,她希望自己是「有實際貢獻的人,不想去做60到61分的事」。接下來10年,飛牛的品牌工作、所有乳製品的包裝形象,都出自種籽。

淦克萍笑說:「我真的把每個業主都當作我的富爸爸,因為他的品牌資產是透過我在處理的。」

種籽規畫的北回朝聖路。圖/種籽提供
種籽規畫的北回朝聖路。圖/種籽提供
種籽為飛牛牧場做的設計。圖/種籽提供
種籽為飛牛牧場做的設計。圖/種籽提供
兒子是淦克萍接近自然的原因。圖/種籽提供
兒子是淦克萍接近自然的原因。圖/種籽提供
種籽設計的里山動物列車。圖/種籽提供
種籽設計的里山動物列車。圖/種籽提供

陪兒子接近山海

淦克萍坐在桌前,背後牆上貼了滿滿的蕨葉圖,她談著種籽這些年做了很多與山林有關的設計案,這一切的源頭,是為了陪兒子陳諾。而他,正安安靜靜在一旁拿著小本子寫日記。

淦克萍婚後第二年就子宮外孕,醫生宣判她再不可能懷孕,沒想到11年後,陳諾來報到,淦克萍和先生決定,要好好陪兒子長大,「真的就是決定想要陪他,所以他喜歡爬山這件事情,就很大地擴充了我。」

淦克萍兒子熱愛自然。圖/種籽提供
淦克萍兒子熱愛自然。圖/種籽提供

兒子讀的是實驗學校,每周三是「山水日」,或爬山或溯溪,多半是郊山。當兒子有奔向山林的熱愛時,自認不是「自然人」的淦克萍只能跟著上山下海,否則他就到不了那個遠方。例如陪著高山訓,或帶著兒子一起跟著詹偉雄到海外雪訓、到泰國健行。明明自己累得要死,依然捨命陪兒子。

如此一來,淦克萍靠近了山,做了很多林務局的案子,「種籽做森林」的形象打出去了,又辦了一些實體活動,包括「東眼山回森林家─環境博物館」,實際帶參加者從五感去體會山林。

今年台灣文博會時,淦克萍想到因疫情而被阻礙的一家三口西班牙朝聖之路的計畫,就鼓勵兒子找出台灣的朝聖之路,最後種籽規畫出北回歸線的朝聖路,沿著23.5度的北回歸線,從澎湖拉線到東岸出海,共17個地理與人文的地點,一個點一個點地去對那個區域投石問路。

然後,淦克萍想做海洋了,「我存心想要做山海雙主修。」手上有三本海洋書在做,其中一本是「海底四十米」,在水下,一米一米地依據浮力說故事。

當然,這也是因為兒子的啟動。他在學潛水,還為了一年一度的珊瑚產卵,提前加強特訓取得水肺證照,老爸全程陪著,而淦克萍恐水,下不了水,但在這過程中,也了解水下資產,並忙著找教練討教,準備海洋書。

淦克萍陪著兒子上山下海。圖/種籽提供
淦克萍陪著兒子上山下海。圖/種籽提供
淦克萍為了陪兒子陳諾而接近自然。圖/種籽提供
淦克萍為了陪兒子陳諾而接近自然。圖/種籽提供
種籽舉辦東眼山─回森林家活動,陳諾也參加。圖/種籽提供
種籽舉辦東眼山─回森林家活動,陳諾也參加。圖/種籽提供

父親的身影

淦克萍(右前)與雙親及弟弟。圖/種籽提供
淦克萍(右前)與雙親及弟弟。圖/種籽提供

從最初接委託案,後來慢慢養一點自主內容出來,幫林務局做月曆,種籽就衍生做日曆,有米曆、花曆、蕨曆等,以插畫形式繪出自然,365天、天天都長知識,在市場上十分搶手。淦克萍說:「自己的商品能夠站起來,你就有辦法不把時間跪在任何一張訂單前面了。」

而在紙本被看衰的年代堅持做出版,和父親有關。淦爸爸是做純美術出版,可是在淦克萍17歲時就過世了。她說:「我想看看,我那麼小的時候仰望他,跟現在自己實際做這件事情,會有什麼不一樣。我是真的很希望用出版來理解我的父親在想什麼。」

