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信誼基金會46周年了,當年讀著信誼童書長大的孩子,說不定都可以為孫子讀童書了。而創造這一切的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坐在有點混亂的辦公室裡整理著,著手交棒。
最初,只是一位學霸升格當母親後,發現國內優質童書匱乏,就親自去做了,從童書,到支持出版,再到近年的中央書局,張杏如逐漸生出責任感:「深山哪裡好修行、學佛為向眾生去,做這些事不是為了求名、求利,就是想做一點利他的事。」
赤腳爬樹的童年
信誼基金會聚焦在學齡前兒童,而張杏如笑說:「我的學齡前比現在的孩子幸福多了,大自然和馬路都是我們的遊戲場。」今年76歲的她回想大概70年前,台中中華路還沒有現在的繁華,孩子們打著赤腳跑在碎石子路上,爬上龍眼樹摘果子吃,外婆家就是「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孩子們就是摸蛤蜊、抓草螟仔、追著紅蜻蜓。
張杏如回憶:「我過著既都市又鄉村的生活,那個天地之大,我們像是天生地養的孩子,那種幸福可能是現在的孩子再也找不回來的。」
張杏如在八個孩子中排名老七,除了一人因身體因素沒讀大學,其他七個孩子都是台大,她笑說:「考試對我們家的人來說,好像都還好啦。」就是那種在台中是台中一中或台中女中,然後台大,到台北就是建中或北一女,然後台大。
至少在她這裡,所有課本、詩詞什麼的,都聽兄姊們讀過六次了,大家都讀同樣的課本,她自然就會了。
因為高中時《文星》雜誌開辦,張杏如心嚮往之,大學第一志願便選了台大歷史系,又常跨系去選課。在那個還有大師的年代,張杏如形容,聽哲學系方東美教授講課就好像見一位菩薩走下來,還有梳個髻、一身旗袍嫋嫋婷婷走進課堂講詩詞的葉嘉瑩教授。後來信誼編唐詩三百首童書,也是受到葉教授的影響。
張杏如赴美讀歷史碩士,在半世紀前,外國教授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有限,光是掃墓就能被誤解為迷信,她不能接受都研究所層級了,教授還有這種偏見,常忍不住表達觀點,一爭辯起來,獲得外號「武則天」。
雖然讀歷史與後來的工作沒有直接關係,但張杏如說:「歷史對我的影響是,秦皇漢武而今安在,當時間座標拉長後,要看留下的是什麼,其實留下的是詩歌文化,而不是帝王將相,歷史會讓人比較豁達一點。」
創信誼 為子女找好書
「結婚後,其實也滿尷尬的,我要去外面上班嗎?還是創業呢?跟先生一起工作嗎?」張杏如笑說,先生何壽川的永豐餘家族也不需要她賺錢,「所以我就做一個花錢的人好了,基金會在這裡,就做一些事情」。
兒子、女兒陸續出生,張杏如發現,自己的兄姊在美國,他們的孩子能從圖書館借各種圖畫書,可是當時她在台灣只看到印刷拙劣的盜版童書。那就自己來找吧。
「我最早向國外買版權時都被拒絕,因為他們覺得台灣是海盜王國。」張杏如說,幸好有機緣,經人介紹、保證,才能談下版權。她那時都自己跑紐約跟出版社談,去玩具博覽會研究人家童玩。
張杏如認為,幼兒階段的全人教育很重要,不管將來要做什麼,在此一階段要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父母不必急著送孩子學什麼技藝,「要想的是孩子的幸福,而不是孩子在這個時候的成功。你現在給他的是這些核心能力,佛家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那盞燈要在。」
在她看來,現在的家長少了一份享受育兒過程的從容,兩歲就送去幼兒園,然後每天賺錢,沒時間去真正見證孩子的成長,「那個成長是充滿驚奇的生命歷程,六歲之前真的是一日新、日日新地在變,你如果沒有看到、享受到這個過程,其實孩子是白養的。」
陪伴父母一起養育孩子
