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燉湯,作家張西:甜美的事物需要耐心,而願意有所耐心也是甜美的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對食物興起耐心。小時候的週間是母親下廚,週末父親下廚,幾乎肚子餓了,就有東西可以吃。搬離家後,有一段時間住在夜市附近,下樓轉個彎,琳瑯滿目的食物也不用久等。食物對我來說只是裹腹的功能,偶爾在一些特別的日子吃一點好料,就有了慶祝或其他意義,於是平日裡有時候雖然會自己下廚,還是以隨性而快速的餐點居多,炒蛋、炒青菜、把肉丟進氣炸鍋或烤箱。
疫情延燒後,幾乎餐餐都要自理,平常自己煮的東西要放大成三餐,哇,一週後我就受不了了。
某天捱著這種不耐,突然好想喝肉超級嫩的那種排骨湯,結果買了排骨卻不知道怎麼煮(幾年前曾經想要快速吃到而用大火煮熟後肉變得非常硬,就再也不敢買排骨了),查了查才知道要用小火慢慢燉。燉多久會滾,實在沒概念,所以第一次燉湯的時候,每20分鐘就往廚房跑。從中午開始燉,以為午餐可以喝到的湯,最後晚餐才喝到。不知道是不是期待感的疊加,湯頭明明只有一些蔬菜和排骨,但實在好好喝。原來小火慢燉是這麼一回事。
從此,每週我都在想,這週要燉什麼湯好呢。馬鈴薯排骨湯、芋頭排骨湯、山藥排骨湯、蔬菜番茄湯、洋蔥湯、銀耳湯。一個多月竟然就這麼過去了。
沒想到居家生活才向食物學到了一種緩慢——有些甜美的事物需要耐心,而願意有所耐心也是甜美的一部分。
這一個多月,為了盡力讓生活不要傾斜的太快,人們用按耐離開了以往的日常,也用按耐去恢復。我其實並不確定耐心是否就會換來理想的結果,但我還是會試圖這麼做,甚至試著區分,哪些事情的時機是建立在快速之上,哪些則建立在緩慢之上。
因為我喜歡大火快炒的時蔬,也喜歡小火慢燉的排骨。我喜歡發現不同路徑也能抵達我想要的目的地、也有美好的可能。
◎責任編輯:胡士恩
自主訓練
最新文章
-
走進日本山口縣長門!一探山海秘境神社、絕景溫泉旅宿、大啖在地美食
2025/07/18 -
Matiere Premiere濃香精!最有個性的小眾中性香水
2025/07/18 -
「寶元紀台北」首間外帶藏茶亮相!元茶師親自沏茶、平塚牧人推快閃甜點
2025/07/17 -
〈幾億光年〉日本人氣樂團 Omoinotake 二度來台!11月Zepp台北開唱
2025/07/17 -
橘色集團第二代 袁悅苓:始終保持味道與溫暖
2025/07/16 -
經典威士忌新喝法!格蘭花格攜手小尾巴,創作期間限定咖啡調酒
2025/07/16 -
郭元益x森永牛奶糖推秋節限定口味!攜手插畫家子仙打造清新台式糕餅禮盒
2025/07/15 -
黑眼豆豆睽違20年來台!2025亞洲巡迴台北站11月引爆超狂音樂盛宴
2025/07/14 -
無印良品手搖茶7/10松高快閃登場!10款台北限定風味茶飲
2025/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