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燉湯,作家張西:甜美的事物需要耐心,而願意有所耐心也是甜美的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對食物興起耐心。小時候的週間是母親下廚,週末父親下廚,幾乎肚子餓了,就有東西可以吃。搬離家後,有一段時間住在夜市附近,下樓轉個彎,琳瑯滿目的食物也不用久等。食物對我來說只是裹腹的功能,偶爾在一些特別的日子吃一點好料,就有了慶祝或其他意義,於是平日裡有時候雖然會自己下廚,還是以隨性而快速的餐點居多,炒蛋、炒青菜、把肉丟進氣炸鍋或烤箱。
疫情延燒後,幾乎餐餐都要自理,平常自己煮的東西要放大成三餐,哇,一週後我就受不了了。
某天捱著這種不耐,突然好想喝肉超級嫩的那種排骨湯,結果買了排骨卻不知道怎麼煮(幾年前曾經想要快速吃到而用大火煮熟後肉變得非常硬,就再也不敢買排骨了),查了查才知道要用小火慢慢燉。燉多久會滾,實在沒概念,所以第一次燉湯的時候,每20分鐘就往廚房跑。從中午開始燉,以為午餐可以喝到的湯,最後晚餐才喝到。不知道是不是期待感的疊加,湯頭明明只有一些蔬菜和排骨,但實在好好喝。原來小火慢燉是這麼一回事。
從此,每週我都在想,這週要燉什麼湯好呢。馬鈴薯排骨湯、芋頭排骨湯、山藥排骨湯、蔬菜番茄湯、洋蔥湯、銀耳湯。一個多月竟然就這麼過去了。
沒想到居家生活才向食物學到了一種緩慢——有些甜美的事物需要耐心,而願意有所耐心也是甜美的一部分。
這一個多月,為了盡力讓生活不要傾斜的太快,人們用按耐離開了以往的日常,也用按耐去恢復。我其實並不確定耐心是否就會換來理想的結果,但我還是會試圖這麼做,甚至試著區分,哪些事情的時機是建立在快速之上,哪些則建立在緩慢之上。
因為我喜歡大火快炒的時蔬,也喜歡小火慢燉的排骨。我喜歡發現不同路徑也能抵達我想要的目的地、也有美好的可能。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攜手星級餐廳、設計團隊,在地陶工藝展現當代新貌:T22計畫重返鶯歌,打造聯名訂製食器
2022/08/162022南國漫讀節/張逸軍攜手恆春民謠進鄉團 李友廷、壞特?te與陳思函唱出南國的多重宇宙
2022/08/15香港100盤:從Fine Dining 到街頭小食 美食家念念不忘的好滋味
2022/08/15香港100盤/從精緻餐飲到庶民小吃:香港的美食印象
2022/08/15香港100盤/雙料冠軍「大班樓」的美味哲學
2022/08/15香港100盤/令人難忘的香港美味:評審帶路看榜單
2022/08/15香港100盤/百花齊放的餐飲:細說香港美食的歷史與文化
2022/08/15美食評論家謝嫣薇/法菜教父教會我的事:從百年茶樓「蓮香樓」歇業看傳統飲食文化該如何保存
2022/08/12【500咖活動報名】第四波精品咖啡新風貌!10位冠軍大師不藏私分享
2022/08/12喝出有意思的茶飲:全新風格品牌ODD ONE OUT進駐台北東區,從設計空間、飲品到價格都顛覆想像
2022/08/12勤美學X綠色餐飲指南 聯手呈現「綠色私廚四手聯奏」永續餐桌新體驗!
2022/08/11tokyobike 20週年迷你展,首次於日本境外亮相:進駐新富町新空間,開闢單車生活研究社
2022/08/10日本京都%Arabica咖啡台灣首店:8/11象山入口處開幕,純白簡約融入台灣紅磚元素
2022/08/102022台灣文博會/「你是什麼形狀的人」48小時突破200萬人測驗!專訪幕後團隊,他們如何創造洗版效應?
2022/08/09醜食美味不減,LOUU納入格外品為原料:蘆筍、甜椒保存食上市,中秋赭月禮盒完美款待五感
2022/08/09氣味與記憶的奇遇 聞香大師Paolo Vranjes親授祕技
2022/08/08像是被魔法塵封已久的復古空間 台北時尚新茶店「LingDay Sofa」帶你重返七○年代
2022/08/07以黃色陽光為主題 全新愛馬仕餐瓷系列猶如被夏日暖陽圍繞的餐桌風景
2022/08/0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