與林務局合作,是種籽少有的公部門案子,已經連續做了五年的月曆。第一年做「飲食之森」,當時還是作為林務局的公關品,但太熱門了,第二年因為林務局跟台鐵的里山動物列車合作,所以做了「里山動物」月曆,淦克萍建議改為銷售,果然大熱賣,「賣得動,代表你遇到了這個群。」

喜歡寫字的淦克萍不承認紙本沒有力量,「我一輩子被文字滋養,我喜歡紙本,我應該會繼續做這件事到生命的末了。」淦克萍要繼續做內容物,要藉自己對商業的敏感跟理解,把事情做到有力量、出版賣得動,接觸到她希望接觸的群體。

種籽設計的里山動物列車。圖/種籽提供
種籽設計的里山動物列車。圖/種籽提供
種籽為林務局設計月曆。圖/種籽提供
種籽為林務局設計月曆。圖/種籽提供

節氣與飲食

民國100年的時候,淦克萍即以柴米油鹽醬醋茶為設計主題,拿到德國iF獎,「我就跟自己立約,我要開始做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設計,這是中國的開門七件事。」

淦克萍說,設計與品牌工作是求勝的工作,必須幫業主求勝,不是美而已,因此很自然萌生了想做內容的意念,靠著之前做委託案的盈餘,種籽開始做自主開發案。

淦克萍拿到德國iF獎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設計。圖/種籽提供
淦克萍拿到德國iF獎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設計。圖/種籽提供

「如果只是表現法、或美學形式的改變,內容沒有改變,你就不會有站立位置,也不會有影響力。」淦克萍說:「所以我們就是扎一點點根、開一點點花。扎根是我的重點。」

這個點,發展出「節氣」的概念,後來種籽有了食物研究室,在原本的設計辦公室隔壁設了廚房,陳列著各種醃、漬的瓶瓶罐罐,還有研究員依著節氣在設計飲食。

「節氣也是個時間感」,淦克萍說,做節氣也是一個決定,「我想做東方人對時間的看法。」剛巧她有兩個業主,一個是稻禾實驗學校,有節氣教育,一個是「半畝塘」,做節氣建築,「我就很想做節氣,以我一個這麼小的單位、創業的女性,我覺得我可以介入的就是節氣飲食。」

種籽做了八本跟節氣飲食有關的書。後來又與「土生土長」的顧瑋、「台灣原味」的吳美貌都有一些合作,以「旁觀的設計者」身分,自己也開發出很多東西。例如,曾幫台灣原味作了一組達魯瑪克部落的山鹽藏。

種籽做的五葉松飲、玫瑰飲、漬茉莉蛋白霜、馬告蛋糕、乾葡萄等等,都又美又好吃又健康,但淦克萍不直接對大眾銷售,常常是做了分送朋友。

例如她10年來,年年拿恆春家鄉的牛杙仔蘿蔔做蘿蔔乾,一桶一桶,像傳家寶一樣擺在食物研究室;還有水蜜桃桃漬;還有來自卓蘭的葡萄,整串烘乾後,種籽做了漂亮的包裝,是給孩子最好的無添加零食。種籽跟著節氣走,什麼節氣就做什麼。

辦公室隔壁設了廚房,陳列著各種瓶瓶罐罐。記者王聰賢/攝影
辦公室隔壁設了廚房,陳列著各種瓶瓶罐罐。記者王聰賢/攝影
種籽做的五葉松飲(右)、玫瑰飲(左)。記者袁世珮/攝影
種籽做的五葉松飲(右)、玫瑰飲(左)。記者袁世珮/攝影
馬告蛋糕。記者王聰賢/攝影
馬告蛋糕。記者王聰賢/攝影
整串烘乾的卓蘭葡萄。記者王聰賢/攝影
整串烘乾的卓蘭葡萄。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推廣節氣飲食。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推廣節氣飲食。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推廣節氣飲食。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推廣節氣飲食。記者王聰賢/攝影

來回哲學

因為父母的早逝,加上姓氏特殊少有親族,淦克萍對於時間與身世有著特別的感受,「為什麼我特別喜歡研究一個食物的身世、或設計的身世,當然跟我自己有關。」

淦克萍說,自己有一個「心法」, 即「來來回回」,在老與少、在精品與土地之間,來來回回,可以找到獨特的行銷點與可挹注其中的能量,「我們會以設計的身世、設計的親緣、還有我們倚賴的味道,這三個系統去交織它。」