在台灣由農村社會轉進工業社會時,信誼正好補足了年輕父母不再有長輩、鄰里幫忙照顧孩子的空缺,尤其這些父母相較上一代受過更多教育,也更在意孩子的教育,張杏如說:「信誼的確是回應了一些年輕父母的需求。」
在最初的階段,信誼的任務是「call attention」,讓社會明白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之後再主張「成長的父母、成長的老師」,只有大人成長了,才能帶領孩子成長。
信誼做了很多開風氣之先的事,例如幼兒圖書館提倡親子共讀、舉辦信誼兒童文學獎鼓勵本土童書創作、親職教育、《學前教育》月刊、親子講座等等,更是首創親子館。
張杏如發現,中國父母都比較輕忽「玩」這回事,總覺得「荒於嬉」,玩就是浪費時間,但她認為:「孩子是在玩中學,玩,就是孩子的工作,所以我們做親子館,邀請父母跟孩子一起玩。」同時也是提供都市孩子一個安全的遊戲場所。
「我們嘗試用各種方式來引導父母在教育上的思維。」張杏如說:「我們是陪伴的角色,陪伴著父母一起養育孩子。」
46年來,也有艱辛路,首先是人才闕如,談版權的挫折也有。張杏如只能告訴自己:「行於所當行,到這裡應該做這個事,那就去做。如果要做,就要做好。」
面對新的世代,信誼也在思考改變。張杏如說,這個階段要成為研發機構,將結果分享出去,「自己做,能跑多少地方?我們一定要用在地的力量」。例如「閱讀起步走」就是利用各地的社區圖書館網絡。
「因為在地,只要有有心人在那裡,就可以落地生根,不會像我們一陣風去了、又撤離。」張杏如還想到各地的獨立書店,雖然是一道美麗的文化風景線,但同時也是風雨飄搖,如果信誼成為這些書店背後支持的力量,再透過書店照顧一些偏鄉、弱勢的孩子,也是借力使力。
「我想到用獨立書店的角度去切入,讓書店不要消失。」張杏如說:「照黑暗角落的那個光,不要消失。這是我們這個階段希望努力的方向。」
中央書局重新亮燈
2020年10月18日,台中中央書局重新開幕。曾經是中台灣延續自日治時代的文化地標,卻經歷關閉、轉租、破敗,沈寂22年,直到此時重新點燃文化火炬。背後的力量,還是張杏如。
「人,都是隨緣作勢,就是有這個緣份嘛。」張杏如輕描淡寫回應這件事的「功勞」,同為台中人,知道中央書局的意義,「我們碰到了,就覺得應該做,不是什麼偉大的事情,有資源在手上的人,就會變成你的責任、而不是你的資產」。
接手後才知道,父親早年曾經持有中央書局的股票,在中央書局出入的那一代仕紳都是小時常來家裡的叔伯,如「遂性伯」莊垂勝、「煥珪伯」張煥珪,葉榮鐘根本就是鄰居。張杏如的兄姊也都往中央書局跑,考上好學校,爸爸會去那裡買鋼筆再刻名字。
於大,是地方上的文化盛地,於小,有家族的情懷,在得知這裡可能要被拆除時,張杏如接了。
很多人說,中央書局這一棟樓,是前永豐餘集團總裁何壽川送給妻子70大壽的生日禮物,是很浪漫的事。但張杏如笑說:「修復下來,是一點也不浪漫的事。」
原本是租,因考慮到修復投入的鉅額資金,才決定買下來,將被一次次轉租而遮蔽、亂漆的天花、牆面、柱子,還它本來面貌,終於重新開幕,以上善基金會名義運營,中央書局再一次開創新局的周三讀書會也上路,在上善董事長詹宏志號召下,成為這個世代少有的閱讀形式。
此外,張杏如早年也全額贊助任祥出版堪稱中國文化百科全書的《傳家》四冊。當初是因任祥的先生、建築師姚仁喜介紹,張杏如牽線永豐餘集團下的沈氏印刷,雖然這套書的照片顏色要精美、精準,還有拉頁等等複雜的裝幀,但張杏如本於支持文化的立場捐助。
在保守年代裡發展事業
做了這麼多事,還被稱為「教育家」,張杏如還是感慨:「我覺得即使在今天,女性還是沒有真正地站起來。」
雖然她自覺很幸運,公婆很支持她出來做事。婆婆本來可以去小學教書,但那個年代的環境並不允許,婆婆還跟她說過「母雞啼要斬頭」,意思是「牝雞司晨要殺頭」。張杏如笑說:「這是一種傳統,不能怪我公公,我公公是清朝人。」
