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書的人生線索】日榮本屋龔心怡選讀:《注音練習》、《我的同學是一隻熊》與《被發明的昨日》

2022-02-05 09:00 口述/龔心怡、文字整理/沈佩臻

本日由「日榮本屋」主理人龔心怡選出3本書:《注音練習》、《我的同學是一隻熊》、《被發明的昨日》

日榮本屋創立至今三年,成為全年齡層都能隨心尋書的苗栗地方書店。 圖/沈佩臻攝影
日榮本屋創立至今三年,成為全年齡層都能隨心尋書的苗栗地方書店。 圖/沈佩臻攝影

#我的同學是一隻熊

遠方的山林間有一座霧來村,某日在主角就讀的霧來國小教室裡,突然出現一隻台灣黑熊說要上學,成為了故事的起點,並引發一連串事件,例如一開始學生們為了保護熊,不讓其他村民知道這件事,但是村民馬上就知道了,全村的人一起努力不讓外人知道,以防對黑熊造成傷害⋯⋯。《我的同學是一隻熊》不只是一本結合本土自然環境、生物多樣性的青少年小說,而是連大人閱讀也覺得好看,且透過故事自然引發讀者深思,包含如何與自然共處、認識台灣特有種、動植物環境與生命教育等議題。

台灣黑熊復育成功,在淺山地帶開始容易看見牠們的蹤跡,加上台灣2019年剛開放山林,接著碰上疫情,大家無法出國,就往山上海邊跑,人越來越多之後,留下食物、廚餘等人類沒帶走的東西,熊的嗅覺靈敏,開始跑到山屋翻找食物,你可能被牠嚇到,牠也可能因此受到傷害。

當人熊距離變短了,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面對人與動物必須共處或可能發生衝突的狀態。比如說在美國,他們去走阿帕拉契小徑、太平洋屋脊步道,都會攜帶避免野生動物被吸引過來的「熊罐」,以及讓野生動物知道人類存在的「熊鈴」,保護彼此,互不侵犯。

台灣開放山林不久,不帶走、不留下的無痕山林教育還未往下紮根,就有可能出現脫序行為,發生山難事件頻傳、原住民保護區超載、動植物環境破壞等狀況。《我的同學是一隻熊》透過魔幻寫實的山林故事(而且故事架構、起承轉合很適合拍成動畫片),融入真實台灣生態,帶你進入其中,省思人類在大自然中扮演的角色。

⭓《我的同學是一隻熊》,張友漁著,貓魚繪,親子天下出版

圖/沈佩臻攝影
圖/沈佩臻攝影

#注音練習

一般人看到《注音練習》或許會以為是給小朋友的練習簿,但是作者藉由注音符號寫成詩,講述上一代女性的一生,還有台灣社會發展脈絡,讓我想起了奶奶。奶奶那一代的童年是日治時代,女性沒有什麼接受教育的機會,後來台灣經濟起飛,是工廠女工需求量大增的年代,年紀輕輕就去做工賺錢;我就讀國中時,奶奶開始參加識字班,我在家寫作業,奶奶也在旁邊練習寫注音符號。

《注音練習》是先有詩(作者林儀獲得第十四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首獎的詩作),才延伸成繪本,內容觸動人心,插畫家薛慧瑩的畫風細膩素雅。詩裡讓每一個注音符號隱含著一段人生故事,像是「所以ㄊ是他不是她/她要被跳過/她要幫忙貼補家用」,家裡將教育機會讓給男性,從小就出去賺錢、為家庭犧牲奉獻,老了之後,人生中失去的,最後再慢慢撿回來,從注音符號慢慢學識字。

⭓《注音練習》,林儀著,薛慧瑩繪,KIDO親子時堂出版

圖/沈佩臻攝影
圖/沈佩臻攝影

#被發明的昨日

我推薦讀者每一本書,通常都是以「有趣」作為主張,而不是一定要有啟發、收穫或正向(不想讓閱讀變得這麼嚴肅),還是能夠勾動興趣、引發好奇,而真的翻開來讀比較重要。生於阿富汗的作者安薩里說歷史的方式就很有趣,和我們以往看到的斷代史或單一地區史不同,他綜觀全球,儘管都是我們讀過的歷史,卻能將脈絡與因果串在一起,例如萬里長城牽動羅馬帝國衰亡,或是同時間不同文化與地域的A、B兩地,互無往來卻產生了漣漪效應等。

對每一個文明或宗教來說,其他人都是蠻夷或異教,只有自己是正統,但是歷史沒有正確、正統之分,而是從誰口中講出來,都是史觀,這就是作者想說的,敘事影響認知,而且從以前就彼此相連。雖然歷史往往不斷重複,人類也總是犯下同樣的錯誤,透過《被發明的昨日》讀歷史,可以不同角度重新思考人類如何從過去走向現在。