淦克萍希望自己是接近長輩、接觸年輕人,接精品的案子,也認真做鄉土的事;在食物上也是,即以食物的身世、食物的親緣、還有倚賴的食物味道,三者交織,再選出一些獨特的點。

淦克萍說,自己喜歡靠近有才華的人、善良的人,前者是可遇不可求,後者是你可以選擇的,而她相信,存心對土地友善的人,基本上是比較善良的這一群;她也喜歡靠近長輩,在每一位長輩的江湖經驗裡得到啟發。

淦克萍相信文字仍有力量,堅持出版工作。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相信文字仍有力量,堅持出版工作。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相信,愈接近自然,愈敬畏自然。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相信,愈接近自然,愈敬畏自然。記者王聰賢/攝影

讓種籽變大樹

因為工作,淦克萍自認被「擴充」,被帶去很多遠方,愈靠近自然、愈敬畏一切。

「它擴充我的,超乎我的想像。如果我沒有跟孩子出去,我們做的事一定很表面。」淦克萍說:「表面的美感我也會處理,可是它是一個決定,你愈走一步,就愈開心,你就愈被擴充。」

有這樣的工作,淦克萍能自信說:「我很熱愛我的工作,我要到工作到我生命末了的最後一天,像一個老奶奶一樣,從我家走出來,看這些年輕的孩子們在做什麼。」

到那時,大葉欖仁的樹蔭應該一樣溫柔地護著樹下的種籽。

淦克萍將喜歡的寫作、畫畫和手作灌注到設計中。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將喜歡的寫作、畫畫和手作灌注到設計中。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為自然播下設計的種籽。記者王聰賢/攝影
淦克萍為自然播下設計的種籽。記者王聰賢/攝影

進入「優人物臉書」,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深度圖文專題-優人物/淦克萍

最新文章

翁倩玉(右)與建築師哥哥翁祖模(左)從小感情深厚。記者李政龍/攝影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黃韻玲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將曾經受過的照顧回饋歌壇。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詩人楊澤自導自演自傳作家紀錄片《新寶島曼波》,寫一場大夢。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李連杰不留戀過往的武術大師或電影明星風光,他的人生有不同的追求。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張杏如帶領信誼基金會走過46年。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林一峰是蘇格蘭雙耳酒杯執持者協會「執杯大師」,深諳威士忌的一切。攝影/沈昱嘉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劉若瑀對許多事物都有獨特的看法,豁達也入世。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2014年創辦「臺灣吧」至今,蕭宇辰仍未忘記初衷,持續在體制外為教育開創不同可能...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退休後的鄒開蓮活力十足,繼續發揮影響力。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雲門50周年,鄭宗龍帶著年輕團隊,以不同的方式,大步走向下一個50年。記者沈昱嘉...

【優人物】街邊長大的雲門總監 鄭宗龍面對高山 走出新局

2023/09/03
王小棣熱愛電影和戲劇,也傾盡一生投入其中。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王小棣 不再只當影視藍領 命中註定的導演

2023/07/16
布拉瑞揚希望讓更多原住民孩子有勇氣告訴父母自己的熱愛。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布拉瑞揚/來自部落 再回家跳舞 為舞蹈而生的布拉瑞揚

2023/07/09
投入最愛的飲食事業多年,蔡辰男從中獲得了療癒和成就感。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蔡辰男 從來來飯店到海峽會 飲食王國成就第二人生

2023/07/02
陳耀訓認為,做麵包就是最快樂的事。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陳耀訓/做出「蛋黃酥界的愛馬仕」 陳耀訓「99分完美哲學」

2023/06/25
安藤雅信推崇「日用之美」。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安藤雅信 從茶道與禪宗入世 崇尚日用之美的道具作家

2023/06/11
葉一南帶領大班樓登上亞洲50大餐廳之首,攝影|沈昱嘉;大班樓內部,圖|葉一南提供

【優人物】葉一南率「大班樓」登頂亞洲50大餐廳之首,用中式材料、中式技術 做真正中餐

2023/05/28
藝術家徐瑞謙:擷取日常細節,打磨出生活裡的藝術。圖/沈昱嘉攝影、徐瑞謙提供

【優質系】徐瑞謙 擷取日常細節 打磨出生活裡的藝術

2023/05/21
黃天仁認為攝影最基本的構圖和運鏡必須先掌握好,才可能以此為基礎做變化。攝影/沈昱...

【優質系】鏡頭裡打磨日常 黃天仁 用教學傳承攝影志業

2023/04/2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