但婆婆鼓勵張杏如:「妳去做事很好,要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雖然公婆從沒要求她像一般大家族媳婦那樣在家相夫教子,她為了兼顧家庭和工作,上班時間隨孩子調整,因此一直都沒拿薪水:「因為我沒辦法full time工作。」
對於老婆的工作,先生何壽川更是沒意見。張杏如和何壽川的緣份很巧妙,兩人的父親曾是水泥公司同事,兩人的母親拜同一位師父,兩家人曾經住在同一條巷子裡,但小時候不認識。
直到張杏如和姊姊讀北一女時,姊妹倆坐公車,有個建中男生每天追姊姊,那男生還拉著好同學何壽川一起,結果那人成了姊夫,張杏如也因此認識何壽川。
要談婚論嫁時,張杏如笑說:「其實比較打動我的是我婆婆,我簡直是被我婆婆追去的。我婆婆非常積極,跟我媽媽通電話可能比我跟我先生通電話還多。」
談到先生,張杏如說:「台灣男人一點都不浪漫啊,就是以前出國會給我帶一皮箱的衣服回來。」先生搞不清楚太太的尺寸,反正就是店裡模特兒身上那整套買回來。
張杏如笑說,如果有人問她文科女與先生理工男之間的相處,答案一定是「真不合」,兒子就曾經說過:「媽媽是溫考試,爸爸是教常識。」可是明明隔天要考試了,先生還帶著兒子做實驗,實驗還要放冰箱一晚,早上再看結果,讓當媽的又急又無言。
話是這麼說,但外人看到兩人伉儷情深,何壽川多年前生病時,張杏如兩年沒上班,「我們天天在植物園散步,花開花落看了兩年」。
大家長那次生病,還因此開啟了永豐餘投入生技產業的契機,創立Green & Safe與山海樓等有機事業。這下,張杏如又疼惜負責這個事業的女兒何奕佳了,「她那個工作是比我還辛苦一百倍,有機的概念比教育的概念更難推動。可是我也不敢叫她不要做,她不做,那我吃什麼」?現在家裡的食材,都來自有機事業。
準備交棒 享受自己的生活
人們覺得,張杏如是人生勝利組,她謙說:「幸福的面貌非常多,幸福是冷暖自知的事,但的確除了先生的身體比較麻煩一點以外,我也沒有什麼牽掛。」
身體健康,自大學以來體重上下變動在兩公斤以內,可以一餐兩碗飯,先吃青菜、再吃澱粉,少吃肉、多吃魚,76歲還容光煥發。可是她在考慮退休了,「信誼現在有數位長、營運長、研發長,我的確是ready to step down,可以過我自己的日子了」。
張杏如想重拾舊日興趣,寫字、打太極拳、「花下讀未完書」,還有彈琴,也是讓手動一動,讓腦子不要退化,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退下來,不管是待在家或繼續參與社會,重點是「來去自如」,她說:「永遠可以是別人的助力,我永遠都可以來信誼給孩子講故事。」
如老子說「上善若水」,張杏如說:「水往低處流,所以滋潤萬物,我們做幼兒教育也是,要蹲得下來,不怕往低處去,更要蹲下來跟孩子說話。」這是她46來年帶信誼基金會投入幼兒教育的基本態度。
最新文章
-
【優人物】因為寫作 變成更好的自己 作家平路:參考座標就是這個島
2024/12/08 -
【優人物】以畫筆紀錄時代 大陸畫家劉小東筆下的媽祖遶境
2024/11/17 -
【優人物】巴奈以歌聲和世界溝通 探尋身為原住民族的母體文化
2024/10/06 -
【優人物】江欣宜:空間能創造出全新的自己 以優雅、古典、巴黎風格登頂豪宅御用室內設計師
2024/08/04 -
【優人物】宋毅:讓店面變得實用、美觀、有效率 商業空間設計教父宋毅的時尚生活美學
2024/07/07 -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
【優人物】街邊長大的雲門總監 鄭宗龍面對高山 走出新局
2023/09/03 -
【優人物】王小棣 不再只當影視藍領 命中註定的導演
2023/07/16 -
【優人物】布拉瑞揚/來自部落 再回家跳舞 為舞蹈而生的布拉瑞揚
2023/07/09 -
【優人物】蔡辰男 從來來飯店到海峽會 飲食王國成就第二人生
2023/07/0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