⭓ 《被發明的昨日》,塔米・安薩里著,廣場出版

圖/沈佩臻攝影
圖/沈佩臻攝影

日榮本屋 The Way We Wish

地址|苗栗縣苗栗市中山路129號

營業時間|13:00-18:00

最新動態請見日榮本屋Facebook

日榮本屋主理人龔心怡用心企劃店內的主題選書、舉辦各類型活動,在疫情期間亦嘗試透過...
日榮本屋主理人龔心怡用心企劃店內的主題選書、舉辦各類型活動,在疫情期間亦嘗試透過線上模式持續與居民、讀者交流。 圖/沈佩臻攝影

◎ 責任編輯:沈佩臻

推薦閱讀

【書的人生線索】書粥高耀威選讀:《再見的練習》、《清潔》、《疫情釀的酒》

【書的人生線索】晴耕雨讀小書院洪毓穗選讀:《清潔》、《成為一棵樹》、《阿祖,再見》

【書的人生線索】蟬雨越讀莊逸軒選讀:《嘉年華的誕生》、《被發明的昨日》、《形式的起源》

最新文章

詹宏志年年都參與週三讀書會領讀,今年秋天以讀書與旅行,連續四周帶領愛書人打開異鄉...

【週三讀書會】以古老的讀書會重塑人與書店關係 詹宏志十月起四場中央書局演講讀書與旅行

2023/09/27
以「⽣活不在他⽅,⽽在地⽅」為號召的「好好生活 X 閱讀市集」,活動包含六大系列...

書店主理人領路|在「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重新遇見閱讀的美好

2023/09/26
下港女子認為,藉由與多元的親子活動、影展、音樂演出結合,運用更多媒介讓大家能重新...

重拾閱讀的感動|下港女子:閱讀讓我們打破既有的價值觀,從不同視角看世界

2023/09/26
對於不只是個攝影師大叔Charles來說,閱讀推理小說可以打開他在街拍時對場域的...

重拾閱讀的感動|不只是個攝影師大叔Charles:走進書店買書、翻書、聞到書的味道,那感覺很不一樣

2023/09/26
陳明珠表示,在這個資訊快速流轉的數位時代,「閱讀就像是一場修煉,能讓自己的心和腳...

重拾閱讀的感動|金鐘主持人陳明珠:學習閱讀是數位時代中的必要修煉

2023/09/26
臺東故事館9月28日至10月1日串連台東舊站特區的市集以及鐵花村、波浪屋等特色場...

連假來趟藝文小旅行!「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全台多地起跑

2023/09/26
【週三讀書會】劉梓潔:遊走在編劇與作家之間的書寫者。  攝影|Rafael Wu

【週三讀書會】劉梓潔:從捉對廝殺到按圖索驥,感受讀書與追劇的另一種樂趣

2023/09/21
宜蘭林業小鎮森活書食節9/9在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吸引眾多民眾來林間參與。圖/回家...

使閱讀走入人群 |「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 宜蘭林業小鎮森活書食節重溫閱讀與生活的美好

2023/09/10
9月9日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林業小鎮森活書食節」現場有書香、文創工藝還有咖啡點...

「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9月接棒|宜蘭「森活市集」、新北「以河為名」讓閱讀走進日常

2023/09/07
高雄創新書市鳳山場由三餘書店主辦,8月26日在衛武營登場。攝影/朱上均

重新體驗閱讀的美好|文化部攜手獨立書店,首波大型創新書市高雄、澎湖起跑

2023/08/27
到高雄「讀冊雄hó踅 等你來 1」系列書市的串連書店消費,還可以集章兌換書店推薦...

集結書店、藝文、音樂與美食的文化饗宴|「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 本週末高雄、澎湖兩地開跑

2023/08/25
為推廣閱讀風氣,鎖定新世代質感青年的媒體「500輯」旗下全新「500 Book」...

閱讀、藝文及創意書市的內容饗宴! 500 Book正式開台 描繪青年知性新視界

2023/08/01
文化部長史哲(中)與書市代表宣告全國書市正式起跑。圖/文化部提供

創新書市全國起跑!百場藝文市集、近千場閱讀推廣 文化部長史哲:盼大眾重新走回書店

2023/07/31
「誠品生活新店」即將於今年9月進駐新店裕隆城。 圖/誠品提供

「誠品生活新店」亞洲最大1.9萬坪亮點公開!30米挑高天井書店、野花園露台9月試營運

2023/07/10
石壁與牆面皆為老屋原貌,圖中二人為非書店團隊的張曉晴與張誌騰。
 圖/Jimm...

還原老件之美,水湳洞「非書店」為村落帶進交流能量

2023/07/09
週三讀書會韓良憶,在案前思索起飲食甚或生活的意義

【週三讀書會】韓良憶:在案前思索起飲食甚或生活的意義

2023/07/04
十一事務所共同創辦人暨主持建築師張淑征攜手紙藝家洪新富推出《STORY FORM...

張淑征《STORY FORMS》限量書!攜手洪新富將生活故事化為建築形體

2023/06/15
2023建蓁環境文學營橫跨9個月、串連25位講師、設計33堂體驗課程,包括嚮導式...

2023建蓁環境文學營巡迴登場:5大活動串連25位學者作家,走讀城市與棲地、探索當代環境書寫

2023/06/07

回應

Top